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孟小冬與梅蘭芳的傳奇愛情

發布時間:2016-3-1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關于孟小冬與梅蘭芳的傳奇婚變,有很多記載。如1933年9月5、6、7日三天,天津《大公報》頭版連續登載了“孟小冬緊要啟事”,全文如下:

  孟小冬緊要啟事

  啟者:冬自幼習藝,謹守家規,雖未讀書,略聞禮教。蕩檢之行,素所不齒。邇來蜚語流傳,誹謗橫生,甚至有為冬所不堪忍受者。茲為社會明了真相起見,爰將冬之身世,略陳梗概,惟海內賢達鑒之。

  竊冬甫屆八齡,先嚴即抱重病,迫于環境,始學皮黃。粗窺皮毛,便出臺演唱,藉維生計,歷走津滬漢粵、菲律賓各埠。忽忽十年,正事修養。旋經人介紹,與梅蘭芳結婚。冬當時年歲幼稚,世故不熟,一切皆聽介紹人主持。名定兼祧,盡人皆知。乃蘭芳含糊其事,于祧母去世之日,不能實踐前言,致名分頓失保障。雖經友人勸導,本人辯論,蘭芳概置不理,足見毫無情義可言。

  冬自嘆身世苦惱,復遭打擊,遂毅然與蘭芳脫離家庭關系。是我負人?抑人負我?世間自有公論,不待冬之贅言。

  抑冬更有重要聲明者:數年前,九條胡同有李某,威迫蘭芳,致生劇變。有人以為冬與李某頗有關系,當日舉動,疑系因冬而發。并有好事者,未經訪察,遽編說部,含沙射影,希圖敲詐,實屬侮辱太甚!

  冬與李某素未謀面,且與蘭芳未結婚前,從未與任何人交際往來。凡走一地,先嚴親自督率照料。冬秉承父訓,重視人格,耿耿此懷惟天可鑒。今忽以李事涉及冬身,實堪痛恨!

  自聲明后,如有故意毀壞本人名譽、妄造是非,淆惑視聽者,冬惟有訴之法律之一途。勿謂冬為孤弱女子,遂自甘放棄人權也。特此聲明。

  從以上的“聲明”中我們看到孟小冬對這段婚姻不但不藏不掖,而且力爭“名分”、“人格”和“人權”。然而孟小冬終歸是弱女子,迫于壓力,梅蘭芳雖然真誠相愛,也是愛莫能助。當然,孟小冬的單純、率性,也是造成這一婚姻悲劇的重要原因。

《游龍戲鳳》

  成就一段傳奇姻緣

  說來孟小冬還是北京的旗人,至今她的侄子侄女仍然按旗人規矩稱姑母孟小冬為“大爸爸”。她的故里在盧溝橋畔的宛平城,而出生在上海,到她這一輩已然是三代京劇世家。她8歲學戲,12歲在無錫首次登臺演出《捉放曹》,13歲在上海乾坤大劇場掛牌唱戲,演過《空城計》、《烏龍院》等正宗譚派戲,也唱過《貍貓換太子》和《劉羅鍋》等海派戲。但是為追求譚派藝術的真髓,毅然在1925年到北平向陳秀華、陳彥衡、孫佐臣、鮑吉祥、蘇少卿、言菊朋等京劇名家請益譚(鑫培)派老生藝術。因行家認為譚派藝術爐火純青,臻于化境,如王羲之《蘭亭碑序》無跡可循,而余(叔巖)派藝術如顏柳歐趙,公認為學習譚派藝術之法帖,孟小冬遂多次尋找機會希望立雪余門,但是就在這個時候梅蘭芳出現了,而且出現了電影《梅蘭芳》中與梅蘭芳合演《游龍戲鳳》的一幕。

  當時北京一方是楊小樓、余叔巖、荀慧生和陳德霖的“雙勝社”正與從日本演出凱旋的梅蘭芳唱對臺戲,而孟小冬的進京使本來的“兩軍對壘”立即變成了“三足鼎立”,大有與梅楊余三大賢分庭抗禮的勢頭。因此當時的重要堂會戲非楊、梅、余加孟小冬不可。1926年下半年,梅蘭芳與孟小冬在梁燕蓀公館合演《四郎探母》,梅先生男扮女裝,飾演鐵鏡公主,孟小冬女扮男裝,飾演楊四郎,人稱“釵弁互易”。后來,時任民國政府財政總長兼銀行總裁的王克敏五十歲生日,大唱堂會戲,席間有人提議,請孟小冬和梅蘭芳兩人合演一出《游龍戲鳳》。孟小冬演正德皇帝,梅蘭芳演李鳳姐,人稱“陰陽顛倒”。根據當時記載:“18歲的孟小冬在32歲的大名角梅蘭芳面前并不膽怯,演來落落大方,非常瀟灑,臺下不斷地拍手叫好。許多梅迷和孟迷更是希望二人能就此假戲真做,成就一段傳奇姻緣。”此后孟、梅兩人又不斷合演《梅龍鎮》、《四郎探母》和《二進宮》等戲,不斷的藝術合作使二人加深了了解,互生愛慕之情。1927年的農歷正月二十四,經時任中國銀行總裁的馮耿光等人撮合,孟小冬與梅蘭芳的洞房花燭就設在東城東四牌樓九條35號馮公館里。

