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提綱(課文語段閱讀)
《憶讀書》
①一談到讀書,我的話就多了!
②我自從會認字后不到幾年,就開始讀書。倒不是四歲時讀母親教給我的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國文教科書,第一冊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幾冊,而是七歲進開始自己讀的“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國演義》。
③那時我的舅父楊子敬先生每天晚飯后必給我們幾個中表兄妹講一段《三國演義》,我聽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園豪杰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聽極了。但是他講了半個鐘頭,就停下來去干他的事了。我只好帶著對于故事下文的無限懸念,在母親的催促下,含淚上床。
④此后,我決定了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國演義》來,自己一知半解地讀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雖然字音都讀得不對,比如把“凱”念作“豈”,把“諸”念作“者”之類,因為就只學過那個字的一半。
⑤談到《三國演義》,我第一次讀到關羽死了,哭了一場,又把書丟下了。第二次再讀時,到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場,又把書丟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時候才把全書讀到“分久必合”的結局。
⑥這時我同時還看到母親針線笸籮里常放著的那幾本《聊齋志異》。聊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隨時拿起放下,又是文言,這對于我的作文很有幫助。因為我的作文老師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著“柳州風胄,長吉清才”的句子,其實我那里還沒有讀過柳宗元和李賀的文章,只因那時的作文一,都是用文言寫的。
⑦因為看《三國演義》,引起我對章回說的興趣,對于那部述說“官逼民反“的《水滸傳》尤其欣賞。那部書里著國描寫的人物,如林沖――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回,看了使我氣憤填胸!――武松、魯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極其生動的風格,雖然因為作者要湊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強強地寫滿了一百零八人的數目,我得也比沒有人物個性的《蕩寇志》強多了。
1.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表達作者什么思想?
總領全文,突出作者對讀書的感受,體會的強烈。
2.舉例說明作者讀書人迷所達到的程度。
(1)在母親的催促下,含淚上床。
(2)讀到關羽、諸葛亮死了,大哭一場。
3.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回,看了使我氣憤填胸!”由此看出作者是怎樣的人?作者為什么喜歡《水滸傳》而不喜歡《蕩寇志》,試再舉出《水滸傳》中的人物。
作者是一個有正義感,愛憎分明的人。《水滸傳》人物個性鮮明,宋江,林沖……
4.“……一知半解地讀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越看越懂”的含義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加以說明。
讀書越多,知識積累越多,理解能力就會越強。
5.解釋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表達作用。
(1)我只好帶對故事下文的無限懸念……表達出渴望和眷念之情。
(2)我決定咬了牙……形象地表現了決心之大。
《風箏》
(一)
北京的冬季,地上還有積雪,灰黑色的禿樹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
故鄉的風箏時節,是春二月,倘聽到沙沙的風輪聲,仰頭便能看見一個淡黑色的蟹風箏或嫩藍色的蜈蚣風箏。還有寂寞的瓦片風箏,沒有風輪,又放得很低,伶仃地顯出樵悴可憐模樣。但此時地上的楊柳已經發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們的天上的點綴照應,打成一片春日的溫和。我現在在那里呢?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而久經訣別的故鄉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
……
然而我的懲罰終于輪到了,在我們離別得很久之后,我已經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來毫不憶及的幼小時候對于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開,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時變了鉛塊,很重很重的墮下去了。
……
我還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著。
現在,故鄉的春天又在這異地的空中了,既給我久經逝去的兒時的回憶,而一并也帶著無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罷,──但是,四面又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
1.選文第一段畫線句子在文中的什么作用?
開篇點題,設置懸念,引出下文。
2.結合全文說說作者看到遠處一二風箏浮動“就感到驚異和悲哀”,這是為什么?
故鄉的風箏時節是春二月,春光明媚,北京冬季未過就放風箏,所以驚異。見到風箏就想起了小時候精神虐殺的一幕,而且無從不過,心頭不禁悲哀。
3.選文中剝奪弟弟的愛好對我的懲罰是指什么?“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中的不幸應該怎樣理解?
