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導入新課
地球儀為什么是歪的
督學到學校視察,見教室里有個地球儀,就問學生甲:“你說說看,這地球儀為什么會傾斜23.5度呢?”
學生甲惶恐地答:“不是我弄歪的。”
督學搖搖頭,轉問學生乙。學生乙雙手一攤,說:“您也看見,我是剛剛才進來的。”
督學疑惑地詢問老師,老師抱歉地說:“不能怪他們,這地球儀買回來時就這樣了。”
督學臉色愈來愈難看。這時,校長趕緊解釋:“學校經費有限,這是在地攤上買的。”
通過鋪陳誤會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人物的不學無術。
二 閱讀下面文章,思考:主要用了什么技法?
鑰匙
我轉學時間不長,已經感到壓力了。這里的同學都很注重成績:學得好的受人尊敬,相反,就抬不起頭來。我很努力,語文不錯,可數學成績卻比較差。我很著急。
眼看就要期末考試了。班主任老師讓我請同桌、班上數學最棒的同學幫助我復習。她的語文不怎么好,我們倆正可以互相幫助。我跟同學們還不太熟,可對她印象挺深。她白白凈凈,很文雅。她有個習慣──愛笑,笑得厲害了,就要流淚,尤其是聽我說笑話的時候。
放了學,我馬上把老師的意思告訴她。她聽了,微微一笑,低頭想了想。“行啊,不過,這兩天我的事挺多……”
“那,怎么辦呢?要復習也就在這兩天了。”我不想讓她為難。聽說她考試前總要列一個詳盡的復習提綱,我就說:
“這樣吧,先借給我你整理的復習提綱吧,我明天就還你。”一邊把我整理的語文復習要點給了她。
“行啊,”她笑著接過我的《要點》,“可我把提綱放在家里了。你看……”
“沒關系,我跟你取一趟吧。”
“我家可遠呢!”
“不怕,我有月票。”
“那……好吧。”
我們上車了。大概是兩個人就伴兒的緣故吧,說說笑笑的就到了。估計不過是五六站的路。
這里是一片新建的住宅區,一棟棟高大的樓房挺立著,真神氣。我忍不住問:“你家在哪棟樓?”
她朝前邊示意了一下,我順著看過去,有好幾棟呢,“到底是哪個呀?”
“嗯,從這兒數,第四棟。”那是一棟六層大樓,樓身略帶粉紅色,“真好看。你住幾層?”
她又微微一笑。“你猜猜?”
“一層?……二層?……嗯,四層?……怎么還不對呀?”
“六層。”她說。
“那,是哪扇窗子?”我望著六層上的那些窗戶,“是那扇擺著花的嗎?”她笑著搖搖頭,“是那扇開著玻璃窗的嗎?”她還是搖頭。“哦,我知道了,是那扇掛著黃色窗紗的吧!“她含笑默認了。
我高興地說:“多漂亮的黃色呀!是你自己選的吧?”
“嗯,不過,那種顏色叫鵝黃,是黃色里很淡雅的一種。”
哦,原來一種顏色還分好多樣哪。看看那窗紗,又看看她,我不禁拉著她的手,上樓──倒像我是主人了。
我們說笑著上了六樓,到了左邊的門前,她停下了,打開書包找什么東西。
我問:“怎么啦?”
