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閱讀下面文字,回答1-6題。
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上野的櫻花爛漫的時節,望去確也像緋紅的輕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 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
中國留學生會館的門房里有幾本書買,有時還值得去一轉,倘在上午,里面的幾間洋房里倒也還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間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地響得震天,兼以滿房煙塵斗亂;問問精通時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學跳舞。”
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1、概括本文段的主要內容
2、“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中的“無非”的意思是 ,表現了“我”的 思想感情。
3、本文段主要針對清國留學生的 和 進行描敘,表現了作者的 的思想感情,其中從 這個詞中可以看出,它運用的修辭是 。
4、本文段描述清國留學生的生活方式,表現了清國留學生 的丑惡靈魂。
5、從本文段可以看出魯迅離開東京去仙臺的原因是 。
6、文段最后一句話在文章結構上的作用是 。
(二)閱讀下面文字,回答7-12題。
我就往仙臺的醫學專門學校去。從東京出發,不久便到一處驛站,寫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現在還記得這名目。其次卻只記得水戶了,這是明的遺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臺是一個市鎮,并不大;冬天冷的厲害;還沒有中國的學生。
大概是物以稀為貴。北京的白菜運往浙江,便用紅頭繩系住菜根,倒掛在水果店頭,尊為“膠菜”;福建野生著的蘆薈,一到北京就請進溫室,且美其名曰“龍舌蘭”。我到仙臺也頗受了這樣的優待,不但學校不收學費,幾個職員還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監獄旁邊一個客店里,初冬已經頗冷,蚊子卻還很多,后來用被蓋了全身,用衣服包了頭臉,只留兩個鼻孔出氣。在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無從插嘴,居然睡安穩了。飯食也不壞。但一位先生卻以為這客店也包辦囚人的飯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幾次三番,幾次三番地說。我雖然覺得客店兼辦囚人的飯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難卻,也只得另尋相宜的住處了。于是搬到別一家,離監獄也很遠,可惜每天總要喝難以下咽的芋梗湯。
7、魯迅去仙臺的途中談及日暮里、水戶這兩處驛站,用意是 。
8、“物以稀為貴”具體表現
9、“我在仙臺也頗受了這樣的優待”中的“這樣的優待”具體指
10、本文段寫在仙臺受到優待,作用是 。
11、本文段選自 ,作者是我國著名的 、 、 。
12、本文段在全文內容結構上的作用是什么?
[答]
(三)閱讀下面文字,回答13-22題。
過了一星期,大約是星期六,他使助手來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見他坐在人骨和許多單獨的頭骨中間,--他其時正在研究著頭骨,后來有一篇論文在本校的雜志上發表出來。
“我的講義,你能抄下來么?”他問。
“可以抄一點。”
“拿來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講義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還我,并且說,此后每星期要送他看一回。我拿下來打開看時,很吃一驚,同時感到一種不安和感激。原來我的講義已經從頭到末,都用紅筆添改過了,不但增加了許多脫漏的地方,連文法的錯誤,也都一一訂正。這樣一直繼續到教完了他所擔任的功課;骨學,血管學,神經學。可惜我那時太不用功,有時也很任性。還記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將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講義上的一個圖來,是下臂的血管,指著,向我和藹的說道:“你看,你將這條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了。--自然,這樣一移,的確比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圖不是美術,實物是那么樣的,我們沒法改換它。現在我給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著黑板上那樣的畫。”
但是我不服氣,口頭答應著,心里卻想道:“圖還是我畫的不錯;至于實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記得的。”學年實驗完畢之后,我便到東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學校,成績早已發表了,同學100余人之中,我在中間,不過是沒有落第。這回藤野先生所擔任的功課,是解剖實習和局部解剖學。
解剖實習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興地,仍用了極有抑揚的聲調對我說道:
“我因為聽說中國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擔心,怕你不肯解剖尸體。現在總算放心了,沒有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為難的時候。他聽說中國的女人是裹腳的,但不知道詳細,所以要問我怎么裹法,足骨變成怎樣的畸形,還嘆息道,“總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13、概括本文段的主要內容
14、“這樣一直繼續到教完他所擔任的功課”中的“這樣”是指
