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語文 教學對象 學生
課時 一課時
一、教材內容分析
《孫權勸學》一文是根據先前的史書改寫的。主要寫的是呂蒙在孫權的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而令魯肅嘆服并與之“結友”的佳話,文章記事簡練。
二、教學目標(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
1、知識與能力:了解有關《資治通鑒》的文學常識;掌握文中常用文言詞語并理解課文大致的意思;理解故事所闡明的道理。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概括、表達等方面的能力。
2、 過程和方法: 能在熟練朗讀的基礎上,正確斷句和停頓; 通過理解文意,體會對話的
不同語氣,揣摩、想象人物當時的神態和心理活動,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借助于多媒體和各種參考資料,引導學生朗讀、表演、討論,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分析、概括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懂得“開卷有益”,讀書有益于人的完善和發展的道理。
教學重點:品味魯肅、呂蒙對話,分析人物形象,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學難點:聯系生活實際,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學生合作交流能力強,能自主學習并查閱相關資料。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探究引導策略:探討式學習;教師啟發引導
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策略:建立小組討論、交流、合作的課堂氛圍
五、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教學環境:多媒體教室
資源準備:人教版八年級語文第二十二課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
一導入。由《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敗走麥城”引入, 介紹孫權、呂蒙、魯肅,讓學生了解他們之間的關系,激發閱讀的興趣。(可以讓學生先介紹,老師再補充 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圈點勾畫、質疑問難、合作探究、對比閱讀、課外拓展等多種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構建新的學習模式。 學生細讀課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者是觸動心弦的句子。
提示:四個人合作討論、理解、然后明確,適時請求老師點撥與補充。 設計意圖: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后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學生“開卷有益”的道理。
資源準備: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書到用時方恨少。
二、介紹《資治通鑒》和司馬光。
提問:你在預習中對作者和《資治通鑒》了解多少,由學生先介紹,不完整老師再補充。
1.司馬光,北宋政治家、史學家,著有《司馬文正公集})。
2.《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一千 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馬光編纂此書的目的是為統治者治國提供歷史經驗和教訓的。
三讀出自我,合作交流
議一議:本文主要講了孫權勸呂蒙學習的故事,孫權為什么“勸”,是怎么“勸”的,“勸”的結果怎樣?
四幫助學生通讀全文并理解文意。
教學流程圖
板書設計:
孫權勸學
《資治通鑒》
吳下阿蒙-----→刮目相待
(勸學、就學、議論、結友)
七、教學評價設計
在課堂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探究、討論、課堂發言等給予及時的評價、引導和總結;課堂結束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本次課綜合性總結;課后,通過測試題和作業來作評價和反饋。
八、幫助與總結
課堂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探究、討論、課堂發言等給予及時的評價、引導和總結;課堂結束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本次課綜合性總結;課后,學生之間相互評價網上的討論發言,教師給予引導與總評,并且對課堂延伸部分提出的幾個問題的探究情況作評價和反饋。
張春溪
[《孫權勸學》教案設計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3.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識字1》教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