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是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學生實現依法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發展和自我評價,長期以來,班級管理存在忽視學生主體的傾向,隨著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過去那種指令式、專斷式、壓迫式的班級管理早已落伍,探索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依法管理班級模式勢在必行。本文從樹立主體教育管理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完善學生主體參與的管理機制、把學生主體參與融入各項活動中、讓學生學會自我評價五個方面論述了在班級管理中學生主體性發揮問題。
人的主體性是指人作為活動主體所具有的屬性,它包括人在同客觀環境相互作用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自主性、自覺性、創造性、能動性。人的主體性是促進人身心發展的重要因素。
從對中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看,應該說,他們已經具備了自我教育和管理的內在動因。因此,在學生管理上,要促進學生的主體性,應該將依法規范管理和自我管理相結合,將嚴格要求與尊重信任相結合,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和自由空間,發揮學生獨立性和自主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但是,長期以來,我國中小學班級管理基本模式是統一化、標準化、同步化管理,存在著重視教師主導作用,忽視學生主體作用的傾向。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學生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發展,顯然,過去那種指令式、專斷式、壓迫式的班級管理難以維持,探索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依法管理班級模式勢在必行。
實現學生參與班級管理,需要班主任在幕后做大量工作,學生的主體參與要經歷班主任依法引導管理階段、師生共管階段,才能上升到學生自我管理階段,這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螺旋上升的過程,需要教師不斷探索、不斷實踐、不斷總結。我在幾年班主任工作中,做了以下探索。
(一)樹立主體教育管理觀。
主體教育管理觀是一種把受教育者培養成教育活動的主體和社會活動的主體的教育觀,它在強調嚴格管理的同時,注重創設和諧、寬松、民主的教育環境,注重發揮管理者、施教者的創造性,通過啟發、引導受教育者內在的教育需要,把他們培養成自主地、能動地、創造性地進行實踐活動的社會主體。
樹立主體教育管理觀,一方面要求班級管理者克服“管理學生就是對學生進行管制和壓服”的傳統思想,推倒“我管”觀念,教師要從“前臺的操縱”轉向“后臺的推動”,把對學生的“管、盯、壓”該為“教、扶、放”,把發揮學生主體性、能動性作為管理工作的根本。另一方面,由于過去忽視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大部分學生習慣于依賴老師的指揮。班級管理者要善于喚醒學生主體意識,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管理目標的制定與實施,參與管理效果的檢查與評定工作,并形成習慣,感到自我教育的樂趣。總之,主體教育管理觀,要求我們必須把教師和學生進行角色重新定位,教師由教育的主導者、操作者轉變為引導者、激勵者、指導者和合作者,學生由被動者轉變為主動參與者和能動實踐者。
(二)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建立民主和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是實施學生主體參與班級管理的必要條件之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需師生雙方共同努力,但起主導作用的是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首先,我們必須了解學生,不了解學生就提不出切合實際的教育目標。教師應當親近學生,細心體察,全面、深入、細致地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才能有的放矢,把教育落到實處。這正如古人所說的“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其次,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挖苦、諷刺、侮辱學生,用體罰或變相體罰的手段處罰學生,是無視學生人格的典型表現,也是教師本身素質低劣的反映。