15、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段“我”和藤野先生相處的四件事。
[答](1) (2)
(3) (4)
16、藤野先生對魯迅的關心是見諸行動的,而且極為認真負責的,這從他看魯迅抄的講義中得到了具體的體現。其中最能表現“及時”的詞語是 ;最能體現“全面”的詞語是 ;最能體現“細致”的詞語是 ;最能體現“始終如一”的詞語是 。
17、“我拿下來打開看時,很吃一驚,同時感到一種不安和感激”,“我”因何“吃了一驚” ;“我”又因何“感到一種不安”
18、“實物是那樣,我們沒法改換它”這句話反映了藤野先生對學生的 和對科學的 態度。
19、由上文段可以反映“我”對藤野先生相處的前兩件事的態度是
(用文中的語言回答)
20、“我”與藤野先生相處的后兩件事分別體現了藤野先生① 和②
的高貴精神。
21、本文段主要采用 、 的描寫方法來表現人物形象。
22、本文段的記敘順序是
(四)閱讀下面文字,回答23-30題。
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但我接著便有參觀槍斃中國人的命運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學,細菌的形狀是全用電影來顯示的,一段落已完而還沒有到下課的時候,便影幾片時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戰勝俄國的情形。但偏有中國人夾在里邊;給俄國人做偵探,被日本軍捕獲,要槍斃了,圍著看的也是一群中國人;在講堂里的還有一個我。
“萬歲!”他們都拍掌歡呼起來。
這種歡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這一聲卻特別聽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閑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彩,--嗚呼,無法可想!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
23、概括本文段的主要內容 。
24、“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這句話中的兩個分句有必然的因果關系嗎?作者為什么這樣說?
[答]
25、“這種歡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說明 ;
“這一聲”指 ;作者覺得刺耳的原因是 。
26、“他們何嘗不酒醉似的喝彩”的含義是 ;其中“何嘗”的詞性是 ,對表達句義的作用是 。
27、“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中的“那時那地”具體指 ;
聯系全文,“我的意見”是指 ;“變化了”的具體內容是 ,
表現了魯迅 的精神。
28、“嗚呼,無法可想”后的感嘆號傳達出 的感情。
29、“但偏有中國人夾在里邊”中的“中國人”指 。
30、這段文字運用了 的表達方式。
(五)閱讀下面文字,回答31-37題。
但不知怎地,我總還時時記起他,在我所認為我師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有時我常常想:他的對于我的熱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誨,小而言之,是為中國,就是希望中國有新的醫學;大而言之,是為學術,就是希望新的醫學傳到中國去。他的性格,在我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并不為許多人所知道。
他所改正的講義,我曾經訂成三厚本,收藏著的,將作為永久的紀念。不幸7年前遷居的時候,中途毀壞了一口書箱,失去半箱書,恰巧這講義也遺失在內了。責成運送局去找尋,寂無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還掛在我北京寓居的東墻上,書桌對面。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說抑揚頓挫的話來,便使我忽又良心發現,而且增加勇氣了,于是點上一枝煙,再繼續寫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
31、文段第1段第1個“為”的正確讀音是 ,意思是 ;第2個“為”的正確讀音是 ,意思是 。
32、文中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結合對全文的理解,請簡述其原因。
[答]
33、為什么“為中國”,“希望中國有新的醫學”是“小而言之”;“為學術”,“希望新的醫學傳到中國去”是“大而言之”?
[答]
34、本文主要采用的表達方式是 。
35、作者對藤野先生懷念的具體行為是 、 、 。
36、“我忽又良心發現,而且增加勇氣”的含義是 。
37、“正人君子”具體指 ,它所用的修辭是 ,表現作者 的思想感情。
(六)閱讀下列文段,回答問題
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望去確也像緋紅的輕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
中國留學生會館的門房里有幾本書買,有時還值得去一轉;倘在上午,里面的幾間洋房里倒也還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間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響得震天,兼以滿房煙塵斗亂:問問精通時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學跳舞。”
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38、用簡潔的語言概括1、2自然段寫了什么事情?
上文對“清國留學生”的描寫采用了哪些修辭方法?表達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40、結合全文分析,第3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張培習
[藤野先生閱讀復習題 備課資料(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