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燭之武退秦師導學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發布時間:2017-11-2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學習目標:

1、了解《左傳》這部編年體史書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翻譯全文,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3、分析燭之武這一歷史人物的形象,掌握刻畫人物的手法和本文的寫作技巧。

               

學  習  過  程

第一課時

【知識鏈接】        

 1、《左傳》其書及寫作背景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         史書。相傳為春秋末年       國史官        所作。以《春秋》的記事為綱,以時間先后為序,記敘了上起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歷史。《左傳》突出的特點就是善于描寫戰爭和記述行人辭令,記事條理清楚,敘述精確,詳略合宜,委曲簡潔;寫人簡而精,曲而達,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幾句,就能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不僅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而且還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為后世敘事散文樹立了典范。“傳”意為注釋,《左傳》為給儒家經典《春秋》所作的注釋性文字。《左傳》也稱              ,與       、和         合稱“春秋三傳”。

2、史書體例

①通史:不間斷地記敘自古及今的歷史事件,如         

②斷代史: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如                     。 

③國別體: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敘的歷史,如             

④編年體:以年代為線索編排的有關歷史事件,如            

⑤紀傳體:通過記敘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如        。

3、故事發生的背景

秦立晉君(公元前651年)

這一年,晉獻公卒,晉國陷入內亂。晉國大夫里克殺了晉獻公的庶子夷齊、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獻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納了大臣呂省,卻芮的意見,厚禮賄賂秦國,答應割讓晉河以東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擁立夷吾為君,即晉惠公。這就是課文中所言“且君嘗為晉君賜矣”。“君”即秦穆公,“晉君”即晉惠公,“賜”則指“秦立晉君”之事。

惠公背約(公元前650年)

晉惠公借秦國之力即位后,對割讓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鄭赴秦國,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許為由食言。這就是文中“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指秦穆公,“許君焦、瑕”則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應予秦河東之地一事。秦晉兩國之間的關系從此出現了裂痕。

重耳過鄭(公元前637年)

這一年,晉公子重耳在齊國居五年后,離開齊國。經曹、宋路過鄭國。鄭國大夫叔瞻勸鄭文公要以禮待重耳,鄭文公卻以“諸侯亡公子過此者眾,安可盡禮!”為由,不聽叔瞻勸告,對重耳不禮。這就是課文中“以其無禮于晉”一事。

鄭楚結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晉楚爭霸中原,戰于城濮,楚軍大敗。晉文公尊周攘夷,成為春秋霸主之一。當時,鄭國處四戰之地,無險可據,又自無禮于重耳之后,故背晉助楚,因此,鄭文公曾到出國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楚敗,鄭文公內心恐懼,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晉國請罪求和。五月,晉侯、鄭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陽西)。晉文公受周天子冊命與四方諸侯盟于踐土(在衡雍之西),晉文公為盟主,鄭參與踐土之盟,但晉、鄭間的隔閡并未消除。鄭既慫恿楚國出兵攻晉,又盟于晉,這就是文中所言“且貳于楚也”。

《燭之武退秦師》這個故事發生在公元前630年。與城濮之戰只相隔兩年。因此秦、晉圍鄭實屬城濮之戰的余波。

【預習檢測】

1、 為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秦軍氾南(      )     佚之狐(       )    夜縋而出 (     )    若不闕秦(        )     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 (    )(     )(    )               

2、 為下列多音字注音組詞

 

濟             逢          

3、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無能為也已(          )

共其乏困(           )

秦伯說,與鄭人盟(             )

失其所與,不知(              )

【課堂探究】

1、思考:(學生速讀課文,整體感知)《燭之武退秦師》記敘了春秋時期的一件什么事?

  

                          第二課時

一、課文分析

1、課文共有四個段落,請用分別用四個字歸納段意    

2、研讀翻譯第一自然段,思考:本段僅25字,卻道出很多內容,有哪些?

3、研讀翻譯第二自然段,重點翻譯如下三句話:

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思考:面對國難,鄭國的君臣是怎樣做的?

4、 研讀翻譯第三自然段,分析:燭之武是抓住哪幾個利害點來說動秦穆公的;燭之武的勸說為什么能成功,它的言辭高妙在哪?

