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一:把握說明對象
題型1:本文說明的對象是什么?
說明對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紹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個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可采用以下方法進行判斷:(1)看題目。不少事物說明文題目就表示了說明對象。對于事理說明文,題目可以幫助我們確立說明對象,如《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說明的對象是花呈現紅色的原因。(2)抓第一段。有的選文沒有題目,我們就看第一段,它往往會揭示說明對象。(3)抓首括句和中心句。說明文往往運用這種句子來突出所要說明的事物或特征。
題型2:概括說明對象的特征。
(1)直接從文中找表明說明對象特征的句子。這類句子通常是:說明文的題目、說明文段首的總括句和說明文結尾的總結句。(2)用自己的話概括說明對象的特征。做法是:分析文章的結構,抓段首中心句及連接詞,如“首先”、“其次”、“再次”等。
題型3:……的原因是什么?或……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解答這種信息篩選與整合題,通常的做法是:提取綜合,重組輸出。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步驟:(1)從文中準確而迅速地捕捉、篩選、提取出所需的信息;(2)合理地概括信息;(3)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在提取信息過程中要注意,有時如果文段中是幾層并列的內容,就需要把幾個意思聯結,歸納出一個主要意思;如果文段中有結構類似的詞語、短語或句子,那么這些往往是所要找的幾個要點。
考點二:理清層次結構
題型1:指出說明文的結構形式。
(1)明確說明文常見的幾種結構形式。說明文的結構通常分為三部分:開頭引出說明對象,中間詳細解說說明對象;結尾總結說明對象。
常見的結構形式有:①總分式。在說明事物或事理時,段落(層次)之間有一個總分關系,《蘇州園林》就采用了這種結構形式。②并列式。在說明事物或事理時,各層次之間的關系是平行并列的。③遞進式。后邊在前邊的基礎上進一步說明,各層之間的關系是逐步深入展開的,是由現象到本質、由個別到一般、由原因到結果等。
(2)逐段概括要點,然后“同類合并”,分析段與段、部分與部分之間的關系,弄清文章的基本結構。
題型2:指出說明語段的作用。
(1)從結構方面考慮:①首段:引出說明對象,領起下文。②中間段:承上啟下。③尾段:總結全文或前文,呼應開頭。
(2)結合說明方法談。答題模式:通過……的說明方法,說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說明……
題型3:概括段意或層意。
答題技巧:(1)找總領句;(2)結合本段(層)說明特征概括,摘要點聯合,結合標點,尤其注意分號。答題模式:本段說明了……介紹了……
第23課時說明文閱讀指出說明順序分析說明結構
考點一:指出說明順序
題型1:直接指出選文或某段落的說明順序,并說明其作用。
(1)了解常見的三種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其中,邏輯順序又包括由個別到一般、由具體到抽象、由主要到次要、由現象到本質、由原因到結果、由概括到具體、由特點到用途、由整體到局部等說明順序。
(2)認清說明對象,根據對象作出判斷。一般說來,對實體性的事物,包括建筑物、名勝等的結構或布局的介紹,多以空間為序;事理性的說明文常用邏輯順序;介紹農作物的生長過程,工藝流程,事物的歷史沿革等,一般都以時間為序。(3)抓標志性的詞語。每一種說明順序,都有其標志性的詞語。如以時間或空間順序說明的語段,常會出現表示時間或表示空間方位的詞;以邏輯為序的語段常會出現“首先”“其次”“再次”等表示邏輯順序的詞。(4)概括要點,理清說明順序。就某一文段而言,先將其分成幾個層次,然后概括每層的主要內容,最后把層意銜接起來就很容易弄清說明順序。(5)掌握答題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說明順序,對……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便于讀者理解。
題型2:相連的幾個段落可不可調換?為什么?
