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導航
1.學習作者表現民歌文化的幾種描寫方法:人物描寫、環(huán)境描寫及場面描寫。
2.朗讀、品味文章語言,感受文章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
3.領略、欣賞云南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
課前預習
1.朗讀課文,結合工具書和注釋,掌握下列生字的注音和寫法。
蹲jù( ) 酬和( ) pì( )喻 即物起興 ( )
xī( )微 忌huì( ) 龍吟鳳噦 ( )
2.云南的歌會有什么特點?
3.查找資料:①沈從文簡介;②云南各民族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風情。
沈從文(1902-1988),苗族。原名沈岳煥,筆名休蕓蕓、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鳳凰縣人,祖母劉氏是苗族,其母黃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漢族,沈從文非常熱愛苗族。沈從文是現代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說代表人物。14歲時,他投身行伍,浪跡湘川黔邊境地區(qū)。1924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抗戰(zhàn)爆發(fā)后到西南聯(lián)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東大學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學任教,建國后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歷史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4提出預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
課堂學習
一、激活思維
(播放歌曲《彩云之南》)云南是祖國西南邊陲的一顆耀眼的明珠,它是鮮花的海洋,它舞蹈的世界,它詩歌的家鄉(xiāng)。今天,讓我們共同走進這個美麗的地方,走進云南的歌會,傾聽來自云南的歌。
二、活動任務
●朗讀,理解人物美、環(huán)境美、民俗美。
●品讀,感受中華民族文化的內涵之美。
三、活動過程
活動一:感知整體----展示歌會畫面
1.說說云南的歌會和自己平時看的演唱會有何不同。(可從場合、形式、歌唱者三個角度歸納)
場合:
形式:
歌唱者:
2.從三幅畫面看,云南的歌會有什么特點?
活動二:重點研讀----品味民俗風情
3.品味歌唱方式。
文中描述的三幅畫面里,各有一個字表達的是歌會的方式,請找出這三個字,說說你的理解,并在課文中找出依據。
4.品味特點、神韻。
在三個場景中,作者側重描寫了什么內容?表現了這些內容的什么特點?
活動三:與作者對話----理解民族內涵
5.云南的歌會文化為什么會經歷千年而不衰老?
(提示:探究以下三個問題,或許從中能找到答案。)
a.“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卻有種不同方式。”這“多”子在文中是否可有可無?為什么?
b.“這種年輕女人……性情開朗活潑,勞動手腳勤快,生長得一張黑中透紅棗子臉,滿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藍布衣褲,腰間圍個釘滿小銀片扣花蔥綠布圍裙,腳下穿雙云南鄉(xiāng)下特有的繡花透孔鞋,油光光辮發(fā)盤在頭上。”這是對云南歌會中對歌女子衣著打扮的描寫。那么,為什么在歌會中人人穿著打扮很靚麗?
c.“集會表面說是避疫免災,主要作用還是傳歌。由老一代把記憶中充滿智慧和熱情的東西,全部傳給下一輩。反復唱下去,到大家熟習為止。”傳歌的作用是什么?為什么要唱到“熟習為止”?
四、課堂小結
賞讀《云南的歌會》這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我們似乎和作者一起進行了一次云南之旅。在作者的引領下,我們領略到了祖國民歌文化的豐富多彩和濃郁的名族風情,這也激起了我們熱愛民俗文化的情感。同時我們也讀出了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生活就像歌聲一樣,讓我們更加熱愛生活,也更加熱愛那淳樸而濃郁的民俗文化吧!
課后反思:
引導反復誦讀課文,要求學生畫出自己最喜愛的語句,教師也應該著重選出幾處精彩的語言片段引導學生賞析品味。指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框架,使學生能夠準確說出三個唱歌場面的內容與特點。在認真研讀文章的前提下適當進行小型的研討交流活動。
李金生
[云南的歌會 教學案例(魯教版八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云南的歌會課件
3.《云南的歌會》讀后感
4. 云南的歌會教案設計
10.魯教版初中化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