  屢遭打擊

  恩愛夫妻分道揚鑣

  然而,連續發生的兩件事情給這一天作良緣亮起了紅燈。原來梅蘭芳當時有兩位夫人,宣統時娶原配夫人是京劇名旦王順福之女,武生王毓樓之五妹,名明華,雖生一子但早逝。梅蘭芳于1922年又娶崇雅社的旦角福芝芳,但分居另過。所以孟小冬與梅蘭芳結婚時特別強調“名定兼祧”的平等身份。后王夫人因肺結核病逝。不久,梅蘭芳的大伯母逝世,孟小冬前往奔喪,被福夫人拒之門外,頓覺羞辱異常,后經梅蘭芳一再賠禮,才有所緩和。不料又出現了一位追星族李志剛,為追求孟小冬竟帶著手槍到東四牌樓九條馮宅要與梅蘭芳火并,當場李志剛擊斃了調解人張漢舉,自己也被軍警亂槍擊斃,梟首示眾。此事有警察局的告示貼在九條口,刊登在報紙上,使梅孟婚姻雪上加霜。一時謠言滿天飛,弄得一對恩愛夫妻形同陌路。這也是孟小冬從東四牌樓三條遷徙到錢糧胡同隱居的原因。

  但生活上的打擊反而激發了孟小冬在藝術上的奮進。1938年,她終于拜師余叔巖先生,從頭開始學習譚、余派老生藝術真髓,持之以恒,五年不輟而修得正果。她每學好一出戲就公開演出一次,大約30余出。雖然演出不多,但總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被同業尊為須生楷模。1947年,她在上海為杜月笙祝壽暨賑災義演《搜孤救孤》,全國的京劇名老生前往觀摩,著名須生馬連良和香港《大成》雜志主編沈葦窗竟然擠在一個凳子上看了一出戲,沒有買到戲票的戲迷都在家聆聽話匣子的實況轉播。據著名科學家王選回憶,那兩天晚上的上海灘真可謂萬眾空巷。演出后觀眾不走,要求謝幕。孟小冬不解,說:“我又沒有唱錯,憑什么謝幕?”后經壽星老杜月笙央求,孟才答應只要觀眾再湊夠10萬大洋,賑濟陜西災民,就親自出面答謝。臺下一齊響應,紛紛認領捐款數目,孟小冬才卸了裝,穿著她一生不變的服裝,即孟氏旗袍上臺向觀眾致謝。

  為了使自己從梅蘭芳的婚姻中走出來,孟小冬經師姐妹、杜月笙的四姨太姚玉蘭撮合,1950年正式嫁給了杜月笙并隨杜到香港定居,杜死后到臺北閑居,1977年逝世,葬于臺北縣南山之上。目前,孟小冬的唱片在音像市場的排行榜上始終名列前茅,堪稱經典。

  孟小冬簡歷

  孟小冬,1908年生于上海。乳名若蘭,本名令暉,藝名小冬,京劇女老生。祖父孟七和父親、伯、叔均為京劇演員,侄子孟俊泉為著名裘派花臉。她從8歲開始,先后向姑父仇月祥和譚鑫培的琴師孫佐臣學藝,12歲登臺,17歲為求索京劇藝術精髓北上深造。先后向陳秀華、言菊朋、鮑吉祥等人求教,19歲與梅蘭芳結婚,25歲離異,其間隱居北京錢糧胡同。30歲拜余叔巖為師,每日學藝不輟。39歲謝絕舞臺后與杜月笙結婚,定居香港。60歲移居臺北,70歲與世長辭。

  孟小冬是一位京劇奇才,雖紅極一時,卻不為虛名所累,為追求譚、余派藝術傾其畢生精力。現有臺灣的《凝暉遺音》、上海的《冬皇妙音》、天津的《孟小冬唱腔及為錢培榮說戲錄音集粹》等錄音專輯傳世。

[孟小冬與梅蘭芳的傳奇愛情]相關文章:

1.梅蘭芳的教案

2.

3.泰州梅蘭芳公園導游詞

4.梅蘭芳公園導游詞

5.筷子的傳說教案

6.

7.可愛的米奇剪紙教程

8.千奇百怪意思和造句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