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婚姻介紹所》中有一段經典臺詞:郭達說,“有一個人炒了兩個豆,一個紅豆,一個綠豆,他在鍋里嚓嚓嚓,嚓嚓嚓,炒過來炒過去,熟了以后往桌子上一倒,嘩地一下,紅豆和綠豆自然就分開了,你猜這是為什么?”蔡明表情木然地答道,‘倆豆’。”這個段子的幽默在于,郭達無意中把答案說出來后,還把這個沒有任何思維難度的所謂的“智力測驗題”拿來,當做一個深奧的問題來問“你猜這是為什么?”像這種把“表層的”、“已知的”當做“深層的”、“未知的”來探究的荒唐行為哲學,我們姑且稱之為“倆豆哲學”。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這種“倆豆哲學”屢見不鮮,因此,小品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
閱讀教學中的“倆豆哲學”
具體到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倆豆哲學”,則表現為教師把文本已經說得很明白的內容或者文本雖然未明說但學生初讀即可解悟的內容作為教學重點內容來引導學生探究的教學行為。這樣的“倆豆”式教學,在我們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并不罕見。
比如對于《一千張糖紙》一文,有的老師就認為該文本的核心價值是“令人深深感悟‘童心不可欺’的真意”并且以此為教學重點①。但是,根據我對教學實踐的觀察,在學生對文本默讀一遍后,會很迅速地回答這篇文章給他們的最大感觸就是“不要欺騙”,因為文章結尾明明白白地指出“孩子是可以批評的,孩子是可以責怪的,但孩子是不可以欺騙的,欺騙是最深重的傷害。”
比如對于《楊修之死》一文,有的老師引導學生得出楊修死于曹操“忌才”,死于楊修自己“恃才”的結論。②這樣表面化的解讀,是不需要老師“在場”,學生初讀即可自行完成的。因為,文章結尾處明明白白地寫著“后人有詩云:‘……身死因才誤,非關欲退兵’”。
再如,對于《安恩和奶牛》,有的老師在逐層分析的基礎上,最后總結“這篇小說篇幅短小,卻通過人物的外貌、對話和動作描寫,刻畫了安恩鮮明的個性。……一位比較清貧的老奶奶卻富有仁愛之心。”③而筆者在講授該文之前布置學生自讀并評價安恩這一人物形象,發現絕大部分同學初讀課文就可以讀懂安恩是“一位富有仁愛之心”的老奶奶,其中有的同學說:“初讀《安恩和奶牛》,我的理解比較表面化,認為是寫一位慈祥的、和藹可親的老奶奶和奶牛和諧相處,表現了老奶奶的仁愛之心和對生命的尊重,但是我讀幾遍之后,我對文章有了進一步的理解,我顛覆了我對安恩的最初認識。”“其實安恩是一位有愛心卻不懂得如何去愛的人。”
可以看出學生并不滿足于初讀所得。而教師卻精心設計,巧妙安排,耗費那么多的教育資源、那么多寶貴的精力和時間來引導學生去接受他們自己自讀就可以解悟的、沒有任何思維值至少是思維值極低的、原本就“不需要教”的教學內容,而“需要教的”卻沒有去教。這是教師作為學生閱讀的“促進者”角色的缺位。尼采在《我為什么這樣聰明》一文中這樣說過:“為什么我知道的比他人多,我究竟為什么這樣聰明?我從來沒有想過那些不成其為問題的問題--我從未浪費過我的精力。”然而語文教學效果之所以不能盡如人意,究其原因恐怕與教師把不是問題的問題當成問題教有很大關系。
孫紹振教授《名作細讀-微觀分析個案研究》一書封面刊載了他的一行手寫體:“在語文課堂上重復著一望而知的東西,我從中學生時代對之就十分厭惡……”可見,這種“倆豆”式的閱讀教學是令人“厭惡”的,要知道沒有思維含量的問題是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
而且,這種“倆豆”式的閱讀教學,無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良好的思維品質。因為,這種教學產生的原因之一在于教師對作者、專家、教參等的迷信,教師不能與文本進行有創意的解讀,只是一位跪著的讀者或者人云亦云的聽眾而已。要知道跪著教書的老師,是無法培養出站著讀書的學生的。作者-文本-讀者之間是一種平等對話的關系,在這個對話的過程中,文本的作用絕不是霸道地僅使讀者被動把握“作者自身的寫作意圖和情感態度”,否則,學生不過就是知道文本講了什么,說了什么,培養出來的學生是一群 “書麓”、一群“兩腳書櫥”而已。正如著名哲學家康德所批評的“他所知道和判斷的,只不過是被給予他的那么多。……他正確地領會、保持了,也就是說學會了,但卻是一個活人的石膏模子。”④這種教學思維的陋點是只關注“被”文本“給予”的那么多,對文本被動的“讀”是一種“石膏模子”思維。要知道閱讀畢竟不同于作者的精神創造,正如伽達默爾所說“所有的理解性的閱讀始終是一種再創造和解釋。”⑤
