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導入
紐約是美國第一大城市和最大海港,是世界著名的金融、貿易中心,是聯合國總部的所在地。這里有著奇崛、偉岸、生命力勃發的現代文明。今天,我們就隨劉成章一起走進紐約,去感受國際大都市的生活律動,品味作者筆下的繁華文字,聆聽作者心中情感的強音。
二、出示學習流程
我們此次紐約之旅主要分為一些幾個流程:
初讀課文,感知文章內容;悉心品析,學習寫作美點;深情朗讀,領悟熾熱情感;廣泛積累,豐富文學積淀。
三、初讀課文,感知文章內容
聽課文錄音,識記字詞,并思考:
1、作者是從哪些角度來觀察紐約的,并從文章中找出相關的依據,說一說這樣寫的好處。
觀察角度 相關的依據原句 所觀事物 事物特點 表現手法
街道仰視 “人走在陰森森的峽谷中,……映照出朵朵白云。”
高樓大廈 重巒疊嶂
(多和高) 比喻
大廈俯視 “俯首望去……小人國的物事。” 整個紐約 紙上地球 比喻
街道平視 “環顧四周……很像一顆畫在紙上的地球了。”
車、路、橋、燈 蟲、線、琴、花 比喻
教師:仰視--“人走在陰森森的峽谷中,……映照出朵朵白云。”
俯視--“俯首望去……小人國的物事。”(帝國大廈世貿中心)
平視--“環顧四周……很像一顆畫在紙上的地球了。”
教師:很明顯街道仰視所觀事物是--高樓大廈,對,這里的高樓大廈有什么特點?--多和高,的確紐約高樓林立,街道縱橫交錯,那么作者是如何體現紐約建筑的多和高?運用什么修辭手法?
教師:運用比喻,作者獨具匠心把高樓比作--山峰;把高樓之間的街道比作--溝壑。
教師:對,高樓多的就像“全球五大洲將近二百個國家的一切山、一切岳、一切嶺、一切峰巒,都一齊匯攏到這兒來了!”
教師:因為樓高,人走在街道就像是--走在陰森森的峽谷中,天窄的只剩下縱橫的藍線。街道像溝壑,文中是怎樣寫溝壑的?找出用波浪線畫好。
教師::“山一繁,溝壑也便隨之增多了,左看是溝壑,右看是溝壑,目光前移后移,仍然是溝壑,溝壑,溝壑。”
教師:我們來品味一下,本句出現最多的一詞是--“溝壑”,對,溝壑一詞反復強調,不斷重疊,不但加強了語氣,而且使人感覺急迫,群樓聳立的情景不禁讓人眼花繚亂。
教師:本段除了運用比喻突出樓高而多外,還有一句是從側面烘托樓高,是哪句?
明確:“可是也有云……映照出朵朵白云”
教師:好的,我們把第一自然段齊讀下去,體會紐約高樓林立,街道縱橫交錯吧。
教師:大廈俯視所觀事物又是什么?--整個紐約,像什么?--紙上地球,比喻形象逼真,如同身臨其境。
教師:作者大廈俯視,是站在制高點上觀察的,文中具體寫了紐約高樓象征物,是那兩座高樓?--帝國大廈和世貿中心
教師:大家齊讀第二自然段“但與橫空出世的……你的腳掌分明還能感到紐約的體溫。”并完成思考練習二。
教師:
“它們是一片蒿草,而帝國大廈和世貿中心是三棵擎天的椰子樹。它們是一堆玩具,而帝國大廈和世貿中心是三只啃食月中桂葉的長頸鹿。”
作者把帝國大廈和世貿中心比作擎天的椰子樹和長頸鹿,把周圍的建筑物比作蒿草和玩具,運用比喻、對比。形象生動地突出了帝國大廈和世貿中心的高峻。
的確,帝國大廈高102層,而世貿中心高110層分兩座摩天樓和4幢辦公樓及一座旅館組成。
2.“登上了帝國大廈和世貿中心,有如越過雪線,登上了珠穆朗瑪峰。雖不見白雪皚皚,氣溫卻驟降,寒氣砭骨。”
運用夸張。以“有如越過雪線”高處不勝寒,極夸樓之高。
3.“萬里長風如透明的長天巨龍,正以七八十里的時速掠過,龍爪和龍鱗,碰撞著、撕扯著每個人的衣裳和頭發,使每個人都狼狽得如同龍的掌中玩物,無法站穩。”
這些比喻句,極力表現了紐約高處風速之快,風力之大。
教師:作者從高樓乘坐電梯降落下來,立即墜入喧囂,進而平視觀察街道,那么作者所觀事物都有哪些?我們齊讀4--5自然段找出來。
--車、路、橋、燈
教師:作者分別把車、路、橋、燈比做什么?
