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積累一定量文言詞語,了解課文內容;
2.學習文章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3.了解我國古代工藝美術的成就。
【學習重點】
積累一定量的文言詞語,了解課文內容
【學習難點】
學習文章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學習清單】
1、 利用工具書,讀準字音;
2、 劃分停頓、讀出語感;
3、 再結合注釋,聯系上下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寫了什么物,什么特點),然后在教師引導下小組分析討論。
【課前熱身】
1、給下列詞注音:
罔不( ) 椎髻( ) 箬篷( ) 篆章( )
壬戌( ) 糝之( ) 多髯( ) 虞山( )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⑴.罔不因勢象形: 、 ⑵.其兩膝相比者:
⑶.佛印絕類彌勒: ⑷、長曾不盈寸:
⑸、啟窗而觀: ⑹、神情與蘇黃不屬:
3、找出通假字并解釋:
⑴、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⑵、詘右臂支船:
⑶、左手倚一衡木: ⑷、虞山王毅叔遠甫刻:
4、辨析加點詞意思。
⑴、明有奇巧人: 長約八分有奇:
⑵、為宮室、器皿: 中軒敞者為窗:
⑶、佛印絕類彌勒: 以為妙絕:
⑷、東坡右手執卷端: 其人視端容寂:
5、自讀課文,請用一句話概括文章內容: 。
【課堂學習】
1、 從我國古代工藝美術情況引入課文。
2、 簡介“記”和作者。
3、 交流預習情況,并讓學生展示。
4、 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停頓、語感。(采用不同方式)
5、 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⑴、 以小組為單位,準確翻譯課文,學生互動解決遇到的問題。
⑵、 填空:
A、點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最能體現王叔遠構思巧妙、技藝精湛的語句是 。
B、作者在說明核舟上所刻畫的人物時,先寫 三人,是按照從 到 的順序;再寫 二人時,則是按照 的順序。總之,在這兩個語段中,作者采用了 的說明方法,使其說明 。
C、文章中采用了的說明方法有: ,請舉一例 。
6、討論:像核雕這樣的技藝民間已經不多見了,如何讓中國傳統工藝保持長久的生命力,并且發揚光大呢?
7、自讀課文,背誦課文2--4段。
【拓展延伸】
1、找出通假字,并分別寫出本字。(3分)
⑴詘右臂支船 ( )通( )意:
⑵左手倚一衡木 ( )通( )意:
⑶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 )通( )意:
2翻譯下面句子
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譯文:
⒊選文中最能體現王叔遠構思巧妙、技藝精湛的話是什么?(用文中的話回答)
4、核舟雕刻的“蘇、黃共閱一手卷”這一畫面,表現出了畫中人物怎樣的神情?
5、從什么地方看出船是順流而下的?
薛譚學謳
薛譚學謳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錢行于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薜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1.解釋下列加括號的詞在文中的含義。
(1)薛譚學(謳) 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遂)辭歸 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響(遏)行云 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薛譚乃謝求(反) 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對下列各句中加括號的字的意義與“薛譚乃謝求反”中“乃”字相同的一項是( )。
A.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B.(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C.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D.以衾擁覆,久而(乃)和
3、用“/”為下面的句子斷句。
秦青弗止餞行于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
4、翻譯下列句子。
(1)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薛譚乃謝求反。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薛譚身上有無可取之處?如果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后反思】
【學后反思】
張維兵
[《核舟記》導學案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核舟記》教案
4.核舟記原文及翻譯
6.核舟記原文及譯文
7.核舟記教學課件
10.《談中國詩》導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