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宗宇
誰也不知道這片老樹林由來,只知道她在我的視野里已綠過三十多個春夏。
六寶河的一條支流半抱著樹林,林子西,零散地住著幾乎人家,多是老宅。
這片林子不屬于哪家哪戶私有,樹木也雜得很,有幾棵老棗樹,花椒樹,本地楊樹居多,一段時間這片林子又被叫作楊樹場。老楊樹場是一個很平常的地方,要說是片風景地,需細細品味。
一、河間葦地
半抱著楊樹林的這條小河,兩端都有名字,清澈的河水流經此地便沒了姓名。這片老樹林里的每一棵樹多是喝著河水長大的。河的中央不知是河底淺了,還是挖河是留下的河土,就形成了一片狹長的島地,島地長滿蘆葦,蘆葦每年都自生自滅,春天蘆芽出土的時候,去年的早已枯老的蘆葦依然站在那里,誰也不會在意老蘆葦是在什么時候消失的。從剛出土的蘆芽到婷婷的蘆花再到“蒹葭蒼蒼”的老去,這是一幅在平常不過的圖畫了,只因為人往往只在意杰作而不在意這毫無特色的常作罷了,一群野鴨是這里的主人,它們常年生活在這里,有人曾想捉到幾只卻從沒成功過。平日里只有小野鴨出現,就在人的身邊,又會忽地輕靈的如鳥一般飛去,一直能飛到楊樹枝間,小野鴨穩穩地站在樹上,回頭看看河中央的蘆葦,一臉的好奇。
誰說這河央葦地不似《蒹葭》的詩意?是因為觀者心中那“伊人”早已遠去的緣故吧?
二、傍林小徑
路穿林而過,準確地說是這條小路傍這河堤曲折前伸、側著身子斜擦著老楊樹林的左肩。路是泥路,雨天里,過路的人很少,天一晴,一些與路熟悉的人,先踩出幾行腳印來吸引路人,這些深深淺淺的腳印很誘人,好像在招呼著徘徊在路一端的行人:“過吧!”于是腳印變多了起來,直至把小路鋪得滿滿的。
似乎是人的腳永遠也踏不平腳下的路,天一靠晴,這條泥路才真正坎坷起來,走在小路上人可以盡情享受深深淺淺的顛簸,身子還需輕微扭著,走慣了平整的柏油路的人乍走起來往往會心生埋怨:“這路怎么不修一修?”它們不會明白這條路注定是用腳步鋪就的。
路很窄,白天里幾個孩子從家里拿來小鐵鏟,說想弄個路涵出來,一個孩子從路的一端挖了起來,在另一端的那個總是在喊:快透了嗎?這端就喊:“見亮了,見亮了!”有人路過于此,會心一笑,大大的一步越過這即將竣工的偉大作品。之后孩子的家長總要把路重新平好補寬,有人路過,他們一臉的微笑里又有一絲愧色,仿佛欠下行人的虧情。
誰家的孩子哭鬧不止,就有人前去說:“快抱到老楊樹路上悠悠去!”懷抱著哭聲不斷地孩子從小路這端顛到那端,回來時懷里的孩子早已安穩的睡了!這路啊,能讓煩躁的心聽到林子里落葉的聲音。
三、老楊樹林
老楊樹林是一幅畫。林子一身灰綠,似常年都穿著洗地發淡的青布衫的老人,林子很密,林間無路,人不易進去。一地的枯枝落葉也掩蓋不住土地的貧瘠,這里的很多楊樹多年都不見長,更多的是老楊樹歪歪斜斜的,都不是可用的木材,所以一直無人問津。老楊樹林沒有一絲江南梧桐細雨的詩情,也沒有水鄉柔柳的畫意;更不用說引來煙雨濛濛了。可是,老楊樹是土生土長的,你站在它身邊,總讓你很安靜,從不會讓你觸景生出莫名的惆悵來;老楊樹又清清朗朗的,它站在你身邊,總讓你很無心,從不會讓你因距離而生出欲言又止的顧慮。站著站著,你就能聽到成片的蟬鳴。楊樹無花無果、無奇枝異葉,總是直來直去的。
一種吊蟲只用一條細細的絲線吊著,在悠悠地睡午覺,一覺醒來忽地匆忙攀爬上去結起繭來。秋色漸濃,樹林便落葉紛飛,這一落就是一個多月。等到樹把灰淡涂滿枝條,鳥早就不見了蹤影,只留下一個個碩大的空巢,遠遠的看過去就像老楊樹結的果實。眼見這老楊樹懷里的鳥窩,就會讓人生出家的滋味。
今年一開春,樹林邊忽地搭起兩個帳篷,說是要在河上修一座八十米寬的橋,名字叫“世紀大橋”,穿林而過的是八十米寬的世紀大道。
八十米,恰好是這片老楊樹林的肩寬。
老楊樹林身邊的河已經截流,轟隆隆的抽水泵把幾十年不見底的河床硬硬地抬了出來,攪渾的污水正慢慢的朝河央的蘆葦島地浸去。
一周之后,我看見幾只野鴨子撲棱棱地飛,它們是從慢慢歪倒的老楊樹的樹枝上飛了出來,又暫時回到蘆葦叢里。
“早該建橋修路了!”人們在談論著,也是,除了這片林子這條河,別的地方早就擁擠不堪了。
我站在窗前,目送老樹林遠去。
柏雪
[誰能在乎這片老樹林的感受? 教師隨筆]相關文章:
2.感受生活隨筆作文
6.教師工作隨筆
7.美術教師隨筆
8.歷史教師隨筆
9.音樂教師隨筆
10.教師數學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