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明白文章修改的范圍。
2、掌握綜合修改的一般做法和注意的細節。
3、知道整體修改的注意事項。
4、養成修改文章的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修改的方法和修改的細節
【課時安排】2課時
一、導入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俄國19世紀的作家果戈里,規定自己的稿子起碼要修改八次;托爾斯泰寫過一篇《為克萊塞爾樂章而作》的文章,全文只有五頁,可手稿卻有800頁;海明威《永別了,武器》的最后一頁修改了三十多遍,《老人與海》的手稿讀了近兩百遍才拿出付印;曹雪芹寫巨著《紅樓夢》,“披閱十載,增刪五次……”
二、預 習(自主學習)
1、修改一篇文章,我們常常都從哪些方面入手?
2、文章修改的方法有哪些?
3、文章整體修改大致可分幾個層面?
三、互 動(合作探究)
閱讀下面幾篇文章,看看應該如何修改。
1、 呼喚尊嚴
市井一角,聚滿了群眾。
人群中央,一少年環視著這些圍觀者,茫然的眼神開始變得堅定,他的腿慢慢地彎曲并跪在了地上。人群騷動了,有罵聲,也有叫好聲。
“哈哈哈--”少年對面的那個人仰天大笑,“來吧,懦夫,鉆過去!”少年默默地趴下,極緩慢地移動雙手,挪動雙膝,在一片詫異的眼神中爬過了那個無賴的胯下。
這個少年便是韓信。無法想像他當時的表情,更難以揣摩他的內心世界,唯一知道的,就是在他雙膝著地的一瞬,男人的尊嚴一掃而光。
韓信爬過的僅僅是一個市井無賴的胯下嗎?不,這是一步步地爬進一個埋葬尊嚴的深淵!縱使日后能奪敵人帥旗于中軍帳內,取上將首級于萬馬叢中,馳騁戰場,所向披靡,但又怎能撕得去“胯下之辱”那頁慘痛的歷史?韓信可以成為王侯,可以成為將軍,但卻永遠成不了英雄!因為英雄會不惜一切捍衛尊嚴!
滔滔江水,澎湃著,奔騰著。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币蠹t的血濺到項羽臉上,虞姬自刎了,懷抱著自己的愛妾,項羽不禁淚流滿面。
“大王,快上船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大王……”艄公殷殷呼喚。
“啊……”項羽望著江水,不禁一聲長嘯,“天之亡我,我何渡為!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個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波濤聲中,項羽將那把劍,連同自己的靈魂,一同橫向了天空。
項羽,多少人想問你為什么不肯忍辱負重?烧l能明白什么才是你心中的英雄!稱王稱霸,一統河山,但如果以失去尊嚴為代價,那又與劉邦為保自己性命不惜棄兒棄女有何區別?真正的英雄,光明磊落,坦坦蕩蕩,贏得起,更輸得起,生命重在過程的精彩,何必去管身后的虛名,在尊嚴與生命前,在尊嚴與成功之間,你沒有任何的猶豫與彷徨,滔滔江水是對你歷史的見證!吧斪魅私,死亦為鬼雄!表椨,你是真正的英雄,你用生命捍衛了不屈的尊嚴!
呼喚尊嚴,以史為鑒,讓我們挺起胸膛,挺直腰桿,活出尊嚴。
2、 生命的宣言
太陽東起西落,千萬年不變,她履行了對地球的諾言;森林蒼翠盎然,屹立不倒,她堅守著她對生命的諾言。大自然有了靈氣,因為有他們對生命的忠實,對生命的宣言的不折不扣的堅持。那么,人類呢?人類將如何面對這生命的考驗?
