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八年級《孟子》下教案匯編
第20課時:卷十一《告子章句上》七至十一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有關孟子和孟子的思想;掌握文中重點詞語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熟練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知課文;準確把握課文主旨。
3.情感、態度、價值觀:本篇內容涉及人性善等。
教學重點:
感知課文,掌握文中重點詞語的含義。
教學難點:
理解人性雖然本來善良,但如果不加以滋養,而是放任良心失去等。
教學過程:
一、師范讀,生體會。
二、介紹相關資訊:
1.作家作品:
孟子:名軻,字子輿,魯國鄒人。相傳為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再傳弟子,戰國時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一書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基本上是繼承孔子的仁政思想。為行仁政,他首先提出了人性本善的主張。
2.題目賞析:本文選自《孟子告子章句上》。介紹了人性雖然本來善良,但如果不加以滋養,而是放任良心失去。
三、再讀課文,積累相關詞語。
四、、師生交流,小組合作理解原文:
五、生合作探究后總結文章主旨:
還是說性本善,只不過側重于后天的滋養保持一方面罷了。
人性雖然本來善良,但如果不加以滋養,而是放任良心失去, 那就會像用斧頭天天去砍伐樹木一樣,即便是再茂盛的森林也會被砍成光禿禿的。而一旦良心失去,心靈失去把持,還會以為原本就不存在。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心靈的故鄉在哪里呢?
現代人惶惑不安,不就正在到處尋找精神的家園、靈魂的故鄉嗎?
問圣人,圣人也只是回答“操則存,舍則亡”,至于它什么時候出入,故鄉在哪里,圣人也“莫知其鄉。”
實際上,按照孟子翻來覆去的闡述,精神的家園或故鄉根本就無它處可尋,而就在我們自己的身上,就在我們自己的本性之 中。
所以,關鍵是自我把持,自我滋養,加以發揚光大,而不要到身外去尋求。
一句話--
“還是回家種自己的園地要緊!” 伏爾泰筆下的老實人如是說。
六、背誦課文。
孟子曰:“牛山①之木 嘗美矣,以其郊于大國②也,斧斤伐之, 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③,雨露之所潤,非無萌蘗④之生焉, 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5)也。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 材焉,此豈山之性也哉?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 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6)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7) 之所為,有梏亡之矣(8)。梏之反復,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人見其禽獸也,而以為未嘗有才焉者,是豈人之情也哉?故茍得其養,無物不長;茍失其養,無物不消。 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人無時,莫知其鄉。’(9)惟心之謂與?”【譯文】
孟子說:‘牛山的樹木曾經是很茂盛的,但是由于它在大都的郊外,經常遭到人們用斧子去砍伐,還有夠保持茂盛嗎?當然,山上的樹木日日夜夜都在生長,雨水露珠也在滋潤著,并非沒有清枝嫩芽長出來,但隨即又有人趕著牛羊去放牧,所以也就像這 樣光禿禿的了。人們看見它光禿禿的,便以為牛山從來也不曾有 過高大的樹木,這難道是這山的本性嗎?即使在一些人身上也是如此,難道沒仁義之心嗎?他們的放任良。心失去,也像用斧頭砍 伐樹木一樣,天天砍伐,還可以保持茂盛嗎?他們日日夜夜的生息,在天剛亮時的清明之氣,這些在他心里所產生出未的好惡與 一般人相近的也有那么一點點,可到了第二天,他們的所作所為,又把它們窒息而消亡了。反復窒息的結果,便使他們夜晚的息養氣不足以存在了,夜晚的息養之氣不足以存在,也就和禽獸差不多了。人們見到這些人的所作所為和禽獸差不多,還以為他們從來就沒有過天生的資質。這難道是人的本性如此嗎?所以,假如得到滋養,沒有什么東西不生長;假如失去滋養,沒有什么東西不消亡。孔子說過:‘把握住就存在,放棄就失去;進出沒有一定的時候,也不知道它去向何方。’這就是指人心而言的吧?”
陳有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