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
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后悔娶她;
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
--錢鐘書
1932年,春,古月堂。
1932年的清華女生宿舍,有個很典雅的名字,叫“古月堂”,入夜時,古月堂前常常站著等女友的男生,他們把“約會”戲謔為“去胡堂走走”。
那時候的清華同現在并無二致,男多女少,女生都是被寵愛的。古月堂不設會客室,男生們便都立在門口,無論春冬,無論寒暑,古月堂前總能看到一兩個焦灼的身影,眼巴巴地盯著大門,盼著那一位千呼萬喚始出來。
在那些等待的身影里,有一位面容俊朗的男子,他名叫錢鐘書,是清華西方語言文學系的學生,在西語系,他是有名的才子,當時,他,曹禺,顏毓蘅被大家稱為“三杰”,他又格外出眾些,教文學的吳宓教授稱贊他:“自古人才難得,出類拔萃,卓爾不群的人才尤為不易得,當今文史方面的杰出人才,在老一輩中要推陳寅恪先生,在年輕一輩中要推錢鐘書,他們都是人中之龍。”
他是江蘇無錫人,出身名門,他的父親錢基博是近代著名的古文家,曾先后擔任過圣約翰大學,光華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校的教授,他的母親姓王,是近代通俗小說家王西神的妹妹。他在家中是長子。
他的中學時代就讀于蘇州桃塢中學和無錫輔仁中學,兩所學校都是美國圣公會辦的,注重英文教育,他因而打下了堅實的英文基礎,而他的國文由父親親自教授,也漸漸有了深厚根基,他的古文造詣遠高出同齡人,未考入清華之前,就以代父親為錢穆的《國學概論》一書作序,后來書出版時就用的他的序文,一字未改。
他的國文和英文很好,數學卻極差,幼年時他讀《西游記》《三國演義》《說唐》,孫悟空,關云長,李元霸使用的武器斤兩卻能記得一清二楚,卻不識得阿拉伯數字。他是1932年春考入清華的,入學考試時,他數學得了零分,本來是不能錄取的,但因為他中英文特別出色,校長羅家倫就決定將他破格錄取。因著這段不尋常的經歷,他一入清華,文名就已傳遍了全校。
他并沒有讓羅家倫失望,清華的課業素以繁重著稱,別人都挑燈夜讀,他卻不僅輕松學完本專業的課程,還有余力鉆研中國古典文學。他的讀書數目之多,涉獵范圍之廣,讓同班同學嘆而觀止。他的一個同學饒余威就曾感嘆過:“同學中,我們受錢鐘書的影響最大,他的中英文造詣很深,又精于哲學及心理學,終日博覽中西新舊書籍,最怪的是他上課時從不記筆記,只帶一本和課堂無關的閑書,一面聽講,一面看自己的書,但考試時總是第一。他自己喜歡讀書,也鼓勵別人讀書。”
他在文科方面有一種卓然的天賦,記憶力超群,過目不忘是一個方面,另一個重要的方面是,他戀書成癡,讀書于他全然不是一件必須去完成的任務,而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能,他無書不讀,連辭典都看得饒有興趣,在讀書中,他能感到無上的愉悅。
他要等的這個女孩子名叫楊絳,她小他一歲,完全是他的同道中人,將閱讀視作生命。
楊絳是今年考入清華的,在西方語言文學系研究生院就讀。她和他是同鄉,也是江蘇無錫人,但后來定居蘇州。她的家世背景絲毫不亞于他,在蘇州,楊家是有名的書香門第。她的父親楊蔭杭是著名的律師,他曾赴美日兩國留學,獲賓西法尼亞大學法學碩士,他創辦過無錫勵志學社和上海律師公會,擔任過上海申報編輯,歷任了江蘇省高等審判廳長,浙江省高等審判廳長等職。他有兩部有名的著作《名學》《邏輯學》,流傳后世,連錢穆也說深受其影響。楊絳還有一個姑母,名叫楊蔭榆,是北京女子師范大學的校長,后來,在日軍攻陷上海時為維護學生而被槍殺。
她在這樣的家庭里長大,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先后就讀于北京女高師附小,上海啟明女校,蘇州振華女中,成績都很優異。她開始念書的時候,喜歡在課堂上淘氣,她玩一種吹小絨球的游戲,吹著吹著就笑起來,老師看到了生氣,就讓她站起來回答課文內容,誰知她竟全能準確無誤的答上來,老師十分驚訝。自小就聰穎異常的她很得父母和姑母楊蔭榆的喜愛。
