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切莫走近”
陜西 /一考生
古語有去:君子這交淡如水。小時候對這句話大為不解,總覺得是朋友就應該親密無間,為什么要:“淡如水”呢?后來才明白,這句話是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學。細細玩味,就會愈發贊嘆古人的智慧與超然。
人是感情的動物,就是因為這樣,人類才成為萬物的靈長,也是因為這樣,人類常為自己的情感而左右了對事物的判斷。所以,"淡如水"亦是一種境界:真正品行高尚的人,是不屑于酒肉歡顏的交往,而只是追求清淡、理智的溝通和淡泊如水的明澈。
過于濃烈的感情或親近會像迷霧一樣遮住自己的眼睛,對事物的認識和判斷便也要不可避免地因此受到影響。偏見、袒護也由此而來。面對矛盾,選擇,如果只一味地想要維護那份親密,便會導致我們的片面和錯誤。
馬克思和恩格斯這兩位偉大的革命導師,一個窮困潦倒,一個則是商人。馬克思的小女兒病死了,他無錢為她舉行葬禮,即使如此,他卻從未向他的朋友恩格斯要求過任何經濟上的幫助。然而這樣一份友誼卻維持了幾十年之久,成為佳話。這段偉大友誼的背后就是兩位偉人對公正、平等、真誠的理解,也體現著他們對人生的追求。
"切莫走近",這樣的一句話,并非真正的警告人們不要親近,這只是一種長久而深切的提醒。提醒我們,保持一點距離,并享受這種距離所帶來的美。這樣的距離并沒有真正隔閡了人與人的感情,而是透過一份距離留出了思辨的空間和冷靜的余地,留出了平和的面對和公正的認識。
從小時候對父母親的盲目崇拜,覺得大人的話都是對的,直到我們逐漸成長,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斷,其實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也隨著所謂"距離"而微妙地改變著。而我們正是在這種改變中日漸成熟。
"切莫走近",就要這樣一份淡泊如水的清醒與明澈,讓心靈沫浴在冷靜的和風中,成就屬于自己的那份智慧和高尚!
【點評】聽唱新翻楊柳枝
黑格爾曾說:"距離產生美。"這句名言被無數評論家所用,而眼前這篇文章的作者卻從另一角度重新闡釋了它的含義。
文章的觀點很明確(標題"切莫走近"也清楚地概括),告誡人們交往時恪守“淡如水”的原則,因為“過于濃烈的感情或親近會像迷霧一樣遮住自己的眼睛”。對于古語的闡釋準確恰當,又輔以馬克思和恩格斯偉大友誼之例,高度凝練了其申的深刻哲理。論述并不武斷,而是反復說理,從自己的體會認知到理性分析,可見作者對問題的把握和解決能力,更可見思路的清晰曉暢。文章語言也清新自然,顯出文字駕馭的能力。
9、感情與理智
陜西 /一考生
常言道:情之所傾,心之所向。感情和親疏與人們對事物的認知之間有著很大的牽連。
一、王朝轉興衰
自第一個封建王朝建立起來之后,封建王朝便在華夏大地上歷代繁衍,代代相傳,有暴君侯臣,亦有明君凈臣。殘暴昏庸的商紂王寵幸申公豹,事事聽他的諫言,然而申公豹只貪圖榮華富貴,只知阿諛逢迎討帝王歡心,身為國家佐相而生活奢侈揮霍。一味沉浸于歌舞升平的環境中,文恬武嬉,朝政敗落,宮廷一片奢糜,紂王身邊并非沒有忠臣,比干可謂是一個忠心耿耿的臣子了。一心為國,不計較其他奸臣對其排擠,一心想著國家社棱,為百姓鞠躬盡瘁,可這一切又有什么用,紂王根本就聽不進他的諍言,只因其不能投君之好,不能得到君主親近。
二、作品的成敗
但凡作家,只要是在文壇略有名望的,都有幾部成名作品流通于社會人群中,作為讀者最初也許真是在賞讀作品,可是當我們在心中無意識之間豎立起崇拜偶像之后,我們便會對其作品有一種由衷的厚愛,然而此時,我們欣賞的往往已不再是其作品本身,只是我們對作者產生的一種膜拜,任何作家的作品都不可能完全是名作,其中勢必會參差不齊,而當我們被那些作者無意中征服了之后,便會無意識的籠統地接受他們的一切作品,而對其他新的真正優秀的作品充耳不聞,視而不見,無疑這會造成許多無法估量的損失。
三、民族的存亡
對于自己民族不可釋懷的感情,這可以理解,然而假如因為這樣而一味因循守舊、墨守成規,盲目封閉,消極排外,則會引發不可預知的嚴重后果。南非一味守舊,與外界隔絕,使原本就不豐富的文化更加閉塞,注定了要衰落,中華民族掙脫舊我,開拓創新,改革開放,對外互市,與諸多國家建立了友好關系,大膽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大量吸收國外投資發展中國企業,如今一個盛世中國己赫然屹立在了新世紀前沿。
理智不受感情左右,才會對事物有透徹的認知。
【點評】解析興衰存亡 透視頂禮膜拜
"情之所傾,心之所向",作者開門見山,道出感情對認知的作用。文章以小標題的形式,緊扣感情與認知之間的關系從容展開。從古代君王的"情之所傾"決定興衰落筆,寫到賞讀作品的"膜拜"情結,再到對中華"擺脫舊我,開拓創新"的欣喜、禮贊,作者的思想在歷史與現實、個人與民族之間縱橫馳騁。分析透徹,語言簡練;首尾照應,文氣貫通,顯示了作者較高的布局謀篇駕馭文字的能力。
10、不要讓眼光帶上感情
陜西/一考生
