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周邦彥宋詞賞析:西河、拜星月慢、蝶戀花秋思、夜飛鵲、玉樓春

發(fā)布時間:2016-9-21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版

西河佳麗地

  金陵  

  周邦彥

  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鬟對起。怒濤寂寞打孤城,風檣遙度天際。斷崖樹,猶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舊跡郁蒼蒼,霧沉半壘。夜深月過女墻來,賞心東望淮水。酒旗戲鼓甚處市?想依稀、王謝鄰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尋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說興亡,斜陽里。

  南齊謝朓《鼓吹曲》:“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李白《金陵歌送別范宣》詩:“金陵昔時何壯哉,席卷英豪天下來”。金陵,六朝金粉之地,歷來為騷人墨客吟詠的題材,而以詞詠金陵的,當首推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懷古》。周邦彥這首《西河金陵懷古》,寫法別致,寄慨良深,也是名篇。

  詞作上片寫金陵的地理形勢。開首即以贊美的口吻“佳麗地”,用謝朓詩句,點出金陵。“南朝勝事”,點出懷古,扣題。起二句為總括。“南朝”,指從公元四二○年劉裕代晉到五八○年陳亡,建都建康(金陵)的宋、齊、梁、陳等朝代。以“誰記”提起,加以強調(diào):“南朝盛事”已隨流水逝去,人們早已將它遺忘了。“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鬟對起”,可是,金陵的山川形勝卻依然如故。金陵當年是在石城置邑的,因山為城,因江為池,形勢險固。這兩句主要寫山、水為陪襯,描繪出金陵獨特的地理形勢──群山環(huán)抱,聳起的山峰,隔江對峙;且以美人頭上的“髻鬟”形容山巒,以“清”字形容江水,不僅形象,而且顯示出金陵山清水秀的美好景色。至于舊時王朝的都城,卻“怒濤寂寞打孤城,風檣遙度天際”,當年“豪華競逐”的金陵,目前是座“孤城”,潮水的拍擊聲正反襯出環(huán)境的闃寂冷寞,天際的風帆給人一種空曠落寞之感。詞人通過對景物的描繪,極力渲染這些歷史遺跡遭遇著冷落,正在被遺忘,與上文“誰記”相應,抒發(fā)了深沉的懷古之情。

  詞作中片寫金陵的古跡。開首以景出,“斷崖樹,猶倒倚”,著一“猶”字,強調(diào)景色依然,使眼前實景,帶上歷史色彩。下面又追一句“莫愁艇子曾系”。莫愁本不在金陵,但宋時已有莫愁在金陵的傳說,所以本詞也說倚在斷崖下倒掛的老樹曾系過莫愁的小船。這里化用了古樂府《莫愁樂》:“莫愁在何處?住在石城西,艇子打兩槳,催送莫愁來”,點出古跡。接下繼續(xù)寫景,“空余舊跡郁蒼蒼,霧沉半壘”。“郁蒼蒼”,謂云霧很濃,望去一片蒼青色,埋沒了半邊城的營壘。《大清一統(tǒng)志江蘇江寧府》:“韓擒虎壘在上元縣西四里”。“賀若弼壘在上元縣北二十里。”上元縣,即金陵。結(jié)末二句,“夜深月過女墻來,賞心東望淮水”,“女墻”,城墻上帶有垛口或射孔的蔽身小墻,俗稱城墻垛。“賞心”,指賞心亭。《景定建康志》:“賞心亭在(城西)下水門城上,下臨秦淮,盡觀覽之勝。”“淮水”,指秦淮河,該河橫貫金陵城中,為南朝時都人士女游宴之所。這兩句點明時間是“夜深”,地點在“賞心亭”,即夜深時分,詞人仍站在賞心亭上,觀覽莫愁湖和秦淮河的景色,不禁發(fā)出景物依然而人事已非的嘆喟。這兩句起到束上啟下的作用,即上面所描繪的景色,皆是由此觀覽到的,又引出下片懷古的感慨。

