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詩兩首》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九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6-12-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課文研討

我愛這土地

一、整體把握

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詩中出現最多的兩個意象之一(另一個是“太陽”)。“土地”象征著生他養他而又多災多難的祖國。對“土地”的熱愛,是艾青作品詠唱不盡的旋律。

《我愛這土地》作于1938年11月,其時正值國難當頭,飽經滄桑的祖國又一次遭受日寇鐵蹄的踐踏。作為詩人的艾青,堅定地匯入民族解放斗爭的洪流中,并成為時代的“吹號者”。他說他“是作為一個悲苦的種族爭取解放、擺脫枷鎖的歌手而寫詩”。

“假如我是一只鳥”,全詩以這樣一個出人意料的假設開頭,使讀者不禁發出疑問,“鳥”的形象和作者所要歌頌的“土地”有著什么樣的聯系呢?

作者對此作出了闡釋。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在炮火連天、國運危急的時刻,一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鳥也要奮力抗爭,用自己的歌喉發出不屈的聲音。這使人聯想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嘶啞的喉嚨”,讓我們看到這是一只飽受磨難的鳥,它的歌聲,是用整個生命發出的。

下面四行詩,分別描述了鳥兒歌唱的四個對象:土地、河流、風、黎明,它們的核心是“土地”。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這四個對象前面都加了長長的修飾語。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是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國土的寫照。

“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土地上的河流,像長期郁結在人民心中的悲憤一般洶涌奔流。

“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土地上空吹刮著的風,象征人民心中對侵略者暴行的憤怒。

“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預示著人民為之奮斗獻身的獨立自由的曙光,必將降臨于這片土地。

“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小鳥活著時,傾盡全力為土地而歌唱,死后,又將自己的全身投入土地的懷抱,連羽毛都與土地融為一體。

在詩的第二節,作者筆鋒一轉,由上文對歌唱者動態的描述,轉而對“我”進行了一個近鏡頭的特寫。這是以設問的方式進行的。“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眼里常含淚水”這樣一個靜態的特寫,表現了悲憤痛苦的情感恒久縈繞于“我”的心中。“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現實,對祖國愛得愈深,心中的痛苦也愈強烈。

最后兩句是全詩的精華,它是那個苦難的年代,一切愛國知識分子對祖國的最真摯的愛的表白。這種愛刻骨銘心,至死不渝,不僅來自詩人內心深處,更是全民族普遍的愛國情緒的濃縮。艾青以這兩句詩,抒發了那個時代華夏兒女共同的心聲。

二、問題研究

1.“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兩行詩作為《我愛這土地》的開頭,為全詩定下了怎樣的基調?

在詩的開頭,詩人把“我”假設為一只“鳥”的形象,而且這“鳥”是飽受磨難的喉嚨嘶啞的鳥,使讀者立刻被詩人的憂患意識所感染。這憂患意識來自對多災多難的祖國博大深沉的愛。詩歌就在這樣的基調下,進一步展開了對鳥兒歌唱對象的描述,它們是:土地、河流、風、黎明。從四個歌唱對象前面的修飾詞語看來,它們都是長期遭受風雨打擊、悲憤滿懷、奮力抗爭的形象,與下文鳥兒獻身于土地的精神正相吻合,這就強化了詩人所要表現的“愛土地”“愛祖國”的主題。

2.《我愛這土地》的第二節與第一節有著怎樣的聯系?把第二節去掉,詩歌主題的表達將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如果說第一節是對“愛土地(祖國)”主題的抒情性的鋪陳描述,第二節短小精悍的兩行則可看作是對主題的高度凝練的概括。去掉第二節,詩意則得不到提煉和強化。

鄉  愁

一、整體把握

讀《鄉愁》這首詩,我們能感到詩人余光中心靈深處一個執著的主導情感──對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認同感。

很顯然,這首詩以形式上的四個小節,將“鄉愁”分為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在時間上是前后順承的,即:小時候-長大后-后來-現在。這幾個標示時間的短語,都明確出現在這首詩每一小節的第一行。

我們可以看出,詩的每一小節,實際上都對應著人生的某個階段。作者以空間上的阻隔作為這四個階段的共同特征,即:小時候的母子分離-長大后的夫妻分離-后來的母子死別-現在的游子與大陸的分離。詩人為每個階段的鄉愁找了一個具體的對應物:郵票、船票、墳墓、海峽。時空的隔離與變化,推進了詩情的層層深化。少小離家,與母親書信往來,鄉愁寄托在小小的郵票上。成年后,為生活而奔波,與愛人聚聚離離,船票成了寄托鄉愁的媒介。到后來,一方矮矮的墳墓,將我與母親永遠分開了!詩至此處,讀者不禁會想,世間還有什么樣的離情比死別更令人斷腸?有,那就是鄉愁!一灣淺淺的海峽將“我”與祖國大陸隔開,個人的故鄉之思上升到了家國之思。全詩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長長的余味。