懲罰指自己心靈受懲罰,良心受到譴責,可謂不幸。
4,文中所說的“對于精神虐殺的這一幕”具體指什么?
指“我”不許小弟放風箏,發現他偷做風箏,氣得把要完工的風箏抓斷,踏扁了。
5.“我”為什么要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
就是不要望見春天,不要望見風箏,這才能忘卻,才能擺脫悲哀。
6.“非常的寒威和冷氣”指什么?
不僅指當時的勇氣,而且指心頭的悲涼。
7.文中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
勇于承認錯誤,勇于自責的人。
(二)
我是向來不愛放風箏的, 不愛, 嫌惡他, 我以為這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時大概十歲內外罷,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歡風箏,自己買不起,我又不許放,他只得張著小嘴,呆看著空中出神,有時至于小半日。遠處的蟹風箏突然落下來了,他驚呼;兩個瓦片風箏的纏繞解開了,他高興得跳躍。他的這些,在我看來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舊不很看見他了,但記得曾見他在后園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同堆積雜物的小屋去,推開門,果然就在塵封的什物堆中發見了他。他向著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驚惶地站了起來,失了色瑟縮著。大方凳旁靠著一個蝴蝶風箏的竹骨,還沒有糊上紙,凳上是一對做眼睛用的小風輪,正用紅紙條裝飾著,將要完工了。我在破獲秘密的滿足中,又很憤怒他的瞞了我的眼睛,這樣苦心孤詣地來偷做沒出息孩子的玩藝。我即刻伸手折斷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論長幼,論力氣,他是都敵不過我的,我當然得到完全的勝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絕望地站在小屋里。后來他怎樣,我不知道,也沒有留心。
1.文中畫橫線處應填的關聯詞語恰當的詞是( B )
A.雖然 但是 因為
B.不但 并且 因為
C.雖然 但是 所以
D.不但 并且 但是
2.第一段中寫道“他只得張著小嘴,呆看著空中出神,有時至于小半日”,運用的是什么描寫方法?有什么作用?
動作、神態的描寫。 突出對風箏入迷。
3.我為什么鄙視“放風箏”
我以為這是沒有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
4.第二段中的“即刻伸手抓斷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上,踏扁運用的是什么描寫方法?有什么作用?
動作描寫。突出我的專制,盛怒和蠻橫。
5.用作者自己的話來概括第二段文字的內容。
精神的虐殺。
《回憶我的母親》
我應該感謝母親,她教給我與困難作斗爭的經驗。我在家庭中已經飽嘗艱
苦,這使我在30多年的軍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沒感到過困難,沒被困難嚇
倒。母親又給我一個強健的身體,一個勤勞的習慣,使我從來沒感到過勞累。
我應該感謝母親,她教給我生產的知識和革命的意志,鼓勵我以后走上革
命的道路。在這條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認識:只有這種知識,這種意志,
才是世界上最可寶貴的財產。
母親現在離我而去了,我將永不能再見她一面了,這個哀痛是無法補救
的。母親是一個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國千百萬勞動人民中的一員,但是,正是
這千百萬人創造了和創造著中國的歷史。我用什么方法來報答母親的深恩呢?
我將繼續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國
共產黨,使和母親同樣生活著的人能夠過快樂的生活。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
能做到的。
1、 寫出文中概述母親對作者教育影響的句子。
(1)她教給我與困難作斗爭的經驗。
(2)母親又給我一個強健的身體,一個勤勞的習慣,使我從來沒感到過勞累。
(3)她教給我生產的知識和革命的意志,鼓勵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2、第三段中,“離我而去”是什么意思?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去世 表達了作者對失去母親的深沉的哀痛之情。
3、文中畫橫線句子所用的表達方式是什么?“創造了”和“創造著“是否重復?為什么?全句的深刻含義是什么?
