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曾經被魯迅先生稱為他自己最喜歡的短篇小說,多年以來是被當做經典選入到中學語文的必修教材中的。一直以來人們都把它的主題定義為對封建制度的批判,“是一篇討伐封建社會和封建科舉制度的戰斗檄文”。它既是中國廣大下層知識分子不幸命運的生動寫照,也是中國封建傳統文化氛圍吃人本質的具體表現”。
孔乙己終其一生“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最后落到一個“大約的確死了“的下場,固然有封建制度和科舉制度的原因,還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他自己的性格造成的。他好喝懶做,穿的長衫又臟又破,還硬撐著面子不肯脫下來(也可能是因為貧困沒有別的衣服),說話滿口之乎者也,賣弄學問,又沒有什么本事。這樣的人,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會被人嘲笑的,不只是在封建社會才有這種情況?滓壹旱氖。峙屡c他同人們的溝通和交往藝術差的出奇不無關系。
孔乙己交往對象的選擇,出了偏差,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一個讀書人、知識分子為什么偏偏要往短衣幫中間鉆,交往有共同語言嗎?看看他說話,滿口之乎者也的,能夠得到短衣幫們的認同嗎?
孔乙己與人交往并不誠實,炫耀,賣弄,為了虛榮而死要面子。不被人鄙視,成為別人嘲笑的對象是不可能的。
我們評價一部好作品時常常會說,經典之所以是經典,就在于它具有穿越時空的永恒的魅力。《孔乙己》這篇文章也是如此,隔著九十年的時光,我們仍然能夠從不同的方面尋求到更多的生活啟示,確實令人感概有加!
如果從交往的藝術角度解讀孔乙己,我們會發現,在科舉制度下的封建教育除了“四書五經”之外,兩耳不聞窗外事,造就的知識分子,除了生活基本能力不幸之外,交往溝通這些基本素質毫不具備,這是舊教育的悲劇,這難道不能給我們的現實狀況提供一些驚醒嗎?
下面是則新聞:在英國坎特伯雷舉行的2012世界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中國選手獲得全球16金中的10金,來自湖北的10位選手獲得了3金3銀4銅。對此,英國媒體發文感嘆:中國人在奧數上有天賦。然而,奧數中國區總教練郭紅兵昨日在武漢媒體見面會上,更多談到了中國選手的不足。其中,他特別談到各國選手的禮物交流環節。
據介紹,在中外學生互換禮物時,外國小朋友送上了精心準備的水杯、筆,中國孩子沒有準備,只好臨時拿出人民幣送給外國小朋友。就此,記者向幾位武漢選手求證,得知他們也是以回贈“人民幣”交卷。
此次世界奧數,中國選手成績超一流,但身為選手的小學生們自己也找到很多不足。鄱陽街小學5年級4班的付柏宇小朋友,在此次比賽中獲得銀牌。在建模環節中,他明顯感到與外國小朋友的差距。
“我們是5人一組,沒有人策劃安排,組長自己干自己的,還有兩個同學不知道干什么,就我和另一個同學搭檔。結果,不是很理想!而外國小朋友,有分工,有合作,進展很好!”
“我們更糟!比賽進行中,我們組員吵起來了”!來自千家街小學6年級5班的王弘圣同學雖然在此次競賽中獲得金牌,但對團隊合作印象很深。
“中國孩子做題數一數二,但在團隊和禮儀方面和國外參賽隊還有差距!惫t兵說,在公共場合吃飯時,中國孩子表現得比較活躍,總是很熱鬧地討論,有時需要“招呼”幾次才能安靜下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外小選手安靜就餐,生怕打擾到別人。
“人格主要是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孩子與人交往對他的心理發展具有重大意義!蔽覀儜撟⒅貙W生的與人交往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是健康、全面 發展 的高技能人才質量得以保證的有機組成成分。
卡耐基集眾多成功人士之經驗發現--一個人事業的成功,其中85%取決于良好的人際關系,15%取決于專業知識。可見,良好的人際關系在一個人一生的發展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人生中各種工作任務的順利完成都離不開良好的人際關系,一個人一生的健康幸福也離不開良好的人際關系。如果經常處于高度緊張、矛盾重重的人際關系中或因自我封閉而人際關系缺失,都不利于個體心理的健康成長,進而影響其生活質量、學習效率與工作效率。
教育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傳承與培訓,更要重視對學生進行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以及整個人生發展歷程中具備自覺主動地建立和諧人際關系的意識和能力,為其健康成長奠定基礎,亦為事業的成功鋪平道路。
陶建軍
[再讀《孔乙己》 教師隨筆]相關文章:
1.教師工作隨筆
2.美術教師隨筆
3.歷史教師隨筆
4.音樂教師隨筆
5.教師數學隨筆
6.幸福工作教師隨筆
7.教師隨筆感悟
8.教師假期生活隨筆
9.有關路過教師隨筆
10.教師研修隨筆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