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一中 范小慧
【教學目的:】
1.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2.引導學生掌握探究名著的方法;
3.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的品評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問題探究梳理情節,使學生對“悲劇”這一戲劇的主要體裁有一定的認識。
2.過程與方法:問題反推法把握情節與矛盾沖突;討論、總結品讀人物與鑒賞語言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正確認識哈姆萊特復仇的意義。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理解悲劇實質,即主人公悲慘結局的不可避免性與矛盾沖突的不可調和性。
2、難點:《哈姆萊特》的藝術價值。
【教學方法:】
1、 以學生活動為主,課堂上教師以提問者的身份出現,以問題引入法激發學生的思維,帶動學生以小組活動的方式展開討論,學生總結,教師點撥。
2、 以探討的方式引導學生各抒己見,分析人物性格。
3、 用朗讀點評法深入鑒賞分析戲劇語言。
4、 四個組進行回答評比,回答組加分,辯論加分。評最佳答手。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師課前準備】
1、 準備問題卡片和PPT課件。
2、 讓學生課前搜集資料,做成小卡片用便利貼粘在書上,卡片內容為以下四項:
A、 莎士比亞簡介及其主要作品
B、 《哈姆萊特》內容簡介
C、 本課生字、生詞
D、 悲劇的定義
3、布置學生通讀全劇和本課,在課文中劃出感受深刻的句段,并在旁邊作簡要評注。
【學生課前準備】
1、 課外找資料通讀《哈姆萊特》全劇劇本。
2、 搜集資料完成小卡片內容整理粘貼在書上。
3、 朗讀課文節選部分,劃出感受深刻的句段并在書上做評注。
【教師課中活動】
1、 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情況
2、 導入
3、 分發問題卡片
4、 提出問題引導學生了解劇情,理解悲劇的實質之一。
問題一:哈姆萊特最后是怎樣死的?請為哈姆萊特尋找殺人兇手?
問題二:節選部分還有沒有殺害哈姆萊特的陰謀?有沒有成功?舉例
問題三:如果比劍殺害哈姆萊特也沒有成功,克勞迪斯會怎么辦?他的最終目的是什么?
問題四:哈姆萊特之死的悲劇有沒有不發生的可能性?
【師生互動】總結:悲劇的實質之一,即,主人公悲慘結局的不可避免。
【學生課中活動】
1、 學生互查資料卡片及課文句段評注情況,做簡要匯報和評比。
2、 選擇問題卡片上的問題,小組合作討論,完成全部或者部分問題,推選代表準備發言。
3、 推選代表回答自己小組討論的問題,并評價是否同意別人的觀點,說明理由。
【教師課中活動】
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發現矛盾的雙方不可調和的矛盾沖突,以幫助理解悲劇的實質。
問題一:新王克勞迪斯為什么一定要讓哈姆萊特死?
問題二:新王克勞迪斯采用了哪些手段讓哈姆萊特死?為什么要這樣做?
【學生課中活動】
1、 思考提出的問題,自由組合進行討論。
2、 選代表回答或自主回答。
【師生互動】總結:
總結一:從新王克勞迪斯的角度看沖突--悲劇就意味著沖突,沖突就意味著矛盾無法調和甚至是制造死亡。
總結二:從哈姆萊特的角度看沖突--不斷的應對沖突不讓死亡的悲劇發生,而悲劇最終發生。
總結三:悲劇的實質之二:矛盾沖突的不可調和甚至是制造死亡。
【教師課中活動】
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品讀戲劇人物性格。由于知識水平、生活閱歷、思想觀念、閱讀心理的差異,不同的人對同一部作品的評價往往是不相同的。 展示恩格斯名言:有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問題:你眼中的哈姆萊特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能不能從課文里找到例證來說明?可暢所欲言。 (提示:從--何處--可見,哈姆萊特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學生課中活動】
學生思考,自由討論后各抒己見,并對別人的觀點進行點評
【師生互動】總結:品讀人物可以從哪些角度入手?
【教師課中活動】
1、 指名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預習時劃出的感受深刻的句段。
2、 點名讓其他同學對其朗讀進行點評。
3、 讓學生評析莎士比亞戲劇語言的特點。
【學生課中活動】
1、 朗讀自己劃線的句子,并讀出寫的評注。
2、 評價同學的朗讀,說明理由
3、 齊讀指定的句段,鑒賞評析莎士比亞戲劇語言的特點。
【師生互動】總結:鑒賞戲劇語言應立足于什么?
【布置作業】
課后練習題、小練筆 、四周時間讀完《羅密歐與朱麗葉》
【教師課后活動】
1、 整理學生的問題回饋卡片。
2、 針對本課教學中的興奮點和不盡人意點做教學筆記。
【學生課后活動】
1、 完成課后練習一、二。
2、 思考問題:哈姆萊特既知殺父兇手是誰,為什么不去做復仇這件事?圍繞這一問題探討《哈姆萊特》的寫作意圖和藝術價值,寫出400字的劇評。
3、四周時間讀完《羅密歐與朱麗葉》
【學生問題反饋】:以四人小組為單位,由小組長負責收集整理本課學習中還存在的問題和見解。寫在小卡片上交給課代表統一上交,留在下節課討論解決。評最佳問題組。
【教師教后反思】
范小慧
[《哈姆萊特》教學設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相關文章:
10.高一必修一數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