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自述:
《孫權勸學》教學初探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根植“活”的靈魂,讓語文課神采飛揚
鹽亭縣八角初中 金龍
課前準備:探究三國歷史,收集相關歷史背景,上網查閱有關三國史料,了解三國主要歷史人物及功績,學生之間相互交流。
教學重點:結合書下注釋,掃除字詞句障礙,理順課文,理解大意。
教學難點:學會賞析文言文的一些方法;能形成對文章內容的深入思考。
教學方法:朗讀,討論,探究
教學進程:
一 課文導入。
以<三國演義>的主題曲楊洪基的“滾滾長江東逝水……”多媒體情景引入,讓學生談談三國有關歷史與人物,引入課文的學習。
二 簡介作者作品。
檢查預習,提出問題:《孫權勸學》選自什么書?編纂者是誰?他是哪個朝代人?后人對他的評價是什么? 讓學生將課前收集的司馬光及其著作《資治通鑒》相關內容介紹給全班同學。
1.司馬光,北宋政治家、史學家,著有《司馬文正公集》。
2.《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馬光編纂此書的目的是為統治者治國提供歷史經驗和教訓的。
三 學生聽讀課文,結合書下注釋,掃除字詞句障礙,理順課文。
1.掌握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但當涉獵:只是 往事:過去的事 自以為:認為 (成語: 吳下阿蒙 刮目相待 )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義。
①蒙辭以軍中多務
應理解為:“蒙以軍中多務辭,以:拿,用,介詞。
②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長兄怎樣知道這件事這么晚啊!何:怎么,為何。
3.學生自讀課文,理清課文情節。本課主要講了孫權勸學這件事,圍繞勸學這件事為線索,其開端、發展、高潮、結局要求學生概述相關情節。
1)孫權與呂蒙對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勸學)
2)呂蒙接受了孫權的建議嗎?(辭學---就學)
3)課文是怎樣表現目蒙學習的效果的?(通過呂蒙與魯肅的“議論”來表現的。)
4)魯肅與呂蒙一番交談后,有何舉動?(結友)
5)概括情節:(勸學~就學一議論~結友)
6)思考:課文在情節的處理上有什么特點?(學生分組交流)
理解:①詳寫“勸學”、“議論”,尤以“議論”為甚;“就學”、“結友’一筆帶過。
②正面寫“勸學”經過,通過“議論”之后用魯肅的驚嘆,從側面寫呂蒙學業的長進。
四.拓展延伸,主旨探究
要著重解決如下問題:(要求學生分組討論探究,得出相關結論)
1.孫權勸學的動機是什么?勸學的方式方法有何特點?對你有何啟示?(學生分組討論探究)
2.呂蒙面對主帥孫權的勸告前后態度有什么變化?呂蒙就學后的變化通過誰的評價來表現?說明了什么問題?(學生分組討論探究)
首先,孫權為什么要勸告呂蒙加強學習?(引導學生聯系當時三國情勢)學生分組探究,然后抽查幾名學生回答。當時三國鼎立,群雄紛爭,要在逆境中謀發展,國家要強大,急需人才,可以看出孫權高瞻遠矚、深謀遠慮的戰略家的韜略!這正和我國改革開放后把科技和教育的發展放在首位作為立國之根本何其相吻合!
