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進中舉》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相關的文學知識。
2、整體感知故事情節,注意對比手法的作用。
重點難點
整體感知故事情節,注意對比手法的作用
教學用具:演示文稿
教學方法:引導探究合作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大侄子走上前來問道:“二叔,你莫不是還有兩個親人不曾見面?”他把頭搖了兩三搖。二侄子走上前來問道:“二叔,你莫不是還有兩筆銀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兩眼睜得滴溜圓,把頭又狠狠地搖了幾搖,越發指得緊了。奶媽抱著哥子插口道:“老爺想是因兩位舅爺不在跟前。故此紀念?”他聽了這話,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趙氏慌忙揩揩眼淚,走近上前道:“老爺,別人說的都不相干,只有我能知道你的意思!……你是為那燈盞里點的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莖就是了。”說罷,忙走去挑掉一莖。眾人看嚴監生時,點一點頭,把手垂下,頓時就沒了氣。
2、介紹作者吳敬梓及《儒林外史》
吳敬梓(1701-1754)字敏軒,又字文木,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說家。
3、《儒林外史》是我國第一部章回體長篇諷刺小說。
“儒林”指讀書人這一階層。《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現實主義章回體長篇諷刺小說,全書正是以封建知識分子為主要對象,描寫他們的生活和精神狀態。
全書用白話寫成,語言準確、生動、幽默、洗練,細節描寫傳神,人物栩栩如生,藝術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就。成功的展示了一幅以封建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狀態為中心的十八世紀中國社會的風俗畫。
《儒林外史》成書于作者50歲以前。這部章回體長篇諷刺小說共55回,刻畫了100多個人物,但并無一個中心人物做主干,是連綴很多故事而成的長篇小說,體制上雖云長篇,頗同短制。
4、填空
5、明清科舉制度簡介
清人為了取得參加正式科舉考試的資格,先要參加童試,參加童試的人稱為儒童或童生,錄取“入學”后稱為生員,又稱為庫生,俗稱秀才。這是功名的起點。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三級:(1)鄉試(2)會試(3)殿試。鄉試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一 次。鄉試取中后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會試在鄉試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禮部舉行。參加會試的是舉人,取中后為貢士,第一名為會元。殿試是皇帝主試的考試,考策問。參加殿試的是貢士,取中后統稱為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 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合稱為三鼎甲。以上各種考試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試帖詩。
6、檢查生字詞的預習情況
二、整體感知
在閱讀課文的基礎上感知以下問題。
1、圍繞“中舉”這一中心事件,按時間順序,小說可分成哪兩個部分?
中舉前中舉后
2、說說中舉前、中舉后各寫了哪些事?用四字短語概括。
屠戶賀喜、范進借錢、范進發瘋、屠戶治瘋、鄉紳拜訪
3、范進中舉前后鄉鄰們的變化,說明了他們是一群什么樣的人?
嫌貧愛富 冷漠勢利
4、張鄉紳在范進中舉后是怎么做的?他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贈銀贈房,和范進稱兄道弟,為的是拉攏即將做官的范進,為自己以后發財找一個靠山。
5、張鄉紳對待范進態度的變化反映了什么?
反映了當時官場結黨營私、官官勾結、相互舞弊的事實
6、讀這篇小說中,你覺得哪個人物最可笑又可厭?
胡屠戶
7、鄉鄰們的變化說明了他們是一群什么樣的人?表現了什么樣的社會風氣?
嫌貧攀富,冷漠勢利,整個社會都彌漫著冷漠炎涼的氣息。
8、小說用了什么手法來描寫胡屠戶?找出課文句子來回答,并歸類。表現出胡屠戶怎樣的性格特點
對范進的稱呼:“現世寶”一一“賢婿老爺”。
對范進外貌的描述:“尖嘴猴腮”一一“才學又高,品貌又好”
賀禮:“一副大腸和一瓶酒”一一“七八斤肉,四五千錢。”
動作:“腆著肚子去了”,“一口啐在臉上,罵了一個狗血噴頭”一一“連斟兩碗酒喝了,壯一壯膽”,“那手早顫起來”,“干思萬謝,低著頭,笑迷迷的去了”
對女兒婚姻的態度:“倒運”,“累了我多少”,“可憐可憐”-女兒像有些福氣
通過對比,表現出胡屠戶前倨后恭、欺貧愛富、嗜錢如命、趨炎附勢、貪財虛偽的市儈性格。
嫌貧愛富
板書: 趨炎附勢
前倨后恭
三、課堂小結
從小說中三類人的變化,反映出當時人們對有錢有勢的人極力巴結奉承,對無錢無勢的人冷漠無情。表現出了科舉制度下的世態炎涼,這正是范進所生活的社會環境,那么,范進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同學們自己先自讀分析。
四、布置作業1、自讀分析范進的形象。2、體會小說用了哪些手法。
滁口
[范進中舉教案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5.范進中舉教案模板
6.《范進中舉》課件
7.范進中舉的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