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的總目標是:“具有獨立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顯的文言文。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 萬以上。”那么,在初中階段,如何引導學生進行廣泛有效的課內外閱讀,將成為新一輪課改中,教師必將面臨的挑戰。從2004年,我縣中小學全面實施新的課程改革,我就積極對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進行了新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收獲。下邊是我的一些具體做法。
一、整合閱讀資源 培養閱讀興趣
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們向語文與教學要的是成績,而很少注重語文各種素養的培養。因此,我們很少把課外閱讀資源引進課堂和課程計劃,學生的閱讀范圍比較狹少,這嚴重制約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為了改變這種局面,在七年級新生開始進入中學校園時,我就適時將報刊、網絡、圖書館、展覽室、閱覽室、校園布告欄,各種標牌、廣告等課外資源進行整合、滲透,引入語文課堂。通過對身邊的這些常見的課外資源認識、了解和閱讀,學生深刻體會到:我們隨時都可以閱讀,隨時都能通過閱讀獲取一定的信息。如新生入學第二天,我帶學生游覽校園,并找出校園內的標語,記在心里。參觀完校園,我們回到教室分組比賽交流。這是一次簡單的語文閱讀教學實踐訓練,在學生中的反應卻很大。當學生爭先讀出那些校園文化標語,感受到的不僅是一次閱讀的樂趣,更讓學生受到文明的熏陶。我分明看見一些學生在讀“我是綠衣天使,請不要踐踏我好嗎”“靜我校園,不追趕喧嘩”時,另一些學生的臉微紅了,頭也了低了下去。而一些同學讀到“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卻充滿了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自信心。另外,班內每天的讀報時間,我都安排學生輪流上講臺讀報,有選擇地讀一些重要的新聞消息。這樣做不僅能讓學生養成要隨時讀報了解國內外大事、世界發展動態的習慣,而且還培養學生朗讀的能力、快速獲取信息的能力。此外班內還定期組織了收集廣告語展示會,誦讀優美散文詩歌大賽、故事大王爭霸賽等來激發學生充分利用身邊的閱讀資源進行廣泛閱讀的興趣。經過大約一個學期時間的培養,我就改變了學生小學階段只喜歡閱讀童話、故事性質讀物的狀況。很多沒有閱讀習慣的孩子也開始走進閱覽室讀書看報了,班內讀書的氛圍變濃了。在我的倡導下,班內流動圖書營運而生,班內固定圖書角初具規模,并在同學們精心呵護下蓬勃健康的發展。這讓我明白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的道理,只有讓學生真正喜歡上了閱讀,才有可能讓他們擴大閱讀,增加閱讀量,在閱讀實踐中獲益。
二、指導閱讀方法 擴大閱讀范圍
學生具有濃厚的閱讀興趣,這只是閱讀教學的開始。《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使學生“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因此,學生課外閱讀量要隨年齡增長而不斷增大。但沒有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和技巧,沒有駕馭閱讀材料的能力,特別是閱讀文學巨著時,那廣泛閱讀也只是泛泛而讀,不僅閱讀質量不會因多讀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得不到實際性的鍛煉和提高。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引導學生順利有效地擴大閱讀,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我會有計劃有目的的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技巧的指導和訓練。其具體做法是:課內閱讀方法指導和訓練--學生運用學習過的閱讀方法進行課內外閱讀實踐--課外閱讀定期引入課內檢驗總結。
1、課內閱讀方法的指導及良好閱讀習慣的形
朗讀和默讀是閱讀常用的方法,這在我們的課堂閱讀教學中運用得最多。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文章不僅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還有助于學生理解文章內涵、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因此,我不僅在課堂教學中特別注重朗讀指導與訓練,還要求學生每天在讀報課或早自習抽20分鐘,大聲的自由的課內外優美詩文。逐漸地,學生在讀到好文章的時,就會忍不住大聲朗讀。這樣做不但使他們受到了美的熏陶,也激發了他們閱讀的興趣。另外,在學生小學養成的默讀習慣的基礎上,我設計了一系列的閱讀活動進一步訓練學生的默讀速度。最初的每堂語文課,我都讓學生分組計時進行默讀比賽,以此來激發學生快速閱讀的興趣和積極性,加快學生大腦運作的速度。而后又總是讓學生帶著問題用最快的速度默讀,并回答問題,使學生的思維更活躍,能全心身投入到閱讀中去。對于學生的默讀速度每學期每個學生都有具體的訓練和提高要求,并對學生的默讀速度進行記錄。到學生初中畢業時,一般的學生默讀的速度,可達到每分鐘600字,快的可達到每分鐘700--800字。眼睛的快速運轉,讓學生的閱讀高度集中,也提高思維運轉速度,這為學生擴大閱讀量奠定了基礎。朗讀和默讀熟練后,我又開始重點指導學生學習根據不同的材料和閱讀要求熟練掌握略讀和瀏覽的閱讀方法。