大是有感情的,所以往往在某些事情上表現出個人主義。由于感情,許多人處世不公,甚至于包庇罪犯,往往造成極不好的影響。"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撥開這障眼的"一葉"就能夠認識到、處理好生活中的一切事。
在當代社會,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與社會的交流與溝通,然而頻繁的溝通與交流要求我們有犀利的眼光,而不能感情化。在歷史上,"女人禍水"這一說法雖然現在來看實在片面,但是這背后的故事是值得人們深思的。商朝滅亡是由于"女人",但這表現了什么?約王由于寵愛姐己,事事皆聽信于她,忠臣良將直言勸誅,卻被一一殺害,最終走向滅亡!假如他能認真地思考群臣的勸誅,商還會亡國嗎?歷史也許就會另一個樣了。"兼聽則明"。所以說,感情就像一副有色眼鏡,它往往歪曲了現實,也許看到的景觀更美麗,然而這已是自己被欺騙了由此可見耍認識到事物的本質,必須摘掉"有色鏡",不要讓眼光帶上感情。
"劍傷肉體,話傷靈魂。"有些話讓人喜歡,有些話讓人難以接受,但是不要讓一時的喜怒哀樂使你失去明智。"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一次乘車出去旅游,跟幾個朋友一塊,一路上樂得沒完,到了景點的山腳下后,一看滿山還是雪,山民告訴我們:"上山路滑,要出事的。"我猶豫了一下,這時一友說:"晦氣,還沒上就說這樣的話。咱們這么多人,有什么困難不能克服的呢擴我們立刻同意了,當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友首當其沖,摔傷嚴重,我只是把腳扭傷了。后悔已來不及了,吸收教訓:不要感情化,讓認識摘掉感情化的"眼鏡"冕"
人之處事,或多或少會因為感情因素的影響。如今有些政府官員濫用、亂用職權、為親友,家屬行方便,偏信于熟人,給社會造成極為惡劣的影響。黨中央掀起了"反腐倡廉"的運動,這是為建設國家做出的重大決策。
再次敬告:不要讓眼光帶上感情,人人公正,事事公正,我們的社會才有進步,我們祖國才更強大!
【點評】開宗明義,條分縷析。
這是一篇結構完整、論證充分的議論文。
文章開門見山,先擺出自己的觀點:"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九 感情之霧遮住了人們的視線,由此而提出挑戰,"撥開一葉",重見天日,接下來是兩個舉例論證,并夾敘夾議,不落枯燥之味之嫌。從商針滅亡的歷史事實到自己的切身冒險經歷,小作者作了深挖掘,說明感情化行事的巨大危害性,使材料圍繞中@G而展開,做到了少而精,吵、而細。
文章末尾一聲棒喝,是水到渠成,卻又如晴天霹霹,強烈的語氣震撼人心,同時回應全文,也表現出小作者強烈的社會、民族責任感。
讀罷文章,掩卷而思,原來豐富的事例就在我們身邊,關鍵是我咱"要有一雙發現、發掘它們的眼睛”。
11、切莫感情用事
陜西 /一考生
魏徵在《課太宗十思疏》中寫道:"無因喜以謬賞,無以怒而濫刑",是勸唐太宗在賞罰上不能因為自己的喜怒哀樂而便賞罰不公正,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也明白這些道理,但往往我們真的遇到一些事情無法判斷時,總會選擇距離我們關系密切的,這就是感情用事。
如果你是一名律師,你的親人犯了罪,在法庭上你是依法辦事,一切按法理講,還是運用你的口才,抓一些漏洞,為親人盡量擺脫罪名,這實在很難選擇:一邊是法理,一邊是人情,該顧哪邊。違背哪一邊你都會不安。但大義滅親,法理可容,人們也會慢慢理解你;若你違背法理,自己良心不安不說,整個社會都會鄙視你。選擇正義,有罪就該罰,這才是你的正確選擇,切莫感情用事。
物理史上,人們在理解光的本質時,由于著名物理學家牛頓堅持微粒學說,光波學說其時已經得到驗證,但牛頓在科學界的影響很大,人們寧愿相信牛頓,也不愿相信真理,使光波學說埋沒了100多年,直到在實驗室里面重新被演示以后,人們d慢慢相信,接受光波學說。在科學史上,人們寧愿相信著名科學家,而不去相信真理,這一切都是因為人們感情用事,認為名人不會錯,孰不知名人也會有失誤乃至錯誤的時候。孔子曾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切莫因一個人的名聲,而決定他所說的所做的一切。
毛澤東是我們偉大的領袖,在抗日戰爭期間,對蘇共派來的使者,他并不因為自己崇拜馬列主義,而相信使者所指揮的一切都是正確的,而是根據當時的抗戰形勢來決定抗戰的路線,并且在井岡山創立了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策略。對人感情的親疏,往往會影響我們對事物的認知,從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錯誤。
判斷一件事情的對錯、是非,切不能因為感情用事而做出錯誤的判斷,不能因為盲目的崇拜而相信他人的一切,遇事應冷靜,仔細考慮認真研究來判斷正誤"排除一切感情因素,是我們以后工作做事時首先要做的。
切莫感情用事!
