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在一次追思“文化昆侖”錢鐘書先生的活動中,清華大學一位老師這樣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前面還有兩句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這便是讓我們心有所止,心在焉。錢先生學問做的如此出色,就是因為‘心在焉’”。但是看看我們周圍,看看我們今天這個社會,有多少人則是“心不在焉”……
請以“心要在焉”為題,寫一篇議論文,不少于800字。
一、審題指導:
首先要清楚“心要在焉”的含義。“心”指“心思,思想”,“要”指“必須、應該”,“在”指“聚焦在、定位在、集中在”,“焉”指“這里”,“心要在焉”即指“心思應該集中在某處。”聯系現實生活,可以想到:讀書人,應該做到心無旁騖,達到與書中人物交感融匯的讀書境界;為官者,應該做到在其位,盡其責,敬其業,愛其民;研究者,應該做到專心致志,孜孜以求,皓首窮經,廢寢忘食;創業者,應該做到認準一個目標,不畏艱難困苦,一直向前走等等。
其次,可以聯想到“心要在焉”的反面,即“心不在焉”,分析“心不在焉”的原因。(內因是缺乏人生目標,缺乏信仰,責任感喪失,欲望太多等。外因是浮躁、喧囂的社會風氣,追名逐利大行其道的世風,商業社會的多種誘惑等。)指出“心不在焉”的弊端(個人:德不立,業不精,事難成。集體和國家:走向衰敗。)把“心要在焉”與“心不在焉”一對比,論述更加深刻。
最后,寫作能力強的學生,還可以就 “心在焉”境界的高下進行辨析。第一境界:專注執著于“不良嗜好”,境界低下。嗜酒如命,嗜賭成性之類。第二境界:專注執著于經營個人的“小天地”,過于看過一己之私利,成名成家,國事天下事,概不關心。第三境界:專注執著之事旨在為民族,為他人謀永福,有大胸襟,有大愛。
另外,從結構上看,“心要在焉”是主謂句子式:心要在焉。寫作時,中心在“謂”的部分,謂語部分就是關鍵詞。
二、范文欣賞:
心要在焉
心在,則無所不能。--題記
心在何處?
阿基米德說,我的心在數學那兒,于是有了“讓我畫完這個圓”的千古絕唱。錢鐘書說,我的心在文學,于是有了目不窺園,名滿天下。“掃把姐”說,我的心全在那一把掃把上,于是那把掃把像有了靈性,與她共舞出無限曼妙風情。
心要在,在所愛之處。
“千年滄海上,精衛是吾魂。”文天祥的浩蕩正氣,仍激勵著炎黃子孫。砰然令我心動的,是他至死不渝的報國之心。他將一顆心安放在日漸式微的國家上,一切行動便都有了落腳點。一切戰役,一切悲憤的詩,便都有了共同的根源,那便是對祖國的深沉的愛。心系國事,便有了那份勇氣,以匹夫之力,欲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于將傾。林覺民何嘗不愛妻子?只是對國家的大愛使他拋卻兒女私情,投身于挽救危亡的事業。心在所愛之處,即便雷霆轟擊,亦不動搖絲毫。
心在所愛之處,便有了那種力量,能夠承受眾人的冷眼,即使荊棘遍地,也踽踽前行。還記得那個潦倒的老人,“集腋成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當屢試不中的蒲松齡開始各處搜集奇聞逸事時,人人都以為他瘋了,但在看過《聊齋志異》后,卻不得不感嘆那是一部“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的曠世奇書。正是有著那份信念,一心撲在文學上,他才能不理會眾人的非議,在自己選定的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地艱難前行。縱使險阻無數,他只坦然視之。
有些人將心放錯了位置,便只能品嘗失敗的苦澀。唐玄宗愛著楊貴妃,沉迷于“溫泉水滑洗凝脂”,換來的卻只是“此日六軍同駐馬”,馬嵬兵變,大唐風光不再。現在的一些人愛著名利金錢,向往高官厚爵,換來的卻只是貪婪的雙眼與累彎了的腰桿,卻再也找不回“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曠達。可見,選擇所愛,也應慎重。
心在何處?
