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浙江卷的作文題
話題:生有所息 生無所息
據《列子》記載:子貢倦于學,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無所息.”古今中外,還有諸多相關的論述,例如:
人就是不斷地進行創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樂的最好辦法。(康德)
我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
2006年浙江杭州高考保送生現場同題作文集
他們,是一批天之驕子,與昨天開始考場拼搏的同齡人不同,他們,提前結束這一考試,被保送進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重點高等學府。他們無緣高考,但這決非憾事,對于他們來說,人生處處即考場,他們,考是個太熟悉的字眼--通過考試,打開一扇扇門,接觸門背后的未知。
所以,聽說要現場即興高考作文,他們欣然允諾。于是,我們得以和這樣的一批青春年少,有一次心靈的約會。
工作即生活
杭州長河高中校長 陳立群
--從寒號鳥、水杉到知識精英帶給我們的啟示
記得小時候語文課本上讀到:寒冬的夜晚,寒號鳥哀鳴:“得啰啰,得啰啰,寒風冷死我,明天就壘窩”。第二天,陽光明媚,大自然一片美妙生機,當勤快的喜鵲修巢筑窩時,寒號鳥陶醉于陽光,享受著溫暖,“傻喜鵲,別啰嗦,天空暖和,正好睡覺。”又到寒夜,它不得不為自己白天的不善生活,過度休閑付出代價,沒過幾天,人們在霜天雪地之上發現了一只凍死的懶鳥。
在天目山看到茂密叢林中,為了爭得一片陽光,水杉顧不得自己的身材發育失衡,一味往上長,又細又長,在競爭中求生存。因為它知道,落后不僅是“挨打”,不能納入“主流社會”,就等于生命的終結。優勝劣汰是自然界的無情法則。
瀏覽媒體,常聞一些中年社會精英,過度勞累,英年早逝,讓人扼腕嘆息。
寒號鳥享受生活,過度休閑,食宿不保。知識精英,搏擊生活,過度辛勞,軀體不堪承受。寒號鳥也好,水杉也罷,“精英”亦然,死者死矣!亡者亡也!我們究竟該如何理解生活?我們如何認識這殘酷無情的競爭社會?我們如何在優勝劣汰的競爭法則與物質軀體的休養生息中去平衡自己的心態?
人類作為自然界的精靈,確實需要為戰勝自然,改造自然不停地奮斗,在為自己爭取更光明前途的同時,以求得人類更美好的明天。工作著是快樂的,競爭是一種歷練和享受。積極主動,迎難而上,勇于挑戰,其樂無窮。凡事難在“度”的把握。隨著現代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全球化漸趨成熟,需要人們去面對、吸收和消化的新事物應接不暇。每個人只能結合自己的知識、能力、身體和心理狀況,追求屬于自己的功名,爭取屬于自己的利益。
在紛擾、乃至狂躁的社會競爭中,人們的生活觀也需要與時俱進。我們需要在認識自然、洞悉社會的同時,盡力去揣摩自我。工作著是美麗的,幸福的,同時,要在工作中享受生活,所謂休息是為了更好地工作。競爭社會,適者生存;這里的“適”,不僅僅是知識的,能力的,也是身體與心理的。總之,工作是生活的主體,但不是生活的全部,否則,造化弄人,你,只能自別于社會。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自然萬物間,人源于自然,主宰自然,還要順應自然,回歸自然。讓我們在快樂工作中享受生活,在享受生活中快樂工作。唯其如此,我們的工作才會更快樂!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充實!我們的人生才會更精彩!