《鄉愁》這首詩,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映射著中國古典詩詞的神韻和魅力。從內容上說,“鄉愁”是中國傳統文學經久不衰的主題,余光中雖曾接受過現代主義的浸染,但骨子里深受中國古典文學的熏陶,詩歌內容觸及思想深處的“中國意識”時,自然而然地攝取了“鄉愁”這一主題。歷代愛國知識分子有借詩詞歌賦流露家國之思的傳統,本詩在這一點上可謂傳承了民族的歷史文化。從形式上說,這首詩恰到好處地運用現代漢語,使之帶上了古典詩詞的格律美和音韻美的特點。詩的節與節、句與句均衡對稱,但整齊中又有參差,長句短句變化錯落;同一位置上詞語的重復和疊詞的運用造成一種類似音樂的回環往復、一唱三嘆的旋律,給全詩營造了一種低回悵惘的基調。

二、問題研究

 “鄉愁”本是一種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鄉愁》里,它轉化成了具體可感的東西,作者是如何實現這一轉化的?

作者巧妙地將“鄉愁”這種情感進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對應物。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里,“鄉愁”分別寄托在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等對應物上,這樣,詩人的鄉愁就不至于無所依附。類似的托物寄情的技巧在余光中其他的詩作里也時有所見。如:

鐘整個大陸的愛在一只苦瓜

  皮靴踩過,馬蹄踩過

  重噸戰車的履帶踩過

  一絲傷痕也不留下

──《白玉苦瓜》

臺風季,巴士峽的水很擁擠

  我的血系中有一條黃河的支流

  黃河太冷,需要摻大量的酒精

  浮動在杯底的是我的家譜

  喂!再來杯高粱!

──《五陵少年》

在林肯解放了的云下|

  惠特曼慶祝過的草上

  坐下,面對鮮美的野餐|

  中國中國你哽在我喉間,難以下咽

  東方式的悲觀

──《敲打樂》

 “鐘整個大陸的愛在一只苦瓜”,是詩人參觀故宮博物院藏品后吟出的名句,他巧妙地將大陸之愛與一只晶瑩剔透、幾經劫難仍完好無損的白玉苦瓜聯系到了一起。而詩人留學異邦因孤獨冷寂而酗酒的情緒,被別出心裁地喻為“黃河太冷,需要摻大量的酒精”。

類似的例子還有,“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張大陸……這是最縱容最寬闊的床/讓一顆心滿足地睡去,滿足地想”(《當我死時》),“在此地,在國際的雞尾酒里,/我仍是一塊拒絕融化的冰”(《我之固體化》),等等,這些詩句均將詩人心中難以言說的情緒物化成具體可感的東西,激蕩著讀者心中共有的情感。

練習說明

一、背誦這兩首詩。思考“土地”與“鄉愁”的含義。

此題意在引導學生從標題入手,整體把握這兩首詩的思想內涵。

艾青是一位與“土地”聯系得非常緊密的詩人,他的詩歌中出現最多的兩個意象是“土地”和“太陽”。前者象征祖國,后者象征光明(在本詩中,“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也是光明的化身)。詩題“我愛這土地”,表達了詩人對生他養他而又多災多難的祖國的深沉的愛,這首詩抒發了那個艱苦的年代里,為祖國的獨立自由而奮斗獻身的華夏兒女的共同心聲。

   “鄉愁”體現了詩人余光中思想中最執著的主導情感──中國意識。在詩中,隨著“鄉愁”在人生每個階段對應物的改變,“鄉愁”的情緒越來越濃,最終由個人的故鄉之思上升為帶有普遍意義的家國之思。

二、欣賞《我愛這土地》,探究下面兩個問題。

1.詩中“用嘶啞的喉嚨歌唱”的“鳥”是一個怎樣的形象?這只“鳥”歌唱至死,最后“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對此應如何理解?

2.這首詩的第二節與第一節之間有什么聯系?怎樣理解最后兩句詩之間的因果關系?

此題意在引導學生理解《我愛這土地》一詩的兩處難點,進而加深理解詩的思想感情。

1.這只“鳥”是一個飽受磨難,拼盡全力用整個生命去歌唱的形象。它歌唱土地、河流、風和黎明,生命耗盡后便投身土地的懷抱,與它所摯愛的土地融為一體,實際上寄寓了詩人愿為祖國獻出一切的決心。

2.如果說第一節是對“愛土地(祖國)”主題的抒情性的鋪陳描述,第二節短小精悍的兩行則可看作是對主題的高度凝練的概括。因果關系的一問一答,是愛國者目睹滿目瘡痍的祖國,愛得越深、痛得越切的悲憤表情的特寫。在這一節里詩意得到了提煉和升華。

三、《鄉愁》一詩中,詩人抓住“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這四種物象表達內心情感。說說詩人所抒寫的“鄉愁”是怎樣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一步步加深、升華的。

