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了解孔子的教學風格,理解孔子禮樂治國的政治理想以及師生間平等和諧的氣氛。
2、理解并積累文中常用文言詞語。掌握以下文言字詞:居、如、方、作、撰、傷、與。
3、背誦9-13段。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 這是一篇關于孔子與其四名弟子談志的文章。
1、預習過了,請同學們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句,師作補充強調幾個字詞。
重點詞語:
居:居則曰-- 閑居,平常 如:如或知爾【2】 如果。
作:舍瑟而作--站起來 如五六十【6】 或者。
撰:異乎三子者之撰--述 如其禮樂【6】 至于。
傷:何傷乎--妨礙 如會同【8】 或者。
與: 吾與點也--贊同,同意 求!爾何如【5】 即“如何”,怎么樣。
唯求則非邦也與?--句末語氣詞,通“歟”
方:可使有勇,且知方也【3】 義,道義。
方六七十【6】方圓 古代計算面積的單位,縱橫各一里為方。
2、師補充重點疑難字句(特殊句式):
(1)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年長)(而不言)也。 否定句賓語前置句,省略句
(2)不吾知也 否定句賓語前置句
(3)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疑問句中的賓語前置句 以:做
(4)加之以師旅 狀語后置句(有別國軍隊來侵略他)以:用
3、一詞多義:
乎:以吾一日長乎爾【2】 比
攝乎大國之間【3】 在
異乎三子者之撰【10】 與
4、詞類活用:
(1)端章甫 名詞作動詞
(2)風乎舞雩 名詞作動詞
(3)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形容詞作名詞 小司儀 大司儀
5、特殊句式
(1)毋吾以也 賓語前置
(2)居則曰:“不吾知也” 賓語前置(居:平常,平日里。)
(3)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 狀語后置
(4)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省略句
(5)為國以禮 狀語后置
二、新課研習:
1、指名五個同學分角色表演。
2、全文思路怎樣?首先孔子問,你們都有什么樣的理想,然后四名弟子一一陳述,最后孔子點評。即問志--言志--評志,從這個過程我們可以感受到孔子循循善誘的教學風格以及師生間平等和諧的氣氛。這里面孔子特別贊同誰的觀點?曾皙。
3、討論以下幾個問題:
①說說四個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從中可以看出他們各自怎樣的性格特點?
子路:治理“千乘之國”--“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爭強好勝
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國--“可使足民”,不過“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謙虛
公西華:“愿為小相” 謙讓
曾皙:一副暮春郊游圖 從容
孔子: 教學風格--循循善誘; 氣氛--師生平等和諧
小結:孔子這四個弟子的政治理想能否可以合并同類項?--前三人三人觀點的共通之處都是從如何治理國家的角度來回答,子路、冉有、公西華的志向都是符合儒家“不仕無義”“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這一入世精神的。
曾皙的志向與眾不同,他并沒有直接表達自己有何才能,勝任何職,而是描繪了一副暮春郊游圖。
指名學生想象曾皙描繪的暮春郊游圖,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具體情景,并說說自己的感受。
②孔子如何評價他們的志向的?
針對曾皙:“吾與點也”
針對子路“率爾”答出“可使有勇”,孔子“哂之”理由就是“為國以禮,其言不讓”;
針對冉有“如其禮樂,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當時不語,在回答曾皙的詢問時,反問“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既然是治理國家,禮樂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
針對公西華的觀點,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既然也是治國大事,你卻只是“愿為小相”,“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因為孔子認為他通曉禮樂,可以大用。
③孔子為何對曾皙的回答由衷地贊同,“吾與點也”?
我們學習前面幾篇課文的時候已經知道孔子周游列國,忙于求仕,很顯然,他是主張積極入世的,但這里孔子對三子的入世精神沒有明確而直接的肯定,是不是孔子當時觀念有所改變?
重點討論贊同的原因:
(1)孔子雖然熱衷于入世,但多次碰壁后心灰意冷,知道自己“道之不行”,有“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第四課知其不可而為之)之嘆。曾皙的志向表明他“知時而不求為政”,這和孔子此時的心情一致。
(2)曾皙描繪了一副悠閑雅致的太平盛世氣象,這正是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第五課仁者愛人p24)的心懷天下的主張的生動寫照,體現了孔子的政治理想。
(3)曾點描繪的是感受沂水春風的快樂,符合孔子安貧樂道的思想。
(君子之風p29)
(4)曾點志趣高遠,已達到極高的精神境界。
孔子“安貧樂道”思想介紹:
顏淵,姓顏,名回,字子淵,魯國人。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
顏淵的一舉一動,在孔子看來,都合乎心意。所以孔子常常以顏淵的事例來教育其他學生。
有一次,孔子對學生們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意指:顏回,真賢者啊!他住在荒僻的巷道里,過著極其艱苦的生活。他乘飯用的器皿是竹子做的簞,舀水用的器具是木頭做的瓢。這要是落在別人頭上,則是不堪忍受的了,但是顏回始終感到滿足、快樂。顏回確實是個十分賢德的人啊! (君子之風p29)
這個故事展示的是一種安貧樂道(安于貧窮,以堅持自己的信念為樂。)的思想。我們是否可以從“安貧樂道”這個角度來解釋曾皙的這段話呢?
【明確】:曾點所描繪的是學習圣人之道的快樂(即感受沂水春風之樂),符合孔子安貧樂道的思想。 【補注】:沂水春風:比喻深受孔子(老師)的教育與熏陶。
三、作業: (1)名師導學的練習。(2)背誦9--13段,準備默寫。
板書設計:
沂水春風
問志:則何以哉?
子路:治理“千乘之國”--“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爭強好勝
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國--“可使足民”,不過“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謙虛
言志: 公西華:“愿為小相” 謙讓
曾皙:一副暮春郊游圖 從容
孔子: 教學風格--循循善誘; 氣氛--師生平等和諧
曾皙:我與點也
評志: 子路:“為國以禮,其言不讓”
冉有: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公西華:“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姜建華
[《沂水春風》 教學案例(人教版高二選修)]相關文章:
5.化學選修5試題及答案
10.人教英語選修8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