議論 不重復,“創造了”是已經創造的意思,“創造著”是正在創造的意思。全句的含義:強調正是如母親這樣平凡的人民創造著中國的歷史。
4、“這是我能做到的”中“這”指代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指代兩個盡忠的具體內容
5、作者用了兩個“盡忠”,這是報答母親的方法或行動。“盡忠”的目的是使和母親同樣生活著的人能夠過快樂的生活。
6、文中說到的“希望”是指中國共產黨
7、你的母親有什么樣的特點?用一件小事具體描述出來(不少于100字)
《小巷深處》
①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感到了自己的不同一般。同學異樣的目光,老師分外的關切,時刻提醒著我:我,是一個瞎子撿來的女兒;我,擁有的是一個特別貧窮的家。
②我開始沉沒,開始回避所有的同學甚至開始厭惡我的家。我不再與母親相伴而走,也不再從母親賣冰棍的那條路經過,那段時間,除了幾頓飯之外,我幾乎整天泡在教室里,只是為了在那個卑微的家里少待些時間。有人向她問起我,她依舊滿面春風:“莉學習忙呢!老師贊她有出息呢!哪會在家耗時間!”除了我,誰也不可能看出她心中深深的落寞。
③時間飛逝,終于,在中考過后的一個月,我接到了縣城重點高中的錄取通知書。我終于可以名正言順地擺脫自己家庭的陰影,住進那隔了一座又一座大山的縣城一中了。
④臨行前,我穿上了母親用從微薄的生活費中硬扣下的錢購置的連衣裙。當我看見穿衣鏡中頗具城市少女風采的“我”時,我終于下了決心,轉向母親,吞吞吐吐卻又異常清晰地說:“媽……您……以后別……如果沒急事的話……不用去找我……”“為什么?”好長好長時間的沉默,終于,她點了點頭,順手取過她那根不知啥時已從角落里拿出來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叩擊著地面向廚房走去。“您……”我上前扶住她,可她輕輕推開我:“我去幫你弄點好吃的,食堂少油。”我有些哽咽,但我什么也沒有說。
1、第① 段中“我漸漸感到了自己的不同一般”,“不同一般”體現的哪些方面?
“我”是一個瞎子撿來的女兒,擁有的是一個特別貧窮的家。
2、第②段中母親“依舊滿面春風”與“心中深深的落寞”形成了強烈的對照,這樣說明了什么?
形象地說明了母親在人前“以我為榮”,巧妙掩飾因我不回家而引起的內心深深的失落,作為女兒的“我”,雖能察出母親心中的落寞,卻不為所動,從而表現出母愛的偉大無私。
3、第③段中寫“我:住進了那隔了一座又一座大山的縣城一中有什么作用?
為下文寫母親不辭辛苦去學校看“我”埋下伏筆。
4、第④段中“當我看見穿衣鏡中頗具城市少女風采的‘我’時”一句中“我”為什么加引號?
穿上連衣裙的“我”不是原來的“我”,不再樸實、純潔。
5、第④段中哪些句子表明了“我”有強烈的虛榮心?
我穿上了母親用從微薄的生活費中硬扣下的錢購置的連衣裙,吞吞吐吐卻又異常清晰。
6、第④段中母親早已察覺“我”對她的感情變化,但文章并沒有直接寫出,而是間接地說明了這一點,找出相關語句,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終于,她點點頭,順手取過那根不知啥時已從角落里拿出來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好處:含蓄的寫法,寫出母親對“我”觀察細致,了解透徹,母親為不影響“我”的情緒,而抑制自己的感情,更有利表現母親對“我”深深的愛。
7、當我要求母親沒急事別去找我時,母親沉默可好長時間,請想像描寫一下母親的心理活動。
例:“這孩子怎么變成了這樣?她怎么就一點也不體諒我,唉,算了,自己吃點苦沒什么,還是別難為孩子了,只要她高興,怎么樣都成。”
8、“我”對母親與母親對“我”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這樣寫有何好處?