此題意在引導學生抓住這首詩的四個中心物象來理解這首詩的思想感情。

這四個對象,分別是人生四個階段“鄉愁”的對應物。這四個階段分別是:小時候-長大后-后來-現在。

小時候,詩人少小離家,與母親書信往來,鄉愁寄托在小小的郵票上。長大后,為生活而奔波,與愛人聚聚離離,船票成了寄托鄉愁的媒介。到后來,一方矮矮的墳墓,將“我”與母親永遠分開了!而現在,一灣淺淺的海峽將“我”與祖國大陸隔開。個人的故鄉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了一群人的家國之思。全詩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長長的余味。

四、下面這首詩,也是抒寫鄉愁,說說它與課文在表達上各有什么特點。(《鄉愁》,席慕蓉。詩略)

此題意在引導學生進行同類題材詩歌的比較閱讀。

這兩首詩有著相似的寫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陸,后來赴臺灣。兩位詩人都鐘情于中國古典文化,承繼傳統文化中鄉愁的永恒主題寫出了新意。

不同之處在于,席慕蓉的故鄉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長大,直到80年代才有機會踏上故鄉的土地。她只有在夢里,在詩中,寄托無限鄉愁。她的《鄉愁》纏綿悱惻,分別寫故鄉月夜的笛聲、離別故鄉時心中模糊的悵惘、別后對故鄉的綿綿思念,意境深幽,比喻新異,也具有比較強的時代意義。但在思想深度的開掘上,這首《鄉愁》不如余光中的《鄉愁》那樣深刻。

教學建議

一、《我愛這土地》一詩蘊含著深沉而真摯的愛國之情,要讓學生在朗讀的時候認真體會這種情感。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背誦《我愛這土地》。

二、讓學生理解《我愛這土地》中兩節詩之間的聯系,以及“鳥”的形象對表現主題所起的作用。

三、讓學生概括《鄉愁》中提到的人生四階段,找到每個階段鄉愁的對應物。引導他們理解鄉愁是怎樣升華為家國之思的。

四、有條件的話,讓學生讀讀余光中其他的詩,如《鄉愁四韻》《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五陵少年》《新大陸之晨》《春天,遂想起》《當我死時》,等等,體會這些詩中的思鄉情緒。

五、朗讀詩歌要注意語氣和語調,注意停頓。下面的朗讀示例,供教學時參考:

我愛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鄉愁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后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有關資料

一、關于艾青生平的一些情況(蔣海濤)

艾青是我的大哥。常有同志來訪,或寫信問我有關艾青的情況;同時我也發現在有關艾青的資料記述中,經常有與事實有些出入的情況。因此,我在下面對幾個有關的問題作些回憶,作為答復和訂正。

第一個問題,艾青的出生年月和對他早年在家鄉的一點回憶。

艾青出生于1910年,與曹禺、吳強、姚雪垠等都是同年。有的文章把他的出生月份弄錯了。1979年我為了編寫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艾青專集》,住在北京史家胡同我大哥家里,看到了在《長春》上發表的李又然同志寫的文章。這篇文章深情地回憶了他在巴黎時與艾青交往的情況,也提到了艾青這一筆名的來歷。李又然說:艾青在“蔣”字上打了一個叉,露出草頭成了“艾”字;“青”字呢?因為艾青是十二月生的。“艾”字的來歷與許多資料談及的比較符合,但他把“青”字的來歷搞錯了。李又然在30年代到我們家里住過一段時間,那時我才12歲光景。由于他是艾青的朋友,我們把他當大哥哥看待,他住在我家東廂客房里,還逗我下過圍棋,我輸了(我下圍棋是從艾青那里學來的)。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艾青在監獄中托人帶給李又然,后來在《春光》雜志上發表的。說艾青是十二月生,大概他沒有記清楚。根據我的記憶,我們兄弟三人的生日湊巧得很,都是農歷十七生的。艾青是二月十七,我的二哥是七月十七,我是十二月十七,月份是等差級數,很好記。

有人問,有的材料上說艾青兩字也是海澄(大哥原名蔣海澄)兩字的家鄉土音的諧音,對不對?我想,是有關系的,家鄉人稱海澄發音和艾青相近。

艾青熱愛家鄉,但他一生天南海北,國內除西藏、臺灣等地外,幾乎遍歷全國;國外到過幾個大洲。除童年和少年的一段時間外,在家鄉的時間并不長。法國留學回來和出獄后到過家里幾次也都沒住得很久。然而有許多事在我的記憶中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記起了在家里的堂前,在寫著“望益”那塊匾額的下面,晚上他對弟妹們講讀外國名著《茵夢湖》里的故事。我記起了他離開牢獄重新獲得自由后,同我們一起在本村祠堂前池塘里洗澡、戲水,他在池塘里低吟:“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這是我第一次聽到《國際歌》。他教我下圍棋,那黑白棋子還是用馬糞紙剪的,有時下得竟忘記了吃飯。他還同我們到村子附近的西周高背一帶游覽、寫生,或者到風光綺麗的山坡上、池塘邊觀賞,沐浴在大自然的波光色海里。他從外面帶回來許多書刊,有紅殼面的《吶喊》,有封面上好像幾個人挨在一起的《彷徨》,他住的東廂樓上的書櫥里擠滿了厚厚的現代雜志。這些都啟引過我在少年兒童時代就去輕敲文學的門扉。這一切,都像云煙消散一般地過去了,但當記憶一絲絲地重新縈繞腦際的時候,又好像沒有因年月的消逝而褪色。尤其是他為了投身于民族解放戰爭而離家遠走的堅毅意志,一直在我的心坎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抗戰炮火打響了,他又義無反顧地違反父親叫他留在家里的意愿,離開家庭,投身抗日救亡運動。臨行時并告訴我的二哥:“今后不管怎樣,你們兄弟倆要做正直的中國人,千萬不能參加那個黨(指國民黨)。”這一臨別贈言,也使我聯想到他的為人以及他為什么那樣熱愛魯迅的作品。

