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國情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1)掌握“莫”“止”“剛”“疚”“腓”“思”“雨”等重要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2)通讀誦讀,品味詩歌的語言美,初步掌握詩歌的鑒賞方法。
2、過程目標:誦讀,合作學習,把握《詩經》重章疊句的好處。
3、情感目標:了解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愛護和平,珍惜生活,熱愛祖國,熱愛學習。
教學重點:
1、積累重要文言實虛詞。
2、賞析詩歌的藝術手法。
教學難點:
分析戰士歸途“我心傷悲”的原因及“樂景寫哀情”的手法。
教學方法:
誦讀、合作、探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和平一直是人們向往的生活方式,然而戰爭卻一直如鬼魅一樣,纏繞著和平。似乎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戰爭,因而戰爭是不少文學作品中永恒的話題。今天我們回到中華文學的源頭《詩經》,去感受戰爭給古人帶來的百味人生。
請同學們打開課本《采薇》。
二、回顧《詩經》有關知識
三、誦讀課文
1、自讀,結合注釋和工具書,解決字音
靡室靡家 不遑 歸聘 靡盬
牡 骙 腓 弭 霏霏
2、范讀
3、齊讀
4、指名學生誦讀,其他同學注意聽,指出優點與不足
5、自讀,梳理基礎知識(找出課文中重要詞語,并解決其意義和用法)
(1)古今異議詞:止 作 聘 孔 路
(2)通假字:莫 爾 棘
(3)活用詞:日(名詞作狀語) 雨(名詞用作動詞)
(4)一般重要實虛詞:靡(無)、遑(閑暇)、牡(雄性鳥獸,與牝相對,如牝雞司晨)、捷(勝利)、骙骙(熟練的樣子)、載……載……(一邊一邊,如載歌載舞)
助詞,無實義:維、斯、思、止(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四、文本賞析
1、快速瀏覽課文,思考詩歌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戍邊戰士思鄉
2、是不是一開篇就寫思鄉呢?
--不是
3、開頭沒寫思鄉,寫采薇,這是《詩經》中的哪一種手法?還有哪些章用了這種手法?
--興,1-4的章都用了興的手法。1-3章都是以采薇起興。第4章以棠棣之花起興。(進一步加深對《詩經》“六義”的理解)
4、其實,作者寫采薇,不僅有興的作用,還應該有其它用意,要不,為什么不寫采蘑菇?“采菇采菇”不也行嗎?
--暗示了戰事的艱苦,戰士因為沒有足夠的糧食,所以才以野菜充饑;另外也渲染了一種悲涼的氣氛。
5、再看前三章有什么特點?
--重章疊句,有加強語氣一唱三嘆之效,有節奏感和音韻美。(齊讀體會)
6、前三章都以采薇起興,但也有變化,試說出。
--寫采薇從生到老的變化,反映了作戰時間之長,可能是一年,更可能是幾年、十幾年、幾十行。
--暗示時間的流逝,增強思鄉的表達效果。
7、那么戰士思家,他們有沒有回去呢?
--沒有,這反映了戰士保家衛國的高尚情懷,主動的去作戰。
8、第四、五章具體描寫了邊關戰事,都寫了哪些與戰斗有關的事物呢?
--高大的戰車、雄壯的戰馬、整齊的隊列、熟練的動作、精良的裝備等。
--戰士們對自己軍隊的強大,感到驕傲和自豪,面對強敵,雄糾糾,氣昂昂,同仇敵愾。最終取得了戰事的勝利(一月三捷)。
9、戰事勝利了,終于可以回家了吧,最后一章在寫法上與前面幾章有何不同嗎?
--最后一章以抒情為主,借景抒情;另外用了對比手法,以離家時的歡愉與歸家時的憂傷作對比。
10、既然可以回家了,為什么“我心傷悲,莫知我哀”呢?你知道“他”的哀嗎?試說一說。
--多年的在外作戰,音書斷絕,家鄉的親人還在否?人事變化大否?(“少小離家老大回”)“去時里下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幾十年的離家,家鄉的老母親或許早已化成一冢墳墓了……真是“近鄉情更切,不敢問來人”啊。懷著種種復雜的心情,兇多吉少,怎么能不悲哀呢?
《古詩十九首》:“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道逢鄉里人,家中有何誰?”
五、小結
這首詩歌寫到在國家危難之時,戰士在思歸與作戰之間,毅然決然選擇作戰,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利益。
作為現實主義詩歌,《詩經》中的愛國主義情懷在今天仍然具有現實意義。今天我們的釣魚島正面臨著日本的覬覦(日本已經聲明從個人手中購買釣魚島),在這種情況下,你應該怎么去做呢?
--冷兵器時代,人多力量大,而現代戰爭的今天,人多已經不是優勢,應該以科技武裝自己,打好科技戰。作為我們同學們,應該努力學習,掌握好科學文化知識,為祖國奉獻自己的力量,這樣也就足夠了。
六、布置作業
詩歌最后一章“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歷來為人所稱道,請同學們擴寫成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
七、板書設計
采薇思歸
戰場戰事
回家悲傷
曹晴
[《采薇》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相關文章:
4.詩經采薇教案教學設計
10.高一必修五數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