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社會公德是指人類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逐步積累起來的全體社會成員必須共同遵守的、簡單的、最起碼的公共生活準則。它的使命是保護人們的公共生活,防止影響和威協人們公共生活的現象發生。遵守社會公德是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的應盡的義務。學校以育人為根本目的就應當把社會公德教育作為德育的基礎工程,常抓不懈。
對廣大青少年學生進行社會公德教育,要不斷探索和尋求教育的最佳途徑。
采取正面灌輸和自我教育相結合,規范教育與環境教育相結合,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的措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正面灌輸和自我教育相結合
對青少年學生進行社會公德教育,首先必須使青少年學生弄清什么是社會公德,其內容、性質、范圍如何,然后再弄清為什么要遵守社會公德,怎樣執行社會公德。只有這樣,才能使青少年知道在遵守社會公德方面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教育上可以采取正面灌輸與自我教育相結合的做法。
首先大力加強對學生尤其是新生的《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學生禮儀常規》教育,并制訂了《一日常規》《宿舍文明公約》《班級衛生標準》《衛生區衛生標準》《食堂就餐文明公約》等一系列制度公約,因為這些“守則”“公約”中就包含看社會公德的各個方面,用這些“守則”“公約”來規范學生的行為,其實就是在進行社會公德教育。其次,通過社會公德系列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全面、系統的社會公德教育,強調遵守社會公德,做文明學生、文明公民的重要意義,提高學生對社會公德的認識。第三,在政治課教學中,我們把社會公德教育納入教學計劃,把傳授知識同陶冶情操,養成良好的社會公德行為習慣結合起來,不僅豐富了政治課的內容,也從理論上向學生指出了遵守社會公德的必要性。
2、規范教育與環境教育相結合
對青少年學生進行公德教育光靠正面說教,理論灌輸是不夠的,在學校里,教師的表率作用有著無形的教育功能,學校優美環境的營造也對學生起著無形的規范作用,這就要在規范教育的同時,結合環境教育。
教師不僅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者,同時也是精神文明的傳播者,在學生的眼中,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化身,也是眼前現實中的行動榜樣。因此,我們大力加強教職工的師德教育,使全體教職工具有良好的社會公德素質,在上課、辦公、社交以及日常生活等場合,言語文明,行為端正,熱情關懷學生,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從而德高為范,對學生產生很好的示范性和強烈的感召力。
學校通過加大投入,綠化、美化校園,努力創造優美、雅靜、宜人的育人環境,團委會、少先隊通過組織學生建立以班級為單位的“護綠小組”,積極參與學校的綠化活動,培養學生日覺保護環境的社會公德。優美的自然環境教育,不僅陶冶了學生的性情,凈化學生的心靈,起到于無聲處育桃李的教育功能,而且激發學生強烈的保護環境意識。
3、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
對學生進行社會公德教育,僅靠學校教育這一主陣地是不夠的,家庭、社會這些校外力量不容忽視,因此,學校在社會公德教育上努力調動社會力量開展教育活動。
一是調動家庭力量,?我校以年級為單位,每學年家長學校都要舉辦1-2期的專題學習,通過家長學校促進家長家庭行為優化,以良好的家庭環境影響學生,并通過建立“家庭學校聯系卡”制度,全面了解學生在家庭里的表現,如孝敬父母、珍惜勞動成果,參加家務勞動等方面的表現,促進學生社會公德的養成。
二是各界參與。我校通過建立“三結合”委員會,邀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同志參與學校管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齊抓共管,共同做好社會公德教育。比如邀請離退休老同志作有關報告,請公檢法系統同志作普法講座,介紹不遵守社會公德的反面教訓,從反面對學生敲響警鐘,等等。
第三方
[把社會公德教育作為德育的基礎 德育論文]相關文章:
2.家庭教育德育論文
4.師愛德育論文
6.德育論文范本
8.2017職業教育班主任德育論文
9.德育論文感恩母校
10.小學教師德育論文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