  詞作下片,寫眼前景物。“酒旗戲鼓甚處市”,這是詞人眼前見到的景色:酒樓、戲館,一派熱鬧景色,不禁發(fā)出“甚處市”問語,這是何處的繁華市面呢?前面兩片所寫多是景物依舊,而人事已非,這里則寫連景物也變了。當然,酒樓、戲館非純自然景色,而包含人事在內(nèi)。這情況引起詞人的猜想:“想依稀、王謝鄰里。”“王謝”,指東晉時王姓、謝姓兩大望族,他們都住在烏衣巷。這里是說這些酒樓戲館所在地,仿佛是當年王、謝兩家比鄰而居的烏衣巷。這也就是說,當年貴族住的烏衣巷現(xiàn)在換了主人。至此,詞人不禁產(chǎn)生人世滄桑之感,于是結(jié)末發(fā)出“燕子不知何世,入尋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說興亡,斜陽里”的興亡之嘆。燕子是不知人事變遷的,依然飛進往年棲息過的高門大宅,而今已成為尋常百姓家的房中,然而詞人看到夕陽余輝中成對的燕子,卻認為它們有知,且正在議論興亡大事哩!當然這是詞人內(nèi)心的興亡之感賦予了燕子而已。這片從眼前景物引起對金陵古都朝代更替的無限興亡之感,從而表達出詠史的題意。

  這是首懷古詞,而周邦彥的懷古之作多有所寄托,這首詞對北宋時舊黨之遭貶竄,或有所暗諷。在藝術(shù)手法上,本詞體現(xiàn)了周詞的主要特點之一,正如張炎所評:“采唐詩融化如自己者,事其所長”(《詞源》卷下),共隱括古樂府及唐劉禹錫《石頭城》、《烏衣巷》等詩而成。上片用《石頭城》:“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孤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中片主要用古樂府《莫愁樂》,下片將《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詩句入詞。通過這些詩意,表達出自己的感情,極為熨貼,而不露痕跡。本詞結(jié)構(gòu)嚴整,上片寫金陵地勢險固,中片寫金陵古跡,下片寫眼前景物,布局井然。從時間上說,是斷續(xù)交織,從空間上說,是疏密相間。上片寫的是遠景,以疏為主;中片寫的是近景和遠景,以密為主;下片為特寫鏡頭,密而又密。此外,本詞句法參差不齊,音調(diào)抑揚頓挫,詞句美麗,境界清曠,風格沉郁悲壯,使壯美與優(yōu)美融為一體。 (文潛 少鳴)

拜星月慢夜色催更

  周邦彥  

  夜色催更,清塵收露,小曲幽坊月暗。竹檻燈窗,識秋娘庭院。笑相遇,似覺、瓊枝玉樹相倚,暖日明霞光爛。水盼蘭情,總平生稀見。畫圖中、舊識春風面。誰知道、自到瑤臺畔,眷戀雨潤云溫,苦驚風吹散。念荒寒、寄宿無人館。重門閉、敗壁秋蟲嘆。怎奈向、一縷相思,隔溪山不斷。

  這首詞所詠情事,略同《瑞龍吟》,但并非重游舊地,而是神馳舊游。作為一位工于描寫女性的詞人,在這篇作品中,作者為讀者繪制了一幅稀有的動人的畫像。

  為了要使詞中女主人的登場獲得預期的應有的效果,詞人在藝術(shù)構(gòu)思上是煞費苦心的。他首先畫出背景。在一個月色陰沉的晚上,更鼓催來了夜色,露水收盡了街塵,正是在這樣一個極其幽美的時刻,他來到了她所居住的地方;闌檻外種著竹子,窗戶里閃著燈光,正是在這樣一個極優(yōu)雅的地方,他會見了這位人物。與杜甫《佳人》之寫“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用意相同,這里的竹檻、燈窗,也是以景色的清幽來陪襯人物之淡雅的。