第二個問題,為什么有的文章和資料把艾青講成義烏人(直到1980年12月福建教育學院出的一篇談《黎明的通知》的資料還說艾青是義烏人)。

艾青是浙江金華人,他讀的浙江省第七中學(現在的金華一中),原來的校址就在金華的名勝古跡“八詠樓”的附近。南宋著名的女詞人李清照在金華住過,她寫過《武陵春》一詞,詞中寫的“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中的雙溪,就是義烏江和武義江匯合成的婺江。八詠樓樓高數丈,面臨婺江,登樓可以遠眺。李清照在丈夫死后來金華避難時,曾登臨過八詠樓,寫過很有氣勢的詩:“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后人愁。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題八詠樓》)

從金華出義烏門向東走,約七十華里的地方,有個村子叫畈田蔣,我們的家就在這個村子里。村子就在雙尖山下,艾青在《雙尖山》這首詩中這樣寫:“親愛的雙尖山,/你是我的搖籃──/早晨,你看著我起身,/晚上,你看著我睡眠。”的確,在我家的樓上,從北面樓窗望出去,可以看到雙尖山的山頂。雙尖山,在抗戰時期是金華東義烏西一帶游擊戰士經常出沒的地方。我記得,我初次看到的《獻給鄉村的詩》《雪里鉆》等詩,就是由當時金蕭支隊游擊戰士帶來的。從我們這個村子向東走兩里多路,就有一條小溪,隔溪就是義烏地界,我們村里的方言同史學家吳晗家鄉苦竹塘(屬義烏地界,離畈田蔣約五華里)的方言很相似,我們的母親又是義烏縣王阡(離我們村子10華里,比我們村子大)人,所以有的人就誤傳我們是義烏人。吳晗倒是真正的義烏人,他的外婆家卻在我們村子里。吳晗童年、少年時代在金華傅村育德小學和城里的金華中學(那時叫浙江省立第七中學)讀書,假日常到畈田蔣外婆家來,常同艾青一起玩。出生在義烏的名人較多,如陳望道、馮雪峰、吳晗等,所以有的人把艾青也說成義烏人。我們的村子離金華城70華里,離義烏城倒更近一些,也容易把我們當成義烏人。

(選自《艾青研究論文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有刪節)

二、艾青詩獨特的意象與主題(錢理群)

每一個有獨創性的詩人都有屬于他自己的意象:在這意象里凝聚著詩人對生活的獨特感受、觀察與認識,凝聚著詩人獨特的思想與感情。艾青詩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與太陽。

 “土地”的意象里,凝聚著詩人對祖國──大地母親最深沉的愛;愛國主義是艾青作品中永遠唱不盡的主題。把這種感情表現得最為動人的,是他的《我愛這土地》。

我們的祖國,貧窮落后,多災多難;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痛苦多于歡樂,我們心中郁結著過多的“悲憤”,“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然而,這畢竟是生我養我的祖國!即使為她痛苦到死,也不愿意離開這土地──“死了”以后連“羽毛”也要“腐爛在土地里面”。這里所表達的是一種刻骨銘心、至死不渝的最偉大、最深沉的愛國主義感情;這種感情在近代中國人民中具有典型性與普遍性。“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艾青的這兩句詩,真實而樸素,卻來自詩人內心深處,來自民族生命深處,因而具有不朽的藝術生命力。