陶行知先生曾經教導我們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創設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要求教師尊重學生,信任每一位學生,尤其要以一顆真摯的愛心去對待那些后進生,學生在與老師和同學交往中體驗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親情與友情,同時受到激勵、鼓舞、感化、召喚和指導,就能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情感體驗,從而充分發揮自主性和創造性。最后,教師要對學生嚴格要求。即老師要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學業等方面提出建議和規范。一個對學生品行不聞不問、放任自流的老師,只是一個不負責任的老師,也可以說是教師的失職行為。但嚴格要求必須以尊重為前提,缺乏尊重的“嚴”是強加的、被動的教育,這樣的“嚴”只會讓學生覺得自己處處“被動挨打”,容易產生逆反和抗拒心理,造成師生之間的“貓鼠”關系。所以,在班級管理中,了解學生、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是有機聯系、不可分割的三個環節,了解是前提,尊重是關鍵,嚴格要求是保證,三者缺一不可。
(三)依法完善學生主體參與的管理機制。
學生主體參與的管理機制就是在班主任指導下,依法建立班干部和同學共同負責班級每一項工作的制度,盡可能讓同學們在實踐中去鍛煉,使主體性得到充分發揮。
1、班規共定,民主集中。
一個班級的管理首先要有一個合理的管理制度,即“班規”。如果班規由老師制定,同學們只是被動接受,就容易產生消極心理和抵制情緒。為了同學們的主體參與意識,我出了“假如我是班長”一文要學生去完成,從而了解到同學們的一些基本想法,初定“班級管理制度”,并通過班會課,讓同學們展開討論,提出意見和建議,談談看法和設想。經過大多數同學的認同,最后再由班干部把方案制定下來。以后,班級各項新的制度的頒布、開展活動的計劃等“大事”,都要先收集同學們的意見和建議,再讓同學們展開討論,確定下來后,最后再按章依法實施。這一做法持之以恒,使同學們逐漸形成一種習慣,同學們主體參與意識明顯增加,班級各種制度制定的過程,既是學生主體參與的一個過程,又是學生依法進行自我教育的一個過程,“班規”體現了“民意”,有意違反的人自然減少。
2、班干輪換,“競爭上崗”。
傳統班級管理理念下的班干部,通常是班主任指令那些學習好、紀律好的優秀生承包。為了讓每位同學都有公平競爭的機會,我班采用了“班干部輪換制”,在每新學期一開始,采取同學自薦和民主投票選舉相結合的方式,競選產生新的班干部,新的班委成員要拿出新學期的“工作計劃”,在平時的班會課中要定期作班級工作匯報,到期末,要對本學期工作進行全面總結匯報,同學們根據班干部“服務”的水平和質量評選出優秀班干部。這樣做,不但體現了教育的民主和平等,也讓學生在競爭和工作中得到很好的鍛煉。此外,在指導班干部工作中,依照班規明確各自職責的同時,還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我班從同學們的考勤、早讀、作業登記、兩操、值日、班費支出、公物保管、班級宣傳、組織活動等,都由班干部專人負責,分工合作,班主任一般不出面干涉,只對他們的工作進行指導和提出建議。通過一年多的鍛煉,我班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大大提高。
3、值日班長,人人參與。
為了讓同學們體驗到“治班我有權,管理我有責”,增強主人翁責任感,我班實行了“值日班長制”,讓每一位同學輪流當班長,在值日班長當值的一天中,要對班級進行常規管理,包括學習、衛生、紀律等方面,管得好的同學,老師給予加分獎勵。值日班長每天要寫出班級日志向班主任匯報,并把班級每天的好人好事,以及不良現象以表揚和批評的形式寫在班級公開欄上。這樣一來,即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觀察、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又增加了同學的集體責任感。
4、小組合作,自我加壓。
為了培養同學們合作和競爭的精神,我把全班同學分成八個小組,每個小組5-6人,其中包括1-2名優秀生,1-2名中等生,1-2名后進生,一個小組就是一個自我管理的小集體,他們既是一個值日小組,又是一個學習互助組,也是班級開展各種活動的基本單位,每小組成員座位前后挨在一起,以方便小組成員的活動。我把一個小組作為一個評比單位,把小組的值日、課堂紀律、考試平均分等加在一起,每周累計,作為先進小組的評比依據。小組成員相互學習、相互督促,一些自控能力和意志力差的同學,平時很難改變自己,但是,外界有了同學的真誠幫助,有了同學的競爭壓力和輿論監督,同學們就會不知不覺的改變自己。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在班級中逐步形成。
5、專項承包,責任到人。
專項承包是指班級的一些比較具體的事務讓個別同學承包管理。如,班級的備品,以及花盆、自行車停放等的管理,都明確責任承包人,由專人負責,并逐漸完善一套規章制度。在推選承包人時,班主任有意識地鼓勵一些后進生來承包項目,給后進生一個充分展示自己和鍛煉自己的機會,管理工作做得好的同學。老師給予充分肯定和嘉獎。
