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劉官寨中學 艾筱
積累是語文學習中必須要養成的習慣,語文的學習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新課標明確指出:能圍繞所選擇的目標加強語文積累,在積累的過程中注重梳理。通過對語文知識、能力、學習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要素的融匯整合,切實提高語文素養。
要培養學生對語文的積累能力,就必須要求我們以“學生的發展”為基點,幫助學生走進課堂,走進文本,再走出課堂,走出文本,走進更為廣闊的天地。語文課本是學生手中最直接的資料,我們的初中語文教材所選文章都是文質兼美的,有的語言清新淡雅,充滿詩情畫意;有的語言粗獷豪放,充滿激情達意!不僅包含真、善、美的情感,也蘊藏豐富的民族文化,是我們重要的教育教學資源,所以要注重引導學生在課本中積累。我們對這些千萬不可忽視,在學習和積累語言時,可以把課文當做最好的資源來利用。因為初二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學生的學習比較緊張,遇到一些經典篇目,我都會和學生一起找出其中精彩的句子、成語、段落,進行品析、鑒賞,讓學生領悟什么是好詞、好句,讓學生熟讀并摘錄下來,有些要求同學背下來。在同學們的熟讀背誦中,腦海里不僅積累了一些素材,還幫助學生理解了課文,提高了認識,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積累課文中的好詞、好句、好段的同時,讓學生以同樣方法進行課外閱讀摘錄。在調動起積極性的同時開闊了學生的視野,鞏固了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還從思想上豐富了他們的人生經驗。因為初二時段,學生時間比較緊,有時我們組內的老師大量的搜集一些美文,定期出一些美文欣賞,這樣大量節約了學生的時間,他們無論是閱讀還是摘錄做起來都比較快樂,潛移默化中提高了他們做閱讀題的能力,有時一些學習比較好的同學還會主動找我借書看,無形中就形成了一種好的讀書氛圍。教育家葉圣陶說過:“寫作是傾吐,閱讀是吸收,傾吐能否合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關系。”這句話深刻道出了從閱讀中積累的重要性。古訓“勞于讀書,逸于作文。”“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也正是如此。一篇好的作品,它的語言、謀篇布局、過渡銜接、表情達意都是我們學習的典范。在課堂學習、課外閱讀的基礎上,理解的深刻了,就是為了學以致用,應用到寫作中去。在運用中有些時候會發現一些問題,這樣就可以更有效的指導學生的積累,可以更好的明白積累的方向,積累的重點。陶行之先生告訴我們:“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相信,在正確引導下,學生一定能學會在積累中創造,在創造中積累。gWg高中學科網站群.高中語文,高中數學,高中物理,高中化學,高中英語,高中地理,高中生物,高中美術,高中音樂
以上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案例心得。對于培養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積累,讓gWg高中學科網站群.高中語文,高中數學,高中物理,高中化學,高中英語,高中地理,高中生物,高中美術,高中音樂以上都是讓學生養成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和習慣,我在教學中還用到以下幾種方法:
一、在朗讀中積累我們經常說“書到用時方恨少”,這“少”字的含義有二:一是讀的少,二是記住的少。我班的學生普遍存在作文空洞,詞語匱乏的現象,所以在日常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多讀點,多積累些。我經常利用早讀時間和他們一起朗讀詞句優美的詩歌散文,在共同朗讀中感覺學生和我的情感似乎流淌在一起,老師的情感傾向自然影響了學生,使他們更喜歡誦讀了,天長日久,待到寫作文時便能按需調出,信手拈來。“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巴金先生也曾說過:“現在有兩百多篇文章儲蓄在我的腦子里面了。雖然我對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沒有好好的研究過,但是這么多具體東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謂‘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這些話給我們的啟發是很深的。二、加強熟讀背誦,在誦中積累。語文教學注重語言,語言教學源于語感,語感教學來自誦讀。漢語詞匯豐富,運用靈活,要使自己對語言的運用靈活自如、得心應手,必須對語言文字作千百次的重復,才能使語言文字的運用規律、含義、情味等在頭腦中固定下來,使大腦的思維之間形成牢固的聯系系統。熟讀和背誦便是強化語言的必由之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教學實際證明,傳統語文教學方法的讀和背,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記憶力,更能讓學生吸收和積累語言材料。在教學過程中,課本中必背的文章我都要求每一位學生必須背會,而遇到文章中好的段子我也要求學生背會,這樣不僅在作文上,在做閱讀題上學生都有所提高。三、適當拓展教材,延伸語言積累。我們從《新課程標準》中可以了解到,教師是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只是書面的東西,所承載的信息是有限的。那么,在課堂教學中,僅僅著眼于一篇課文的教學,僅僅在一篇課文中尋找積累點是無法滿足學生對語言的積累的。因而,在教學中我總是有意識地引導他們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進行拓展,使語言的積累空間超越文本所限。這不僅僅 是使得學生的語言積累更為豐富,還培養了學生“舉一反三”的思維習慣,為日后的自我學習增強了學習能力。如教學《雪》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課前搜集有關雪的文字,在開課前讓學生暢談對雪的感受,營造出“雪”的氛圍,再讓學生自由朗讀,然后抽學生朗讀體會文章語言的美并找出文章的主旨句,通過小組討論理解主旨句的含義,再通過師生互動體會散文詩的特點,最后品讀文章語言,讓學生思考文章語言是否有表意不簡明的,該如何改。這樣讓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也積累了關于雪的語言,并了解了散文詩的特點,真正做到了一舉多得。教材不等于教學內容,我們在教學時應立于教材之上,將對學生的語言積累融合于教學之中,利用教材抓住拓展積累的時機,使學生所積累的知識層面更為豐富和深刻。語文的積累是無止境的,只要我們善于引導學生,激發積累的興趣,學生會把它當做像吃飯、睡覺一樣尋常的事,隨時去做,成為一種需要,日積月累,自然會厚積而薄發。
參考文獻:《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最新修訂版】
艾筱
[如何培養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積累]相關文章:
1.積累知識的名言
5.知識的力量議論文
10.紅色詩歌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