【點評】中規中矩 論證精當
這是一篇規范的議論文,文章以魏徵的一句名言"無因喜以謬賞,無以怒而濫刑"開篇,引出了感情用事這一話題。緊接著以律師為親人辯護,人們對牛頓的盲目崇拜以及毛澤東排除干擾,探索出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策略為例,論證了感情用事的危害性,排除感情辦事所取得的成績。結尾旗幟鮮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切莫感情用事,總結了全文,又照應了開頭,既擺事買,又講道理,語言曉暢通達,符合優秀議論文的要求。
考場作文,當然歡迎成功的創新之作,但并不排斥這類一般寫法的優秀之作,這兩類文章都有可能得滿分。
12、呼喚理智
陜西 /一考生
對于一個富有感情的人,與毫無知覺的機器相比來說,判斷是非為感情所遮障,是不可避免也無可厚非的。但為了追求一種思想的成熟,我們需要理智。
眼前迷霧索繞,煙霧氖氧,有時還出現怡人的景觀,感情告訴你,前方一定是一片美景,而理智卻告訴你那T可能是萬丈深淵。很清楚地選擇,卻常有人落人深淵,一邊下落,一邊呼喊著理智的名字;選擇了感情,往往讓人后悔,選擇了理智,即使有莫大的艱難,事后也會無怨無悔。
正因為感情呈現在人眼前的,是美侖美英的畫面,是悅耳動聽的音樂,是親密無間的家人,是面如西施的戀人,是形影不離的友人,是關云長的誠信,是項羽的大氣,是寶璧之間的默契……這才會造就無數大大小小的悲劇,
我們常說讓理智戰勝情感,這是何等的艱難。包拯面對將他撫養長大如親娘的嫂娘,任憑她苦苦哀求依然鐵面無私,揮手壓鍘。但誰又不懷疑他內心的矛盾和痛苦。然作為朝廷命官,是容不得意氣用事的。還有孔明揮淚斬馬謾,這些都是何等哀傷之事啊。
盡管感情給我們的是何等美妙的感受。而理智帶給我們的仍是無盡的痛 擴苦。但我們仍舊需要理智,守候理智。因為無數偉業都是在理智中產生的。愛因斯坦在理智中研究宇宙,牛頓在理智中研究天體,霍金也在理智中繼承前人的事業。可以說人類研究出的任何對自己有用的事物時,頭腦都處于理智中,而不理智僅憑自己的感情異想天開的人終不會有所成就。那個狂妄的亞里士多德就是個例證。
我們允許人們在感情沖動時暫時的恍憾、停頓。因為任何人都會被感情誤導。但如果這種狀態持續較長時間的話,那便會以理智喪失為代價。
我相信,人是富有感情的,同時也是富有理智的。只不過在有的情況下感占了上風,人們是有能力使自己處在理智的指導下對是非曲折進行分辨的。理智并不是天邊難以遇知的云彩,只要用心呼喚一定會伴隨人的旅途。
【點評】旁征博引文采飛揚。
此考生的這篇文章能從考題所給的智子疑鄰的故事生發出自己對于感情(與事物的親疏)和理智(真理性的認識)的認知,先以家人、音樂、戀人、項羽、關羽、寶繁為例,分析出感情的負面影響。而后,以包拯鍘親一事,帶著理智的重要性,以牛頓、愛因斯坦、霍金等成偉業者為例,說明理智的舉足輕重。先破后立,邏輯清晰,思路嚴密,是該文超撥于一般文章的一個閃光點。而且,在說明道理的方法上,正反兼用,手法含蓄,較具散文氣息,避免論說文易流于枯燥的"常理",是文章又一值得肯定處。
邱琳
[2012高考滿分優秀議論文選 高考優秀作文范文]相關文章:
1.高考滿分作文議論文6篇
2.高考滿分散文
7.優秀新聞論文選題
10.優秀的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