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
教學目標:
(1)了解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感受鄉土文化的獨特魅力。
(2)培養學生閱讀理解以及聯想、想像的能力。
(3)培養學生合作團結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龍舟賽的精彩場面描寫。
(2)聯想的作用。
教具安排:多媒體投影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中秋節吃月餅,這是我們的傳統習俗。同學們還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在這些節日里有哪些習俗呢?(學生自由討論,發言)
這些傳統習俗,表達著人們的美好心愿,寄托人們對親人的祝福,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追求,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與來歷:
二、走進課文
1、聽錄音讀課文。
2、檢查預習情況,正音辨形:
茶峒 擂鼓 吶喊 調理
不拘 泅水 戍軍 蘸酒
3、啟發提問:
(1)如果你是導游,根據課文內容,你會給游客介紹哪些風俗?(學生自由發言)
(2)文中重點寫了什么風俗?(賽龍舟)
4、整體感知:
(1)文中從哪些方面描寫賽龍舟的盛況?
(2)當時又是一種怎樣的場面?這樣寫出了人們怎樣的精神?
5、精彩賞析:先請一位同學來讀一段文字:每只船可坐12個到18個槳手……便使人想起小說故事上梁紅玉老鸛河水戰時擂鼓的種種情形。
(1)、漿手每人持一只短槳,隨了鼓聲緩促為節拍,把船向前劃去。
(2)、帶頭的坐在船頭上,頭上纏裹著紅布包頭,手上拿兩只小令旗,左右揮動,指揮船只的進退。
(3)擂鼓打鑼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劃動便即刻嘭嘭鐺鐺把鑼鼓很單純的敲打起來,為劃槳水手調理下槳節拍。
提問: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寫龍舟賽的精彩場面的。
【歸納】槳手、帶頭的、鑼手、鼓手的外貌和動作描寫
請找出來:槳 手----持、劃 帶頭的----纏裹 拿 揮動 指揮
鑼鼓手----敲打 調理
討論,明確外貌和動作描寫 的作用。
(4)再請同學們找一下,除了直接描寫船手們,作者還從什么方面突出這龍舟賽的緊張與激烈?
(“鼓聲如雷鳴,加上兩岸人吶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說故事上梁紅玉老鸛河水戰時擂鼓的種種情形”。)
梁紅玉在黃天蕩老鸛河抗擊金兵,一場水戰幾乎使得金兵全軍覆沒。
這與龍舟賽有關嗎?兩者有相似點嗎?這里作者運用了什么的手法來寫的?
【歸納】聯想。兩者相似點在: 場面緊張、激烈
鼓聲如雷聲,加上兩岸人的吶喊助威聲------水戰時擂鼓,激戰喊殺聲。
作用是什么,請位同學來歸納一下好不好?
(歸納:聯想的作用是突出龍舟賽的緊張、激烈、熱鬧)
(5)側面描寫及其作用。
(6)看“賽龍舟”,多媒體簡介:
6、拓展延伸:請你們開動一下腦筋,也來試著聯想一下,假如你處在這樣的場合,這樣令人熱血沸騰的場景之中,耳朵里充滿了吶喊之聲,你會聯想到什么?能不能從文中再找出能突出龍舟賽熱鬧歡騰場面的側面描寫的內容呢?獎品并不豐厚,為什么人們干得如此賣力呢?
相互討論兩至三分鐘,然后口頭交流一下。
(歸納:運動場,足球比賽,大型歌舞演唱會,激烈的戰斗場面)
側面描寫:看比賽的人們:“莫不倒鎖了門,全家出城到河邊看劃船。”
“軍官,稅官以及當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稅關前看熱鬧”
不講等級,不論老少,傾家出去,全城出擊,爭睹龍舟競賽,這一切都透露出了龍舟賽的熱烈歡騰。
【歸納】體現出團隊意識、參與意識、競爭意識,或者說,體現的是團結合作的精神,奮力拼搏精神,表現出的是人與人的真誠。
其實,在我們的校運會上,不管是參賽的選手也,啦啦隊也好,盡管得到了獎品算不了什么,啦啦隊不用說了連獎品也沒有。但大家圖的就是能為班級爭光,為學校爭光。同時,齊心協力,相互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績。
三、總結歸納:
上面,我們一齊隨著沈從文去茶峒參觀了他們的端午日風情。感受到了那里節日歡騰熱鬧的氣氛。同時,也增長了不少知識,真是不虛此行!
(提示要點: 湘西的端午日,以龍舟競賽作為重頭戲。作者就抓住了這個重點,象一個向導一樣,為我們詳細描述了龍舟競賽的精彩場面。并通過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面,突出了龍舟競賽的熱烈與歡騰。同時運用了聯想的手法,渲染出競賽的緊張、激烈程度,讓我們仿佛置身于這一場景中,一同和茶峒人歡笑,嬉戲,共同度過這個充滿了喜慶的節日。)
四、布置作業:
選擇一個節日,學習課文描寫一個精彩場面。
月是故鄉明
[《端午日》公開課教案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4.雨巷公開課教案
5.《雨巷》公開課教案
7.小班的公開課教案
10.小班簡單公開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