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九年級語文總復習教學案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6-6-20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九年級語文總復習教學案

 

【復習內容】文言文閱讀

【考綱要求】淺顯文言文的閱讀,重在考查記誦積累,考查理解文章的大意

【復習目標】

1、積累常見常見文言實詞,理解常見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2、積累常見常見文言虛詞,理解其在句中的一般用法和意義。

3、了解文言特殊句式,劃分句子的朗讀節奏,讀好句中的停頓。

4、翻譯文言句子。

5、感知文章內容,把握文章大意;對文章的觀點和人物等作簡單的評價和分析。

 

第一課時

【復習目標】了解并掌握常見文言實詞,能準確地寫出它們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含義。

【考點導學】文言實詞是文言詩文語意的重要載體,因此,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也自然成為文言文閱讀考查的重要內容。文言實詞的重點是要確定一個實詞在特定的語境中的具體含義。訓練中要特別注意文言實詞的特殊用法及其與現代漢語的差異現象。主要包括: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中考之所以特別強調實詞的積累,是因為古今語言的最大差異不在虛詞,而在文言實詞:我們如果不知道文言實詞的不同義項,不知道這些實詞的古今異義,在考試中就會難以理解古文的內容。同學們平時學習課內文言詩文時要養成文言實詞積累的習慣。

【中考例析】龍巖市2008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10分)

(甲)《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宣王好射,說①人之謂己能用強②也,其實所用不過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試之,中關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悅之,然則宣王用不過三石,而終身自以為九石。三石實也③;九石名也。宣王悅其名而喪其實。(選自《漢書宣公好射》)

【注釋】①說(yuè):同“悅”高興。②用強:使用強弓。③九石名也:九石是虛名。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3分)

⑴臣之妻私臣。(    )⑵期年之后。(    )⑶非大王孰能用是?(    )

龍巖市2009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

父子性剛

有父子俱性剛不肯讓人者。一日,父留客飲,遣子入城市肉。子取肉回,將出城門,值一人對面而來,各不相讓,遂挺立良久,父尋至見之,謂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飯,待我與他對立在此!”(《廣笑府》)

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3分)

⑴遣子入城市肉(        )(      )  ⑵謂子曰(       )

【解析】 兩年中考考查的第一題都是文言文中常見文言詞語的含義。這類題目多數是考查文言實詞中一詞多義的現象,而這些文言實詞基本上都是同學們在課內文言文中學習過的。字詞解釋的考查有兩種形式,即填空題和選擇題,而以填空題為主,要嚴格按照課文后的注釋,準確無誤。解釋詞語有兩種方法:一是憑借積累對照句子大意,二是聯系上下文合理推測。題目中有些詞語是常見文言實詞,跟其現代漢語意思相通,故而聯系上下文就能得出其含義;有些詞語在文言詞語學習中是一個重點,與現代漢語中的意思區別很大,結合句子意思,可以得出其義。在解釋“私” “市”時,一定要注意在這個語言環境下的詞性,在這里“私” “市”作動詞,“私”應解釋為“偏愛”,不能解釋成形容詞“自私”; “市” 應解釋為“買”,不能解釋成名詞“市場”。在解釋關于課外文段的字詞時,一定要結合自己以前文言詞語的積累,可鏈接以前學過的知識,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吾與城北徐公孰美?”解題時,應先套用這句話里“誰”的意思,再聯系上下文檢驗,經檢驗意思通順,則為正確答案;“市”聯系《木蘭詩》中所學過的“東市買駿馬”來檢驗。

【答題策略】

1、答題時找到試題和課文的鏈接點。平時要對課內知識記準記牢,因為仔細分析可以發現,即使考查的語段和內容是陌生的,但知識點卻是課內的,可從學過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語典故中找到相關依據、找到相關的鏈接點。考查中一旦出現一個關鍵字,同學們馬上可以通過聯想、回憶這個字的“原始意義”。同時希望大家要學會歸納、整理一部分常見文言實詞。

2、在解釋時一般要把古代的單音節詞翻譯成現代的雙音節詞。例如“日”改稱“太陽”等。

3、注意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現象。

【通假字】古漢語中,有些字可以用聲音相同或相近(有時形體也相近)的字來代替,這種語言現象叫做文字“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這種通假的現象十分普遍,如果遇上生詞,我們用本義、引申義、比喻義都解釋不通時,就極有可能是通假了。

