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
劉勰云:“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學作品載負著作者與讀者之間的雙重情感交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向學生提供各種情景,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獲得體驗。學生的體驗是他們已有生活經驗的積累與對學習對象的感知。執教者得善于創設各種情境,撥動學生心靈之弦,形成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綜合反映,讓學生在新舊碰撞中形成對問題的新認識。
由此,我覺得散文教學就是要激發學生探尋作者附著于景物之中的特殊情感體驗,通過喚醒學生的生活感悟,去發現、領悟散文的魅力--情感的、藝術的,從而提高文學素養和人格境界。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創設一個“喚醒”情境: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向指路,創設語文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共同收集,處理語言信息,通過多向互動交往和情感交流等多種途徑,使學生在不斷的“體驗”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提高學生個人的品德修養和語文素養。教學中要牢牢把握一個理念--以人為本,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以期達到“學生--教材--教師”的和諧統一。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體會郁達夫對“故都秋景”的獨特審美體驗。
2、使學生把握本文“雅俗相融”的語言風格,體會散文中“物我合一”的藝術境界。
3、喚起學生生活體驗,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
【重點難點】
品味《故教的秋》的雅趣與俗趣,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
【教學設想】
1、由學生自身經歷入手,體會“一切景語皆情語”。
2、指導學生具體品讀課文,體會郁達夫作品里的雅與俗,真與美。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設疑導入
問題一:同學們,請大家用一句話真實地表達自己對今天天氣的感受。
問題二:如果請大家任選一種事物來表達這種感受,你會選什么?準備如何講述?
(給學生一二分鐘時間,讓學生做個思維的熱身運動,喚起學生體驗,讓學生能動起來,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上出語文課堂的張力來)
二、談談議議,接觸文本
討論:下面詞語在你的印象中,是富于詩意的嗎?
【課件展示】
悲涼 一碗濃茶 破屋 秋草 牽牛花 落蕊 掃帚的絲紋 秋蟬衰弱的殘聲
都市閑人 黃酒/白干 稀飯/饃饃 鱸魚/大蟹 黃犬/駱駝
學生議論:“我”眼中的這些詞語
教師歸結:
1、多數詞語較“俗”;
2、多數詞語在傳遞情感方面傾向于“悲”;
3、若要欣賞這些詞語的詩意,得具有“與眾不同”的品質。
【教學準備】
受學生審美取向及生活體驗限制,估計大多數學生對上述詞語的詩意無法傳述,甚至于還可能出現“這些東西哪會美呀?”之類的看法。這正是《故都的秋》這篇散文學習的難點所在:文章中的趣味,和中學生的情感體驗存大較大的距離。為此,這一環節的設置目的在于,讓學生初步了解審美中的“俗趣”,讓學生盡可能地發掘出上述詞語中的趣味,為下一環節作者在文中顯示的“寓雅于俗”的大方之家奠下基礎。
三、讀讀品品,走近文本
1、“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教師:從第一段來看,作者欣賞的秋天是“清,靜,悲涼”,如果要從這三個詞中選擇最不好與“美”相聯系的詞,大家認為是哪個?為什么?
學生思考,討論。
2、品讀精彩句子,談談感受
步驟:教師示例,側重于教師自身的閱讀經歷;學生摘句欣賞,交流體驗。
【課件展示】
1、“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
以名花和美酒喻秋旨在說明“秋”不是一種高貴的事物,“秋”不過是大自然普普通通的一種季節更替。“名花”總是具有一種高貴典雅的氣質和姿態,其開放時總是處于一種很柔和很內斂的狀態;美酒呢,首先是不能太“烈”,當然也不能大口大口地喝,而應以品為主,“品”到半醉便是恰到好處。作者認為秋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正是說“秋”是普通的花、普通的酒。秋是開放在原野的野花,開放時是那樣的潑辣和肆無忌憚--花的色香味赤裸裸地展示無遺;秋是北方的白干老酒,烈辣十足,像“二鍋頭”,要端起大碗,一飲而盡,大醉之后,還喊著痛快痛快--喝這樣的酒才過癮。因此,要想飽嘗這野花白干酒似的秋,必須處于一種“全開全醉”的狀態,這樣才能領略真正的秋。而北國的秋,那才是秋味十足的秋。
2、“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這四組對比性的比喻句,從四個角度精當地寫出了南國與北國之秋的差異。第一組從“酒”的角度寫味道的足與不足;第二組從“飯”的角度寫質的實在與不實在,饃當然是吃一口是一口;第三組從“菜”的角度寫味道的濃與不濃。前三組正好是一桌菜,構思可謂獨特。第四組是從格調著眼,駱駝比之黃犬,可謂“大氣大派”,“駱駝”之喻形象地渲染出北國之秋豪放而不矜持。
四、立足文本,認識作者
教師:請同學們注意,北平是一座大城市,是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中心。如果是你久違了這個大城市,懷念的將會是什么呢?
學生談論--“我”心目中的大城市
教師:郁達夫又是把“相思”寄托在什么上呢?
【課件展示】
1、“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
特 點:蘆花:樸素
陶然亭:幽靜
柳影:平淡
蟲唱:野趣
潭柘寺鐘聲:古老、寧靜而悠遠
別人----索然無味 郁達夫----留連玩味
2、“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教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色彩:逃避鮮艷,追求淡素。
欣賞點:殘敗的生命--色調十分地淡,還得加上“疏疏落落”的枯草(秋草)
郁達夫:淡雅之人,雅趣之人
3、“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沈的地方。”
描寫對象:
落蕊--槐樹花(不起眼);快要死亡
對比:
一般人--視覺:顏色形狀不起眼;聽覺:聲音也沒有;嗅覺:氣味也沒有
郁達夫--觸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
教師:現在請大家說說通過對文章的解讀,你認識的郁達夫是怎樣一個人?
學生討論發言--“我”心中的郁達夫
五.延伸拓展,余韻裊裊
1、課堂小結:
郁達夫把秋天寫得這么有詩意,賦予它以一系列詩意的高雅的話語,然而又不時穿插一些平民的俗語進去,如:茅房、耗子、稀飯、饃饃。這些話語本身是缺乏詩意的,用在這充滿古典的、高雅趣味的文章中,是很難調和的。但是,郁達夫卻使之成為和諧統一的整體,根源在于他的感情把大雅與大俗融為一體了。
2、深入閱讀:
郁達夫 《北平的四季》《江南的冬景》
3、結束語:
在現實的世界里,文學可能比任何力量都更為真實與有力。“作家和讀者比任何時候更清楚,文學是一種歷史因素,一種社會力量;偉大而美麗的怪誕之處就在于:文學越是文學--如果可以這樣說的話--它就越具有歷史特點,越能夠起作用。”我們可以通過閱讀,觀照自己,從而悟出人生之“道”。
王曉永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相關文章:
10.故都的秋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