古代講誠信的事例舉不勝舉。有的人為了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有的人為了民族奮不顧身,在所不惜。他們是不朽的,他們面對生命的考驗而不畏縮,他們實踐生命的宣言而不逃避。他們是可敬的。
在近代中國,因誠信而讓生命閃光的事例也是比比皆是。當魯迅拿起筆桿的時候,他無負于自己對生命的宣誓,他在對中國和中國人民的努力中付出了誠信,得到了他應得的不朽的贊頌和敬仰。當周恩來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震驚南開校園的時候,他已決心將生命與中華同在。這,是一種勇氣,是一種氣概,是對中華民族的承諾。從此,任風雨飄萍,他對自己的信念始終如一,付出畢生精力而不悔。生命的宣言在他,竟如是之從容。
誠信,在生命中散發著不朽的光輝;誠信,在歷史的長河里洗練歷代忠良。原來這“誠信”二字代表的已不再是一種簡單的選擇,他已是生命的精華所在,他已是生命的宣言最真實的內涵。希望與偉大因誠信而永存。
3、 做命運的朋友
西方人常說天主保佑你,東方人則相信菩薩會顯靈,人們都相信命運可以主宰一切,沒有人能擺脫命運的控制?晌覅s認為:人定勝天,做命運的朋友的人才是把握自我的人。
這種人照看命運,但不強求;接受命運,但不卑怯。走運時他學會了感恩,倒運時他又學會了調侃。他既不低估命運的力量,也不高估命運的價值。
古人常說“良師益友”,一個很好的朋友既可以分享你的快樂、痛苦,又可以及時糾正你的錯誤,使你不再繼續錯下去。命運也有這種力量,當你犯錯時,他會讓你吃點兒苦頭,小小懲罰你一下,可如果你執迷不悟,不聽這位“朋友”的勸告,他將會離你而去。
做命運的朋友,你會得到許多啟示與感悟。
陸幼青,男,37歲,原上海浦東房地產銷售中心副總經理。1995年因患癌癥,胃部被切除了五分之一,隨之病情繼續惡化。2000年12月11日凌晨6點50分,在其《死亡日記》出版后的第49天,這位和死神搏斗了100余天的硬漢靜靜地去了。“榕樹下”“網同紀念”等著名網站,聯合在互聯網開設陸幼青“網上靈堂”,為其舉行了“網葬”。有人把《死亡日記》與“二戰”時期的《安妮日記》并稱,認為它真實記錄了一個特定年代的社會景象,陸幼青的名字同《死亡日記》被記錄下來,他的生命也因這樣一個結尾而絢麗流芳。
蘇軾一生經歷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他初入仕途,正是北宋政治與社會危機開始暴露,士大夫改革呼聲日益高漲的時候。宋神宗熙寧年間,王安石實行新法,希望改變宋朝積貧積弱的局面。蘇軾雖主張改革,反對因循守舊,抑制豪強,但也不同意王安石的變法理論,因此遭到變法派的排斥。蘇軾被迫外調,先任杭州通判,后又被一貶再貶,之后貶到海南。無論在哪里,他都注意了解民情,關心百姓的生產和生活,所到之處都受到了人民群眾的擁戴和熱愛。他最終成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狂妄的人自稱為命運的主人,謙虛的人甘為命運的奴隸,怎樣才能做命運的朋友?
命運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你不必仰頭瞻望,也不必俯身尋找,他就在你身邊,在你身體里,在你心靈里。樂觀地對待他,使心靈接受一次次洗禮,你就是命運的朋友。
4、 給我一雙翅膀
給我一雙翅膀,我要飛,我要遠眺!
--摘自水木年華《給我一雙翅膀》
小時候,望著漆黑夜空中那璀璨的群星,我夢想著自己能有一雙翅膀,展開雙翅飛向夜空,也能成為那璀璨的群星中的一顆……我心中的愿望很多,如穿一件我最喜愛的牛仔,吃我最青睞的漢堡,撒我最芬芳的香水,理我最個性的發型,騎我最心儀的“捷安特”,交我志同道合的朋友,喝我最酷的“運動第5季”……這些愿望,如同天上的星星璀璨琳瑯,如同草叢中的小花五彩繽紛,如同海灘上的貝殼不計其數。
日升日逝,潮漲潮落,它們構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它們是我生活的支柱。其中有一個最亮的星星,最美的花朵,最大的貝殼,也是我人生最大的理想,那就是上北大。
我小時候媽媽告訴我北大最好,于是我就想:我長大了,非要上北大,F在我已經長大了,但是我的理想始終沒有變化,仍在堅持著,努力著。請給我一雙翅膀吧!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對北大逐漸深入的了解,我對北大越來越向往了。我知道要靠努力奮斗,靠不斷的進取去贏得這個機會。在《挑戰主持人》中,我認識了三位北大女孩:諸叢瑜、喬喆沅和李思思。看完節目后,我不禁感嘆:北大女孩竟然如此有才華,如此冷靜,如此沉著。他們會微笑地面對一切挑戰,在失敗面前,她們永遠不會輕言放棄。媽媽又說:“考入北大的學生都是能吃苦的學生,只有能吃苦,才會成功。我又一次告訴自己:我要考北大,我要飛,在我的天空飛。
我在一張照片上結識了北大,那微波蕩漾的未名湖,拔地而起的圖書館,深深地吸引了我。媽媽告訴我:這就是北大。北大是一所尖子生云集的名校,要想到北大讀書,就必須努力。那時我太小,不十分理解“北大”這個名詞的含義。從那時起,我就暗暗下了決心:我一定要考取北大,成為北大的學生。
現在,我長大了,我理解了“北大”這個詞的含義。它意味著能力、勤奮和競爭。不知我的身影何時才能出現在令我日夜神往的北大,不過,我一定會靠積累與拼搏去實現我的理想,讓微波蕩漾的未名湖留下我的氣息,讓北大那蔚藍的天留下我的痕跡,直到我飛過。
我把我的翅膀掛在了未名湖柳枝上,它在等待,等待有一天,跟著我展翅翱翔。
請給我一雙翅膀吧!