答題技巧:(1)看所給段落是否與前文總說部分順序相一致。(2)找出相連的幾個段落所使用的說明順序。(3)寫出不可調換的理由。
答題模式:這幾個段落不可以調換,因為它們采用由……到……的順序介紹事物,調換后不合邏輯。
考點二:分析說明方法
題型1:直接回答文章或段落所用的說明方法。
答題技巧:(1)了解常見的說明方法(舉例子、分類別、作比較、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列數字、列圖表、摹狀貌、引用等)的主要特點。(2)抓住語言標志,注意辨析。每一種說明方法都有自己的語言特征,如舉例子的說明方法以“有的”“例如”“比如”等詞作標志;而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常常以“好像”“仿佛”等詞作標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常用“比……多”“比……少”、“……相當于……”表示比較。
題型2:文章某段或某句運用何種說明方法,簡要說明它的作用。
答題技巧:(1)找出運用的說明方法。(2)把握常見說明方法的作用。①舉例子:使文章更具體、更有說服力,更好地說明了事物特征。②下定義:完整、科學、準確地揭示了事物的本質特點,使之與其他事物區別開。③列數字:更科學、準確、具體地說明了……的……特點。④打比方:形象生動地說明了……事物特征。⑤分類別:條理清楚地說明了……⑥作比較:使被說明的事物特點突出。(答題要結合內容)……突出了…… (尋找比較點)。⑦列圖表:直觀形象地寫出了……
⑧引用說明:引用名言、格言、諺語,作用是使說明更有說服力;引用神話傳說、新聞報道、謎語、逸聞趣事等,作用是增強說明的趣味性。(3)聯系該種說明方法說明的內容具體回答。
答題模式:使用了……的說明方法,說明了事物……特征,形象具體(“條理清楚”“通俗易懂”等)。
第24課時說明文閱讀品味說明語言拓展開放創新
考點一:品味說明語言
題型1:加點字詞有何作用?
答題技巧:抓住說明文語言準確、嚴密這一特點答題。
答題模式:加點詞在句中表示……說明了事物……的特征,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
題型2:句中加點詞能否刪去?請說明理由。
答題技巧:(1)表明態度(刪還是不刪)。(2)解釋詞語的含 義。(3)定性如:“比較”“幾乎”“相當”等詞表程度,“大約”“可能”“左右”等表估計,“多”“有余”等表數量。 (4)若刪去,原來什么樣的意思就變成了什么樣的意思了(顯得太絕對),不符合實際。(5)××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科學性。
題型3:加點詞能否換成另外一個,為什么?或某兩個或多個加點詞的順序能否顛倒,為什么?
答題技巧:(1)表明態度:不可以;(2)指出原詞的意思或內容;(3)指出所換詞語的意思或內容;(4)指出換后意思有何改 變,不符合實際,或顛倒后與前文邏輯順序不相符合。
題型4:從文章中找出一個能體現說明文語言“準確”特點的詞句,并體會。
答題技巧:可找表程度的修飾詞、代詞(“這些條件” “這種現象”“同樣道理”)、數字等。
答題模式:該詞在句中表示……說明了事物……的特征,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
題型5:“這些條件”“這種現象”“同樣道理”等在文中具體指代什么。
答題技巧:一般指的是代詞前面的那句話或幾句話,有時可能是某句話的一部分。
考點二:拓展開放創新
題型1:鏈接一則材料或幾則材料,探究結果。
答題技巧:(1)讀清題,把握題干中關鍵詞或短語,理解題意;(2)析材料,明確材料和文章的關系,把握材料的個性共性,抓篩選點、提煉點;(3)看原文把握文章內容主旨; (4)精表述,結合原文和材料的內容、中心寫出探究結果。語言表述要準確、簡潔、明了。
題型2:提出解決被說明問題的辦法。
答題技巧:(1)在原文中尋找答案。作者有時會在文中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2)根據問題產生的原因去提建議。說明文中,一般都會對所說明的對象或事理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根據問題產生的原因去提建議,會更為準確、快捷。(3)根據自己積累的生活常識回答問題時,要注意科學性。
題型3:根據文章內容進行合理性的推斷和大膽的想像。
答題技巧:(1)聯系選文,結合一定的生活經驗,合理表達。(2)推斷要合乎合一定的生活經驗,合理表達。(2)推斷要合乎科學,注重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統一。
題型4:就人類關注的環境問題,擬寫警示標語、廣告語等。
答題技巧:(1)把握警示標語、廣告語等的特征,注意語言的生動性、簡明性和感染力;(2)在內容上,要能把握住說明對象的特征,迎合時代特點。
宋波
[《說明文閱讀》中考復習(九年級)]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