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中學 徐英穎
近期參加了長三角語文教育論壇“實用文教學內容的確定”主題研討會,觀摩了肖培東老師執教的《就任北京大學校長演說》一課。肖老師非常應景地穿上中山裝,配上一條紅圍巾,既顯帥氣又更顯用心。課堂上,肖老師圍繞演講詞的特點和蔡元培先生的人格魅力這兩個教學目標展開教學,正如專家教授所點評的,肖老師的課從容大氣,綱舉目張,圍繞“三告”,做足文章。這一次的課堂觀摩,的確讓人受益良多。同時,基于本課的教學,我們對于演講稿特點也有了進一步的思考。
大家所認可的優秀的演講稿,它們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點,而這些共同的特點正是我們在學寫演講稿時所要關注的焦點。肖老師這節課,結合文本,對演講稿的特點做了高度概括,即,思路清晰,中心明確;直面沉疴,有針對性;古樸典雅,淺顯易懂;正反對比,邏輯性。仔細思考肖老師所概括的演講稿的這幾個特點,也為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考量演講稿的優劣提供了一些參照。
一、從“愿意聽”的角度來看
演講的成功,前提就在于能否抓住聽眾的心,點燃他們的興奮點,使他們“愿意聽”。所以,一篇優秀的演講稿要充分考慮到演講者的身份和聽眾的情況。
作為演講者,首先就要明確自己的定位,了解聽眾的組成,只有掌握這些以后,才有可能選取有針對性的內容和正確的演講方式來吸引聽眾,說服聽眾,從而取得良好的效果。蔡元培先生的這次演講,演講者是就任才六天的北大新校長,聽眾是血氣方剛風華正茂的青年學子。作為一位銳意改革的新任校長,青年學子對這位新校長有很高期待,而作為北大的新一任校長,蔡元培先生對青年學子也寄予了厚望。北大的前途和命運,正是身處其中的青年學子所普遍關注的重點。在演講中,蔡元培先生正是抓住了聽眾的這一心理,開門見山,在簡單地回顧了自己與北大的淵源之后,就以新任校長的身份直截了當地對青年學子提出了三點要求:抱定宗旨、砥礪德行、敬愛師友。他的這三點要求可以說每一點都直指當時不良的社會風氣和北大的沉疴,極富有針對性,都事關青年學子最為關注的北大的前途和命運。這種演講者和聽眾之間的期待與被期待,正是演講得以成功的心理基礎。
一如新近熱門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獲獎演說,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的身份本就已是耀眼的光環,在這光環的照耀下,莫言用一個個故事還原了一個“講故事”的人,演講雖然用并不鏗鏘的平淡語調娓娓道來,但也并不讓人覺得冗長,反而聽來很符合人物的身份--一個“講故事”的人用故事告訴你他“講故事”的始末,滿足了聽眾對其在寫作上能有如此成就的原因探尋的心理,從而使聽者感覺津津有味。
二、從“聽得懂”的角度來看
一篇優秀的演講稿要充分考慮到演講者的身份和聽眾的情況,不僅要使聽眾“樂意聽”,還要使聽眾“聽得懂”。演講,往往是一聽而過,所以演講稿的內容組織應該有其鮮明的特點,正如肖老師所總結的既要做到“思路清晰,中心明確”,又要做到“淺顯易懂”。
一篇文章圍繞一個鮮明的中心而展開,才能使聽眾對演講的內容留下較為清晰和深刻的印象。蔡元培先生的這次就職演說,緊緊圍繞如何做一個優秀的北大學子展開,全文以“予今長斯校,請更以三事為諸君告”為綱,將“三告”內容清晰地加以展示,最后告訴在座的青年學子,自己近期計劃要做的兩件事,全文脈絡清晰,目的明確,一氣呵成。
也正是因為演講注重“聽”的特點,決定了它與注重“看”的文章的不同,“看”可回溯,可推敲,而“聽”卻是言畢即過,所以,對于演講稿的遣詞造句也有相應的要求,淺顯的語言要比深奧艱澀的語言更能使聽眾聽得入耳,聽得明白。蔡元培先生這篇演講辭寫作的年代,正是文言文向白話文過渡、新舊兩種文體并行的時期,當時的許多文章都帶有文白混雜的特點。盡管這篇文章的基本框架還是文言文,有大量的文言字詞和文言句式,多用單音詞、語氣詞等,但從另一方面來看,這篇文章又比較淺顯,有許多口語成分,比起古文來好理解。因此,蔡元培先生的這次演講,在語言上用淺易的文言文與口語糅合而成,既不失文言的簡潔凝練和古樸典雅,又不失口語的明快直白和淺顯易懂,可謂別具用心。
蔡元培先生的這篇就職演說,在“思路清晰,中心明確”和“淺顯易懂”方面做了很好的示范,仔細閱讀其它優秀的演講稿,無一不是如此。
三、從“聽得心悅誠服”的角度來看
演講是把演講者的觀點、主張與思想感情傳達給聽眾的活動,因此,演講既要使觀眾“樂意聽”,并“聽得懂”,更要使聽眾聽完之后對演講者所傳達的內容深有共鳴,“心悅誠服”。而要使聽眾能夠“心悅誠服”,演講者在傳達觀點時要注重邏輯的嚴密,更要在情感上拿出自己的真摯。
演講稿要使人心悅誠服,首先在于觀點的準確,而觀點的準確與邏輯的嚴密密不可分。這一點在肖老師的課堂上也作為重點做了歸結。為了引導學生對這一點有所認識,肖老師請學生集中關注了“抱定宗旨”這一部分,從這一部分手法上的正反對比得出演講稿內容組織有邏輯性這一特點。
演講是情感的碰撞,同樣以蔡元培先生的這篇演講稿為例,全文雖只有1500余字,但學生在肖老師的帶領下,還是能從字里行間明顯地捕捉體味到蔡元培先生的良苦用心,感受到他如何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如何細心勉勵青年學子,如何對學子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從而明了蔡元培先生演講的中心,又能于細節處逐漸理解蔡元培先生的人格魅力,對這位被毛澤東譽為“學界泰斗,人世楷模”的人物有了全面的認識,進而能更深刻地理解他的一言一行,意識到自己作為當代學生的任重道遠。這一點也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無論是何種年代,無論是何種形式的演講,只有用真摯的情感才能真正喚起聽眾的共鳴,獲得演講的成功。
總之,一篇優秀的演講稿不僅要充分考慮到演講者的身份和聽眾的情況,內容要有針對性,使聽眾“樂意聽”,還要做到“思路清晰,中心明確”,語言“淺顯易懂”,使聽眾“聽得懂”,更要在傳達觀點時注重邏輯上的嚴密性和情感上的真摯,喚起共鳴,使聽眾能夠“心悅誠服”。了解了這幾點之后,我們的教與學應該就有了方向。
[由肖培東老師執教的《就任北京大學校長演說》一課所想到的--關于演講稿特點的一點思]相關文章:
2.短一點的仍然造句
4.青春一點的說說
10.長一點的辭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