經過不斷努力,我班形成了由常務班委、值日班長、各科代表、小組長、以及專項責任承包人共同負責管理班級的制度,這樣層層管理、層層落實、層層監督的方法,構成了班級同學自主管理網絡,徹底擺脫了傳統德育教育的束縛,使班級管理走進了生活,班級的奮斗目標一步步得以實現,班委會這支核心、骨干力量充分發揮了其主體性作用。使班級人人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培養了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從而極大地調動同學們的主體參與意識,發揮了同學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班級的面貌煥然一新。
(四)讓學生依法學會自我評價。
自我評價是屬于自我管理教育過程的反饋階段。把《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班級學生管理制度》作為自我評價的“參照系”即“法”,學生參照標準對自己工作、學習、品德等方面的表現認真進行自我總結。同時,將自己與別人比較,悟出自己的長處與短處,識別自己的優點與缺點,明確進一步發展方向和目標。要學生學會自我評價,在班級管理實踐中我做到:第一,從現實生活中培養。即平時不失時機地將學生中或現實生活中的有教育意義的現象,作為學生的德育教材,利用班會課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發表見解與評價,這不但提高了學生辨別是非、真偽的能力,同時也提高學生自我評價能力。第二,從學生操行量化評比中培養。學生從每周一次操行量化評定中,看到自己的成績與差距,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在我班的“家校聯系表”中,學生要對一階段的表現,寫出自我評語,從思想、學習、特長發展等方面及時分析總結,從而培養學生依法進行自我教育意識和能力,完善自我管理。
實踐證明,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依法參與班級管理,培養了一批思想端正、學習優良、工作負責、能力較強的班干部隊伍,同時讓每個同學都認識到自己是班集體的主人,調動了全體同學的積極性,培養和提高他們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思想健康,學習上、工作上富有激情和創造力。
發揮中學生的主體性作用 依法管理班級
素質教育是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學生實現依法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發展和自我評價,長期以來,班級管理存在忽視學生主體的傾向,隨著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過去那種指令式、專斷式、壓迫式的班級管理早已落伍,探索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依法管理班級模式勢在必行。本文從樹立主體教育管理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完善學生主體參與的管理機制、把學生主體參與融入各項活動中、讓學生學會自我評價五個方面論述了在班級管理中學生主體性發揮問題。
人的主體性是指人作為活動主體所具有的屬性,它包括人在同客觀環境相互作用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自主性、自覺性、創造性、能動性。人的主體性是促進人身心發展的重要因素。
從對中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看,應該說,他們已經具備了自我教育和管理的內在動因。因此,在學生管理上,要促進學生的主體性,應該將依法規范管理和自我管理相結合,將嚴格要求與尊重信任相結合,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和自由空間,發揮學生獨立性和自主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但是,長期以來,我國中小學班級管理基本模式是統一化、標準化、同步化管理,存在著重視教師主導作用,忽視學生主體作用的傾向。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學生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發展,顯然,過去那種指令式、專斷式、壓迫式的班級管理難以維持,探索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依法管理班級模式勢在必行。
實現學生參與班級管理,需要班主任在幕后做大量工作,學生的主體參與要經歷班主任依法引導管理階段、師生共管階段,才能上升到學生自我管理階段,這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螺旋上升的過程,需要教師不斷探索、不斷實踐、不斷總結。我在幾年班主任工作中,做了以下探索。
