當代中國基礎教育的兩點反思與對策
文學院 20111005020036 周斌
一、關于教革熱的思考:
人類已經進入信息社會,開始了知識經濟時代,教育在社會中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在我國當前基礎教育領域如火如荼的各項改革中,以課程與教學問題為核心,形成了如研究性學習、校本課程、教師專業化發展、教育均衡化、信息技術教育與學科教學的整合等一個又一個帶有明顯傾向性的問題。這些傾向有的是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選擇,有的則顯得不夠冷靜理性,表現出浮躁和盲目。
1、熱衷“研究性”
在時下的教育理論研究者和中小學教育實踐工作者中,如果還有誰對“研究性學習”、“研究型課程”感到陌生,必定會使人認為不可思議。可見這一名詞或由這一名詞所代表著的理念的影響力之深廣。
也許是由于中國的教育在“灌輸--接受”方面的特點太過突出,并因此已經招致太多的批評和指責,如培養出來的人才嚴重缺乏創造性等,研究性學習一經提出,立即受到理論和實踐界的一致肯定。繼而又不斷受到國外中小學生做研究的成功范例的鼓舞,更加使得“研究性學習”的研究和實施一路凱歌,形成教育研究和改革中的一大熱點。
鑒于我國的教育教學中固有的弊端,開展研究性學習,讓教師自覺地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讓學生嘗試全新的學習方式,無疑是非常有價值的。一個基本的事實是,我們的學生不但需要全天在學校里、在課堂中生活,即使放學以后回到家中,還需要完成大量的和課堂學習有關的作業。這就決定了“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己進行課題研究”式的研究性學習在我們的學校教育制度下根本就沒有開展的時間和空間。我們的學校是以教學為中心工作,以課堂為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的主陣地,學生主要是在課堂上學習、發展和成長的,為何不把研究性學習引進到課堂中,實現研究性學習從課外的課題研究到課堂的轉換,從而給研究性學習增加一些本土化色彩呢?
2、崇尚“校本”課程
隨著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啟動與發展,“校本”課程成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由課程領域延伸開去,校本培訓、校本管理,“校本”隨即成為教育文獻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之一。
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或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并報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審批。”這一規定成了我國校本課程實施政策上的保障。校本課程的理念和政策一經提出,迅速得到了中小學校的積極回應。小學、初中、高中,都在尋找自己的傳統和優勢,都在總結當地社會、經濟的具體特點,都想在課程開發中形成自己的特色,突出自己學校的“本位”。然而審視校本課程開發的實踐,可以看出,“校本”作為一種理念,在我國基本上還屬于一種教育改革的目標或理想,或者說實踐的探索還只是處于初級階段,離真正意義上的校本還有非常遙遠的距離。
既然校本課程是以學校為本位,這里的“本位”至少應該包含這樣一個意思:它的開發主體是教師。以教師為主體開發課程顯然不同于專家編寫教材。它是源于實踐、基于實踐、面向實踐的。而既然是校本課程開發,也就不能僅僅是對已有課程的選用和改編,而應該是教師根據學校和自身的現實條件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創作出全新的課程。
3、強調“專業化”
“校本課程”的實施使得原來屬于國家的課程開發開始部分地分權給學校和教師,課程開發不再是學科專家和課程專家的專利,教師從邊緣走向中心,成為課程開發的主體之一。教師不再只是現成課程的被動的實施者,而成為主體的設計者和開發者,成為擁有科學的教育理念,善于合作的研究者。教師這一角色的重大轉換,再加上教師對于整個教育事業的意義越來越被人們認可和重視,使得原本就很強烈的“教師成為研究者”的呼聲更為高漲,教師“專業化”亦成為當前基礎教育改革中的熱點話題之一。
在我國,長期以來師范教育比較注重的是教師對于任教學科和教育專業的知識掌握,對教師的個人教育思想的形成與發展不夠重視。狹隘知識授受式的教師培養模式造就了大量的教書匠。另一方面,長期以來圍繞教師的專業屬性問題,學術界和實踐界曾經展開過熱烈地討論。關于教師職業究竟是“專業”還是“半專業”,多數人還是傾向于認為,教師職業同別的專門職業比較起來,成熟程度還是一個問題,還處于“半專業”的狀態。
4、呼吁“均衡化”
平等與效率、數量同質量的矛盾一直是教育中存在的棘手問題。“如果平等與效率受到同等對待,分不出孰高孰低,在兩者發生沖突時,就必須尋求調和。在有些時候,為了效率就要放棄一些平等;另一些時候,為了平等,必須犧牲一些效率。”人們一方面堅持古老而又樸素的教育機會均等和教育普及化的理想,期盼教育在數量上的發展,追求學校數目和入學率,以及所有人都能夠成為同樣的受教育者。另一方面又承認,教育必須履行篩選、分層和分流的功能,努力為社會選拔培養高質量的人才,追求教育的質量和效率。對于人類和社會的整體發展而言,這兩種認識分別具有不可取代的價值和永恒的魅力。