  先寫路途,次寫居處,再寫會晤,層次分明,步步逼近。下面卻忽然用“笑相遇”三字概括提過,對于聞名乍見、傾慕歡樂之情,一概省略。這樣,就將以后全力描摹人物之美的地步留了出來。在這里,可以悟出創(chuàng)作上虛實相間的手法。

  “似覺”以下四句,是對美人的正面描寫,又可以分為幾層:第一、二句,乍見其光艷;第三句,細賞其神情;第四句,總贊。寫其人之美,不用已為人所習見的“云鬢花顏”、“雪膚花貌”,而用“瓊枝玉樹”、“暖日明霞”來形容,就不熟濫,不一般化;用兩個長排句,四種東西作比,也更有分量。(吳白窒壬云:“‘瓊枝’,見沈約《古別離》:‘愿一見顏色,不異瓊樹枝。’‘玉樹’,見杜甫《飲中八仙歌》:‘皎如玉樹臨風前。’”)上句說像瓊枝和玉樹互相交映,是寫其明潔耀眼;下句說像暖日和明霞的光輝燦爛,是寫其神采照人。兩句寫入室乍見之初,頓時感到光芒四射,眼花繚亂,尤其因為這次見面是在夜間,就使人物與背景之間,色彩的明暗對比更為顯著。在用這種側(cè)重光覺的比喻之先,路途中所見的暗淡月色與庭院中所見的隱約燈光的描寫,也對之起了一種很好的襯托作用。如果不仔細研究全詞的布局,對于這種使我們?nèi)菀茁?lián)想到一些優(yōu)秀的電影導演的藝術(shù)處理手段的巧妙構(gòu)思,是很容易被忽略過去的。兩句寫其人之美,可謂竭盡全力,而猶嫌不足,于是再加上“水盼蘭情”一句。韓琮《春愁》“水盼蘭情別來久”,是用字所本。“水盼”,指眼神明媚如流水;“蘭情”,指性情幽靜像蘭花。這句雖也是寫其人之美,但已由乍見其容光而轉(zhuǎn)到細賞其神態(tài)了。這已是進了一層。但美人之美,是看不夠、寫不完的,所以再總一句說:“總平生稀見。”這才畫完了這幅美人圖的最后一筆。

  換頭一句,從抒情來說,是上片的延伸;從敘事來說,卻是更進一步追溯到“笑相遇”以前的舊事。杜甫《詠懷古跡》詠王昭君云:“畫圖省識春風面。”詞句即點化杜詩而成,意思是說:在和其人會面之前,就已經(jīng)知道她的聲名,見過她的畫像了。從而也看出了,這次的會晤,乃是渴望已久之事,而終于如愿以償,歡樂可想。

  從這以下,才正面寫到離情。“誰知道”二句則是這一幕小小悲劇的轉(zhuǎn)折點。“瑤臺”是美女所居。《離騷》:“望瑤臺之偃蹇兮,見有娀之佚女。”王逸注:“佚,美也。”但這里卻兼用李白《清平調(diào)》:“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這就暗示了這位姑娘有著如李白所形容的楊玉環(huán)那樣神仙般美麗風姿,作為上片實寫其人之美的補充。云雨習用,而“雨”以“潤”來形容,“云”以“溫”來形容,則化臭腐為神奇,其人性情之好,愛悅之深,由此兩字,都可想見,且與上文“蘭情”關合。但這敘述兩相愛悅的幸福的句子“自到瑤臺畔,眷戀雨潤云溫”,卻以“誰知道”領起,以“苦驚風吹散”收束,就全部翻了一個面。驚風吹散了溫潤的云雨,正如意外的事故拆散了姻緣,通體用比喻說明,處理得極其含蓄而簡潔。讀到這里,我們才發(fā)現(xiàn),原來在這以上所寫,都是追敘。行文變化莫測,與《夜飛鵲》同。