(一)樹立主體教育管理觀。
主體教育管理觀是一種把受教育者培養成教育活動的主體和社會活動的主體的教育觀,它在強調嚴格管理的同時,注重創設和諧、寬松、民主的教育環境,注重發揮管理者、施教者的創造性,通過啟發、引導受教育者內在的教育需要,把他們培養成自主地、能動地、創造性地進行實踐活動的社會主體。
樹立主體教育管理觀,一方面要求班級管理者克服“管理學生就是對學生進行管制和壓服”的傳統思想,推倒“我管”觀念,教師要從“前臺的操縱”轉向“后臺的推動”,把對學生的“管、盯、壓”該為“教、扶、放”,把發揮學生主體性、能動性作為管理工作的根本。另一方面,由于過去忽視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大部分學生習慣于依賴老師的指揮。班級管理者要善于喚醒學生主體意識,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管理目標的制定與實施,參與管理效果的檢查與評定工作,并形成習慣,感到自我教育的樂趣。總之,主體教育管理觀,要求我們必須把教師和學生進行角色重新定位,教師由教育的主導者、操作者轉變為引導者、激勵者、指導者和合作者,學生由被動者轉變為主動參與者和能動實踐者。
(二)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建立民主和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是實施學生主體參與班級管理的必要條件之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需師生雙方共同努力,但起主導作用的是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首先,我們必須了解學生,不了解學生就提不出切合實際的教育目標。教師應當親近學生,細心體察,全面、深入、細致地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才能有的放矢,把教育落到實處。這正如古人所說的“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其次,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挖苦、諷刺、侮辱學生,用體罰或變相體罰的手段處罰學生,是無視學生人格的典型表現,也是教師本身素質低劣的反映。陶行知先生曾經教導我們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創設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要求教師尊重學生,信任每一位學生,尤其要以一顆真摯的愛心去對待那些后進生,學生在與老師和同學交往中體驗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親情與友情,同時受到激勵、鼓舞、感化、召喚和指導,就能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情感體驗,從而充分發揮自主性和創造性。最后,教師要對學生嚴格要求。即老師要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學業等方面提出建議和規范。一個對學生品行不聞不問、放任自流的老師,只是一個不負責任的老師,也可以說是教師的失職行為。但嚴格要求必須以尊重為前提,缺乏尊重的“嚴”是強加的、被動的教育,這樣的“嚴”只會讓學生覺得自己處處“被動挨打”,容易產生逆反和抗拒心理,造成師生之間的“貓鼠”關系。所以,在班級管理中,了解學生、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是有機聯系、不可分割的三個環節,了解是前提,尊重是關鍵,嚴格要求是保證,三者缺一不可。
(三)依法完善學生主體參與的管理機制。
學生主體參與的管理機制就是在班主任指導下,依法建立班干部和同學共同負責班級每一項工作的制度,盡可能讓同學們在實踐中去鍛煉,使主體性得到充分發揮。
1、班規共定,民主集中。
一個班級的管理首先要有一個合理的管理制度,即“班規”。如果班規由老師制定,同學們只是被動接受,就容易產生消極心理和抵制情緒。為了同學們的主體參與意識,我出了“假如我是班長”一文要學生去完成,從而了解到同學們的一些基本想法,初定“班級管理制度”,并通過班會課,讓同學們展開討論,提出意見和建議,談談看法和設想。經過大多數同學的認同,最后再由班干部把方案制定下來。以后,班級各項新的制度的頒布、開展活動的計劃等“大事”,都要先收集同學們的意見和建議,再讓同學們展開討論,確定下來后,最后再按章依法實施。這一做法持之以恒,使同學們逐漸形成一種習慣,同學們主體參與意識明顯增加,班級各種制度制定的過程,既是學生主體參與的一個過程,又是學生依法進行自我教育的一個過程,“班規”體現了“民意”,有意違反的人自然減少。
2、班干輪換,“競爭上崗”。