通過寫“我”的虛榮、淺薄來襯托母愛的深沉無私。
《我的老師》
①但是,也就在這時候,我體會到大自然對人并不總是善的、美的。早晨從家出門時天氣很好,但很熱。因為走的路程較長,我們坐在樹陰下休息過兩三次,最后一次是停在離家不遠的一棵水果樹下休息。果樹給人們提供一塊涼爽的遮陰地,我在老師的幫助下,很容易地爬到樹上去了。我一直往上爬,在樹枝叢中找到一塊能坐的地方。由于這塊陰涼地方很好,莎利文小姐建議,我們就在樹陰下吃午飯,叫我等她拿來午飯后,我再從樹上下來。
②突然間天氣起了變化,太陽一下子沒有了。我知道天空已是烏云密布,因為我身上已感覺不到陽光照射的熱量,還聞到一股奇異的味道從大地散發出來,我意識到這是雷雨的預兆。我離開了老師,一個人高高地懸掛在樹枝上,我感到非常害怕,也感到很孤單。我的周圍是無垠的空間,一切都是那么陌生。我坐在樹枝上靜靜地等待著,我想只有等老師來,我才能從樹上下來,否則別無辦法。
③周圍死一般的沉寂。樹葉子開始騷動,然后整個樹都在顫抖。要不是我使勁地抓牢樹枝的話,一陣強風早就把我從樹上刮下來了。狂風怒吼,樹不停地、猛烈地搖晃著。一陣傾盆大雨把我周圍的小樹枝都打斷了,我想從樹上跳下來,但周圍的恐怖氣氛使我動彈不得,我只好仍留在樹上。我感到一陣轟鳴聲,似乎有什么重物掉下來,我坐的樹枝搖晃得更厲害。我想樹和我會一起倒下來。正巧這時,我的老師來了,她一把抓住我的手,扶我從樹上下來。我緊緊摟住老師,我感到非常高興,我的腳又重新踏在堅實的土地上。這件事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課--大自然并不總是對你微笑,給你仁慈。
1、 解釋詞語
騷動:動亂。
顫抖:哆嗦;發抖。
2、 概括這三段要表達的意思。
我獨自一人在樹上,在大雨來臨之前產生恐懼心理,這件事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課。
3、 找出大雨將至時對自然環境的描寫,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周圍死一般的沉寂。……猛烈地搖晃著。“渲染了自己的恐懼心理,為下文埋下伏筆。
4、 莎利文老師是通過何種途徑讓我認識大自然的。
讓我置身于大自然,親身體驗自然中不仁慈、不友好的一面。
5、 “這件事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課”這句話中“這件事”是指什么?
讓我獨自在樹上感受大自然,經歷暴風雨。
6、 文中哪句話表達了“我”從這件事中得到的認識?表達方式是什么?
“大自然并不總是對你微笑,給你仁慈。“表達方式是議論。
7、 第②段中“離開了老師,我一個人高高地坐在樹枝上,感到非常害怕,感到非常孤單”,請合理想像我此時的心理感受。
例:老師,你去哪兒啦?為什么丟下我一個人呆在這兒?要下雨了,我真的好害怕,好孤單,老師,你快來吧!你快來吧!
8、 莎利文老師可以說是改變了海倫的命運,這樣的老師好嗎?好在什么地方?
好。老師善于發掘學生的潛能;熱愛自己的學生;把知識學習和生活聯系起來;引導學生認識生活的美好,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為學生的生活帶來歡樂。
《春》
(一)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在嘹亮地響。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子卻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鄉下去,小路上,石橋邊,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還有地里工作的農夫,披著蓑,戴著笠的。他們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1.第一段雖寫春草,但寫了人的動作行為,目的是什么?
寫人的動作行為,實際上是間接地寫草地,突出草地的嫩綠可愛柔軟舒適。
2.作者寫春花從哪幾個角度進行觀察描寫的?突出了春花哪幾個方面的特征?
視覺、嗅覺、聽覺 突出了春天花朵多,花色艷,花味香的特征。
3.短文寫春花花色艷,品種多,可用成語繁花似錦(花團錦簇)來概括。
4.作者寫春花,既有實寫,又有虛寫,虛寫的句子是: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由此句聯想到一個成語是春華秋實。
5.文中寫春花是正面描寫,寫蜜蜂等的對春花的是側面描寫。
6.“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這幾句話為什么要這樣排列?
