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銘
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注釋
⑴ 在:在于,動詞。
⑵ 名:出名,名詞作動詞。
⑶ 靈:顯出靈異,名詞作動詞。
⑷ 斯是陋室:這是簡陋的屋子。斯:這。陋室:簡陋的屋子。
⑸ 惟吾德馨: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簡陋了)。
惟:只。吾:我,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馨:這里指品德高尚。
(6)上:動詞,長到。 入:映入。
⑺ 鴻儒:博學的人。鴻:大。儒:舊指讀書人。
⑻ 白丁:這里指沒有什么學問的人。
⑼調素琴:彈奏不加裝飾的琴。調:調弄,這里指彈(琴)。素琴:不加裝飾的古琴。
⑽金經:佛經。
⑾絲竹:這里指奏樂的聲音。
⑿亂耳:擾亂雙耳。亂: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亂,擾亂。
(13)案牘(dú):官府的公文。
⒂勞形:使身體勞累(使動用法)。
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勞累。形:身體。
(16)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
譯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在于深,有了龍就成為靈異的水了。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覺得簡陋了)。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里。(來到室內與我)談笑的都是博學的人,來來往往的沒有無學問的人。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琴,閱讀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聲擾亂耳朵,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茅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
愛蓮說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注釋
之:的。 可:值得。 蕃:多 獨:只,唯獨。 自:自從。 予(yú):我。 淤泥:河溝或池塘里積存的污泥。 染:沾染(污穢)。
濯(zhuó):洗滌。 清漣(lián):這里指清水。 妖:美麗而不端莊。
中通外直:(它的莖)內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長枝節。 蔓:名詞用作動詞,生枝蔓。 枝:名詞用作動詞,長枝節。 香遠益清:香氣遠播,更加顯得清芬。 遠:形容詞用作動詞,遠播。 益:更,更加。 亭亭凈植:筆直地潔凈地立在那里。亭亭:聳立的樣子。植:立。 褻玩:玩弄,褻(xiè):親近而不莊重。 謂:認為。 隱逸者:指隱居的人。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噫:感嘆詞,相當于現在的“唉”。 菊之愛:對于菊花的喜愛。 鮮(xiǎn):少。 聞:聽說。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 宜乎眾矣:(愛牡丹的)人應該是很多了。宜:應當。
譯文
水上和陸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值得喜愛的有很多。晉代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自從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們很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歡蓮花,它從淤泥中生長出來,卻不沾染污穢;它在清水里洗滌過,卻不顯得妖媚。它的莖中間是貫通的,外形是筆直的,不生枝蔓,不長枝節。香氣遠播,更加顯得清芬。它筆直潔凈地立在那里,(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卻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對于菊花的喜愛,在陶淵明之后就很少聽說了。對于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對于牡丹的喜愛,人該是很多了。
王丹
[《陋室銘》《愛蓮說》原文及譯文 備課資料(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5.馬說原文及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