她又翻了翻書包后面的 夾層,終于抬起頭來,苦笑著說:“真對不起,我忘帶鑰匙了。”
我真有點失望,要走;可一想她得等她家人下班回來才能進去,一定很寂寞,就想陪她一會兒。她半急半笑著讓我走,我不肯。
我忽然想起個笑話來,就講給她聽:四個旅客趕了很多的路,好不容易回到旅社,可是電梯壞了。只得一層一層地爬。她們住在第四十層。為了減輕疲勞,規定每人講一個故事。等輪到最后一個人講了,他們也上到了第四十層。大家就要這個人講一個最簡短而又最悲傷的故事。那人把眼一瞪說:“我把咱們房門鑰匙落在樓下的汽車里了。”
她聽了,捂著嘴咯咯地笑了起來。不一會兒,就流眼淚了。她趕快從兜兒里掏出手絹兒──“當啷”,一個發亮的東西蹦出來,掉在地上。天色暗了,那個東西卻更刺眼。她愣著,剛才那一絲笑紋卻僵在嘴角上。
愣了好久,我俯下身去,捏起那枚發亮的東西,放進她有些顫抖的手上。她開了門,剛跨進去,“咔”,猛地把門碰上了。我呆呆地站著,淚水一下子涌了出來……
這篇文章情節很完整也很曲折。文章刻畫的“她”是“班上數學最棒的”,但心地狹窄,唯恐人家超過自己,因此當“我”向她借復習提綱時,她先以“我把提綱放在家里了”、“我家遠著呢”作托辭,最后竟以“忘帶鑰匙”來假托,不肯借。情節屢次轉折,較能吸引讀者:
1、文章用“情節突轉法”來構思情節,鑰匙的出現是文章的高潮所在,在結構上形成了奇峰突起、江河陡轉之勢,它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2、用伏筆和照應的手法寫她的“笑”和“流淚”,這是顯示作品內容的連續性、完整性的重要手段,也是使行文曲折的有效方法。
3、在高潮來臨前,作者不惜筆墨、不厭其煩地描寫問樓、認房、上樓、講笑話等內容,為情節的高潮蓄勢,不斷強化讀者的期待心理,使矛盾爆發情節突轉時具有飛瀑流泉從天降的藝術效果,造成讀者心靈的強烈震撼。
4、運用了誤會法。文章中的“我”對她的屢次托辭,不僅不生疑,反而信以為真,使情節步步發展,層層鋪墊,引人入勝。
三 學生文章
鋪陳誤會法:
例:
新學期伊始,我們高年級學生去車站迎接新同學。我見一小女生站在一個大箱子旁不知所措,便主動上前幫她提起箱子。不料箱子似乎重逾千斤,我又不好意思放下箱子,只好勉力支撐。
才走了幾步,那女生便對我說:“……”
請續寫:
新學期伊始,我們高年級學生去車站迎接新同學。我見一小女生站在一個大箱子旁不知所措,便主動上前幫她提起箱子。不料箱子似乎重逾千斤,我又不好意思放下箱子,只好勉力支撐。
才走了幾步,那女生便對我說:“背不動就滾吧!”
我一聽此言,登時怒從心頭起,放下箱子,怒視著她。那女生愣了幾秒鐘,才滿臉通紅地指著箱子的底部對我說:“我指的是輪子。”
討論:事情的波瀾因何而起?(誤會)
“誤會”源于人與人之間的錯誤理解。這種錯誤理解使得人物之間的對話、行動、感情等等都朝著意外的方向發展,從而掀起事件的波瀾。應該說,誤會的產生大多是出于偶然,但如果能用偶然的誤會來表現某些必然的事物,往往會有非常好的效果。
四 理論點金
誤會法
(1)作品中的人物迷惑于事物的表面,從而引起矛盾,推動情節的發展,造成悲劇或喜劇性的沖突.(2)可以是一方誤會另一方,也可以是雙方互相誤會;可以是一個誤會,也可以是多個誤會;可以是悲劇性的誤會,也可以是戲劇性的誤會。
五 佳作欣賞
槍
[中國臺灣]林雙不
車子愈往南駛,我愈覺得不對勁,司機始終不懷好意地透過后視鏡瞅著我,有幾次似乎再忍不住了,居然微偏著頭,眼睛向后掠。
恐怕我是上了賊船了。實在不應該冒冒失失搭乘這輛野雞計程車。趁著星期日到臺北處理一些事情,原本計劃搭11點半的最后一班平快夜車回員林的,誰知東拉西扯,趕到火車站時,那班火車已經開走了。怎么辦呢?星期一一大早就有課,不趕回去怎么行?