【目標練習】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釋

七年級(上冊)

 1、項為之強 (            )《童趣》   2、不亦說乎(            )《〈論語〉十則》

3、誨女知之乎(            ) 4、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 《〈論語〉十則》                                                                                                                                  5、路轉溪頭忽見(           )  《西江月》     6、一切烏有(            ) 《山市》

7、裁如星點(            )《山市》   8、尊君在不(            ) 《陳太丘與友期》

七年級(下冊)

 9、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            )  10、賢于材人遠矣(            )  《傷仲永》

 11、對鏡帖花環(        )《木蘭詩》1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孫權勸學》

 13、孰為汝多知乎(            ) 《兩小兒辯日》  14、滿坐寂然(            )《口技》

 15、止有剩骨(            )《狼》

   八年級(上冊)

 16、便要還家(            )《桃花源記》   17、身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

18、詘右臂支船(               )         19、虞山王毅書遠甫刻(                 )

20、左手倚一衡木(              )   21、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核舟記》

 22、選賢與能(                )    23、矜、寡、孤、獨(            )《大道之行也》

 24、蕩胸生曾云(            ) 《望岳》   25、略無闕處(            )《三峽》

   八年級(下冊)

 26、蟬則千轉不窮(                )  27、窺谷忘反(              )《與朱元思書》

 28、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29、才美不外見(               )

 30、食之不能盡其材(             )  31、其真無馬邪(                )《馬說》

 32、四支僵勁不能動(            ) 33、同舍生皆被綺繡(            )《送東陽馬生序》

 34、百廢具興(                )  35、屬予作文以記之(             ) 《岳陽樓記》

 36、玉盤珍羞直萬錢(             )  37、玉盤珍羞直萬錢(             ) 《行路難》

   九年級(上冊)

 38、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              )  39、為天下唱(                )

40、固以怪之矣(               )  41、將軍身被堅執銳(               )《陳涉世家》

  42、故不錯意也(              )  43、倉鷹擊于殿上(              ) 《唐睢不辱使命》

  44、欲信大義于天下(                )  45、自董卓已來(                )《隆中對》

  46、是以先帝簡拔以(               )  47、必能裨補闕漏(             ) 《出師表》

   九年級(下冊)

  48、公輸盤不說(                    ) 49、子墨子九距之(                    )

50、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  51、公輸盤(                 )《公輸》

  52、親戚畔之(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53、曾益其所不能(                 )   54、困于心,衡于慮(                 )

  55、入則無法家拂士(                  )《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

  56、故患有所不辟也(              )  57、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

  58、所識窮乏者得我歟(           ) 59、鄉為身死而不受(             )《魚我所欲也》

  60、小惠未徧(              )《曹劌論戰》   61、始一反焉(               )

62、汝之不惠(               )  63、河曲智叟亡以應(               )

64、一厝朔東(            )《愚公移山》

【古今異義】我們把古義和今義不相同的詞叫古今異義詞。文言實詞里有一些詞的古今意義有著明顯的不同,同學們復習時必須仔細分辨,切實了解它們意義上的差別。概括起來,古今異義主要有這樣幾種:1、詞義擴大,即今義大于古義。如“江”“河”二字,古代一般專指長江、黃河,現在除了指長江、黃河外,更多用于泛指一切江、河。2、詞義縮小,即今義小于古義。如“寡助之至,親戚畔之”中的“親戚”,古代是指內親(即本族同姓的親屬,包括雙親在內)和外戚(指外族外姓的親戚);而今義則專指跟自己的家庭有婚姻關系或血統關系的家庭或成員,并不包括父母在內。3、詞義轉移,即一個詞由表示某事物變為表示另外的事物。如“犧牲玉帛,弗敢加也”的“犧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牲畜,現在則表示為了正義的目的而舍棄自己的生命或利益。4、感情色彩發生變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古代是中性詞,“卑”指地位低下,陸游詩“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卑”即此義,“鄙”指見識短淺;而現在則是個地道的貶義詞,用來形容人的行為品質惡劣。