 “土地”的意象還凝聚著詩人對生于斯、耕作于斯、死于斯的勞動者最深沉的愛,對他們的命運的關注與探索。艾青說過:“這個無限廣闊的國家的無限豐富的農村生活──無論舊的還是新的──都要求在新詩上有它的重要篇幅。”艾青最真切的詩情都是獻給中國的農民的: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一個地主階級叛逆的兒子獻給他的真正母親──中國大地上善良而不幸的普通農婦的頌歌。“大堰河”,作者說她沒有自己的名字,“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莊的名字”,而她又是用自己的乳汁養育了“我”的。這樣的描述是來自生活的,但同時又賦予了“大堰河”以某種象征的意義,簡直可以把她看作永遠與山河、村莊同在的人民的化身,或者說是中國農民的化身。作者在描述“大堰河”的命運時,所強調的依然是她的平凡性與普遍性:不僅她的歡樂是平凡的,就是她的苦難也是平凡的,普遍的。這是一個“沉默”的大地母親、生命的養育者的形象:沉默中蘊含著寬厚、仁愛、純樸與堅忍。這樣,在艾青的筆下,“大堰河”成了“大地”“母親(乳母)”“農民”“生命”多重意象的組合(與糾結)。這首詩可以看作是艾青的詩的宣言書:他至高無上的詩神是養育了他的以農民為主體的中國普通人民,他(她)們的生命存在。在以后的詩里,詩人關注的中心,始終是與中國土地合而為一的普通農民的命運。于是,他寫出了“土地-農民”受蹂躪的痛苦:“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饑饉的大地,朝向陰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顫抖著的兩臂”(《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在北方,乞丐用固執的眼光凝視著你,看你吃任何食物,和你用指甲剔牙齒的樣子”(《乞丐》),這里的每一個字都震撼著讀者的靈魂。詩人更寫出了“游動于地心的熱氣”、“土地-農民”的復活:“我們曾經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復活了!”“在它溫熱的胸膛里,重新漩流著的,將是戰斗的血液”(《復活的土地》)。隨著歷史的前進,詩人終于寫出了“土地-農民”的翻身與解放:“云從東方來,天下雨了,從東到西,從南到北,雨灑著冀中平原”,“到處都淋著雨水,到處都好像在笑”(《春雨》)。詩人正是通過對于土地的痛苦、復活與解放的描繪,真實地寫出了中國農村現實的靈魂。

 “太陽”的意象表現了詩人靈魂的另一面:對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熱烈的不息的追求。詩人說過:“凡是能夠促使人類向上發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詩的。”正是從這種美學思想出發,詩人幾十年如一日地熱情謳歌著:太陽,光明,春天,黎明,生命與火焰。這正是艾青的“永恒主題”。這一時期寫得最好的光明頌是《向太陽》與《黎明的通知》。《向太陽》全詩九節,共分四個段落。一至三節,“我”從昨天來:“昨天”我生活在“精神的牢房里”,“被不停的風雨所追蹤,為無止的噩夢所糾纏”──這是對舊中國人民命運的高度概括。四至五節,正面唱出了太陽之歌。這是“現代化城市”里的“太陽之歌”,詩人所要追求與表現的是現代化社會的新的理想,因此,人們從太陽里所受到的啟示是:創造性勞動,民主,自由,平等,博愛與革命。六至七節,歌頌“太陽照耀下”的抗日解放戰爭新時代里,祖國山河的蘇醒與人的新生。詩人著重抒寫了現實生活中的傷兵、少女、工人及士兵的形象,寫出了他們新的精神面貌。八至九節,轉向寫自己內心的感受,在新時代里靈魂的改造:與寂寞、彷徨與哀愁告別,勇敢地走向太陽,走向新生活。這首詩從一個獨特的角度歌頌了抗日解放戰爭給民族帶來的新生。《黎明的通知》則是以一個更加樂觀、明朗的調子宣告著新的時代的來臨:“趁這夜已快完了,請告訴他們,說他們所等待的就要來了!”在這里,詩人正是一個時代的預言者與理想世界的呼喚者。

(選自《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三、《我愛這土地》賞析(孫光萱)

《我愛這土地》作于抗戰初期。詩以“假如”開頭,這個頭開得突兀、新奇,不禁令人駐足觀望,凝神沉思。詩中的“鳥”是泛指,是共名,它不像歷代詩人所反復詠唱的杜鵑、鷓鴣那樣,稍一點染,即刻具有一種天然的特殊的情味和意蘊,而是全靠詩人在無所依傍的情況下作出新的藝術追求。再則,詩中特地亮出“嘶啞的喉嚨”,也和古典詩詞中棲枝的黃鶯、啼血的杜鵑、沖天的白鷺等大異其趣,它純粹是抗戰初期悲壯的時代氛圍對于詩人的影響所致,同時也是這位“悲哀的詩人”(詩人自稱)所具有的特殊氣質和個性的深情流露。

作為抒情的藝術,詩歌作品需要不斷地強化自己的感情,以便久久地撥響讀者的心弦。人非鳥獸,不言自明,此詩偏以“假如”開頭,這是第一層強化。誰不知道鳥聲優美清脆,此詩偏以“嘶啞”相形容,這是第二層強化。光有這兩層強化還不夠,于是詩中接連出現了所歌唱的對象:土地、河流、風、黎明。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詩人在描寫這些對象時達到了窮形盡相、淋漓酣暢的地步,充分體現了這位自由體詩人的藝術特色。我們知道,寫詩多半是忌用或少用“的”字的,那些民歌體作品不必談了,就是自由詩創作,也有不少人害怕“的”字一多,拖泥帶水,沖淡了詩味。艾青則不然,他敢于用由一系列“的”字組成的長句來抒發纏綿而深沉的感情,喜歡在所描寫的對象前面加上大量的形容詞和修飾語,以展現對象的神采風貌,形成一種特殊的立體感和雕塑感,這是艾青的自由詩創作不同于其他自由詩作者(如田間)的一個重要特色。《我愛這土地》自然也不例外,試看詩人在“土地”“河流”“風” “黎明”這樣的中心詞語前面特意加上的“悲憤的”“激烈的”“溫柔的”等許多修飾語,就不難窺見其中的奧秘了。

以上所說的這些描摹土地、河流等景觀的長句,可說是第三層強化。正當讀者為詩人不斷的歌唱──頑強的生命力所折服所吸引時,沒料到詩篇陡然來了一個大的轉折,一個破折號之后突出“我死了”,讓身軀肥沃土地,于是,生前和死后,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而在這強烈的對比和反差中一以貫之的乃是“鳥”對土地的執著的愛,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念茲在茲,至死不渝!