有些人不知心在何處,便只能“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有些人找錯了所愛,便只能如無頭蒼蠅,亂飛亂撞。而有些人,找對了心的位置,方不懼艱險,矢志不渝。
找回自己的心吧,找到你所愛的地方,將他安放。別再羨慕別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只要心在,你也能做到。
心在,則無所不能。(58分)
點 評:
這是一篇立意準確,構思巧妙,既有獨特思想,又有流暢文采的考場佳作。
本文作者首先運用設問的方式,舉阿基米德、錢鐘書、“掃把姐”的例子,自然巧妙地對“心要在焉”做出準確而個性化的解讀,然后自然而然地引出本文的觀點“心要在,在所愛之處。”這個立意開口較小,利于作者進行自由發揮,體現了很強的思考能力和駕馭能力。 在文章的主體部分作者將目光投向歷史的長河,在那里淘沙掘金,舉文天祥、林覺民、蒲松齡、唐玄宗之例,分別闡釋分論點:心在所愛之處,便有了欲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于將傾的勇氣;心在所愛之處,便有了即使千次失敗、萬人非議也不動搖的決心;要將心慎重安放。作者或引證,或例證,或正反論證,對觀點進行了有力的佐證。文章材料豐富,分析精到,對比鮮明,有力地強化和突出了自己的主張。
文章的亮點還在于語言流暢自如有文采。文章多處引用古詩詞,或提挈下文,或詮釋形象,或表明情感立場,不但使論證嚴密,而且增加了文章內涵,使內容更加豐厚。當然,古詩詞的運用也不能刻意為之,水到渠成就好。
附作者引用詩文:“千年滄海上,精衛是吾魂。”(文天祥《自述》)“集腋為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 (蒲松齡《自序》)“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 蒲松齡故居對聯)
心要在焉
心要在焉,即講究全情投入的專注。不論是專注于自身所愛的事物,或是做學問與處事,心在焉,何有不成事之理?
心在焉,即褪去浮華紛擾,付出全情于自己的熱愛,去追尋,去達到,而沒有利益打擾你的專注。
讓人難以忘記的大提琴演奏家杜普雷,以生命為代價忘我演繹熱愛的大提琴---她拉弦的姿勢并不如女性的溫和,而是充滿野性與瘋狂。她全心專注,沒有觀眾,沒有外物,她全心全意地演繹著自己熱愛的音樂。一位提琴家在聽過她的琴聲后預言:“這樣演奏提琴的人,一定活不長久。”不幸的預言成真,杜普雷在風華正茂的年歲患上多發性硬化癥,從此無法演奏,最終年輕地逝去。然而她的演奏,她專注地演奏卻成了樂史上的華美樂章,她演奏的埃爾加協奏曲充注了全身心血與情感,至今無人超越。
心在焉,心專注焉,心熱愛焉。因而書寫傳奇。如杜普雷,她比煙花寂寞。卻遠耀眼過煙花。
也常常想起我們的國學大師季羨林老先生,他身上有太多耀眼光環,“國寶”“大師”,他自己卻不以為傲,甚至將頭頂光環個個摘掉。季先生,一心一意做學問,專心致志讀國學。他心在焉,心專注于做研究,罷卻名利,罷卻榮耀。
在季先生自己的回憶錄中曾寫到他翻譯印度巨作《羅摩衍那》的故事。滿目梵文,生澀難懂,然季老堅持不懈,未言放棄,一譯十年。十年,一棵幼苗已而參天;十年,蹣跚孩童已而挺拔獨立;十年,一切都已改變,然而季先生以十年的專注像我們展現了堅毅的,一心向學,全情專注的高度境界,專注,沒有時間束縛,心在焉,即成事。
如今,世人常叩問,為何我們的時代再難出天才,為何我們的時代再難出大師,天才的音樂家們,不朽的文學巨匠們,他們都隨歲月而逝去,而再難尋得接班人。
原因在何?只因對比之下,過去的大師們哪一個不以畢生熱情投入自己的事業,哪一個不以“追求學術頂峰”而全心為之?他們,都共同擁有“心在焉”的專注品質,因而鑄得大器,因而書寫傳奇。