     現代漢語中有些雙音節詞,在古代漢語中是由兩個單音節詞組成的短語,這類詞不是太多,但一定要引起特別重視。如“無論”,現代漢語中是一個起關聯作用的連詞,而文言文里卻是兩個詞,如《桃花源記》中“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無論”就是兩個詞:無,不要;論,說。

 【目標練習】解釋下列加點詞的古今義

1、幾欲先走(《口技》)  古義:      今義:

2、其文理皆有可觀者(《傷仲永》)古義:                 今義:

3、及其日中如探湯(《兩小兒辯日》)古義:              今義:

4、復前行,欲窮其林。(《桃花源記》)古義:             今義:

5、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兩小兒辯日》)古義:            今義:

6、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木蘭詩》)古義:          今義:

7、聽婦前致詞(《石壕吏》)  古義:                 今義:

8、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桃花源記》)古義:         今義:

9、遂與外人間隔。(《桃花源記》)古義:              今義:

10、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桃花源記》)古義:          今義:

11、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桃花源記》)古義:          今義:

12、無論魏晉(《桃花源記》)古義:        今義:

13、則有去國懷鄉(《岳陽樓記》)  古義:           今義:

14、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陳涉世家》)  古義:         今義:

15、會天大雨,道不通(《陳涉世家》) 古義:         今義:

16、今齊地方千里(《唐雎不辱使命》)古義:            今義:

17、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古義:     今義:

18、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唐雎不辱使命》)  古義:            今義:

19、此誠不可與爭鋒(《隆中對》)古義:          今義:

20、兵甲已足(《出師表》)  古義:              今義:

2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出師表》)  古義:           今義:

22、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出師表》)  古義:          今義:

23、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出師表》)古義:          今義:

24、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出師表》)古義:           今義:

25、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師表》)古義:         今義:

26、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師表》) 古義:               今義:

27、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二章》)  古義:             今義:

28、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劌論戰》)古義:               今義:

29、可以一戰,戰則請從。(《曹劌論戰》)古義:                今義:

30、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古義:          今義:

31、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曹劌論戰》)古義:           今義:

32、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古義:            今義:

33、 雖殺臣,不能絕也(《公輸》)  古義:              今義:

34、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公輸》)古義:a、      b、      今義:

35、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古義:      今義:

【一詞多義】一詞多義是指在文言文里,同一個詞在不同句子里有不同的意思。一般來說,一詞多義的各個義項有一定的聯系。如,道,其常用義項有以下五個:①道義。《孟子》二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②說。《桃花源記》:“不足為外人道也。”③路。《陳涉世家》:“會天大雨,道不通。”④方法、途徑、措施。《馬說》:“策之不以其道……”⑤道理。《出師表》:“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一詞多義是由詞的本義引伸和假借而形成的。辨別一詞多義的方法①復習中要加以歸納和記誦積累。②從理解詞的本義入手來理解詞的引伸義和假借義③要聯系上下文,結合語境分析理解詞義。

【目標練習】解釋下列詞的意思

1、故:溫故而知新(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公問其故(      )

2、或:而或長煙一空(      )或異二者之為(      )或以為死,或以為亡(      )

3、尋:尋向所志(      )尋病終(      )

4、遺:以光先帝遺德(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

5、加:而山不加增(      )萬鐘于我何加焉(      )弗敢加也(       )

6、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孰視之(        )

7、間: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又何間焉(     )傅說舉于版筑之間(     )

8、志:處處志之(    )尋向所志(    )必先苦其心志(    )

9、觀:予觀夫巴陵勝狀(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    )

10、市:愿為市鞍馬(    )東市買駿馬(    )

11、備:前人之述備矣(    )一時齊發從妙必備(    )

12、鄙:肉食者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    )蜀之鄙有二僧(    )

13、策:執策而臨之(    )策之不以其道(    )

14、道:策之不以其道(    )不足為外人道也(   )

15、發:舜發于畎畝之中(    )野芳發而幽香(    )

發閭左謫戍漁陽(    )一時齊發眾妙必備(    )

16、奉:宮室之美妻妾之奉(  )奉命于危難之間(   )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