與桃樹、杏樹、梨樹的排列順序一致。
7.“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中的“鬧”字寫出了怎樣的情景?你能寫出有同樣情味的一句古詩嗎?
寫出春意勃發、喧鬧、沸騰的景象。 “紅杏枝頭春意鬧”。
8.描寫春風,突出春風什么特點和暖、清新(用兩個詞語概括)?作者分別從哪幾種感覺上來描繪春風?各舉一例說明。
觸覺:“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
嗅覺: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
視覺: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
聽覺: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在嘹亮地響。
9.春雨,其特點是細密和輕盈。描寫的順序是從靜景寫到動態,從物寫到人,由近到遠,這段描寫所形成的意境是恬靜和平。
(二)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他領著我們上前去。
1.這三句話都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本體都是春天,喻體分別是剛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壯的青年,贊美了春天的新、美、力(僅限一個字)的特征。
2.這三個比喻句的含義分別是什么?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是說春天是一年之始
春天像小姑娘,是說春天嬌艷美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是說春天充滿活力。
3.這三個比喻句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
三個比喻句順序不能調換。因為三個比喻句連用,從多方面,形象生動、完整地展示了春天整個生長、發育成熟的過程,揭示了春天的個性,給人以豐富的美感。若調換順序,則打亂了事物之間內在的聯系,不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
《濟南的冬天》
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象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象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古老的濟南,城內那么狹窄,城外又那么寬敞,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對,這是張小水墨畫,或者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
1.本段描寫的內容是雪后山景
2.“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這句話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過渡句,承上啟下
3.“山的肌膚”指的是景色
4.第一段寫景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本段圍繞那個字寫景。
從上到下 的空間順序 “妙”
5.“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1)“這件花衣”比喻什么?(2)為什么會產生“被風吹動”的感覺?
(1)比喻下了小雪后的小山的山坡上一道白、一道暗黃的景色。
(2)前面已有“看著看著”,表明是人久久注視后的視覺變化,對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的波紋注視久了,以致產生了波動的感覺。
6.段中的兩個“臥”字傳神,形象地照應了前文的“暖和安適地睡著”一句,運用的修辭是擬人
7.“這是張小水墨畫”中的這指代(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的景色,這是個比喻句,本體是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屋頂上臥著點雪,喻體是小水墨畫,喻詞是 是 (暗喻)
8.試分析語段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把夕陽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擬為“害羞”的少女,情態可掬,“粉色”一詞,既寫出了夕陽斜照下薄雪的容顏,又與上句的比擬句相一致,“秀氣”這里的含義是玲瓏秀美。既寫出了濟南雪后山景的特點,又流露出作者的喜愛之情。
《竹林深處人家》
江南竹鄉,并不是沒有別的植物,但竹子之多,給你的印象似乎是,那里除了竹,其他便什么植物都不存在了。其實不是沒有而是看不到。遠遠望去一連幾座山頭,從山麓一直到山頂,不從平地開始就全鋪著竹,一層又一層的,不但分不出竹枝、竹干和竹葉,連房子、小徑和小橋流水都看不到,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沒了。當一陣風吹過的時候,竹海上涌著暗浪,一浪推著一浪,一直涌到很遠,你很難知道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綠色的竹海有多深,只是你看竹浪的起伏和它的氣勢,就意味著它是非常深沉的。
我們沿著一條路邊是小溪的石子路深入竹海去。兩旁高大的竹林密得看不見底,把路的上空蓋著,此刻陽光猛烈,在這里確絲毫感覺不到,仿佛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過。要不是當地的朋友帶路,恐怕很快就會迷路,因為在我看來,竹林里的大路小徑以至竹樹,都是差不多的,路上又沒有標志或街名。有時看到前面一叢像屏風一樣的竹擋著去路,心里想已經到盡頭了。但是到得前面,那一叢竹忽然像機關布景似的移開,我們已經發現另一條山路讓出來,很有點“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
1、 文段的作者從兩個觀景點描繪了不同的竹林景物,試用自己的話加以概括,并說說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景的?