要摒棄“倆豆哲學”
法國思想家保爾利科指出,“理解一段文本不是去發現包含在文本中的呆滯的意義,而是去揭示由該文本所指示的存在的可能性”。⑥我們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挖掘文本中所“可能”存在的智慧,應該借此來啟迪學生語文生存實踐智慧,要教學生實實在在的有用的東西。而文本的價值在于能使讀者通過創造性閱讀,主動地從文本中“衍生”出一點兒什么特別有用的東西,“汲取”一點什么特別有用的東西,能夠得到一些什么美好的情感陶冶、深刻的哲理啟發、生存實踐的智慧啟迪等對讀者有積極作用的東西。語文閱讀教學應該真正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基。
以《一千張糖紙》為例,要讓學生明白既不要搞欺騙,更不要被欺騙,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在分析人物因為某些性格有弱點而被騙的基礎上,從中汲取教訓,提高防騙意識和能力;還引導學生在分析兩個孩子受騙之后忍氣吞聲的錯誤做法的基礎上,啟迪學生理性維權的“智慧”。 ⑦教會孩子智慧地實踐。
以《楊修之死》為例,要引導學生學會正確地自我歸因,楊修之死的根本原因是無才卻要“恃才”,是不自知,不知“魏王肺腑”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自知。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在不斷的追問中不斷修正自己的最初認識的,從而深化對文本的理解。引導學生要認真客觀分析自己和他人的長處、短處、所好、所惡、身份、職責、所處時間地點、所面臨的事件等等,做到知己知彼,因人、因事、因時、因地制宜,啟迪學生“做”的智慧。
以《安恩和奶牛》為例,不僅要讓學生明白安恩是“一位比較清貧的老奶奶卻富有仁愛之心”,更要教會學生認識行為的合理性,“自己的規則只有在公眾的規則之下才是合理的”。要讓學生學會如何讓去愛,啟迪學生“愛”的智慧。
這樣學生才可能達到“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的新課標的閱讀目標,學生才可能悟出來自于作品的智慧,學生才能得到作文的智慧、做事的智慧、做人的智慧,從而收獲一個精神充盈的人生,一個幸福而成功的一生。這才是語文教育的本旨所在。正如德國哲學家馬丁布伯所說“教育的目的并非是告訴后人存在什么或必會存在什么,而是要曉諭他們如何讓精神充盈人生,如何與‘你’相遇。”⑧
而“倆豆”式的閱讀教學,不管其技法如何嫻熟、花樣如何繁多、態度如何虔誠,也改變不了其低效甚至無效的事實。所以,要摒棄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倆豆哲學”。
最后筆者用西方哲學史上流傳的一首哲學童謠來作為本文的結束語:
二二得四萬確千真,
可就是太空也太陳,
我要找到一條思路,
通向還不怎么了解的問題。⑨
(編輯老師:文章的注釋有點多了,為避免占過多版面,可以把前三個注釋刪去,然后正文稍加修改即可。)
注釋:
①呂茂峰《學生發展需要與文本核心價值》,《語文學習》2010年第11期
②張振雷,胡根林《尋找教學內容內在的“序”》,《中學語文教學》2010年第1期
③王棟生《〈安恩和奶牛〉解讀》,《中學語文教學》2009年第6期
④康德著,李秋零譯《純粹理性批判》,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第612頁
⑤伽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210頁
⑥[法]利科爾《詮釋學的任務》,《哲學譯叢》1986 年第3 期
⑦趙建暉《教,要想好需要教的》《中學語文教學》2010年第4期
⑧轉引《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解讀》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86頁
⑨[英]卡爾波普爾著,傅季重等譯《猜想與反駁》,上海譯文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328頁
安陽
[閱讀教學要摒棄倆豆哲學]相關文章:
1.教師閱讀教學教案
2.閱讀教學計劃
3.群文閱讀教學課件
4.關于閱讀教學計劃
6.主題閱讀教學計劃
10.語文閱讀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