(教數學的校長昨也重做學子,欣然現場作文)
大禹,請留步
作者:杭二中607班 胡蘊(保送北京語言大學)
破敗的茅草屋,低矮的圍墻。雨滴順著屋檐滑落,一滴一滴在泥濘的地表綻開。門邊,倚著一個女人,披散著頭發,形容憔悴。雨水和淚水交匯,彌漫了女人的眼睛。懷里,是一個剛出生還沒見過爸爸的嬰兒;身旁,是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哭著嚷著要爸爸。
女人木楞楞地站著,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前方的小山坡。她知道,男人一定會從此經過。哪怕只有一個背影,一聲吶喊,這對她來說已經是老天莫大的賞賜了。
突然,女人眼睛一亮,使勁揉了揉那幾夜沒合的雙眼。“是他,沒錯,是他!”女人抱緊懷里的孩子,理了理頭發,整了整衣服。前方,是浩浩蕩蕩的一群男人,行色匆匆,表情嚴肅。帶頭的男人手拿工具,腳步越來越快。同時內心翻江倒海,是的,他聽到清脆而又帶著哭腔的一聲“禹--”,聲音在空曠的山坡上方回旋,直刺進男人的心里。
只要一個小小的拐彎,一個小小的回眸,他就能見到自己心愛的女人,還有那群可愛的孩子,還有那個在襁褓里哇哇大哭的孩子。
“就回去看看嫂子吧,你們都多久沒見了……”
“是啊,這里有我們,你放心吧,耽誤不了多久……”
一片沉寂。
女人向著這個方向跑來。泥濘的山路,磅礴的大雨。一具虛弱的身體怎能負荷?終于,女人滑倒在路上,懷里的孩子哭得歇斯底里。
男人沒有猶豫,也絲毫沒有減慢腳步,他頭也不回,只是大喝一聲“繼續趕路!”
雨水順著女人的發絲流下,冰涼冰涼的。她的心,碎了一地。“孩子,你的父親不僅僅是你的了,他還是天下子民的。你不要怨他……”
女人號啕大哭起來。禹,我只是想見你一面,難道真的這么難嗎?你的生無所息是對我們的殘忍,你就真的忍心嗎?我只要你給我一個肯定的眼神,只要你抱一抱孩子,只要……我只愿你有所息啊!
女人哽咽了。哭聲喊聲響徹天邊。
一片沉寂。
男人最終還是沒有回頭。義無反顧地走了。山的那邊,一只浩蕩的隊伍,一片匆忙交疊的腳印。山的這邊,一聲悲涼的嘆息,一顆破碎的心。
后記
歷來頌揚的生無所息在人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于是,日以繼夜的工作,公而忘家的拼命成了成功者的追逐。在受到無數羨慕眼光,成就無數事業的同時,是否有人同情他們的家人?是否有人知道他們生命中最最基本的情愫正在被忽略?
我只愿生有所息。
不止者,生命耶,生活耶?
作者:杭二中612班 張羽中(保送北京大學環境學院)
子曰:“生無所息”。圣人之訓,自當為千古不更之箴言。歷朝仕子,凡有讀孔書、知仁義者,必引以為座右之銘,竭己所能,身體力行。
百川東流,浩浩蕩蕩,歸入滄海。何以能積小流成大浪,積泉眼之丁咚成拍岸之驚濤?以其不止于橫亙之山脈、不息于攔路之深淵。
春華秋實,夏日冬雪。四時之景,變幻絢爛。吾輩得以春觀桃、夏賞荷、秋有楓紅、冬有梅香。何以有如此之眼福?以天體旋轉不息、運轉不止。屈子曰:“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由此觀之,圣人之言無乃乎得天地之靈氣也?無怪乎其言之傳于千年之后矣!
信矣!觀古往今來,朝代更迭,謹遵孔子之言而成其大事者與失其言而功敗垂成者,何可勝數哉!
上追遠古,夸父逐日,越長江,經大澤,穿層巒,跨疊嶂,生息而止,為后人仰止。
項霸王優柔寡斷,略有武功,即固步自封、裹足不前,終作“虞姬烏錐”之嘆,為天下笑。
下至近世,清帝自以為天朝上國、地廣物豐,于是一葉障目,閉關鎖國,發展止息。往昔之牛耳,終淪為東亞之病夫。
國父中山,為華夏謀復興之路,幾戰幾敗,屢敗屢戰,終以辛亥之一擊,搖撼根盤千古之帝制,名垂青史。
非獨中華,洋人亦為所珍之物而“無息”。彼時,希臘阿基米德翁醉心于數形之學,刀劍加于頸而面不更容、埋頭苦研。
然則此圣人之言真乃放之四海而皆準,適天地寰宇而無不爽乎?余以為謬矣。
君不見,近日之來,國之棟梁,或商業巨子,或科學巨擘,多有辛勞不息、力盡氣竭、英年早逝者?君不聞,西洋富商政要,雖公務累牘、機要纏身,亦多勤于休閑,樂于健身,于百忙之中一息?