真是的,就算一定得搭野雞車,也應該睜大眼睛啊,居然司機一說是回頭車我就上了,居然司機說載不載客都無所謂我就讓他開了。為什么我當時沒有考慮到旅途的安全問題呢?報紙上幾乎天天有,計程車司機在荒郊野外劫財搶色,甚至還要傷人,為什么我這么大意?
果然,車子剛過中壢吧,我就感到異樣了,就如同我前面所說,司機一再從后視鏡瞅我,瞅得我心底發毛。當然,我身上的錢不多,又是一個大男生,實在不必害怕,如果他真正心懷惡意,如果他嫌錢太少不滿意,無論如何,還是我吃虧。我悄悄打量他的體形,沒有我高,但是比我結實多了,單打獨斗,我未必就會輸他,可是他不可能沒帶東西,而且我根本不想打。
就在這時候,我看到他的右手從方向盤挪開,往下伸,不知在摸什么東西,大概是扁鉆或刀子吧?車窗外一片漆黑,正是苗栗一帶的山間,歹徒下手最理想的所在。要動手了吧?我下意識坐直身子,冷汗開始往外冒。
什么事也不曾發生,他的手又伸了上來,放在方向盤上,沒有拿什么東西。一定是他看出我有了戒備,不敢輕率下手,在等待更恰當的時機吧?難道我就這樣束手待斃嗎?也許我可以想想辦法,化解這場危機,我不是一向自詡最善于動腦筋的嗎?怎么突然嚇呆了呢?或許我可以試著和他聊聊天,動之以情,讓他不好意思動手。
于是我吞了口口水,和他搭訕:“生意好嗎?老鄉。”
他似乎嚇了一跳,過了好幾秒鐘才回答我:
“不好啊,幾乎連油錢都跑不回來。”
“不會吧?你不是回頭車?剛剛還有客人包了你的車去臺北,不是嗎?”
他不再回答,我突然想到可能不是真的回頭車,一緊張,舌頭打結,也沉默下來。沉默最適于培養緊張的氣氛。為什么他不跟我聊天?是不是怕暴露他口音或其他特征,增加警方緝捕他的可能?當然明白,我被搶之后必定會去報案的,好聰明狡猾的家伙!我恨恨地咬了咬牙,他又從后視鏡飛快地掠了我一眼。
這一眼非常狠毒,我有生以來不曾看過更狠毒的眼神,使我再度直冒冷汗,再度后悔自己的莽撞。即使趕不回員林上課,請一天假又有什么大不了,何必一定要搭野雞車冒險?
算了,如果他真的要搶,就給他吧!好漢不吃眼前虧,財物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有人要就給他,犯不著因此打斗傷身。不行!這么一來,豈不是助長了惡人的氣焰?無論如何,都應該和他拼斗一番,給他一點教訓。
兩種想法交戰纏斗,還沒有分出勝負,員林居然到了。可愛的員林!當計程車在公路局車站前一停,我立刻打開車門,沖了下去。松了一口氣,才想到還沒付錢,便繞過車后,走到司機窗口,伸手到旅行袋里掏錢。突然,車子往前沖,迅速拐一個彎,消失在不遠的街角上。我最后看到的,是司機無比驚慌的神色。
怔怔地站在凌晨兩點左右冷冷清清的員林街頭,莫名其妙地把車錢再放入旅行袋,才看見旅行袋的右方開口突出一截槍管,那是我在臺北特地為孩子買回來的玩具槍,槍管太長,無法全部塞進旅行袋。
六 作業“家庭風波”。
鐘佰春
[寫人記事要點波瀾(誤會法)(人教版九年級總復習作文指導) (高一)]相關文章:
7.波瀾壯闊近義詞
9.波瀾壯闊的同義詞
10.《終身誤》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