在我國,由于一直以來對高層次精英人才的迫切需要,效率一度成為教育的首要價值。“重點校”、“示范校”、“樣板校”等曾經作為國家教育政策貫徹落實,優質教育資源通過行政指令得以在校際之間進行分配。然而,過度追求效率之后產生的一個負面效果,就是造成了教育領域嚴重的不均衡狀態。這種不均衡不僅僅表現在不同地區之間由于地理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等所產生的差異,更嚴重的是在同一地區、同一城市,相同類型的學校之間出現了明顯的差距。
5、追求“信息化”
隨著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會議的召開,我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贏得了前所未有的矚目。各地教育行政部門紛紛制定了當地信息技術教育發展規劃和實施措施;各級科研院所、教研機構、專家學者迅速設立了研究課題,為迅速發展的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出謀獻策;一大批企業也爭先恐后投入信息技術教育的市場。從校校通、校園網,到基于網絡的研究性學習、網絡教育資源庫、信息技術課程、教材、教法,以及信息技術教育的課程整合等等,焦點與熱點層出不窮。各學校都在積極創造條件,努力實現多媒體教學進入每一間教室,努力促進中小學教學方式的根本性變革,全面提高中小學迎接21世紀挑戰的能力。
從信息技術教育的課程形態來看,目前越來越多的學校開設了專門的信息技術必修課,但從教學內容來看,由于信息技術發展很快,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需要隨時調整和變化,而實際上很多學校的教學內容遠遠落后于信息技術實際的發展水平。而且由于各地師資及設備條件差異較大,開課年級各不相同,各地普遍存在著小學、初中、高中各階段教學內容銜接的問題。從教學模式看,一些學校的信息技術課采取的是傳統學科的“教師講、學生學、學完考”的模式,注重知識性的教學,沒有體現信息技術課程的特點,使原本生動有趣的信息技術課程變得枯燥無味,窒息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出現了“學生喜歡玩電腦,但不喜歡上信息技術課”的現象。
二、關于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思考:
眾所周知,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之間的矛盾構成了當前中國教育中的主要矛盾。在中國,應試教育可謂是源遠流長,而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高考的迅速發展而形成的“萬馬爭過獨木橋”的局面使應試教育達到巔峰。但應試教育的弊端很快顯現:重分數,輕發展;重少數,輕多數;重知識,輕能力;重死記硬背,輕靈活運用;重應試學科,輕視其它學科。這種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使備種教育因素不協調,造成了學生學得死,負擔重,甚至畸形發展。 就在此時,針對應試教育的缺陷,素質教育正式提出--素質教育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和主動精神,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造力為核心,注重開發學生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至此,關于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一場曠日持久的辯論正式展開。
1、現實基礎教育凸現的問題
我們可以看到,素質教育并未真正落到實處,應試教育仍然普遍占領著教育陣地;機械的記誦使活生生的孩子整天面對一大堆死記硬背的無用知識,扼殺了孩子與生俱來的創造力、好奇心,造就了一大批高分低能缺乏創新精神的學生;超負荷的學業壓力使一代人變成了被動的學習機器,壓抑了應有的童心,泯滅了學習主體的人文情感;過度的競爭不適當的強化了孩子的自我中心傾向,并使相當多的孩子不斷面對失敗,損害了孩子應有的自尊、自信,從而產生社會化的困難;學校和教師還在維護一種傳統的‘學高為師’的權威地位,按部就班的傳道授業解惑,全然不顧教學時所帶來的種種新變化……這些問題比比皆是,造成的后果已經嚴重影響了社會的發展。具體說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重知識,輕能力
學習知識是為了創造,沒有創造性的學習是沒有價值的。《人民教育》發表文章說,通過中西方教育比較發現,我們的學生很敬業,很勤奮,也很聰明,我們的學生在世界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中頻頻獲得大獎就是很好的例證;我們的教科書很深,連一貫重視教育的日本也無法比擬;我們的學生基礎掌握牢固,美國學生自愧不如,但致命的是我們教出來的學生后勁不足,缺乏創造力。問題出在哪里?文章總結說,我們的基礎教育過于看重知識看重結果,而不重視能力,不重視過程。這種教育思想的直接結果就是使學生成了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泯滅了創新能力。
②重結果,輕過程
傳統教育對學生成長成才的評價,無視教育主體人格的塑造和培養,從家庭到學校、社會,歷來都是“唯分數論”,有了分數就是一切,因此,出現一些成績優秀的學生進入大學后因生活不能自理而退學等一系列怪現象。