余以為,生無所息,抑或生有所息。所異者,非止“有、無”之差,尚有“生”之別。生者,生命耶,生活耶?生命者,人之一生也;生活,生命之片斷也。
生命者,自當不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立鴻鵠沖天之壯志,發氣壯山河之宏愿。歷百折九回而不息,臨登天之路而不止,愈挫愈奮,“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
生活者,卻應可息。絲竹亂耳,案牘勞形。金屬之剛,人所共知。然則尚有“金屬疲勞”之謂。人非鋼鐵,何堪不息之重壓?以日月山川之偉,尤有盡時。物尚如此,人何以堪?倘生活亦碌碌而不息,雖可建一時之功,然力難持久,疲態盡露。一旦力竭身亡,奈何體踐“生無所息”之諾而作“亡之息”哉?此與生活略作悠然之歇,而可歷久彌堅、逐日追夢者比,何者大耶?
永遠悲壯的勇士
作者:杭二中高三 尤雨奇(保送清華大學)
人不曾真正休息。
從第一聲賣力而響亮的啼哭中,嬰兒們開始了人生這個永遠律動而忙碌的旅程。他們在打鬧,在玩耍,在歡笑,他們的骨骼在生長,腳步在奔跑,大腦里的突觸蓬勃地建立起來,咿咿呀呀的話語從他們嘴巴里蹦出,爸爸媽媽彎彎的笑影在他們的眼睛里掠過……短短的幾年里,這些新降臨于世的小生命,跌跌撞撞地打量著陌生的世界,依靠無窮的活力和不倦的好奇心宣告了誕生的美麗,做好了奔忙一生的準備。
沒有人會愿意躺在軟榻上消耗青春和智慧,咀嚼著垃圾食品,孕育著脂肪,享受著大腦空無一物的快樂。然而隨著我們漸漸長大,我們會羨慕躺在搖籃里的嬰兒,夢想回到沒有作業和考試的童年,坐在嗶嗶剝剝的柴堆旁烤番薯,那是因為我們正在不斷地忙碌近乎相同的事物,向往短暫的休息和忙碌內容的變幻。可是幻想中的休息必定是短暫的,是一種精神的鼓勵,是為了新的忙碌和新的奮斗。正如睡眠是每一個人類的必需,但每當清晨的陽光喚醒新的一天,一夜的休息總要匆匆做結,沒有永久的夢境--永遠的安眠只能是死亡。
形形色色的人們在世界的每個角落以各種方式繁忙著,可以說是生活所迫,也可以說是生命使然。他們努力地工作就像蜜蜂努力地做巢,螞蟻團團地尋找食物,硅藻無止地旋轉一樣,是自然的呼吸,是只要生命進程延續就永不停息的脈搏。看似亭亭靜立的樹木在陽光下伸展著慵懶的葉子,她的葉綠體卻正在超負荷的運轉,色素被激發而快樂地躍動;即使是躺在沙灘上凝望大海度假的人們,他們體內的血液依舊在血管里飛速流淌,無數的擠在一起的紅細胞不厭其煩地完成運載氧的使命。生命不懂得休息,因為他知道,一旦停下來,就再也無法啟動,一旦放棄工作,就將回到出生前無知無覺的虛無時代。某種意義上來說,生命是在降生起就被編好指令的程序,她的任務就是不停地運行,直到不能再運行為止:這是生命的宿命。
任何生物是無機寒冷的物質世界中的一個奇跡,也是一個悲劇。她是對抗熵增最勇敢、最徹底的戰士,她無畏地面對死亡的威脅,沿著衰老和無序的宇宙之流,逆流而上。她的結局注定了她不息的掙扎,她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證明她的存在意義,她必須讓一朵煙花在漆黑的夜空中留下轉瞬即逝卻璀璨奪目的痕跡。她是從外界不斷吸取能量而維持動力的機器,盡管抵擋不了必然的老化和磨損,以及最后的破敗,她依舊用那逐漸老去的軀體在創造奇跡。也許宇宙終將在一片熱寂中死去,死亡終將嘲笑生命所作出的所有努力,但在那一刻到來之前,生命未曾停止,時間長河中一切的生生不息的萬物,將始終是這個宇宙的驕傲。
永不停息的河流
作者:學軍中學 高三 張晟(保送北京大學法學院)