我會飛,一飛沖天!
四、作業
完成課后習題一
[答案]
自主學習
1、 明確:按照文章修改的原則,先從宏觀角度分析(結構的調整),而后處理具體的文字等(字、詞、句、標點符號、修辭等)。
、僬Z言(即遣詞造句)診斷,包括詞語的選擇、運用、搭配,句子成分的搭配,句式的選用等方面的毛。
、趯懛ǎ粗\篇布局)診斷,包括文章結構、文章立意、取舍材料、寫作方法、寫作技巧等方面的毛病。(討論、交流、歸納、記錄 )
2、修改的一般方法可以概括為“增、刪、改、調”四種。增,就是增加、補充有關內容,增補某些修飾文字;刪,就是對某些材料或語句進行必要的刪削;改,就是對原文的語言進行必要的潤色和錘煉;調,就是對結構順序或某些詞句進行邏輯或表達上的調整。(思索、交流、歸納、記錄)
3、(1)觀點的發展(2)內容的增刪(3)順序的調整(4)角度的轉換
互動 技 法 點 撥
一、觀點的發展深化
反復推敲、斟酌,使觀點積極向上,對讀者具有啟迪作用
對事物應有正確的認識、公正的看法,在此基礎上還要力求有獨特的見解、主張和情感傾向,能夠引起讀者的聯想,啟發讀者對原來的思考空白有所彌補,有所領悟,甚至產生做進一步深入探討的欲望。
病文1分析:這篇文章雖然語言流暢,場面描述很有氣勢,但文章有很大的問題。文章對材料挖掘不深,誤認為逞一時之氣,顯一時之勇就是維護了尊嚴,因此修改時應對材料的內涵進行深刻的剖析,正確認識什么是尊嚴,什么樣的尊嚴才應維護。
二、運用增補刪減的方法,修改文章內容
(一)增補
議論文沒有具體的材料,空洞蒼白也要進行添加,使之有血有肉。
病文2分析:本文構思不落俗套,只是議論的材料不具體,例子顯得空洞蒼白。有了事例,還要講清楚寫明白,分析到位。本文顯然做得不夠。
(二)刪減與添加
事實上大多數時候一篇文章的修改既要刪減又要添加,針對文章中重復累贅的部分或與主旨需要無關的刪去,對能突出強化主旨的內容適當增補,才能使文章的主旨得到充分的表達。
病文3分析:通讀全文,應該說思路還是比較清晰,結構也比較完整。但在引用材料進行論證的過程中,作者的思維發生了嚴重的轉移:那就是沒有扣住前面統領句中“啟示與感悟”這幾個關鍵字詞來展開,而是把筆墨放在對人物事跡無休止的介紹和交代上,這就偏離了文章的中心,成為“蛇足”。
三、運用調整法修改文章的結構順序及入題、行文角度
文章的一般結構要求是符合人們的認識規律,即由發生--發展--變化--結局,但有時為了突出強化重點,給人深刻的印象,可以調整結構,變換行文角度,選擇一個合適的切入點入題,這樣文章的中心會更加突出,文章也會更具震撼效果。
病文4分析:本文結構混亂:一是入題太慢,東拉西扯,詞藻華麗卻不中用;二是敘述重復,降低了可讀性;三是思維不清,應先寫在照片上結識北大,再談對北大的認識;四是缺少相關勾連和呼應,頭重腳輕,缺少層次感。
付勇
[第一節《整體的調整》導學案 (人教版高二選修)]相關文章:
1.《談中國詩》導學案
8.整體的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