17、固:汝心之固(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  (     )

18、意:意少舒(    ) 意暇甚(    )醉翁之意不在酒(    )

19、曾: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曾益其所不能(    )曾不盈寸(    )

20、亡:今亡亦死(    ) 暮而果大亡其財(    )且秦滅韓亡魏(    )

21、信:愿陛下親之信之(  )弗敢加也必以信(  )欲信大義于天下(    )

22、許:雜然相許(    )時人莫許之(    )高可二黍許(    )

23、期:陳太丘與友期(    )期在必醉(    )度已失期(    )

24、去:一狼徑去(    )日始出時去人近(    )

26、所以:吾知所以距子矣(  )所以動心忍性(    )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

27、屬:良田美池桑竹宇宙之屬(    )屬引凄異(    )屬予作文以記之(    )

28、臨:執策而臨之(    )臨溪而漁(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

29、絕:以為妙絕(    )群響畢絕(    )佛印絕類彌勒(    )

30、借:每假借于藏書之家(    )借第令毋斬(    )愿借子殺之(    )

31、比:比至陳(     )每自比于管仲(     )其兩膝相比者(     )

32、得:二者不可得兼(     )故不為茍得(     )所識窮乏者得我歟(     )

33、安:安求其能千里也(      )  衣食所安(      )風雨不動安如山 (     )

34、畢: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     )  吾與汝畢力平險(     )

35、且:年且九十(      )  且焉置土石 (       ) 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        )

【詞類活用】:詞類活用是指某些詞(主要是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又可以臨時改變它的基本功能(即原來詞性),在句中充當其他類別的詞,詞的這種臨時的靈活運用,就叫做詞類活用。詞類活用中最需要注意掌握的是名詞、形容詞等活用作動詞,使動用法,意動用法三種情況。(一)名詞、形容詞等活用作動詞:指名詞、形容詞具有動詞的特點(二)使動用法:使動用法一般都可以用“使+賓語+原謂語詞”的格式來翻譯(三)意動用法:意動用法主要出現在形容詞和名詞上,動詞沒有意動用法。

【目標練習】找出下列活用的詞類并解釋意思

一、名詞活用

(一)名詞作          

1、 鞭數十(       )2、 果然鶴也(      )3、 天雨墻壞(          )

4、婦撫兒乳(      )5、有仙則名(      ) 6、 有龍則靈(         )

7、一狼洞其中(    ) 8、  愿為市鞍馬(     )9、  不能名其一處(      )

10、 此中人語云(      )11、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

12、置所罾魚腹中(       )13、皆指目陳勝(       )14、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

15、名之者誰(      )16、一鼓作氣(      )17、 朝服衣冠(        )

18、 惠子相梁(     )19、 冬雷震震(      )20、 夏雨雪(          )

21、尋向所志(      )22、欲窮其林(    )23、天下縞素(           )

24、披發文身(       )25、書帛曰:“陳勝王。”(     )26、不蔓不枝(           )

27、皆刑其長吏(      )28、環而攻之(       )2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30、峨冠而多髯者(     )31、皆下之(        )32、吾義固不殺人(              )

(二)名詞作           

1、 窗扉洞開(       )2、  當窗理云鬢(        )3、  其一犬坐于前(             )

4、失期,法當斬(      )5、吾義固不殺人(       )6、乃丹書帛(        )

7、 面刺寡人者(        )8、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9、置人所罾魚腹中(       )

10、夜篝火(         )11、簞食壺漿(           )

二、使動用法

1、亂花漸欲迷人眼(              )2、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

3、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                                         )4、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

5、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6、忿恚尉(          )

三、意動用法

1、稍稍賓客其父(                )2、父利其然也(               )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4、父異焉(                )

5、邑人奇之(         )6、父利其然(         )7、漁人甚異之(                  )

8、余悲之(         )9、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10、固以怪之矣(          )

四、形容詞活用

(一)作名詞

1、溫故而知新(          )2、近塞上之人(           )3、披堅執銳(              )

4、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5、畢力平險(         )

6、此皆良實(           )7、攘除奸兇(        )8、野芳發而幽香(                  )