在世界上還只有兩個人的時候,生命很完美。他們生活在詩一樣的畫境當中,那里的果樹每天都結出芳香誘人的果實,那里的小溪終日流淌著醇厚的玉液瓊漿。他們不用勞作,無憂無慮,空氣中也只充滿著最單純的快樂。在那里,生命那樣鮮活,完全是傳統意義上的享受。直到有一天,這兩個人觸犯禁令,偷吃了花園里最甘美的果實,于是大地在他們腳下塌陷,樂園在他們周圍崩潰,他們被放逐到我們現在所處的塵世。這時,一個來自天上的威嚴的聲音響起:“只有終日地勞作,才能贖你們罪,讓你們獲得內心的安寧,得到真正的休息。”
生命是如此短暫,在與死神的對弈中,每個人面前的都是一局死棋,一切的努力都不過是爭取了一點時間。凡是偉大睿智的人,均已看透了生命中這一無可避免的悲劇。他們時刻感受到末日在逼近,因而始終不愿停下奮斗的腳步,只為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想。子曰:生無所息。正是因為他眼看著生命的血液一滴一滴從那個神圣的沙漏中流下來,那么可怕地變成虛無,所以他沒有辦法讓自己停止奮斗。時間不多了!圣人反復強調了這句話。
所以我們看到,巴爾扎克的咖啡杯永遠是滿的,魯迅的臺燈永遠是亮的,仲尼的筆不曾停下,達芬奇的顏料從不變干。有人說,他們是在折磨自己,但他們中的一員用對一則希臘故事的新解告訴了我們:西緒弗斯觸怒了宙斯,被罰永遠推著那塊巨石,這痛苦無休無止,勞作不但艱辛,而且沒有終點,說是絕望的處境也不為過。但在我看來西緒弗斯是快樂的,因為他的生命至少找到了一個支點,他了解自己明天早上醒來到底要干什么,如同一個封閉的湖有了一個出口,水流就總在歡樂地歌唱。在那些偉人們的眼里,生活也是這樣的。
人類,是來這個世界上尋找的,尋找自己靈魂的依靠。這依靠可以是任何東西,人的一生若為它而努力,為擁有它而快樂,為失去它而痛苦,他就始終是在勞作,只是勞累有的時候在身上,有的時候在心中。也只有在這看似痛苦的追求中,他的內心才是真正安寧的,他才能感覺到自己生命的存在,而他們的生命也才真正存在。即使他們躺著睡覺,他們心中的信仰仍然沒有消失,所以他們并沒有“實際”的休息,不過是為了耕種生命的田野蓄積力量。
生命如流水,一刻不曾停息。我們是漂在水上的小舟,只要我們的確漂在“水”上,我們也不曾停息,只是我們有時沒有感覺到。而只有那些努力尋找,抑或找到并追求自己生命依靠的靈魂,命運才賜予他漂在生命之河上的權利。這流水永不停息、永不停息……
諸神的黃昏生命在閃亮
作者:學軍中學 高三 汪聞超(保送北京大學法學院)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每讀《論語》至此,總是掩卷長嘆,眼前浮現出聞一多那置生死于度外的慷慨演講,王荊公那“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豪言壯語,以及魯哀公那“終沒吾世,不敢以儒為戲”的由衷感嘆。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朝聞道,夕死可矣”。千百年來,無數中華士子,就是在這樣的召喚與鞭策中前赴后繼地走上了那條求道而又殉道的悲壯而又光輝的道路。
然而,當歷史翻到公元21世紀,工業革命的浪潮剛剛席卷全球,全球化的腳步便毫不停息地洶涌而來。滄海橫流,英雄依然不斷,甚至以更快的速度涌現,只是他們不再會被全民崇拜,而我們也只有在書中才能呼吸到些許英雄主義的氣息。當讀書人不再是精英的代名詞,而財富的原始積累又充滿了原罪,我們除了信仰的缺失,更迷茫于人生價值的體現與前進方向的確立。
