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學習目標:
1、通過讀單元導讀,知道本單元的主題和學習本單元的主要方法。
2、通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
3、讀懂文章大意,借助“文章梳理圖”梳理文章結構。
4、在大致讀懂文章的基礎上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二) 學法指導:
1、導航中的預習題小組共同完成,在課本中相應的地方做筆記。
2、讀很重要,請同學們在完成預習題時多讀幾遍課文,在讀中質疑,在讀中釋疑。
3、小組長行使好自己的權利,可分配任務,合作完成。
(三)自學導航:
1、回顧自己對魯迅的印象。
魯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樹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為豫才。他時常穿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頭發像刷子一樣直豎著,濃密的胡須形成了一個隸書的“一”字。毛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也被人民稱為“民族魂”。
主要作品:小說集--《彷徨》、《吶喊》、《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而已集》、《華蓋集》;散文詩集《野草》等。
2、了解作者寫這篇文章的背景。
《雪》這篇散文,1925年1月18日寫于北京,當時魯迅先生在北京女子師范大學任教。這時正值“五四”退潮時,他以優美的藝術形式記錄他當時彷徨、苦悶、希望能找到未來的心情,當時正處于北伐革命的前夜,同是兩黨結成統一戰線,革命形勢出現了可喜的局面。但魯迅當時生活的北平仍在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下,反動勢力猖獗,斗爭極其激烈。魯迅先后用象征手法,通過對江南和朔北的雪景的對比描寫,贊美了飛雪追求自由和頑強斗爭的精神,表達了作者對冷酷黑暗的社會觀賞的強烈不滿的無比憤思的感情,抒發了對美好事物的贊頌以及要和黑暗勢力作堅決斗爭的革命情懷。
1924年到1926年“五四”新文化思潮的降溫使得魯迅也有了一些苦悶與彷徨。這時的作品以內心抒發為主,交織著嚴肅的自制和不倦的戰斗,感受非常深切,探索非常艱苦。這種感受和探索正是動蕩的時代生活的產物。在新文學統一戰線內部日趨分化的時候,進步的知識分子由于沒有認清前進的方向,大都抱有同樣的苦悶。不過魯迅的苦悶比一般人要大得多,深得多。
3、本文生字、新詞預習反饋(讀完第一遍課文后完成)
給加橫線的字注音
脂粉奩( )( )( )目光灼灼( )粘連( )
朔方( )凜冽( )( )彌漫( )精粹( )
解釋詞語:博識 美艷 灼灼 消釋 升騰 凜冽(做到書上)
4、梳理文章結構(讀完第二遍課文后完成)
這篇課文寫了那兩個地方的雪景?各有什么特點?
(填主要內容)
1、
( )的雪景: 2、 (填特點)
3、
(填雪的狀態)
1、
( )的雪: (填特點)
2、
5、再讀課文,試著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并小組探究解決問題,(在問題后面寫上提問者的名字)。
A、 ?
B、 ?
C、 ?
(四)探究提升
(1)學習目標:1、通過小組探究,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
2、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把握文章主題。
(2) 探究導航
1、抓住文本,在讀中探究解疑。
2、重點問題的探究結果在書上圈點批注。
3、探究的問題見預習案中的第五小題。
(3)展示反饋
溫馨提示:展示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方式:演、唱、寫、說、讀、畫等等。
展示的內容可以是對問題的分析解答,可以是根據課文內容改編的相聲、小品、短劇等;也可以是根據課文內容即興創作的歌曲、詩歌、小文章等。
(4)拓展延伸(任選一題做)
1、寫自己在雪地里或其他地方做過的游戲。(注意用生動的細節描寫)
2、吟誦有關寫雪的詩句。
五、目標測評
完成《課堂全優》上的相關習題。
寫在后面的話(今日學習所得、所思、所感):
劉蕭
[《雪》導學案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談中國詩》導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