傳統班級管理理念下的班干部,通常是班主任指令那些學習好、紀律好的優秀生承包。為了讓每位同學都有公平競爭的機會,我班采用了“班干部輪換制”,在每新學期一開始,采取同學自薦和民主投票選舉相結合的方式,競選產生新的班干部,新的班委成員要拿出新學期的“工作計劃”,在平時的班會課中要定期作班級工作匯報,到期末,要對本學期工作進行全面總結匯報,同學們根據班干部“服務”的水平和質量評選出優秀班干部。這樣做,不但體現了教育的民主和平等,也讓學生在競爭和工作中得到很好的鍛煉。此外,在指導班干部工作中,依照班規明確各自職責的同時,還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我班從同學們的考勤、早讀、作業登記、兩操、值日、班費支出、公物保管、班級宣傳、組織活動等,都由班干部專人負責,分工合作,班主任一般不出面干涉,只對他們的工作進行指導和提出建議。通過一年多的鍛煉,我班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大大提高。
3、值日班長,人人參與。
為了讓同學們體驗到“治班我有權,管理我有責”,增強主人翁責任感,我班實行了“值日班長制”,讓每一位同學輪流當班長,在值日班長當值的一天中,要對班級進行常規管理,包括學習、衛生、紀律等方面,管得好的同學,老師給予加分獎勵。值日班長每天要寫出班級日志向班主任匯報,并把班級每天的好人好事,以及不良現象以表揚和批評的形式寫在班級公開欄上。這樣一來,即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觀察、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又增加了同學的集體責任感。
4、小組合作,自我加壓。
為了培養同學們合作和競爭的精神,我把全班同學分成八個小組,每個小組5-6人,其中包括1-2名優秀生,1-2名中等生,1-2名后進生,一個小組就是一個自我管理的小集體,他們既是一個值日小組,又是一個學習互助組,也是班級開展各種活動的基本單位,每小組成員座位前后挨在一起,以方便小組成員的活動。我把一個小組作為一個評比單位,把小組的值日、課堂紀律、考試平均分等加在一起,每周累計,作為先進小組的評比依據。小組成員相互學習、相互督促,一些自控能力和意志力差的同學,平時很難改變自己,但是,外界有了同學的真誠幫助,有了同學的競爭壓力和輿論監督,同學們就會不知不覺的改變自己。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在班級中逐步形成。
5、專項承包,責任到人。
專項承包是指班級的一些比較具體的事務讓個別同學承包管理。如,班級的備品,以及花盆、自行車停放等的管理,都明確責任承包人,由專人負責,并逐漸完善一套規章制度。在推選承包人時,班主任有意識地鼓勵一些后進生來承包項目,給后進生一個充分展示自己和鍛煉自己的機會,管理工作做得好的同學。老師給予充分肯定和嘉獎。
經過不斷努力,我班形成了由常務班委、值日班長、各科代表、小組長、以及專項責任承包人共同負責管理班級的制度,這樣層層管理、層層落實、層層監督的方法,構成了班級同學自主管理網絡,徹底擺脫了傳統德育教育的束縛,使班級管理走進了生活,班級的奮斗目標一步步得以實現,班委會這支核心、骨干力量充分發揮了其主體性作用。使班級人人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培養了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從而極大地調動同學們的主體參與意識,發揮了同學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班級的面貌煥然一新。
(四)讓學生依法學會自我評價。
自我評價是屬于自我管理教育過程的反饋階段。把《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班級學生管理制度》作為自我評價的“參照系”即“法”,學生參照標準對自己工作、學習、品德等方面的表現認真進行自我總結。同時,將自己與別人比較,悟出自己的長處與短處,識別自己的優點與缺點,明確進一步發展方向和目標。要學生學會自我評價,在班級管理實踐中我做到:第一,從現實生活中培養。即平時不失時機地將學生中或現實生活中的有教育意義的現象,作為學生的德育教材,利用班會課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發表見解與評價,這不但提高了學生辨別是非、真偽的能力,同時也提高學生自我評價能力。第二,從學生操行量化評比中培養。學生從每周一次操行量化評定中,看到自己的成績與差距,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在我班的“家校聯系表”中,學生要對一階段的表現,寫出自我評語,從思想、學習、特長發展等方面及時分析總結,從而培養學生依法進行自我教育意識和能力,完善自我管理。
實踐證明,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依法參與班級管理,培養了一批思想端正、學習優良、工作負責、能力較強的班干部隊伍,同時讓每個同學都認識到自己是班集體的主人,調動了全體同學的積極性,培養和提高他們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思想健康,學習上、工作上富有激情和創造力。
木子
[發揮中學生的主體性作用依法管理班級 班級管理心得體會(八年級)]相關文章:
1.班級管理心得體會
5.班級管理專題論文
10.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