  “念荒寒”以下,折入現(xiàn)在。獨自寄宿在荒寒的空屋里,關上重重門戶,聽著壞了的墻壁中秋蟲的叫聲,這種種凄涼情景,用一“念”字領起,就顯得更加沉重。因為無人可語,才只好自思自念,不寫人嘆,而以蟲鳴為嘆,似乎蟲亦有知,同情自己。如此落墨,意思更深。第三句極力描摹此時此地之哀,正是為了與上片所寫彼時彼地之樂作出強烈的對比。

  末以縱使水遠山遙,卻仍然隔不斷一縷相思之情作結(jié),是今昔對比以后題中應有之義,而冠以“怎奈向”三字,就暗示了疑怪、埋怨的意思,使這種相思之情含義更為豐富。

  《宋四家詞選》評云:“全是追思,卻純用實寫。但讀前片,幾疑是賦也。換頭再為加倍跌宕之。他人萬萬無此力量。”周濟此說,很能闡明本詞在布局方面的特點。 (沈祖棻)

蝶戀花月皎驚烏棲不定

  秋思  

  周邦彥  

  月皎驚烏棲不定。更漏將殘,誼で=鵓。喚起兩眸清炯炯,淚花落枕紅棉冷。執(zhí)手霜風吹鬢影。去意徊徨,別語愁難聽。樓上闌干橫斗柄,露寒人遠雞相應。

  這是一首寫別情的詞。抒寫離情別緒是詞中常見的題材,然這首詞卻寫得與眾不同,別具一格。

  詞作上片寫離別前之情景。開首三句自成一段,表現(xiàn)由深夜到天將曉這一段時間的進程。“月皎驚烏棲不定”,寫的是深夜,月光皎潔明亮,棲烏誤以為天亮而驚起噪動。這是從聽覺和視覺,主要是聽覺(著重在烏啼,不在月色)方面的感受概括出來的,暗示即將動身上路者整夜不曾合眼。“更漏將殘,誼で=鵓”,時間在推移,更殘漏盡,天色將明,井邊響起了誼ど,已有人汲水了。這純是從聽覺方面來寫。“誼ぁ保應作“轆轤”,井上用來拉吊桶的滑車。“金井”,施有雕欄之井,詩詞中多用為井的美稱。這三句寫從深夜到曙色欲破之景況,均由離人于枕上聽得,為下文“喚起”作鋪墊。梁費昶《行路難》詩有“唯聞啞啞城上烏,玉闌金井牽轆轤。”喚起兩眸清炯炯,淚花落枕紅棉冷”,“喚起”,既是前三句不同聲響造成的后果,又是時間推移的必然進程。即離別的時刻到來了。“兩眸清炯炯”,形容一夜未睡熟的情景,如睡熟則應為“朦朧”;又是離別在即時情緒緊張的情景。“炯炯”,是說淚珠發(fā)光,聯(lián)系下句中“淚花”二字,可見這雙眼睛已被淚水洗過,“喚起”以后,仍帶有淚花,故一望而“清”,再望而“炯炯”。明王世貞評此兩句曰:“其形容睡起之妙,真能動人”(《藝苑卮言》)。此外,這里還暗中交待這位女子之美貌,“眼如秋水”,烘托出傷別的氣氛。至于“紅棉冷”,則暗示她同樣一夜不曾睡穩(wěn),淚水已將枕芯濕透,連“紅棉”都感到心寒意冷了。