沒有疑問,最強的風到后來也會變弱,最硬的箭到頭來也會落下。詩人們寫詩,可說是一邊在強化自己的感情,一邊也在為自己設置難題:這樣寫下去能否后來居上,余味不盡,還是變得難以為繼,語完意盡?《我愛這土地》好在沒有沿著原先的路子走下去,它在隔開一行,作了必要的間歇和停頓之后,開始轉換角度,由比而賦,由窮形盡相的描繪轉變為質樸遒勁的直抒,就像一個高明的歌唱家,充分理解樂譜最后一個休止符的意義,他吸夠了氣,蓄足了勢,終于唱出了最高的一個音符。

不用說,在國難當頭、山河淪亡的年代,詩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動人的力量,而詩人那種不斷轉折和強化的抒情方式,當然也是和充滿險阻坎坷的時代相吻合的。

(選自《新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1年版)

四、溶哀愁于物象(流沙河)

這是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愁》(寫于1972年)。這首小詩我用四川土話朗誦過好幾次,聽眾反應強烈。詩寫得好,一目了然,誰要我來詹詹費詞。真要叫我說說,卻又感到為難。這是一粒水晶珠子,內無瑕斑,外無紋痕,而且十分透明,一眼便可看穿,叫我說些什么。我看見了的,別人也都看見了,還要我來說嗎。看來看去,這粒水晶珠子仿佛不是工匠琢磨成的,而是天然形成的……

不。這是詩,人寫的。既然是人寫的,總不會是一揮而就的,其間必有一個創作過程。這個過程,如果作者自己出來說說,我們聽了,或有助于今后寫詩,也未可知。可惜滄海橫隔,同胞難聚,遺憾遺憾。那么,參照著寫詩的一般經驗,我就來冒昧地猜一猜余光中是怎樣寫成這首詩的吧。

故國故鄉故園,人之所戀,古今一樣,中外相同。翻翻唐詩宋詞,游子抒寫鄉愁之作,多得叫人吃驚。現代中國人,粗具文化的,差不多都念過或聽別人念過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30年代的和40年代的學生,恐怕都唱過或聽別人唱過這支歌吧:“念故鄉,念故鄉,故鄉真可愛。天甚清,風甚涼,鄉愁陣陣來。故鄉人,今何如,念念常不忘。在他鄉,一孤客,寂寞又凄涼……”只是這支歌的曲調是從捷克音樂家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響樂》里挪借來的,這點唱的人未必都知道。至于40年代的那些不愿做亡國奴的流亡學生,幾乎沒有一個不會唱《流亡三部曲》的。“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臺上一唱,臺下都哭,感人至深。這支歌余光中肯定會唱。他還會唱《長城謠》:“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外面是故鄉……”因為他在一首詩里提到過這支歌。髫年所唱,沒齒難忘。那些遙遠了的記憶不可能同他的這首《鄉愁》無關。厚積薄發,一首小詩里涵藏著多少年的感受啊!

余光中該記得很清楚,自己小小年紀,做了流亡學生,逃到大后方去讀書求學。學校里有一個取信欄,他每天去那里看兩次。緊著心弦,掃視著那一長排信封的隊伍,要看看有沒有熟悉的字跡──母親的字跡,寫著自己的姓名的。多次失望之后,收到一封信了,比伙食團打牙祭還快活。恭讀了一遍又一遍,都背得了。然后細察信封上的郵票,那上面蓋著郵戳呢。一個小圓圈內有一個大城市,母親就住在那里呢。看能看見,摸能摸著,就是沒法回到那個小圓圈內去。浩浩長江萬里,他在這頭(上游),母親在那頭(下游)。這一枚小小的印著孫中山先生肖像的蓋著故鄉的郵戳的郵票給他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以至十多年后,他寫了一首《郵票》:

一張嬌小的綠色的魔氈,

  你能夠日飛千里;

  你的乘客是沉重的戀愛,

  和寬厚的友誼。

兩個靈魂是你的驛站,

  你終年在其間跋涉;

  直到他們有一天相逢,

  你才能休息片刻。

郵票啊,郵戳啊,家信啊,印象太深刻了,直到1981年他還在一首《梅雨箋》里寫到它們:“方的郵票/圓的郵戳/只輕輕地一敲/扁扁的心情(河注:薄薄的家信)/就留下了烙印。”《鄉愁》的第一段抓住郵票這個物象,說小時候的鄉愁,一個流亡學生的鄉愁,是母親從遠方寄來的信件上貼著的那一枚郵票。這樣寫,對他說來,不但是很方便的,而且是很合情的,很合理的。

