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掌握本文的生字詞,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二)能力目標:學習本文的表達方式及其產生的表達效果。
(三)情感目標:領悟列寧格勒的人們在堅苦卓絕的環境中所具有的寧死不屈、百折不撓、堅強高貴的精神。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年代,過著幸福寧靜的生活。我們遠離戰爭、饑餓和寒冷,戰爭的殘酷、恐怖是我們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里的人們難以想象的。你們知道生活在巨大的戰爭陰影下的人們是如何生活的嗎?今天我們走進《列寧格勒的樹》,去看看被圍困了900天的列寧格勒城的人們在生命面臨威脅的時刻,寧愿凍死也不砍一棵樹的壯舉,讓我們的靈魂接受一次洗禮,去感受一下人性的光輝吧。
(二)時代背景
60多年前,德國法西斯出動70萬大軍、1200架飛機、1500輛坦克和12000門火炮妄圖一舉拿下這座城市,卻遭到蘇聯軍民英勇頑強的抵抗,德軍迅速占領列寧格勒的企圖化為泡影。于是,希特勒下令嚴密封鎖該城,企圖以斷水、斷糧等手段征服列寧格勒,從而開始了900天的圍困期。面對險惡的處境,300多萬英雄的列寧格勒軍民沒有屈服,他們頑強抵抗,依靠在拉多加湖上開辟的“生命之路”,傳奇般地戰勝了饑餓的威脅,挫敗了德軍的罪惡計劃。
列寧格勒保衛戰緊緊拖住并消滅了德軍大量有生力量,為蘇軍取得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等戰役的輝煌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然而,殘酷的戰爭也使列寧格勒人民付出了巨大代價。據材料記載,列寧格勒在圍困期因饑寒交迫致死的人多達64萬人,死于德軍炮火空襲的有2.1萬余人。
(三)初讀課文,積累字詞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讀課文,用“__”畫出你不認識的字,用“﹍﹍”畫出需要積累的詞語,用“﹏﹏”畫出你喜愛的句子。
1、學生讀完以后,老師提醒學生注意:
踉蹌(liàng qiàng) 凍餒(něi)
2、需要積累的詞語:
不堪回首 戰云密布 陰云慘淡 魔劍高懸 座無虛席
(四)探究課文
1、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說說最使你感動的語句有哪些,找出來細細讀一讀,品一品,討論交流:哪些細節、哪些語句最讓你感動?
重點討論分析課文的第四自然段。請一位學生朗讀一遍。
本段寫了悲慘的一幕,但作者沒有對這一情節進行過多的描寫、渲染,只是用平靜的筆觸進行了簡潔的敘述,只交代了三個必要的細節,是哪三個細節呢?
3、請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具體地描繪一下當時的場景。
4、作者一邊進行冷靜地敘述,一邊又在敘述中進行對比,請同學們說說對比表現在哪些方面。
5、光有這樣的對比似乎還不太充分,因而作者在此基礎上,又采用了議論、抒情手法加以補充,請同學們找出這樣的句子。
把樹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人們是怎樣的人們?那是一群精神強健人格高貴的人。
--這句話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6、為了進一步印證這一點,作者又列舉了生活在巨大的戰爭陰影籠罩下的列寧格勒的人們的一些生活狀況:劇照貼滿大街小巷,劇院天天夜里開演,觀眾座無虛席;學校準時開學,上課鈴聲從未間斷……
7、能用《日歷》里的語言來描述一下他們是如何度過每一天的嗎?
學生回答后,教師明確:他們用情感、忠誠、愛心、責任感、以及創造性的勞動去書寫每一天的日歷。
8、900個日日夜夜啊,人們生活在饑寒交迫中,即使一個又一個離家失所的人凍死在街頭,人們也沒有砍伐一棵樹來取暖,人們何以把樹看得比人的生命更重要呢?
。
9、請同學們結合《每天誕生一次》的內容,想象一下,列寧格勒的人們從煙霧里透出的曙光中醒來時,看到這片綠,他們會想些什么?
10、同學們知道老山蘭的故事嗎?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我們的鋼鐵戰士血灑南疆,誓守國土,在炮火硝煙中,日夜陪伴我們戰士的,就是綠色的蘭花,戰士們取名“老山蘭”。他們把從陣地上采擷來的蘭花栽在廢棄的空罐頭瓶里或栽在陣地前沿的土里,甚至栽在了鋼盔里。戰士們精心呵護著它們,那墨綠色的葉片給炮火硝煙中的戰士們帶來絲絲生活的慰藉,綠是生命,是和平,是希望,多少人為了心中的那片綠挺身而出。
和平年代,我們應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綠,人類與綠色應和諧相處。想想戰爭年代的那些人們吧!我們有什么理由去摧殘眼前的這片綠呢?請愛護眼前的一草一木吧,我們將會從他們身上汲取精神和力量。
張俊
[《列寧格勒的樹》教案 (北師大八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2.北師大跳繩教案
3.春天的樹活動教案
4.《給予樹》教案
5.關于種樹教案
6.大班教案樹真好
8.植樹問題教案
9.致橡樹教案
10.秋天的大樹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