(1) 遠望所見:遠遠望去,從平地到山頂全鋪著竹子,其余什么都看不見了,像全被竹海淹沒了,一陣風吹來,只見竹海一浪推著一浪,直涌到很遠。
(2) 深入竹林所見:山路兩邊高大的竹林很密,蓋住了天空,一點也感覺不到陽光的猛烈。我們走在路上就好像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過。有時看到前面的竹叢像屏風擋住去路,好像走不通了,但是我們走到前面一看,另一條山路有出現在我們眼前。
(3) 寫景順序:由遠及近。
2、“從平地開始就全鋪著竹”一句中用“鋪”而不用“長”,為什么?
極言竹子之多,“鋪”給人的感覺好像是一根挨一根。
3、第二段寫竹海有什么感受?從文中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這說明竹海的什么特點?
作者的感受是清涼、幽深、奇妙的,可從“仿佛是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過”看出;還可以從“那一叢竹……很有點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看出。這些感受說明了竹林的深、密的特點。
4、以上語段寫竹海用了哪些修辭方法?
比喻、擬人
5、選文用大量筆墨寫景,目的是什么?
本文雖然用了很多文字寫景,但目的不是為寫景而寫景,意在具體描繪竹子豐收的景象,表現竹農豐收的喜悅,起鋪墊作用。
6、“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一句是“山重水復疑無路”,能表現這一特點的句子是
“有時看到前面一叢……我們已經發現另一條山路讓出來。”
7、從這兩段的描寫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樣的感情?
可看出作者見到竹林時的驚訝、喜悅之情。
《空城計》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軍,自飛馬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于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城門內外,有二十余百姓,低頭灑掃,傍若無人。
懿看畢大疑,便到中軍,教后軍作前軍,前軍作后軍,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態?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兵若進,中其計也。汝輩豈知?宜速退。”
1、“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如此模樣”指的是什么?用文中的話回答。
孔明坐于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城門內外,有二十余百姓,低頭灑掃,傍若無人。
2、 司馬懿“笑而不信”,他為什么“笑”?“孔明坐于城樓之上,笑容可掬”,諸葛亮為什么笑?
這是一種懷疑繼而輕蔑的笑,他不相信諸葛亮在大軍壓境之時,會冒這么大的險。諸葛亮的笑是鎮定自若的笑,面對強大的敵人,為了退敵而臨危鎮靜、自信。
3、由哪個詞可看出司馬懿的心理變化,并決定退兵?用原文回答,他退兵的原因是什么?
“疑”字可看出司馬懿的心理變化。退兵原因,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兵若進,中其計也。
4、如果敵軍統帥換了司馬昭,空城計還會用嗎?用了還會成功嗎?
憑諸葛亮的智慧,以他對司馬父子的了解,如果敵軍統帥換了司馬昭,諸葛亮可能會用別的計策,不可能再用空城計了,如果要用,空城計肯定會失敗。因為司馬昭年輕氣盛,無所畏懼有可能會攻城,那么諸葛亮只能束手就擒。
5、根據語段,概括諸葛亮、司馬懿的性格:
諸葛亮:足智多謀、臨危不懼、出奇制勝
司馬懿:老謀深算、狡詐多疑、自負草率
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然十余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十五萬,望西城蜂擁而來!”時孔明身邊別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兵,已分一半先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眾官聽得這個消息,盡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孔明傳令,教“將旌旗盡皆隱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語者,斬之!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于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選文內容。
司馬懿兵臨西城,諸葛亮臨危施計。
2、選文第一段突出了軍情的危急,試從文中找出相應的語句。
司馬懿引大軍十五萬;(諸葛亮)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時孔明身邊別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
3、 文中加點的詞語換成“大驚失色”好不好,為什么?
不好,“盡皆“強調個個官員無一例外,更能突出情況已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4、閱讀選文第二段,試用自己的話說說諸葛亮所施的“空城計”“空”在哪里?
藏起軍旗;隱蔽軍兵;大開城門,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孔明只帶兩個小童在城頭焚香操琴。
5、城內軍隊已很少,諸葛亮為何還要下“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語者,斬之!”這樣的命令?