少年時期匆匆去了如煙云之過眼,未來的詩人漸漸長大了。40年代末,他隨父母遷居香港,旋即去臺灣,插入臺大外文系三年級。1952年畢業后,第一本詩集《舟子的悲歌》出版,得到梁實秋的好評,名聲大噪,同時入伍服役。1954年同未來的妻子小名咪咪的戀愛,有一首情詩《咪咪的眼睛》為證。1956年退伍,入東吳大學任教,結婚。兩年后去美國留學進修,該算是新婚別。臺灣基隆港上船,橫渡太平洋,美國舊金山港登岸。身在異國,心在家里,捻弄著那一張窄窄的來程船票,鄉愁頓起。不過這時候鄉愁的內容已經變了,慈母讓位給新娘了。少戀母,長戀妻,人之常情啊。《鄉愁》的第二段抓住船票這個物象,說長大后的鄉愁,一個異國孤客的鄉愁,是把他從新娘身邊引走的那一張船票。這樣寫,對他說來,也是很貼切的,他寫他自己的真實感受嘛。

1958年母親去世,遺體火化。他把骨灰匣安放在窗臺上的盆花叢里,寫詩為母親招魂,喚她的慈魂快快回來,回到這“火后的小城”里來,回到這“四方的空城”里來。在這一首《招魂的短笛》里,他對母親的慈魂說:“春天來時,我將踏濕冷的清明路,/葬你于故鄉的一個小墳,/葬你于江南,江南的一個小鎮(河注:他的母親是江蘇武進人)。/垂柳的垂發直垂到你的墳上,/等春天來時,你要做一個女孩子的夢,夢見你的母親。”余光中是個孝子,多有悼亡母的章句,寫得十分感傷。送母親的骨灰匣回她的故鄉去入土安葬,這一孝思,迄今二十多年了,尚未實現,雖然春天已經來到了。那骨灰匣想來早已入土,大約是安葬在臺北市郊的圓通寺吧,因為他在一首詩里說,清明節掃墓日他聽見母親在圓通寺喊他。以常理推之,那里該有一方小墳吧。

郵票啊,船票啊,墳墓啊,這些物象里潛溶著多少哀愁啊!它們象征著距離:郵票,船票,空間的距離;墳墓,陰陽的距離,死生的距離。薄薄的一層混凝土,內外相隔,那么遙遠,比千山萬水的相隔更遙遠啊!《鄉愁》的第三段抓住墳墓這個物象,說母親去世后留給他的鄉愁,一個孝子的鄉愁,是使他抱恨終天的那一方墳墓。這時候鄉愁的內容又變了,愛妻讓位給亡母了。這一段是高潮,出奇制勝。讀者為之驚愕,細細一想,悲從中來。我朗誦到這里,嗓子都顫抖了。

人到中年以后,閱歷既多,五味嘗遍,漸漸地看透了人世的諸般畸形怪相,于是不再好奇;漸漸地懂得了事業的艱難,于是雄心消泯。他的頭腦里憧憬日少而回憶日多,愈來愈像反芻動物,常常咀嚼肚子里的舊聞往事,竟有回甜之感,于是“鳥倦飛而知還”,有了落葉歸根的愿望。白天忙著,不太覺得,到了夜間,故國故鄉故園便頻頻地來入夢了。早晨醒來,夢去無痕,依然人在臺北市廈門街的小巷中的一座古老的院子里。鄉愁難遣,翻翻中國地圖,神游太湖,溯江而上,直抵重慶市江北縣悅來場,又沿江而下,看那“蔣山青,秦淮碧”的南京城,想起昔年那里有許多美麗的表妹……最可惱的是那一灣海峽,二指寬罷了,淺淺的一層海水比紙更薄,就是涉不過去。這時候鄉愁的內容再一變,變成了那可惱的海峽。《鄉愁》的靈感也許是這樣來的吧?

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腹稿里支起的第一個構架,很可能就是這樣的。有了這個構架以后,便回頭去翻查記憶的倉庫,專找如海峽那樣的象征著距離的物象。不費多少工夫,就找到了郵票啦船票啦墳墓啦之類的物象。于是用這些物象做橫梁,仿照著第一個構架,又支起了下面三個構架:

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

這便是《鄉愁》的雛形了。第一個構架,就其意義而言,分量最重,雖然是先出,卻做了結尾。何況按時間順序排下來,也應該做結尾。詩人寫過去,只是為了寫現在。現在望著一灣淺淺的海峽發愁呢,這才是全詩的落腳點。

