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掌握作文“選材”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學生的選材能力。
【技巧點撥】
1、緊扣中心(準)
材料是為表現中心思想服務的。因此,選材必須緊緊圍繞中心,選取恰當的典型的材料。如果所選材料不能表現中心,不管它如何精彩,也不能用。
2、真事真情(真)
回避陌生、首選熟悉,自己親眼所見的,親身經歷的,親耳所聞的,深切感悟的,才是了然于心的,才是真實動人的。只有先感動自己,才有可能感動別人。對于自己不熟悉、不大熟悉的材料,選用時很容易出現漏洞,要慎重選用。
3、富有新意(新)
①大凡好的文學作品總跳動著時代的脈搏,因此選材要著眼于當代,緊貼現實,堅持選新的,不選舊的,選感人的,不選平淡的。②力求新穎。選材貴“新”,最忌拾人牙慧,落入俗套。盡量達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4、小事入筆(。
記敘文的選材不一定非得選用那些驚人的大事,往往一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同樣能反映事物的本質,正所謂滴水也能折射太陽的光輝。如《最后一課》、《走一步再走一步》均為小事,卻有力地表現了主題。
5、細節描寫(細)
把精華的部分亮出來。材料的精華部分,主要是與主旨緊密勾連的那個部分,具有較強感染力的那個部分。對于這些地方,要濃墨重彩,細致描繪。如《背影》中父親為我買橘子這一情節作者就濃墨重彩、精雕細琢。
總之,選材的方法還有很多,但無論如何,都要圍繞中心選材,為表現中心服務。
【精彩回放】
朱自清《背影》
模特亨特《走一步 再走一步》
莫懷戚《散步》
都德《最后一課》
【智慧收藏】
通過閱讀上面內容,你在選材方面獲得了哪些感悟?請具體地總結出來,以便讓自己的作文知識更清晰概括:
【失誤警示】
1、視野狹窄,所選事情雷同,出現了“撞車”現象。直接導致閱卷老師的視覺疲勞,自然不會給高分。
2、材料陳舊,一寫父母,就是送我上學、接我放學之類的材料;一寫老師,就是帶病給我們上課,深夜加班批改作業之類的材料;一寫同學,就是借學具給我、教我解不會的題目之類材料。
3、胡編濫造,為了追求感人的效果,不少同學誤入歧途,明明父母健在,卻胡編說“父母雙殘”甚至“父母雙亡”;明明自己每天都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卻說自己經歷豐富,曾一個人背著行囊在外流浪,靠打工生活……假的終究是假的,沒有自己真實的情感體驗,往往連自己都打動不了,又如何打動別人呢?
【實戰演練】
★“記住這一天”作文選材訓練
學生選材舉例:
1、奶奶房子動遷歌頌政府把老百姓的溫暖放在心中。
2、在收拾房間,掃地時,發現了幾根短短的白發,知道是父親的,聯想起父親從小到到大為自己的種種付出可自己平時卻渾然不覺,還常沖父親發脾氣,這一天感悟父愛的偉大,親情的可貴。
3、參觀上海歷史博物館“中國青銅器”展覽,贊美祖國悠久文化和文明史
4、我在一次質量檢測中成績優異,這一天對我來說太不尋常啦。
5、親朋好友都來給我過生日,我很高興,很幸福。
6、2012年6月15日,神舟九號載人飛船發射圓滿成功。
以上材料,那些更有價值?為什么?
★“感動常在” 作文選材訓練
學生選材舉例:
1、我站在擁擠的公交車上,一位老奶奶上車,別人都沒有聽從售票員的話讓座給她,最后是一位外地民工模樣的人讓座了,他的善良令我很感動。
2、小時候,爸媽工作忙,就把我寄養在70多歲的爺爺家。一年冬天半夜我發起了高燒,爺爺立刻背著我,頂著呼嘯的狂風向醫院跑去。 他那瘦小的身軀突兀的背脊,背著我顯得有些體力不支了。我感動流下了眼淚。
3、我上課說話,老師提問到我,同桌及時偷偷把他已答好的卷子遞給我,解了我燃眉之急;一次大考,我被一道題難住,同桌交卷時偷偷擲給我一張有這道題答案的紙條,我為同桌的行為所感動。
4、一位白領在因為沒有聽老板的話,被老板辭掉了,一些同事怕老板,遠遠躲開他,只有一個同事,主動幫他整理東西,他很感動,我讀后也很感動。
5、一天放學回家,發現媽媽準備了一桌子的食物,原來那天是我的生日。爸爸買了一個生日蛋糕送給我,表弟和表妹們都來了,他們為我唱生日歌,我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6、從小到大都是母親給我過生日,這次我決定給媽媽過生日,我從外婆那里打聽到媽媽生日具體日期。在媽媽生日那天,我用自己的零化錢給媽媽買了一個蛋糕,又把剛剛考完試的我得了高分的英語卷子放在上面。當晚上媽媽下班回來,看到我精心準備的一切,感動得流下了眼淚,我很開心。
問題:以上材料,哪些更有價值?
【選材導練】
要求:確定中心,為文章選擇幾個恰當的材料,寫下材料的大概內容。
作文一:以“良師”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體裁不限。
作文二:以“一道亮麗的風景”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體裁不限。
【教師寄語】
要選出真實、典型、新穎的材料,需要大家留心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用自己的頭腦思考,用自己的筆桿傾訴,相信自己一定能寫出漂亮的作文
黃山
[作文選材訓練導學案 (九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談中國詩》導學案
9.開學第一課安全教育導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