③科學精神至上,人文精神缺失
現代社會分工的精細不可避免的造成勞動的程序化、單一化,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專業學科門類亦越來越細。但是,科學也在帶領人們驅除愚昧與野蠻,邁向自由與解放的同時,也建立了資深的霸權。科學成了“真理”,人們便只追求具體目標而忽略了為實現目標所作努力的這一有意義的過程。于是追求過程的美感和真情蕩然無存,于是有了為目的而不擇手段,背離了人文精神倡導的有意義的“生命質量”,于是也就有了目標實現之后并不幸福的現實。在科學教育至高無上的今天,人文教育的缺失是世界教育的共同問題。
④教育評價過分強調選拔功能,忽略全面發展
2、對策--轉變教育觀念,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①傳授知識與教會做人兼顧
社會的進步首先是經濟的發展、人的發展,而人的發展首先又是人格的發展,人格的核心是學會做人。聯合國21世紀教育委員會把“學會做人”列為21世紀教育的四個支柱之一。學會做人,這是每個人都應面對的問題,不管一個人有多少知識或有多少財富,如果不懂做人的道理,最終不會獲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無論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還是社會教育,正確引導和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使他們能夠在德育、智育、美育、體育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發展,是一個關系到我國教育發展方向的重大問題,是關系到培養千百萬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大問題。
②傳授知識與培養創新能力兼顧
我國的《教育法》中明文規定:“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創新教育著重研究和解決基礎教育如何培養中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問題。那么,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呢?
首先,要開展創造教育,進行創造性思維訓練。培養創新思維,課堂教學是重要陣地,鼓勵求異思維是重要方法。其二,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從學校來說,應該有一種師生平等的學生觀,和互相學習提高的教育觀,以及任何人都必須通過學習不斷提高的發展觀;從家庭方面說,父母在教育子女時也應該“平等對話”。第三,必須要有創造性的教師。如果教師的聰明才智深化到培養每個學生創造性的能力上來,如果教師的話善于激勵學生投入創造性的能力的競賽,那么,學校里將不會有一個平庸的學生,理所當然的,生活中也不會有一個不幸的人。
③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兼顧
五千年中華文明史是一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生動的人文教科書,科學合理的利用這些人文資源,將對青少年產生不竭的精神力量、深刻的道德力量、巨大的感召力量。今天,我們在追求分數時,更應該關注求知的過程,重視對學習的意志品質的培養。從更長遠的角度考慮,使求知者能把對知識對真理的追求和創造當作終生的事業,而不是一塊敲門磚,一座橋梁。其二,使求知者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也更能尊重他人的利益,整體的利益,乃至生命,而不是如西方現代倫理中的無限追求個人的價值和尊嚴。我們說,從現代校園走出來的,應該是懂得互相關愛、互相尊重,充滿自信的積極進取者,而不能是垂頭喪氣的失敗者,更不能是畏懼失敗、在挫折打擊面前只會流淚或采取極端手段的人。
④學校教育與終身學習兼顧
二十一世紀的公民僅靠在學校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來應付日新月異的社會變化是不夠的。權威研究分析顯示,在現代社會中,從學校學到的知識進入社會五年以后就全部過時了,因此,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觀念在國際上日益受到重視,并成為二十一世紀教育的重要特征,不少國家已經提出建立“學習型社會”的思想。
面對“終身學習”觀念和建立“學習型社會”的時代要求,就學校教育來說,應該給學生更多的是使之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生在學校得到的應該是創業教育,而不僅是就業教育。學到別人是怎樣求知的,而不僅僅只是現成的知識。
教育是藝術,也是科學,及時汲取先進的理論成果,用來指導教育實踐,是21世紀教育的必然。國內也紛紛出現教育理論的、實踐的各種探討,如情商理論,成功教育,快樂教育,和諧教育,嘗試教育等,都是有益的嘗試。但是,為了真正實現素質教育,許多課題都有待進一步研究與實驗。
周斌
[當代中國基礎教育的兩點反思與對策]相關文章:
4.當代中國的個人現狀論文
5.當代中國的司法獨立問題論文
6.當代中國道德現狀論文
7.用于教育的故事
8.數學教育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