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課《風雨》
一.教學目標
1.體會作者高明的手法,感受文章生動的描寫。
2.積累文中佳詞妙句,并能用之描述身邊的景物。
二.教學重難點:
1.體會作者描寫景物的技巧及生動形象的語言。
2. 培養(yǎng)關注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自主學習
1.作者簡介和背景
賈平凹,原名賈平娃,1952年出生,陜西丹鳳人,當代作家。1974年開始發(fā)表作品。著有小說集《賈平凹獲獎中篇小說集》、《賈平凹自選集》,長篇小說《商州》、《白夜》,自傳體長篇《我是農(nóng)民》等。《臘月正月》獲中國作協(xié)第3屆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滿月》獲1978年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廢都》獲1997年法國費米娜文學獎;《浮躁》獲1987年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浮躁》《廢都》《秦腔》。
漢樂府《古歌》云:“秋風蕭蕭愁殺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誰不懷憂?”賈平凹先生于1982年秋寫于寶雞的這篇《風雨》,正是秋風秋雨瑟瑟而來的精彩寫照。
2.給加點字注音,根據(jù)拼音寫漢字
偌大(ruò) 剎那(chà) 蜷曲(quán) 屋檐(yán) 倏忽(shū )
錐形(zhuī )撩起(liáo ) 葡萄蔓(màn) 柵欄(zhà lán)
解詞 偌大:這么大或那么大。 剎那:極短的時間,瞬間。
倏忽:忽然,很快。 攀附:附著東西往上爬。
三、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課文,劃分層次
第一部分:(1-5)寫狂風。通過各種景物的描寫,側面襯托了狂風又猛又烈的種種情形。
第二部分:(6-8)寫風雨夾擊的情景。由物到人,展現(xiàn)了風雨中各種事物的情態(tài),突出了孩子們在風雨中的童真和快樂。
2.本文通過對哪些事物的描寫來表現(xiàn)這狂風驟雨的?
第1段:樹林全貌; 第2段:垂柳、楊葉、蘆葦; 第3段:斷繩羊、女孩;
第4段:葡萄蔓、蒼蠅; 第5段:鳥巢、鳥兒; 第6段:廢紙、貓、瓦;
第7段:浮萍、魚兒; 第8段:老頭、孩子。
3. 課文寫“風”,看不見一個“風”字,卻寫出了狂風的肆虐;寫“雨”,不著一個“雨”字,卻為我們展現(xiàn)出了風雨夾擊的情景。作者采用的是一種什么寫法?
側面烘托。
四、探究質疑
1.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風的?寫出了風怎樣的特點?
明確:從樹林子開始著手,呈現(xiàn)給我們一幅恣意的狂風圖。接下來,從形狀、聲狀方面對被風吹得亂了的垂柳、楊葉、蘆葦進行了生動的描寫,繼續(xù)展現(xiàn)狂風大作的畫面。寫了幾組自然物,作者的筆鋒陡轉,寫到了動物,寫到了人。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進行景物描寫來具體表現(xiàn)風雨之大之猛烈。
2.有人說結尾寫到大雨了,你是怎么看的?結尾的場景和情調(diào)跟前面相比有什么不同?
明確:放船出去,說明雨來了,可以讓船起航,文章題目為“風雨”,前面只說風,只有這句,卻是道出了雨,大妙。前文中,對風中景物的細致描寫,寫得驚心動魄,仿佛直接把我們送到了一場疾風面前,一起天旋地轉,很有力,很有視覺感和沖擊感。結尾處的場景中描寫的孩子們天性活潑,看一切都是有趣,即便是暴風驟雨也阻擋不了快樂的游戲,至此,揪著讀者心的這場風雨總算有了溫暖的畫面,可以松口氣,合上書閉目回味了。
3.作者寫“風雨”主要運用了正面描寫還是側面描寫?試說明。
明確:側面描寫,文里沒有提到“風雨”二字,但是處處表現(xiàn)出一幅“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景象,從被吹亂的樹林、垂柳、鳥巢等均可看出來。
4.作者在描寫風姿雨態(tài)時,運用了很多形象而精煉的詞語,請從文中選擇兩個詞語進行品味,說說它們好在哪里。
詞語一:_____________賞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詞語二:_____________ 賞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確:示例:詞語一:忽大忽小,忽聚忽散; 賞析:文中用了連詞,形象而貼切的講述了風雨來時,樹林的姿態(tài),把無形的風化作有形了。詞語二:撩起一角 ;賞析:說明雨大水急,讓人聯(lián)想到了大雨時池塘中的情形。
五、概括主旨
文章借助典型的景物描寫,通過側面襯托的手法,生動地展現(xiàn)了狂風驟雨中種種事物的情態(tài),表現(xiàn)了風雨之大之猛烈,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兒童天真純潔性情的謳歌和贊美之情。
六、課后反思
王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