利害點:

高妙之處:

5、研讀翻譯第四自然段,分析:面對秦國的倒戈,晉文公隱忍不發,采用了撤軍的措施,你怎樣看待他的做法?

二、整理本文中出現的文言知識點。

(一)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 

(2)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  

(3)秦伯說,與鄭人盟(        ) 

(4)失其所與,不知(         )

(二)古今異義

①行李之往來(                                 )

 ②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三)一詞多義

之 :

(1) 唯君圖之(            )

(2)子犯請擊之(                  )

(3)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4)臣之壯也(                 )

 其:

(1)君知其難也(          ) 

(2)吾其還也(          )

(3)以其無禮(           )

以: (1)敢以煩執事(        ) 

(2)以亂易整(          )

(3)以其無禮(            )

(四) 詞類活用:

 越國以鄙遠。(          )

既東封鄭。(           )

晉軍函陵。(       )

(五)特殊句式 

.1、 

①是寡人之過也

2、

①晉軍函陵,秦軍汜南。

②辭曰:“臣之壯也……”  

③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3、倒裝句:

①、

夫晉,何厭之有?

②、

以其無禮于晉

佚之狐言于鄭伯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課堂練習

一、請選出加點詞用法意義相同的兩項(        ) 

1、①以亂易整   ②以其無禮于晉  ③焉用亡鄭以陪鄰  ④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⑤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2、答(         )

①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②故為之說,經俟觀人風者得焉

③秦伯說,與鄭人謀

④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⑤吾但恐兄為曹氏作說客耳

二、加點的詞的解釋完全正確的有:

    ①敢以煩執事。 (膽敢)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陪同)

    ③且君嘗為晉君賜矣。(為了)    ④朝濟而夕設版焉。(救濟)

    ⑤共其乏困。(缺少的東西)      ⑥吾其還也。(還是)

    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沒有)⑧失其所與,不知。(同“智”)

    ⑨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禮物;主謂之間的助詞,不譯。)

⑩何厭之有?(滿足)     

解釋完全正確的有______                幾項。   

五、閱讀下文,完成1-5題。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用法和意義與“辭曰:……”的“辭”相同的是(   )

A.  朝辭白帝彩云間

B.  不辭辛苦

C.  停數日,辭去。

 2.下列句中無通假字的一項是(    )

A.  根生已足而又未衰

B.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C.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D.  距關,毋內諸侯

 3.下列句中與“是寡人之過也”中的“是”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  覺今是而昨非

B.  是天下之大賊也

C.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4.燭之武“許之”的原因是                                                5.上文所表現也來的鄭伯的思想性格是                             。

六、閱讀《晏子諫殺燭鄒》,完成文后問題。

景公好弋(yì,射鳥),使燭鄒主鳥而亡之。公怒,詔吏欲殺之。晏子曰:“燭鄒有罪三,請數之以其罪而殺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數之公前,曰:“燭鄒!汝為吾君主鳥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鳥之故殺人,是罪二也;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以輕土,是罪三也。”數燭鄒罪畢,請殺之。公曰:“勿殺,寡人聞命(受教)矣。”

1、  對紅色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景公好弋(喜歡)

B.使燭鄒主鳥而亡之(掌管)

C.請數之以其罪而殺之(計算)

D.是罪三也(這)

2.下列句中紅色的“以”字用法相同的兩項是(    )

A、以刀殺之

B、使我君以鳥之故殺人

C、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以輕士

D、以亂易整,不武

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項是(    )

①公怒,詔吏欲殺之(    )

A、詔書   B、命令   C、召見  D、征召 

②汝為吾君主鳥而亡之(    )

A、死  B、逃跑 C、通“無”  D、使……死亡

4、翻譯下面句子。

 ①于是召而數之公前

譯文:

②使我君以鳥之故殺人。

譯文:

 

姜玲

[燭之武退秦師導學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相關文章:

1.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2.人教版高一英語必修一教案

3.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4.人教版高一必修《荊軻刺秦王》教案

5.人教版高一上冊《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6.《談中國詩》導學案

7.高一必修一數學課件

8.高一必修一英語教案

9.高一數學必修2教案

10.高一數學必修1教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