十七歲的時候,她考入了江蘇東吳大學,一年后分科,她選了政治系。可其實她的興趣并不在政治,她喜歡文學,可是當時東吳大學并沒有文學系,文科里比較好的法預科和政治科,她想選法預科,這樣將來可以做父親的助手,還可以接觸社會上各式各樣的人,可以為寫小說積累素材,可是父親并不同意她學法律,大約是他覺得社會黑暗,憲法如同虛設,從而對法律失了望,又抑或他覺得法律沉重,于一個女孩子并不相宜,總之,他堅決不要她當他的助手,于是,她只好改了政治系,因為不喜歡,她對課程只是敷衍了事,大部分時候都呆在圖書館里閱讀文學書,三年下來,她對文學的興趣更是一發不可收拾了。
大三時,她得到了威爾斯利女子學院的獎學金,可以去美國留學,可是獎學金并不包括生活費,美國生活費昂貴,她不想增添家庭的負擔,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她壓根就不打算繼續攻讀政治,她并不覺得洋學位多了不起,她寧可考清華的文學研究院,她想去中國最好的大學念自己最喜歡的文學。
她果然考入了清華,一入學,她便贏得了梁宗岱先生的贊賞,那時候,梁先生教教法語,第一堂課是聽寫,她的程度令梁宗岱刮目相看,他問她法語是怎么學的,她坦然道:“自學。”
楊絳的才氣和聰慧并不亞于錢鐘書,他和她,一個是出身名門的才子,一個是書香門第的才女,門當戶對,佳偶天成,連她的母親都說:“阿季的腳下拴著月下老人的紅絲呢,所以心心念念只想考清華。”
他們在清華一起呆了一年,1933年的夏天,錢鐘書畢業了,因為他格外出眾的才華,清華希望他留校繼續攻讀碩士,可是,他拒絕了。他覺得自己有足夠的自學能力,而且水平并不比在校的研究生差,沒必要在同一間學校再學重復的東西,在文學上面,他向來是極自信的。
當時,他的父親在上海光華大學擔任中文系主任,他便應了父命,去了光華大學任教。
楊絳還沒有畢業,繼續留在清華讀書,他們第一次短暫分開。
他離開后,寫了許多信給她,他做了很多情詩,皆是舊體詩,其中有一首是這樣寫的--
纏綿悱惻好文章,粉戀香凄足斷腸;答報情癡無別物,辛酸一把淚千行。
依穰小妹劇關心,髾瓣多情一往深;別后經時無只字,居然惜墨抵兼金。
良宵苦被睡相謾,獵獵風聲測測寒;如此星辰如此月,與誰指點與誰看。
困人節氣奈何天,泥煞衾函夢不圓;苦雨潑寒宵似水,百蟲聲里怯孤眠。
這首詩寫得文辭典雅,情深意切,放在唐宋佳作中也毫不遜色,他還寫過一首詩,內有一句“除蛇深草鉤難著,御寇頹垣守不牢,”運用的宋明理學家的語句,他從不寫當時流行的新詩,一律用舊詩體,舊體詩需對仗工整,且講究平仄,比新詩難做,他卻寫得揮灑自如,他還自負地說:“用理學家語作情詩,自來無第二人!”,他的才氣就是在這樣的小事處也會一一彰顯。
他的詩雖做得好,她回信卻并不多,她對他說,她不愛寫信,他有些抱怨她,“別后經時無只字,居然惜墨抵兼金,”后來,他寫《圍城》,還念念不忘這段往事,《圍城》里的唐曉芙也不愛寫信。
大約是錢鐘書寫信寫得太勤,連父親錢基博也看出了端倪,有一天,老先生擅自拆了楊絳的一封信,從而對楊絳大加贊賞,原來那封信是楊絳寫來和錢鐘書討論婚嫁問題的,他這么寫:“現在吾兩人快樂無用,須兩家父親兄弟皆大歡喜,吾兩人之快樂乃徹始終不受障礙。”錢基博看完,也不問錢鐘書的意見,自作主張提筆給楊絳回了一封信,夸獎她明理懂事,并鄭重其事把兒子“托付”給她。
有了這一出事,錢鐘書和楊絳的關系從此被雙方父母知曉,兩人所在的家族都是當地名門,于是,雙方父母便循照舊禮,為兩人訂婚。他由父親領著,上楊家拜會楊絳的父母,正式求親。然后,請出男女兩家都熟識的親友作為男家女家的媒人來“說媒”,他們還在蘇州一家飯館里舉辦了訂婚宴,請了雙方族人及至親好友。
他和她本是自由戀愛,結合卻沿著“父母之名,媒妁之言”老老實實走了一遍程序,他覺得這事顛倒了,她也覺得很茫然,“茫然不記得‘婚’是怎么‘訂’的,只知道從此我是默存的‘未婚妻’了。那晚,錢穆先生也在座,參與了這個訂婚禮。”默存是他的號,她喜歡叫他默存,而他也喜歡叫她“季康”,季康是她的號。
訂婚后,他仍在光華大學授課,她
[錢鐘書和楊絳的愛情故事]相關文章:
1.錢鐘書和楊絳語錄
3.楊絳·錢鐘書語錄
4.錢鐘書的愛情語錄
5.錢鐘書語錄57句
6.錢鐘書圍城語錄
9.楊絳風的閱讀答案
10.愛情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