孫權又是用什么辦法讓呂蒙接受自己的意見加強學習的呢?讓學生交流分析: 孫權作為吳國國君,并沒有仗勢皇權采用棒喝的手段,而是循循善誘、因勢利導地去教育說服呂蒙,“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呂蒙作為孫權器重的軍事人才,要對呂蒙委以重任,“當涂掌事”是呂蒙的角色地位,他的勝任與否直接關系到千萬將士的性命及國家的安危!讓呂蒙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及迫切性!孫權對呂蒙可謂是器重有加意味深長,在愛心的感召下,孫權為了打消呂蒙學習的畏難情緒,以自身經歷現身說法,“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耶!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孫權要呂蒙學習的目標指向很明確,不是要呂蒙“治經”為“博士”,而是要“涉獵”見“往事”,要呂蒙通曉古今的戰例,汲取成功的戰例精髓,學用結合,增強軍事才干!讓呂蒙感覺到孫權的器重與期待,從而心悅誠服地接受了孫權的建議。通過這一情景的切合,讓學生交流分析,在現實生活中,要想讓別人聽從自己的意見與建議,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讓學生暢所欲言,教師不設置標準答案(這一細節的設計將文本的思想性發掘到生活實用性的方面,充分體現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對于學生的人格養成具有重要意義)然后教師抽幾位同學就這一問題作闡述:生1:我們應該誠懇地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著想,要讓別人感覺你是真心幫助他自己。生2:勸告別人要注意方式技巧。生3:人與人之間交往需要藝術,需要真誠去溝通,這樣的方式才會避免抵觸,避免生硬。然后引導學生將《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鄒忌的諷諫的高明,《公輸盤》中墨子對公輸盤對楚王的言以大義,曉陳利弊,《曹劌論戰》中曹劌的果敢英明接合起來,拓寬知識的橫向與縱向聯系,既激發興趣,活躍了課堂氛圍,又生成了能力,在課本知識學習的同時增強交往的能力!這點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是不言而喻的。
問題二:呂蒙文學角色探究
呂蒙面對主帥孫權的勸告前后態度有什么變化?要求學生結合課文找出關鍵詞剖析(辭學---就學),呂蒙這一態度的變化固然說明了孫權勸得高明,勸得有效,從呂蒙自身來看,我們又會有哪些收獲呢?(讓學生分組討論探究)
生1:呂蒙作為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也擁有不菲的名望和地位,面對孫權的要求,盡管有借口和理由為自己推脫,但他后來還是聽從了孫權的建議,說明了呂蒙的知錯就改的好品格。生2:呂蒙對魯肅的對話“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可以看出呂蒙就學后確實揚眉吐氣,在大都督魯肅面前喜不自禁的自豪,以及魯肅對呂蒙的態度及評價(態度:“大驚”、“ 結友” 評價:“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可以看出學習的重要性。生3:呂蒙通過學習軍事謀略,在魯肅死后做了吳國的大都督,關羽攻打樊城水淹曹軍,呂蒙乘關羽驕傲自滿,派兵拿下荊州,誅殺關羽,其赫赫戰功充分說明了學習對增強才干能力的重要作用!
生4:天資聰慧的方仲永五歲能詩,然而貪圖蠅頭小利,滿足現實荒廢學業,最終“泯然眾人”的反面事例在我們身邊一幕幕上演,我們要吸取經驗教訓,在當今飛速發展的社會,新技術新知識層出不窮,我們要適應時代的發展,必須加強學習,增強學習的能力。
在肯定這幾位學生發言的基礎上,我強調學習對健全人格的重要作用,是學習讓張海迪身殘志堅、意志堅強;是學習給了高爾基力量,讓他戰勝了童年的苦難;學習是面包,讓精神的饑餓者免除困乏;學習是綠洲,讓心靈的荒漠者充滿希望,我們應該加強學習,發揚攻書莫畏難的精神,在科學的征途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陡峭,沿著科學的高峰不斷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教學反思
以文本為載體,在前面指導學生了解了作者司馬光及《資治通鑒》相關文學常識之后,讓學生通過讀課文,結合書下注釋,掃除字詞句障礙,理順課文,理解大意,能夠準確翻譯的基礎上深入文本,探究文本內涵及寫作特點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和突破口,利用板塊組合,通過化解問題,各個突破,以學生自主探究,分組合作的方式,營造課堂場效應,在大語文觀的指導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將課內學習與課外積累有機結合,充分發掘教材蘊含的豐富的人文內涵,真正改變古文教學的傳統模式,激活課堂,引領思維,達到高效實用的目的。教師在本節課中只是“引”和“導”的組織作用,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引導時要充分結合文本內容,使文本學習與思想礪練相得益彰,互為補充。
案例點評
新修訂的語文課標強調說,“欣賞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這節課在這方面基本上做到了。問題設計能夠激發學生積極地對文章內容產生疑問和思考,從上課效果來看,學生思維活躍,雖然每個人的積累和理解有所差異,但是也都能從不同層次上對文章有所感悟。本節課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大膽體驗,主動學習。給學生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平臺,把課堂上活,積極讓學生參與進來,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積極互動,強調通過學生的自我發現去掌握知識,培養學生對知識本身的興趣與熱愛,教學活動中師生的和諧交往激發了學生對認知的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意境中提高運用語文的能力。通過學生活動,讓學生自己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
金龍
[《孫權勸學》教學初探 (語文版八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3.語文版小學課件
10.七年級語文版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