是英雄的時代早已不再,還是每個人都能成為英雄?或許所有的太平盛世都是“內用黃老,外示儒術”,于是時代便學會了“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的道理。并非每個人都愿意和有必要歷盡艱險,去翻越那最高險的山峰--山腳的景色同樣精彩而又與眾不同。“絕圣棄智,民利百倍”,道德的高標在現代人追求個性解放,尋求個人信仰,并享受屬于自己的人生的呼號和實際行動面前轟然倒塌。人們不再被要求應該如何,而是只被規定不能怎樣。“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在“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地求學的同時,我們每個人又都必須不時地停下來,“生有所息”,面對自我,認識自己,去尋找人生的閃光與生命的救贖。
曾經,小資們讀著村上春樹,試著去享受寂寞,品味孤獨,在機械無趣的工作與生活中體會苦中作樂般的幸福。如今,更多的人在“休閑--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號召下試著忙里偷閑,追求生活的質量與情調。財富、成就并不是人生幸福的惟一目標,如果“與接為構,日以心斗”,就算身居要職,腰纏萬貫,人的一生也是肅殺秋冬,毫無幸福可言。一切,都只是一種心境,以及在此心境下所體察到的人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蓋《莊子讓王》有云:“古之得道者,窮亦樂,通亦樂,所樂非窮通。道得于此,則窮通為寒暑風雨之序矣。”
諸神的黃昏,或許許多人不再崇拜強者,孜孜以求,為信念獻身,但在晚霞之下,我們卻能看到無數星火,在勤勞而又不乏休閑的生活中綻放出屬于自己的燎原光彩。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生有所息”,體現的是生命的多樣,人性的華光。我們的世界,也因此更加美麗而又豐富多彩。
長噓短嘆偶爾需要,汪洋恣意也很重要。
人生,有時需要停下來思考。但思考過后是不能停步的,繼續前行才是最后的出路。
或許你的個性正在磨滅,失落是應該的,但是不要過分悲傷,因為這個世界,到處都有我們的舞臺。
相信有一天,我們會積聚足夠的力量,讓自我燃燒!
生有所息息以生之
作者:學軍中學 高三 吳葉子(保送浙江大學外語學院)
常聽說,人這一輩子生來就是要忙碌的,直到忙完了這一生,入土才得以“安”。孔圣人用一生來做學問,而子貢一時倦于學習便有退縮之意,自然應用“生無所息”教導他。然而,這“息”也是一門學問。所謂“生息”兩字,息以生之。
古時帝王凡開朝建代之時,多令其子民以休養生息為重,可說是休閑文化的鼻祖。幾千年來,中國的文化也可稱得上是建立在“休閑”兩字之上:古人崇尚琴棋書畫,今人推行旅游運動,無一不形成一種風尚。而中國的名人志士,在休閑方面更是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李白飲酒賦詩,陶淵明隱居田園體會自然,歐陽修酒會詩友寫下曠世名篇。狹隘地理解“生有所息”既是放棄對夢想的執著或者是對堅持不懈的顛覆顯然是不夠明智的。人生好比是一個掛滿名作的藝術長廊,若是永無止盡地走下去,很容易就產生審美疲勞;若是走走停停,沿路收集點滴地感悟,到終點時則是充實幸福的。我想,明白怎樣“息”或許也就明白了怎樣“生”。