余光中把《鄉愁》歸入他所說的“淺易之作”。他所說的“淺易之作”是指那些如《鄉愁》一類的“一讀就懂”的詩,不是說“淺易”的一定不好。“淺”是文字淺顯,“易”是容易讀懂,他不反對“淺易”,但是,臺島那里“許多讀者”“要求一首詩一讀就懂”,卻遭到他的反感。他說:“一個人如果只能讀淺易的詩,就注定自己終身在詩國做匆匆過境的觀光旅客。”這話恐怕說得太重了吧。除了寫詩的內行,一般讀者,各有各的事業,奔波忙碌,然疲役,偶有余暇,不去看電視看電影看跑馬看黃書,而去觀光詩國,也就算是很不錯的了,哪怕匆匆過境呢。對這樣的讀者,理當叩頭稱謝才是,不宜責之太重。何況臺島那里就是有些深奧得可厭的詩,不但一般讀者叫苦,寫詩的內行也說讀不懂呢。例如張默的《無調之歌》,大詩人如洛夫者竟然都這樣說:“這首詩我看了很久,看不太懂。”何況一般讀者呢。要求淺易一些,一讀二讀三讀終能讀懂,而不是愈讀愈頭疼,難道不應該嗎?

我之所以要向讀者介紹《鄉愁》,正是看中了它的“淺易”。而它的精巧的構思,溶哀愁于物象的本領,值得我們潛心揣摩,從中學習詩藝,乃是自不待言的了。

(選自《流沙河詩話》,四川文藝出版社1995年版)

五、《鄉愁》賞析(李元洛)

鄉愁,是中國詩歌一個歷久常新的普遍的主題,余光中多年來寫了許多以鄉愁為主題的詩篇,《鄉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長、音調動人的一曲。

正像中國大地上許多江河都是黃河與長江的支流一樣,余光中雖然身居海島,但是,作為一個摯愛祖國及其文化傳統的中國詩人,他的鄉愁詩從內在感情上繼承了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感情傳統,具有深厚的歷史感與民族感,同時,臺灣和大陸人為的長期隔絕、飄流到孤島上去的千千萬萬人的思鄉情懷,客觀上具有以往任何時代的鄉愁所不可比擬的特定的廣闊內容。余光中作為一個離開大陸三十多年的當代詩人,他的作品也必然會烙上深刻的時代印記。《鄉愁》一詩,側重寫個人在大陸的經歷,那年少時的一枚郵票,那青年時的一張船票,甚至那未來的一方墳墓,都寄寓了詩人的也是萬千海外游子的綿長鄉關之思,而這一切在詩的結尾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有如百川奔向東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詩人個人的悲歡與巨大的祖國之愛、民族之戀交融在一起,而詩人個人經歷的傾訴,也因為結尾的感情的燃燒而更為撩人愁思了,正如詩人自己所說:“縱的歷史感,橫的地域感。縱橫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現實感。”(《白玉苦瓜》序)詩人的《鄉愁》是我國民族傳統的鄉愁詩在新的時代和特殊的地理條件下的變奏,具有以往的鄉愁詩所不可比擬的廣度和深度。

在意象的擷取和提煉上,這首詩具有單純而豐富之美。鄉愁,本來是大家所普遍體驗卻難以捕捉的情緒,如果找不到與之對應的獨特的美的意象來表現,那將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墮入抽象化的空泛。《鄉愁》從廣遠的時空中提煉了四個意象: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它們是單純的,所謂單純,絕不是簡單,而是明朗、集中、強烈,沒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亂的蕪蔓之感;它們又是豐富的,所謂豐富,也絕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張力,能誘發讀者多方面的聯想。在意象的組合方面,《鄉愁》以時間的發展來組合意象,可稱為意象遞進。“小時候”“長大后”“后來啊”“而現在”,這種表時間的時序語像一條紅線貫串全詩,概括了詩人漫長的生活歷程和對祖國的綿綿懷念,前面三節詩如同洶涌而進的波濤,到最后轟然而匯成了全詩的九級浪。

《鄉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矚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現為結構美,一表現為音樂美。《鄉愁》在結構上呈現出寓變化于統一的美。統一,就是相對地均衡、勻稱;段式、句式比較整齊,段與段、句與句之間又比較和諧對稱。變化,就是避免統一走向極端,而追逐那種活潑、流動而生機蓬勃之美。《鄉愁》共四節。每節四行,節與節之間相當均衡對稱,但是,詩人注意了長句與短句的變化調節,從而使詩的外形整齊中有參差之美。《鄉愁》的音樂美,主要表現在回旋往復、一唱三嘆的美的旋律,其中的“鄉愁是──”與“在這頭……在那(里)頭”的四次重復,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在同一位置上的疊詞運用,使得全詩低回掩抑,如怨如訴。而“一枚”“一張”“一方”“一灣”的數量詞的運用,不僅表現了詩人的語言的功力,也加強了全詩的音韻之美。

《鄉愁》,有如音樂中柔美而略帶哀傷的“回憶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戀歌。

 

沈美蘭

[《詩兩首》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九年級歷史下冊教案

2.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我愛這土地》教案

3.人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談生命》教案設計

4.外國詩兩首的教案

5.《古詩兩首》教案

6.古詩兩首春曉草教案

7.九年級人教版《 雨說》教案

8.人教版九年級《陳涉世家》教案

9.古詩兩首草課文教案

10.古詩兩首《所見》《小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