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詩經》的基本知識, 培養理解賦、比、興的表現手 法在《詩經》中的作用的能力。
2. 情感目標:讓學生通過誦讀,激發學習古詩文的興趣,培養對祖國傳統文化 的熱愛之情,提高文化素養。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誦讀方法,讀出詩歌鮮明的節奏、優美的旋律,感受詩歌表現的情感。
2.分析詩中的重章疊句手法。
難點: 通過分析《靜女》中賦、比、興的用法,理解賦、比、興的表現手法。
教學方法:誦讀吟詠法、講授法、討論法。
課前準備
1.朗讀詩歌,疏通字詞的讀音,認真思考課后練習。
2.查詢有關《詩經》的知識,如作者、作品、評價性的文章。
3.查找有關表達愛情和思家之情的詩歌、故事、樂曲。
以上三個預習作業,讓學生在個人查詢、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全班進行交流。
教學步驟
導入新課
在流行歌當中現在愛情大多是通過歌唱出來的,如“愛你沒商量”、“死了都...要愛”等等。同樣是愛情,在不同的時代就有著不同的表達方式,我們的先人早就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來表達男子對女子真摯、熱烈的追求; 也用“一日不見,如三月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來表達男子對女子刻骨銘心的思念。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關于愛情的古老詩歌,就是選自《詩經》的《靜女》。
二.《詩經》介紹
說起《詩經》大家在初中就有所了解。現在,老師要以小組比賽的形式來檢查同學們的預習情況。
1.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的名稱是什么?(《詩經》)
2.它收錄的是哪個時代的作品?距現在有多少年? (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約3000年的歷史。)
3.一共收錄了多少篇詩歌?(305篇。)
4.這些詩歌是怎么分類的? (分“風”“雅”“頌”三部分) (風:民歌;雅:宮廷樂歌;頌:祭祀樂歌。)
5.這些詩的作者是誰?為什么? 提示:沒有明確的作者,當時并沒有專業作家或詩人。 三.課文解讀
1.檢查學生朗讀情況,糾正字音:
踟躕.(chí chú) 姝. (shū) 俟. (sì) 彤.(tóng)管. 煒.(wěi) 洵.(xún) 歸.(kuì)荑.(tí) 說懌.(yì) 孌.(luán) (播放PPT)
2.教師范讀,指導朗讀的節奏: 提示:朗讀的節奏為二二式,咬準字音。例如: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3.學生每四人組成一個小組,自由朗讀課文,并完成以下任務:
(1)這首詩歌敘述了一個什么故事,可以分為幾層?
(2)從朗讀中你發現這首詩歌的特點是什么?
(3)讀了這首詩歌你想到了什么?可以是一個故事或一首歌或一幅畫或一首相近的詩等等。 (4)有不懂的問題,可提出并共同探討。
4.檢查自讀效果。在此基礎上師生共同整理出如下要點:
(1)通假字 “愛”通“薆”:隱藏 “說”通“悅”:喜愛 “女”通“汝”:你的 “匪”通“非”:不是 “見”通“現”:出現 “歸”通“饋”:饋贈
(2)邊翻譯全詩,邊初步整體了解詩歌的內容。 全詩共分三章。每章四句,共十二句。 第一章,寫男子和心上人約好在城墻的角落見面,趕到了約會地點,卻沒見到美麗的女子,等待是一種幸福,等待更是一種煎熬,急得男子抓耳撓腮,不住徘徊。“搔首踟躕”讓人聯想到男子焦灼不安的樣子,一個癡情的、熱戀中的主人公形象躍然紙上。 第二章,寫男子在等待中想起女子是那么漂亮,她送給我的“彤管”那么好看,熠熠發光,令人愛不釋手,寫出男子喜愛女子的美麗。 第三章,寫男子又想起女子送給他的荑草,既好看又奇異,因為是女子從遠處郊野親手采來贈送給他的,所以格外地喜愛,寫出男子對女子誠摯的愛戀。 三.歸納主題
1.提問:這首詩的主旨是什么?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明確:這首詩描寫了熱戀中的男女青年約會時極富生活情趣的情景,極富寫實性,只言片語,卻細膩、傳神地描繪了人物的感情變化:“我”從“搔首踟躕”,焦慮異常到“說懌女美”,愛不釋手。刻畫了一個天真活潑、聰明可愛的少女和 一個憨厚、癡情的少年的形象,生動地表現了他們之間純真健康的愛情,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內心的樸實愿望,這是日常生活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所歌唱的是他們生活中真實感受到的,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生活情趣。抒發的感情熱誠真摯、純潔樸實,全無庸俗虛偽之態,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純真之美。 四.人物形象分析
⑶ 男女青年的形象是怎么樣的呢?通過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 男:憨厚、癡情。“騷首踟躕”(憨厚、真誠以及見面前的焦灼、憂慮)、“說懌女美”“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癡情)。 女:美麗、調皮、可愛。“靜女其姝““靜女其孌”、“愛而不見”、“貽我彤管”“自牧歸荑”。
五.布置作業
把本首詩改寫成現代詩歌
附板書設計:
靜女 靜女:美麗、活潑、俏皮、熱情
n男子:憨厚、真誠、樸實
語言--押韻、雙關、重章疊句
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