因為城越顯得“空“,就越能讓司馬懿心中起疑,令其中計。
《心聲》
①“程老師臉上有點發白。她嚴厲地咳嗽了一聲,趙小楨還是沒有舉手。全班都沒有人舉手。事先說好了的呀!
②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動著身子。他真想站起來。可是,如果舉了手,程老師會喊他嗎?課后趙小楨會不會嘲笑他?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風頭,是心里有種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來,吐出來。
③他咬緊了嘴唇,鄭重地舉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著程老師。
④程老師有點慌亂了。她的目光在全班同學臉上掃了一遍,想鼓勵更多的人舉手,可是,仍然只有一個李京京,這個聲音沙啞的李京京。她只好說了聲:“李京京,請你接下去讀。”
⑤“親愛的爺爺康司坦丁瑪卡里奇!”京京大聲地、充滿感情地念著:“我在給您寫信。祝您過一個快樂的圣誕節,求上帝保佑您……”
⑥要是他真給爺爺寫了信,爺爺一定高興得要命吧?爺爺的水煙袋還是那么光亮光亮嗎?他現在給誰講“長工與財主的故事“呢?還有妮兒,黑眼睛的、會爬樹的妮兒,她跟誰坐在一塊兒吃桑果/他真想念他們,他愿意離開城里的家,回到鄉下爺爺那兒去,一輩子不回來。一輩子!
⑦“‘……親愛的爺爺,發發慈悲吧,帶我離開這兒回家去,回到我們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了啦……我給您跪下了,我會永遠為您禱告上帝,帶我離開這兒吧……’萬卡嘴角撇下來,拿臟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
⑧兩顆晶亮的淚珠從京京眼睛里涌出來,“吧嗒”一聲落在手里的講義上,聲音那么響,把他自己都嚇了一跳。他立刻停止了朗讀,驚慌地往四下里看了看,還好,沒有人在笑話他,大家的神情都那么專注和認真。他稍稍地松了口氣,這才發現,自己早已經念過了趙小楨的那一段,幾乎把周海的一段也念完了。他想跟程老師道個歉,請老師原諒,可是心里難受得要命,什么話也說不出來。這個小小的可憐的“萬卡”,不知不覺中把他的魂兒都抓走了。老天爺,寫故事的人真有本事!
⑨他嘆了口氣,悄悄地坐了下來。教室里一片寂靜,靜得能聽見趙小楨輕輕抽泣的聲音。過了好一會兒,程老師從講臺上走下來,走到他面前,聲音顫顫地說:“李京京,請你……把課文全部讀完吧。”
1、指出⑧⑨段中表現京京情感變化的動作描寫的詞語并說說是什么心理。
淚珠涌出,感情投入,聯想到自己想爺爺和玩伴的感情;嘆口氣,坐下:心情輕松,完成心愿,表達了心聲的滿足。
2、認為程老師“只好說了聲:李京京請你接下去讀和用發顫聲音讓李京京讀完課文”是表現了她怎樣的心理。
無奈,不放心;感動,內疚
3、京京的心理有種憋了很久的感情,使他想讀課文,這種感情是什么?
埋在心底的親情、友情
4、“教室里一片寂靜”說明了什么?
同學們被京京的真情朗讀感動,沉浸在故事情節中
5、文中哪一處動作、神態描寫表現出京京的勇敢和堅定。
咬緊了嘴唇,鄭重地舉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著程老師
6、怎么評價趙小楨和李京京在公開課上的表現?
趙小楨在公開課的表現不好,原定好她朗讀,平時又很驕傲,到關鍵時候就不行,心慌,害怕了。
李京京真誠,勇敢,雖然平時讀課文不好,但這篇課文他太喜歡了,自己練過幾次,又有著與課文中人物的同感,有信心能讀好,所以大膽舉手了。
7、通過李京京的故事,你受到什么啟發?
啟發:做事要認真,要有真情實感,要勇敢。老師對學生不能只看表面現象,應深入理解學生內心。
王尊
[語文版七年級現代文課內閱讀訓練 備課資料(語文版七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語文版小學課件
10.九年級語文版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