  詞作下片寫別時及別后之情景。首三句寫門外分別時依依難舍之情狀,“執(zhí)手霜風吹鬢影。去意徊徨,別語愁難聽。”“霜風吹鬢影”,這句寫實,表現(xiàn)出臨別倉促和極度悲傷,來不及也無心情梳妝打扮的情態(tài),極其生動傳神,在行人心中刻印下別前最深刻之印象。“霜風”吹拂,鬢發(fā)散亂,更增添了暗淡凄涼的氣氛。“徊徨”,即“徘徊”,“去意徊徨”,表明行人幾度要走,幾度卻又轉(zhuǎn)回;此外,又表現(xiàn)行人心緒不寧,“彷徨”無主之狀。“難聽”,不是不好聽,而是由于過分難過,即使要想互訴離愁別緒的話語,也聽不下去。結(jié)末二句,寫別后之景象:“樓上闌干橫斗柄,露寒人遠雞相應。”前句寫空閨,后句寫曠野,一筆而兩面俱到。閨中人天涯之思,行人留戀之情,均不是用言語所能說盡的,故以景結(jié)束全詞,收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闌干”,橫斜貌。樂府《善哉行》:“月落參橫,北斗闌干。”“橫斗柄”,北斗星柄橫斜低移,指天亮時分。

  全詞將別前、別時及別后之情景,都一一寫到,畫出一幅幅連續(xù)性的畫面。詞中沒有盛情的直接抒發(fā),各句之間也很少有連結(jié)性的詞語,而主要是靠所描繪的不同畫面,并配以不同的聲響,形象地體現(xiàn)出時間的推移、場景的變換、人物的表情與動作的貫串,充分地表現(xiàn)出難舍難分的離情別緒。詞作還特別精心刻畫某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如驚烏、更漏、誼さ齲蛔乓馓崍兌恍┒詞與形容詞,如棲、牽、喚、吹、冷等,增強了詞的表現(xiàn)力,烘托出濃厚的時代氣息與環(huán)境氣氛。 (文潛 、 少鳴)

夜飛鵲河橋送人處

  周邦彥  

  河橋送人處,涼夜何其。斜月遠墜余輝,銅盤燭淚已流盡,霏霏涼露沾衣。相將散離會,探風前津鼓,樹杪參旗。花郴嵋猓縱揚鞭,亦自行遲。迢遞路回清野,人語漸無聞,空帶愁歸。何意重紅滿地,遺鈿不見,斜徑都迷。兔葵燕麥,向殘陽,欲與人齊。但徘徊班草,唏噓酹酒,極望天西。

