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2、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4、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6、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7、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8、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9、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10、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11、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12、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13、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14、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15、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16、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17、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18、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19、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20、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21、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
22、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23、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24、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5、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26、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27、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28、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1),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29、子曰:“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30、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31、食不語,寢不言。
32、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33、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34、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35、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36、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37、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38、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39、子曰:“莫我知也夫)弊庸痹唬骸昂撾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40、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4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42、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43、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44、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45、子曰:“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46、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47、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48、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49、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50、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51、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52、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53、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54、子曰:“有教無類。”
55、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損矣。”
56、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57、子路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奕者乎?為之,猶賢乎已。”
58、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59、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60、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侯平貴
[七年級國學素材 備課資料(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0.七年級英語備課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