在指導學生閱讀的同時,我還著重培養學生閱讀時要養成三大習慣:(1)有目的有計劃的閱讀的習慣。每學期、每學月、每周學生都必須制定相應閱讀計劃。(2)邊讀邊查的習慣。學生還必須學會熟練使用常用語文工具書查找資料,并經常用來解決閱讀的實際問題。(3)隨時記讀書筆記的習慣。先在課內課文預習時要求學生摘記要點,積累重點詞句段落,及時在閱讀過程中記下自己的閱讀感受體驗和評價,提出疑問等等,讓學生在閱讀材料前面變被動為主動。而課外閱讀筆記則精心設計成格式,盡可能做到既科學合理,又簡便易記。帶領學生制作好課外閱讀筆記本后,我要求他們堅持做到不管人到那,凡閱讀課本以外的書,必須做課外閱讀筆記。
2、提高課外閱讀要求,不斷擴大閱讀范圍
經過一年時間的強化訓練,學生在掌握了一定閱讀方法和技巧的同時,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時,在閱讀過程中,我逐步讓學生充分調動自己的口、手、腦,使學生善讀、勤記、會思考。隨之,我通過對課外閱讀提高要求的方法,讓學生運用已掌握的方法和技巧進行課外閱讀實踐。這對學生閱讀是一種挑戰,因為課外閱讀的材料更廣泛,難度更大。為了讓學生有信心能順利駕馭課外材料,我首先讓學生先從作文、報刊、《伊索寓言》等簡單的閱讀材料進行閱讀。并且每周還拿出一節課,把學生的課外閱讀的結果引入課堂,讓學生把自己閱讀過程的體驗、收獲、存在的困難進行全班定期輪流匯報交流。教師在學生閱讀上的取得的成功之處給以鼓勵,對存在的困難之處進行討論疏導,讓學生總結自己的閱讀。這樣的反復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質量大大提高,這為大量廣泛閱讀奠定了基礎。這時,教師可放手,向學生推出更多的閱讀書目了。
三、倡導探究性閱讀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能力,為了適應新課改的要求,為使學生閱讀更深入,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必須改變以往閱讀的盲目性,提倡探究性閱讀。從七年級開始,我便采取自愿組合的方式,把全組分成13個小組,4-6人一小組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自主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在閱讀的過程中,我要求學生不但要把自己的獨特的感受記錄下來,同時要求學生要學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提出問題,這是探究性閱讀的第一步。探究性閱讀的問題源于閱讀文章,既可在內容上提出,又可在表達上提出,既是疑難問題,也可是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以小組或班集為單位,集中問題,然后分小組再讀課文,再圍繞提出的問題,各自發表意見,談自己的看法和體驗,找出支持自己的觀點的理由。通過這樣的相互討論和爭辯,學生使閱讀中存在的問題變得明朗起來,閱讀也變得順利了,理解更深了,思維變得更活躍。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明確得告訴學生每一個人閱讀的體驗和感受是獨一無二的,讓他們明白“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道理,讓他們學生既要診視自己閱讀體驗,也要尊重他人獨特感受,為“個性化閱讀”開辟空間。探究性閱讀,擺脫了個人獨自閱讀,無人交流的困境,使學生有了交流的機會,能進一步地提高閱讀水平,自行解決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能更深刻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探究性閱讀對于課外閱讀同樣有重要意義。我經常布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定期研讀的文學性作品,把探究性閱讀由課內引向課外。如有的小組閱讀《哈利波特》,以個人的力量把難獨立有效完成其巨大的閱讀量。但小組內相約閱讀,定期討論交流,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不僅保證閱讀的進度,而且使學生進一步加深了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引發了閱讀的興趣,使課外閱讀變得積極有效。
探究性閱讀是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相互合作、交流、探究的全新閱讀方式。在自主學習的前提下,為學生的閱讀提供了更為廣闊閱讀學習空間。探究性閱讀使學生大量課外閱讀成為可能。但值得注意的是探究性閱讀的必須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基礎,沒有學生自主能動地學習,沒有學生這種“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控”的高品質的學習,合作就沒有堅實的基礎,探究更無從談起。
閱讀不僅是搜集處、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途徑,更是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形成良好的文明素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在新課改的形勢下,我們的閱讀教學必須要改革。教師有責任和義務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課外閱讀,真正讓學生做到“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我們還必須不斷努力,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不斷探索語文教學規律,使學生得到多向發展,并適應社會發展。我們探索之路才剛起步。
鄧建
[橋架橋梁引讀入勝]相關文章:
1.宣讀入黨申請書示范
2.呼朋引伴造句
3.橋梁專業實習日記
4.建橋梁教學課件
5.橋梁專業實習報告
6.橋梁認識實習報告
7.橋梁實習報告例文
9.吸引的反義詞
10.華胥引感悟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