  這首詞調(diào),創(chuàng)自清真。寫離別情景,故能隨意馳騁,而又與音調(diào)協(xié)合,具聲樂美。

  詞系寫別情,上片寫昨夜送客情況,是追敘。下片寫送客歸來,是鋪敘,各臻妙境。詞一起點地點時,“涼夜何其”,用《詩經(jīng)小雅庭燎》之“涼夜何其”之句,“其”為助詞,無實義。極顯樸厚深沉。“斜月”三句寫涼夜景色,美而凄切,“霏霏涼露沾衣”,一“衣”字暗含有人送別、將別。“相將”句承上啟下,更點明了是離合了。“探風前津鼓,樹杪參旗”,“探”字極為生動貼切,由于是夜間送客,難分難舍,延磨時光,這時天漸亮了不得不行,不得不別。一“探”字知道了渡口更鼓聲隨風飄來,而仰望天空,樹梢上猶懸著獵戶星座(羅忼烈教授注“參旗”為今獵戶星座,茲從羅說)。這時間是由夜入曉。一結(jié)以“花郴嵋猓縱揚鞭,亦自行遲”,不言人之惜別,而寫馬識人意,故意被鞭策而遲遲其行,真是神來之筆。馬猶如此,人何以堪,是力透紙背的寫法。結(jié)束了上片,余韻無窮。下片寫送客歸來,當然是從送客的地點──河橋歸來。這里是以“迢遞”開頭,一連三句。河橋送客非遠處,何以“迢遞”言之,則來時雖送別,但有伴而來,叮嚀囑咐,自然不覺得就到了離別之處,現(xiàn)在客已走了,獨自歸來,“人語漸無聞,空帶愁歸”,這哪能不覺得路遠呢?寫人之別后感覺,入微而又深厚。歸途中,“何意”三句,美極、悵極。這一句,有的本子作為“何意重經(jīng)前地”,我們采用“何意重紅滿地”,認為后者包托前者。“重紅滿地”,寫花落滿地,自然“遺鈿不見,斜徑都迷”。“何意”也寓重經(jīng)前地的意義,而又發(fā)揮想象,直貫下來,“兔葵燕麥,向殘陽,欲與人齊”,也是“何意”的另一所見。這兩句,一向為人所贊賞,如梁啟超云:“兔葵燕麥二語,與柳屯田之曉風殘月,可稱送別詞中雙絕,皆熔情入景也。”(《藝蘅館詞選》)實際上柳句是行人所經(jīng),“兔葵”句,則是送行者歸來之所見,仍有所不同,惟均景中寓情,所以膾炙人口。“殘陽”,從送別歸來惆悵迷惘的時間看,又是一天將了,人的相思無有盡時,詞的結(jié)尾,再加深描繪情景,一“但”字領起,也急轉(zhuǎn)急收,撫今思昔,只好“徘徊班草,唏噓酹酒,極望天西。”班草,是布草坐地。醉酒,是尊酒強歡。這是從江淹《別賦》之“左右兮魂動,親賓兮淚滋,可班荊兮憎恨,惟尊酒兮敘悲”化出,但更簡練而多情。“極望天西”是徘徊、唏噓的繼續(xù),不使用感情色彩的字面,只是平平說出,實際上是悵望無窮。

  這首詞,是“自將行至遠送,又自去后寫懷望之情,層次井井而意綿密,詞采秾深,時出雄厚之句,耐人咀嚼。”(黃蓼園《蓼園詞選》) (金啟華)

玉樓春桃溪不作從容住

  周邦彥  

  桃溪不作從容住,秋藕絕來無續(xù)處。當時相候赤闌橋,今日獨尋黃葉路。煙中列岫青無數(shù),雁背夕陽紅欲暮。人如風后入江云,情似雨余粘地絮。

  這首詞是作者在和他的情人分別之后,重游舊地,悵觸前情而寫下的。它用一個人所習知的仙凡戀愛故事即劉晨、阮肇遇仙女的典故起頭。據(jù)《幽明錄》載,東漢時,劉、阮二人入天臺山采藥,曾因饑渴,登山食桃,就溪飲水,于溪邊遇到兩位仙女,相愛成婚。半年以后,二人思家求歸。及到出山,才知道已經(jīng)過去三百多年了。這種由于輕易和情人分別而產(chǎn)生的追悔之情,在古典詩歌中,是常用天臺故事來作比擬的。如元稹《劉阮妻》云:“芙蓉脂肉綠云鬟,罨畫樓臺青黛山。千樹桃花萬年藥,不知何事憶人間?”就是“桃溪”一句最好的注釋。溫庭筠《達摩支曲》“拗蓮作寸絲難絕”,是“秋藕”一句所本,不過反用其意。第一句敘述委婉,是就當時的主觀感情說,這是因;第二句言辭決絕,是就今日的客觀事實說,這是果。一用輕筆,一用重筆。兩兩相形,就將無可挽回的事態(tài)和不能自己的情懷和盤托了出來。