現代人習慣用簡簡單單的“效率”兩個字來評價一切事物的好壞--人如果想要成功,必須在單位時間做最多的工作。仔細斟酌這樣的觀點,透露出的是一種過于片面的人生觀,和把“息”等同于“惰”的一種思想誤區。恰恰相反,“生無所息”未必意味著碌碌無為,而碌碌無為卻往往是“生無所息”的產物。人活于世,如果只是空洞的軀殼,就無異于一個非生命體。我們需要用“息”的方式來沉淀,來感悟。其實我認為,“休閑”比“休息”更接近于這里“息”的概念。小到品茶觀景,大到書法行文,人們以休閑的方式積累了一種獨特的文化,一種渾然天成的人生觀--休生以養性。
回到“息以生之”四個字,“生”絕不是生存、存活如此膚淺,而是一種生活,乃至人生觀。而休閑,正好提供了這樣一種空間,使人的精神得以沉淀,甚至是升華。諸葛亮有“淡泊以明志,寧靜以志遠”,而“息”的學問正在于可以達到“息以明志,息以志遠”的境界。生無所息,走的是高速公路,路是平坦的速度是飛快的,然而一路走來,心中除了滿滿當當的疲倦又塞得進多少精神風景;生有所息,走的是鐵路,穿過田園江河,到達目的地的時候,沒有散落任何沿途的風景,得到的是一座精神的花園。
故曰,生有所息,息以生之也。
生無所息心尚足矣
學軍中學 高三 黃超(保送四川外語學院法語系)
有時甘愿自己是一只沒有腳的鳥,只有一路飛行,一路哀鳴,沒有停歇,沒有停歇……而不像別的鳥,一生庸庸碌碌,離開不了棲息的林子。我想我的一生或許只有短短的5年、3年,甚至更短,但我一定是一只用自己的汗水、信念在天空中留下痕跡的鳥--雙翅變得無比堅硬,目光更加篤定,心卻愈為溫厚。
伏爾泰曾說:工作使人免除三大流弊:生活乏味,胡作非為,一貧如洗。
我想:如果生命是一條長瀑,那工作就是促使水下墜的重力。沖出懸崖的瞬間,就是我生命的開始。不論我是否愿意,我都在做最美的飛行。停滯,只會讓我難堪。山石是我的中轉站,即使是停歇,我也不忘綻放出生命的彩華。急速下墜,讓我喊出響徹大地的吶喊;激烈沖撞,更能讓我迸發出心的色彩。高節奏的生活讓我只能在無息的運動中不斷思考,思考如何創造一滴水的精彩;而決不甘心讓自己的生命只停歇在荒園蔓草之中,只任憑清風推動我思索,沉于無聊,耽于空想,流俗于陌陌郊草。
“四季的變換,就像一幕幕令人激動的,無休止的戲劇,從我指尖流過。”生命是這樣的短暫,但卻足夠要求我們鋪平一條屬于自己的軌道。就好像雨后平路上流淌的細水,忙亂地找不到出路,必然會釀成無盡的悲傷一樣。工作為我們提供了一條回歸軌道的方向。如果生命是一塊精準的表,那工作就是它肚里完美咬合的齒輪。規律的運轉,為人生的日夜春秋做出科學的代序法則。越是精密的設計,越能擁有精確的走時。我的工作讓我不至于像一個沒頭蒼蠅亂橫沖直撞,或是像瘋子一樣亂伸手腳。而是在短暫的時間中創造出我的價值。直到闔棺而定的那天,我即使不是一個偉人,但也絕不是一個癡人、瘋子。
有時希望自己有尼采的魄力,能以太陽自比,在萬丈金光中刻下一世英名。也許你會認為我年少輕狂,只是夢中誑語。可你又如何能知我的天空中不是繁星點點?如果生命是一片流動的天空,那么工作就是這流程中的一抹金輝,像太陽一樣的熊熊燃燒,耀眼自身,溫暖他人。切不可成為一輪荒月,任由其他星球左右體溫,調換圓缺,一無所有。工作使生命異常飽滿,就好像一只裝滿蜂蜜的罐子,不僅增加了罐子的質量,更充實了它的內涵,附加了其價值。
人生就是一部行走錄,一路經過荒漠海洋,頓生一片遼闊;又遇崇山峻嶺,更添一分曲折;還有無窮無盡的花海果林,增加豐收的喜悅……一切一切,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工作是生活的資本,工作是體現人生價值的必然途徑。生無所息,雁歸,水潺,心尚足矣。
黃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