(二)作動詞

1、家富良馬(       )2、明月別枝驚鵲(         )3、京中有善口技者(                )

4、而日中時遠也(    )5、此教我先威眾耳(     )6、親賢臣,遠小人(            )

7、不遠千里(         )8、食之不能盡其材(        )9、心樂之(         )

10、凄神寒骨(      )11、聚室而謀(             )12、笑而止之(               )

13、似與游者相樂(        )14、日光下澈(            )15、畢力平險(           )

16、不能絕也(         )17美我者、私我也,(           )18、樓漸低(              )

19、漁人甚異之(              )20、欲窮其林(                 )

【目標測評】

1、(2009黃石市)閱讀下面一篇文言文,按要求作答。

予至扶風之明年,始治官舍,為亭于堂之北,而鑿池其南,引流種樹,以為休息之所。是歲之春,雨麥于岐山之陽,其占為有年。既而彌月不雨,民方以為憂。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與慶于庭,商賈相與歌于市,農夫相與忭①于野,憂者以樂,病者以愈,而吾亭適成。

    于是舉酒于亭上,以屬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則無麥。”“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則無禾。”無麥無禾,歲且薦饑②,獄訟繁興,而盜賊滋熾。則吾與二三子③雖欲優游④以樂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遺斯民,始旱而賜之以雨,使吾與二三子,得相與優游以樂于此亭者,皆雨之賜也。其又可忘也?”

【注】①忭(biàn)歡樂  ②薦饑:連年饑荒  ③二三子 :你們   ④優游:悠閑自得

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3分)

①予至扶風之明年(          )  ②既而彌月不雨(       )   ③以屬客而告之(        )

2、(2009年常德市)閱讀下面一篇文言文,按要求作答。

董宣,字少平,陳留圉人也。…………后特征為洛陽令。時湖陽公主蒼頭白日殺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驂乘。宣于夏門亭候之,乃駐車叩馬,以刀畫地,大言數主之失,叱奴下車,因格殺之。主即還宮訴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殺之。宜叩頭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 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興,而縱奴殺良人,將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須箠,請得自殺! ”即以頭擊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黃門持之,使宣叩頭謝主。宣不從,強使頓之,宜兩手據地,終不肯俯。主曰:“文叔為白衣時,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門。今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與白衣同。”因勅強項令出。賜錢三十萬,宣悉以班諸吏。由是搏擊豪強,莫不震栗,京師號為“臥虎”,歌之曰:“桴鼓不鳴董少平。 ”

在縣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詔遣使者臨視,唯見布被覆尸,妻子對哭,有大麥數斛,敝車一乘。帝傷之,曰:“董宣廉潔,死知之。”以宣嘗為二千石,賜艾綬,葬以大夫禮。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

(1)因匿主家(          )     (2)流血被面(          )

(3)使宣叩頭謝主               (4)年七十四,卒于官  (          )

2、下面加點詞古今詞義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后特征為洛陽令    B、臣不須箠,請得自殺

C.文叔為白衣時      D、妻子對哭

3、(2009年溫州市卷)

肅王與沈元用同使虜①,館于燕山愍忠寺。暇日無聊,同行寺中,偶有一唐人碑,辭甚偶儷,凡三千余言。元用素強記,即朗誦一再;肅王且聽且行,若不經意。元用歸館,欲矜②其敏,取紙追書之,不能記者闕之,凡闕十四字。書畢,肅王視之,即取筆盡補其所闕,無遺者。又改元用謬誤四五處,置筆他語③,略無矜色。元用駭服④。

(選自陸游的《老學庵筆記》)

【注釋】①虜:指北方的金國。②矜:自夸。 ③他語:說別的事情。④駭服:吃驚佩服。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1)肅王與沈元用同使虜 (       ) (2)暇日無聊   (       )

(3)元用素強記   (               )(4)取紙追書之     (       )

 

 

彭刪

[九年級語文總復習教學案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九年級語文下冊期中測試題

2.九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

3.九年級語文下冊期末測試題

4.九年級語文試題

5.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我愛這土地》教案

6.人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談生命》教案設計

7.九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

8.九年級語文學習計劃

9.九年級語文《故鄉》教案

10.九年級語文《范進中舉》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