反觀急功近利的當下,哪一位演奏家能夠不為高昂演出費而出場?哪一位學者能夠不為響亮的頭銜而潛心鉆研?一旦貼上利益標簽,心,也難在焉。
世人難道不應冷靜下來,慢下生活的步調,心專注于事業,心在焉。那些,我們便可堅信,傳奇將會再現,大師將會再臨。
心要在焉,專注,投入,熱愛,鉆研。(56分)
點 評:
文章落筆入題,直接亮出觀點:心要在焉,即講究全情投入的專注。然后以并列方式從兩個層面展開論述:專注于音樂,因而書寫傳奇;專注于學問,因而成就大師。所舉事例典型而貼切。文章行文流水,一氣呵成,結尾處再次點題,首尾呼應,結構完整。但文章流暢有余而深度不足,對材料缺乏深入的挖掘。
心要在焉
晨鐘暮鼓,修身齊家,是我們的心在接受鍛煉;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我們的心在熏陶升華。心在,理想在,光明和希望并存。一切的一切,只因為我們的心,我們的魂。
路漫漫其修遠,人生的路上有太多的悲歡離合和陰晴圓缺。只有心要在焉,才能體會到個中的酸甜苦辣。心要在焉,是對人生一次完整的體驗,心要在焉的對立是心不在焉。閨中少婦低眉信手續續彈是因為丈夫未歸而心不在焉,游子登高遠眺直至日落卻不知是因為思念故鄉而心不在焉。我們的心,總有一個歸屬的地方,為何會心不在焉呢?其實心不在焉是相對的。閨婦的心不在琴上而在丈夫上,游子的心不在風景上而在故鄉上。心不在焉其實是心在焉的另一種表現。
可是有些人的心不在焉,卻釀成了無數的悲劇和禍患。佛山“小悅悅”事件昭然顯示著十八名路人的“心不在焉”,郭美美充分說明了紅十字會虛無慈善,又是對社會慈善的“心不在焉”。社會的道德淪喪終歸是人們的心逐漸遠離了善和美,這是何其悲涼!
那么,我們如何才能把心找回來,讓心在道德的光輝下綻放開花呢?
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知識即美德。是的,只有我們專注于知識,讓心靈不斷的汲取營養,才能夠真正地成長。此時,心要在焉!專注于知識,就是心要在知識上。高華先生治學治史從來都是心無二志,他的心在浩如煙海的歷史中,在踏實嚴謹的研究的態度中。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只有心在焉,我們才可能高質量高成效地在知識里成長。
當面對著一個道德逐漸淪喪,人心愈加冷漠的社會時,我們的心開始迷茫。而諸多不安全因素也在迷惑著我們的視線。但是,請不要舍棄最初的真善美。人心本善,當我們的心仍然是善意的,心便始終在焉。即便冒出如此多的攙扶老人卻遭誣陷的事件,仍有兩名中學生毅然決然地扶起摔倒老人,即使人心冷漠,最美媽媽吳菊萍還是伸出手接住從樓上墜落的小女孩。簡軫曾說:“菩提樹下覓一方青石,靜待,看滄海變桑田。”盡管滄海桑田,我們的心也要在菩提樹下保持最原始的模樣。心要在焉!在美好的道德里,在善意的靈魂和思想里。
心要在焉,我們有無數的思念和期盼;心要在焉,我們徜徉在知識的海洋里;心要在焉,我們站在道德的凈土上眺望彼岸的現世。心就在這里,夢還能去哪里?善意還能去哪里?人生難道還會不完整嗎?
心要在焉,讓心靈接受道德的洗禮而成為善意的信仰者。(55分)
評 語:
文章結構緊湊,行文流暢,語言優美深刻,仿佛思考者在凝思;特別是舉例廣泛典型,從游子思婦到最美媽媽;從郭美美到小悅悅事件,正反對比,層層深入,發人深思,給人以啟迪。最好是結尾,提升思想,深化中心,讓讀者從思念到知識,從道德到追夢,完善了內容,加強了情感!
涂坤林
[2012年深圳一模作文審題指導及范文 高考復習(高三)]相關文章:
3.高三學習計劃指導
6.高考復習計劃參閱
7.作文課指導教案
10.看圖作文指導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