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掌握詩歌鑒賞的基本方法--品味意境、賞析意象、把握情感。
2、理解即景抒情詩中景與情的聯系。
重點難點:
1、把握詩歌中的情景理。(重點)2、對詩人思想感情的認識。(難點)
教學步驟:
導入:在星光燦爛的唐代詩壇,《春江花月夜》帶著皓潔的月光像鉆石一般熠熠生輝,而詩人張若虛也憑借這一首詩“孤篇蓋全唐”。
A級
一、作者簡介
張若虛(660年-約720年),唐朝詩人。揚州(今屬江蘇)人。曾任兗州兵曹。與 賀知章 、 張旭 、包融并稱為“吳中四士”。工詩,尤擅七言。詩以《春江花月夜》著名。
七言歌行《春江花月夜》沿用陳隋樂府舊題,抒寫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及富有哲理的人生感慨,語言清新優美,韻律宛轉悠揚,空明清麗,洗去了宮體詩的脂粉氣。其中“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二句為歷代傳誦。
二、熟讀品味詩歌
三、在熟讀的基礎上了解下列知識
詩篇題目就令人心馳神往。春、江、花、月、夜,這五種事物集中體現了人生最動人的良辰美景,構成了誘人探尋的奇妙的藝術境界。重在寫月。這首詩從月升寫到月落,把現實的情景和詩中人物的夢境結合在一起,寫得迷離恍惚,氣氛朦朧。詩的感情隨著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漸展開、變化,忽此忽彼,亦虛亦實,跳動著,斷續著。有時讓人覺得難以把握,但又覺得有深邃的東西在里邊,值得深入發掘。這就是人生的短暫,離別的痛苦,以及青春的美麗。
四、深入研讀
詩人用豐富的情感和曠達的胸懷創作此詩。詩中情景理融為一體,使此詩具有經久不衰的意境美、哲理美和情感美。下面我們分別從情、景、理三個方面來欣賞此詩。
1、景--春江月夜美景
找出詩中描寫月夜美景的語句
, 。
, 。
, 。
, 。
, 。
2、理--宇宙人生哲理
看到如此美景,詩人想到了什么呢?請找出本詩中闡述人生哲理,江、月、人和諧一體的詩句,并體味一下這些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人生思考?
詩句: 江畔何年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理: 1、詩人對宇宙生成、人類本源的思索,對人類在宇宙間生存狀態的思索;
2、宇宙永恒,明月常在,而生命又何其短暫;
3、而整個人類又是代代相傳,無窮無盡,與明月共存于天地之間!
3、情--游子思婦相思之情
表現游子思婦相思之情的句子有哪些?
, 。
, 。
, 。
, 。
, 。
, 。
, 。
, 。
, 。
(1)其中前八句,寫思婦對離人的懷念。然而詩人不直說思婦的思念,而是用“月”來寄托?她的思念之情。
詩篇把“月”擬人化,“徘徊”二字極其傳神:一是浮云游動,故月的光影明滅不定;二是月光懷著對思婦的憐憫之情,在樓上徘徊不忍去。
豈料思婦觸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趕走這惱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還來”,真誠地依戀著她。這“卷不去”,“拂還來”的既是月色,也是 對離人的思念之情。
(2)后八句寫游子,詩人用 落月 來烘托他的思歸之情。
“昨夜閑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連做夢也念念歸家──花落幽潭,春光將老,人還遠在天涯,情何以堪!
江水流春,流去的不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人的青春年華。江潭落月,更襯托出他的 思歸 之情。
沉沉的海霧隱遮了落月;碣石、瀟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遙遠!盁o限”二字加重渲染了他的孤寂;“沉沉”也更是加深了他的鄉思。
B級
為何古人看到這樣的景色就會生發這樣的情感與思考,這種景和情有必然的聯系嗎?為何又能引起我們的情感共鳴,這種文化是否已積淀為一種民族的審美情感?要得到答案我們就必須自己從歷代詩文中去尋找。
1、下面我們就來分析探討中國古典詩歌中的"明月"、"江水"、"落花"三個意象的寓意。
a、明月:1、 思鄉 2、 時空的永恒
3、蘊涵邊人的悲愁 4、
b、江水:1、 愁情 2、 流逝的青春 時光
c、落花: 惜春 、對美好事物的留戀
C級
要求用散文化的語言再現月夜美景。
附錄:參考詩句
(1)明月: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唐李白)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唐 王昌齡)
"明月何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宋 蘇軾)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唐.張九齡《望月遠懷》)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靜夜思》)
(2)江水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蘇軾《赤壁賦》)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李之儀的《卜算子》。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南宋辛棄疾《南鄉子》
"離恨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踏莎行》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虞美人》
(3)落花
"欲向相思處,花開花落時。"(唐薛濤《春望詞》四首之一)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晏殊《浣溪紗》)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宋晏幾道《臨江仙》)
"春恨秋愁皆自惹,花容月貌為誰妍?"(清《紅樓夢》)
鄭玉玲
[《春江花月夜》導學案 (人教版高二選修)]相關文章:
1.《談中國詩》導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