--蟲、線、琴、花
教師:在這里,作者將地鐵的哐當聲比作地震,將汽車比喻為爭先恐后的甲蟲,將路比作線等等,將紐約的形象描繪的十分逼真。同時文中還運用長短句的使用,使內容和形式取得了完美的統一。看下列相關短句,體會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1.“顧客的嘈雜。黑人的鼓聲。警車和救護車的尖叫……”
表現出紐約喧囂嘈雜。
2.“路。直線。交叉線。弧線。拱起的線。隱沒的線。圓圈。有重疊的線,甚至,纏在一起的線。……”
表現出紐約的道路縱橫交錯,交通十分發達。幾字一頓,語言簡潔,鏗鏘有力,氣勢激越、昂奮。
明確:節奏急促,恰當地反映出紐約充滿活力和快速緊張的生活節奏。
教師,課文自始至終,一直保值著快速的節奏,一個比喻接一個比喻,一個排比接一個排比,一個夸張接一個夸張,一個高潮接一個高潮,不讓人有點喘息的機會。快節奏使得內容表達的更熱烈更富有生氣,充分表現了紐約這個國際化大都市的獨特風采。
教師:同學們描寫景物除了可以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外,描寫景物還可以用靜態和動態描寫,還可以動靜結合,課文作者嫻熟的運用了動態和靜態描寫方法,課文中哪些段落用了靜態描寫,哪些用了動態描寫?試著找出來,并分析這樣寫的好處。
教師:靜態:
第一段:“人走在陰森森的峽谷中,……映照出朵朵白云。”
第二段:“俯首望去……小人國的物事。”(帝國大廈世貿中心)
最后一段:“不知什么時候……濃重起來。”
作用:勾勒景物輪廓,讓讀者較完整、清晰地看到客觀景物的真實面貌。
動態:
第二段:“萬里長風……無法站穩”--紐約上空風力之猛,襯托大廈高大雄偉。
第四段:紐約交通狀況“乘電梯耳膜受著強壓……享受免費按摩”形象的寫出了紐約城市緊張、急促、嘈雜、煩躁的生活,讓人感受到忙碌和壓力。
第四段:“甲蟲心急火燎地奔馳而去……美麗動聽。”表現了紐約縱橫交錯、發達、快捷的交通情況,也充分反映出紐約充滿活力和快速、緊張的生活節奏。
(靜態描寫勾勒了事物的輪廓,動態描寫將景物寫活,突出了紐約生活的律動,反映了緊張急促的生活,動靜態描寫交相輝映。)
(板書)
教師:同學們現在我們知道了作者采用“移步換景”法,當然從小處看是采用“定點觀察”法,是從仰視、俯視、平視三個角度來觀察描寫紐約的,那么采用仰視、俯視、平視三個角度來觀察描寫紐約有什么作用?
作用:正如文中所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作者多角度的描寫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全方位、立體化的紐約,使人仿佛身臨其境。
教師:有人說,人們熱衷文字,因為這里有道德的閃光;人們親近文字,因為這里有感情的流淌。作者以優美的筆調向我們展示了異域風情,字里行間也融入了濃濃的情感,好的,同學們我們學習了本文想一想作者在紐約有著怎樣的獨特感受呢?也就是說作者有著怎樣的心理狀態?
教師:我們不妨把第三自然段讀一遍加以體會。
教師:思考練習三
①“我知道我不屬于紐約。我的家鄉在地球的那一邊。我出生在北中國的一個飄蕩著最美的民歌的地方。那是一片被老镢頭和暴風雨剝奪得缺少生命之色缺少植被的黃土高原。”
明確;這段文字,表達了作者身在異邦,雖然處在繁華的大都市,但依然時時心向祖國,心系落后,封閉的家鄉,希望它能早日繁榮富強的強烈情感。
②“啊,紐約,這就是紐約!面對它的奇崛、偉岸和生命力勃發的現代文明,我必須調整我的鄉野放羊人一般的呼吸和腳步。”
明確;作者看到紐約的“奇崛、偉岸和生命力勃發的現代文明”,深感必須調整腳步,學習其先進之處,力爭趕上。
教師:由此可見文中反映了作者的心理狀態
一方面:看到紐約的“奇崛、偉岸和生命力勃發的現代文明”深感必須調整腳步,學習其先進之處,力爭趕上;同時對其五光十色,令人眼花繚亂、震耳欲聾,競爭激烈,生活壓力大的“現代文明”。褒中有貶;文中寫只有小松鼠“沒有追求,沒有壓力”,反襯出生活在紐約這樣環境的人們,“遠不象小松鼠那么自在”。(西方高度的物質文明)
另一方面,作者身在異邦,雖然處在繁華的大都市,但依然時時心向祖國,心系落后,封閉的家鄉,希望它能早日繁榮富強。(祖國落后的經濟面貌)
教師: 作者身處異鄉,看到奇崛、壯絕的異域文明,字里行間流露的依然是對故土家園的熱愛,那么我們作為新時期的青少年,必須奮發圖強,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力爭使我們的祖國早日步入世界強國的行列。
主題:本文通過描寫紐約繁榮的景象,表現了紐約城的勃勃生機,也反映了紐約人競爭激烈,生活壓力大。
七、教師小結
這一節課我們與劉成章一起走進紐約城,感受到了作者精彩的描寫和別樣的異域文化,有人說“紐約是孩子的天堂,成年人的戰場,老年人的墳場。”也有人說“如果你愛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里是地獄。”的確,紐約是一個五光十色的萬花筒,也是一個光怪陸離的魔幻鏡。這里有高雅的藝術,也有最低級的娛樂;有優雅的教堂圣地,也是犯罪的溫床;有豪門,也有乞丐,所以說它是天堂也是地獄。我們是發展中國家,要集其所長,棄其糟粕,你們是建設者,要用智慧辨識是與非,假惡丑,努力學習,為國震威名。
楊思立
[《走進紐約》 教案教學設計(語文版八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走進具象藝術教案
4.語文版小學課件
5.走進父母主題班會教案
8.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9.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10.小數除以整數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