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學習如何通過對古典詩歌中意象的把握來體會和品味詩歌的意境美。
2、理解和體會杜甫懷才不遇的憂憤和憂國憂民的情懷。
3、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本詩
教學重點:理解和體會杜甫懷才不遇的憂憤和憂國憂民的情懷。
一、復習導入:背誦學習過的杜甫《登高》(必修三)一詩,說說這首詩選用了哪些意象,營造了怎樣的意境,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意象:急風、 、哀猿、清渚、 、歸鳥、 、長江
意境: 。
情感: 。
今天我們運用“置身詩境,緣景明情”的方法來學習他的另一首詩--《登岳陽樓》,看看這首詩又選用了哪些意象,營造了怎樣的意境,抒發了作者什么情感。
二、了解背景
唐代宗大歷三年(768)冬,杜甫由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陽,此詩是詩人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陽樓而望故鄉,觸景感懷之作。時年五十七歲,距生命的終結僅有兩年,患肺病及風痹癥,左臂偏枯,右耳已聾,靠飲藥維持生命。面對煙波浩渺、壯闊無垠的洞庭湖,詩人會有怎樣的感情呢?
三、朗讀背誦
1、多媒體播放朗讀錄音,學生聽讀。 2、誦讀提示。
這首詩所包含的內容極為豐富,感慨也極深沉,要讀得緩慢些。首聯從“昔聞”到“今上”長達數十年,已包含著人世滄桑的感慨,讀得快了則意味不同。頷聯寫岳陽樓景色,讀時須有縱目遠眺之意,“日夜浮”三字尤應慢讀--似乎說“多少個日日夜夜就這樣過去了”。這是為下文蓄勢。下面兩聯說感慨,要用深沉的語調讀:頸聯說個人,有無限辛酸,調子低些為好;尾聯說國家,有滿腔悲憤,調子稍稍上升--這是全詩高潮所在。
3、學生朗讀背誦。集體齊讀,再學生個人朗讀,試背。
四、初知意象
這首詩用到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分別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意象: -- 感受:
意象: -- 感受:
意象: -- 感受:
五、置身詩境、緣景明情
1、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詩的第一、二句是 句,雄厚有力,開門見山地直說過去只是 ,今天終于登樓
了。
提問:從首聯“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一句,你感受到作者登樓的感情怎樣呢?
答:寫早聞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實現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陽樓之 ,
其實此時的詩人,經歷了 ,面對 的祖國,自己 ,
國家 ,可謂 ,實為 之感。
2、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第三、四句寫 ,洞庭湖水劃分了吳國和楚國的疆界,日月星辰就像
在 之中一般。極力形容洞庭湖水的 。氣象: ;
意境: 。
空闊的境界,往往能激發人們的 之感。
3、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第五、六句寫登樓所引起的 之感,親朋 ,自己 ,
惟剩 。意境: 。
4、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戎馬關山北”這五個字寫出了杜甫愛國愛民的 。詩的結尾,是說詩人
,不禁 。這與詩的開頭“ ”“ ”二字是照應的。詩人昔日 全成泡影,天下至今 ,因而只有 了。
5、小結:
此詩是詩人登岳陽樓而望故鄉, 之作。面對雄偉壯闊的 ,詩人想到 的自己,又由家事延伸至國事,抒發了 的感情。風格: 。
《登岳陽樓》的意境 ,歷來為人稱道。這與詩人一縱一收的筆法固然有關,但主要還是有詩人的思想感情做基礎。由于杜甫愛國愛民的 寬廣,才能與浩瀚壯闊的洞庭景色交融成一體,構成宏麗闊大的意境。
六、練習
頷聯“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1、寫出了洞庭湖怎樣的自然景象?請你置身詩境,說說自己的感受。
參考答案: 是這樣的自然景象:
。頷聯10個字逼真地描畫了洞庭湖 的巨大形象。置身在這樣的詩境,心靈受到震撼,胸襟為之 ,精神境界得到 。
2、這兩句中表現力最強的詞語分別是哪個?(或問“這兩句的詩眼是什么?”)你能說說這兩個詞的妙處嗎?
參考答案:詩眼: 。 “ ”字,詩人下得有力,仿佛洞庭 ,
把吳、楚兩地的廣袤區域沖開、分裂,顯示出洞庭湖的 氣勢。而“ ”字,具有十分鮮明的 感,在詩人的筆下,洞庭幾乎包容了整個天地萬物,并且主宰著它們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隨著湖水的波動而 ,一派 的圖景展現在讀者眼前。
3、這兩句寫景,有沒有表現作者的情感?
參考答案:對洞庭湖的 ,對個人 的感嘆、對 的擔憂。
4、頸聯“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詩的意境由寬闊突然轉入狹窄,聯系尾聯,試分析作者在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從頷聯到頸聯,詩的意境從寬闊轉到狹窄,但這兩聯是 的。浦起龍說:“不闊則狹處不苦,能狹則闊境愈空。”到尾聯,意境又轉到寬闊,詩的前后相互 ,全詩意境構成一個整體。杜甫為什么“親朋無一字”,一身是病,只有“孤舟”呢?因為“ ”。于是杜甫只能“憑軒涕泗流”了。詩人面對浩淼的洞庭湖抒發的是 的感情。
5、請同學們借助聯想和想象,看能不能用自己的話將詩人所描繪的畫面描述出來?
參考:早就聽聞洞庭湖水的 ,今天有幸登上了岳陽樓來一睹洞庭湖的 。
只見吳楚兩地被 的湖水一分為二,分布于東南兩邊; 的湖面上,波浪一浪掀過一浪,向天邊洶涌而去;大地長天、日月星辰日日夜夜在湖里浮蕩著,景象 極了!回頭想一想自己,親朋故舊竟無一字寄給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
上。透過這 的洞庭湖,遙望 以北,那里仍然是 ;
一想到這,靠在 之上的我不禁 。
劉芳
[《登岳陽樓》導學案,學生版 (人教版高二選修)]相關文章:
1.《談中國詩》導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