  三、四兩句,由今追昔。“當時”,應首句;“今日”,應次句。當時在赤闌橋邊,因為等候情人而更覺其風光旖旎;今日到黃葉路上,因為獨尋舊夢而愈感其景色蕭條。赤闌、黃葉,不但著色濃烈,而且“赤闌橋”正好襯托出青春的歡樂,“黃葉路”也正好表現(xiàn)出晚秋的凄清。這不只是為了點明景物因時令而有異,更重要的是為了象征人心因合離而不同。在景物的色調(diào)上固然是強烈的對照,在詞人的情調(diào)上看同樣是強烈的對照。今日的黃葉路邊,也就是當時的赤闌橋畔,地同事異,物是人非。將這兩句和上兩句聯(lián)系起來看,則相侯赤闌橋”的歡愉,正證明了“不作從容住”的錯誤;“獨尋黃葉路”的離恨,也反映了“絕來無續(xù)處”的悲哀。這就顯示出其事雖已決絕,其情仍舊纏綿。文風亦極沉郁之致。

  換頭兩句,直承“今日”句來。明明知道此事已如瓶落井,一去不回,但還是在這里閑尋舊跡,這就清晰地勾畫出了一個我國古典文學中所謂“志誠種子”的形象。在黃葉路上徘徊之余,舉頭四望,所見到的只是煙霧中群山成列,雁背上斜陽欲暮而已。這兩句寫得開闊遼遠,而其用意,則在于借這種境界來展示人物內(nèi)心的空虛寂寞之感。如果單純地將其當作寫景佳句,以為只是謝朓《郡內(nèi)高齋閑坐答呂法曹》“窗中列遠岫”,以及溫庭筠《春日野行》“鴉背夕陽多”兩句的襲用和發(fā)展,就不免“買櫝還珠”。如果更進一步加以探索,還可以發(fā)現(xiàn),上句寫煙中列岫,冷碧無情,正所以暗示關山迢遞;下句寫雁背夕陽,微紅將墜,正所以暗示音信渺茫。與頭兩句聯(lián)系起來,又向我們指陳了桃溪一別,永隔人天,秋藕絕來,更無音信這樣一個嚴酷的事實,而“獨尋黃葉路”的心情,也就更加可以理解了。列岫青多,夕陽紅滿,色彩絢麗,又與上面的“赤闌橋”、“黃葉路”互相輝映,顯示了詞人因情敷彩的本領。

  結(jié)尾兩句,以兩個譬喻來比擬當前情事。過去的情人,早像被風吹入江心的云彩,一去無蹤;而自己的心情,始終耿耿,卻如雨后粘在泥中的柳絮,無法解脫。兩句字面對得極其工整,但用意卻相銜接。這一結(jié),詞鋒執(zhí)拗,情感癡頑,為主題增加了千斤重量。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說:“美成詞有似拙實巧者,如《玉樓春》結(jié)句……上言人不能留,下言情不能已,呆作兩譬,別饒姿態(tài),卻不病其板,不病其纖。”這一評語是中肯的。正因其對仗工巧而意思連貫,排偶中見動蕩,所以使人不感到板滯;同時,又不是單純地追求工巧,而是借以表達了非常沉摯深厚的感情,所以又使人不覺得纖弱。

  這一詞調(diào)的組織形式是七言八句,上、下片各四句,原來的格局就傾向于整齊。作者在這里,沒有像其他詞人或自己另外填這一調(diào)子時所常常采取的辦法,平均使用散句和對句,以期方便地形成整齊與變化之間的和諧,卻故意全部使用了對句,從而創(chuàng)造了一種與內(nèi)容相適應的凝重風格。然而由于排偶之中,仍具動蕩的筆墨,所以凝重之外,也兼?zhèn)淞鼷惖娘L姿。這是我們讀這首詞時,特別值得加以思索之處。 (沈祖棻)

[周邦彥宋詞賞析:西河、拜星月慢、蝶戀花秋思、夜飛鵲、玉樓春]相關文章:

1.小學秋思張籍教案

2.張籍秋思課件ppt

3.中秋思親感嘆

4.天凈沙·秋思原文

5.《玉樓春·桃溪不作從容住》原文及翻譯

6.秋思閱讀答案解析

7.秋思張籍教學課件

8.《天凈沙秋思》教案

9.元曲《天凈沙·秋思》原文

10.秋思現(xiàn)代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