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概觀
教學目標:
1、文言文基礎知識
2、感悟愚公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
3、讓學生具有多角度解讀文本及多角度看待事物的的意識
4、讓學會尊重別人的選擇
教學重點:
1、文言文基礎知識
2、多角度解讀文本
教學難點:
多角度解讀文本
教學程序
1、聽歌曲《愚公移山》,感悟愚公精神
2、學生借助注釋閱讀,明確字音、斷句、大 概文意
3、疏通字詞、翻譯
4、范讀
5、講解課文,分析人物心理,把握愚公精神
6、討論愚公移山行為,多角度看待問題,學會尊重選擇
二、具體過程
1、導入:前一學期我們學習了選自《列子》的作品《兩小兒辯日》,體悟了前人的智慧。這堂課,我們學習另一篇選自《列子》的作品--《愚公移山》,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一位“年且九十”的老者不懼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
2、聽歌曲《愚公移山》
3、學生朗讀課文,注意字音、斷句。
4、教師范讀
5、學生生字注音
高萬仞(rèn) 出入之迂(yū)
荷(hè)擔者三夫 荷(hé)花
箕(jī)畚(běn) 始齔(chèn)
河曲智叟(sǔu) 窮匱(kuì)
亡(wú)以應 一厝(cuò)朔東
京城氏之孀(shuāng)
懲(chéng)山北之塞(sè)
6、課文講解
A重點字詞
方七百里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方其遠出海門 吾義固不殺人
年且九十 河曲智叟亡以應
且焉置土石 今亡亦死
曾不若孀妻弱子 河陽之北
曾益其所不能 陰陽割昏曉
B、通假字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應
一厝朔東
C、翻譯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③投渚渤海之尾。
④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D故事脈絡
背景:太行、王屋二山,方圓七百里,搞萬仞
起因:懲罰山北之塞,出入之迂。
經過:聚室而謀,子孫雜然相許;
其妻獻疑;
遺男跳往助之;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結果: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無隴斷焉。
E、對比手法
①愚公的妻子與智叟面對愚公移山所說的話,情感上又什么不同?
妻子是關心,智叟則是嘲笑。
②遺男與智叟行為是一組鮮明的對比,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反襯智叟的“不惠”,突出愚公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
F、明確學習愚公精神
G、討論
①假設你是愚公,面對“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的處境,你會怎么做?
②如果你是智叟,面對愚公移山,你會怎么做?
先鼓勵愚公移山,等到他明白移山不具有可行性的時候,勸阻其搬家。因為:
一、尊重他的選擇。
一個人,只要他愿意為他的選擇承擔責任,付出代價,無論這個選擇怎么樣,我們都沒有任何理由不尊重這種選擇。鼓勵愚公移山,是尊重他的選擇,盡管這種選擇沒有可行性。
二 、等待時機。
解決問題的時機不成熟。愚公當時堅信能夠移走大山,并且興致勃勃,去勸阻他的話,愚公很可能產生逆反心理,達不到勸阻的目的。鼓勵他移山,可以用事實在無言中證明移山的不可行(人為地促進矛盾激化,推動事物發展、質變)。為勸阻其放棄移山作基礎。這樣做,既尊重了愚公的選擇,又解決了具體問題,何樂而不為呢?
H、總結
①我們應該學習愚公堅持不懈、不怕困難的精神,但不能學習愚公那樣的行徑。
②我們要學會尊重別人的選擇。
③解決問題,要善于尋求時機,做到事半功倍。
屠生佛
[《愚公移山》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3.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我愛這土地》教案
4.愚公移山教案
5.九年級人教版《 雨說》教案
10.九年級下冊變臉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