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柳永詞兩首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二必修四)

發布時間:2016-2-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的:    

   1、初步了解詞的章法和句法特點。 

   2、了解柳永的生平簡介及他對后世文學的影響。 

   3、訓練學生初步掌握讀詞誦詞的能力。 

   4、引導學生初步掌握品賞詞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教學重難點 

   1、 從詞的章法入手,了解詞的內容; 

   2、 抓詞眼,詳細分析名句,有助學生深入詞中境界。 

教學課時 2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單元教學提示,導入新課:

本單元是宋詞學習單元,教材為我們編選了宋詞創作中有代表性的人物柳永、蘇軾、辛棄疾、李清照的作品。說他們是宋詞的代表人物,因為他們是宋詞的創作的兩大流派的代表人物,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約派的代表,蘇軾和辛棄疾是豪放派的代表。通過對他們的作品的學習,我們更能宋詞的魅力。

二、詞的相關知識介紹: 

    1、詞的起源:詞產生于隋唐,盛行于宋,是一種和樂歌唱、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簡單的說就是歌曲中的歌詞。

詞有很多別稱,如“長短句”“詩余”“曲子詞”“曲詞”等。 

2、“詞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每首詞都有一個曲詞名稱,叫“詞牌”,詞人依詞牌填詞。詞原來一般是沒有標題的,后來人們填詞也加標題,如我們學過毛澤東的《沁園春 長沙》“沁園春”是詞牌,是一首詞詞調的名稱;“長沙”是標題,是詞的內容的集中體現。詞可以分段,叫“片”或者“闋”。

 3、詞的分類 

按字數多少可分為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90字)、長調(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為單調、雙調、三疊、四疊等 

按作家的流派風格可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蘇軾、辛棄疾等;婉約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觀、李清照、周邦彥、姜夔等) 

三、《柳永詞兩首》的導入:

現在娛樂圈流行一個詞語叫“粉絲”,就是指一些偶像人物的崇拜者,追隨者。其實粉絲一族,古已有之,由來已久。宋代婉約派代表人物之一的柳永,就有過無數的粉絲。

論狂熱,柳永的“粉絲”也絲毫不輸于今天的“超女”。由于他寫得一手絕妙好詞,隨便給哪個歌妓寫上幾句,她就會身價倍增。于是,歌妓們對他愛得發狂,能和柳七親熱唱和,很多是倒貼銀子。  

    論鐵桿,柳永的“粉絲”更是忠心不二,無人可匹。柳永死時家無余財,是他的那幫歌妓“粉絲”集資營葬。死后亦無親族祭奠,每年清明,認識不認識的“粉絲”們都相約赴其墳地祭掃,以至于相沿成習,稱之為“吊柳七”或“吊柳會”。  

論“副作用”,柳永的“粉絲”也鬧出了驚天動地的大動作。追捧偶像,總難免有一定副作用。傳說金主完顏亮在讀罷柳永的《望海潮》后非常羨慕錢塘的繁華,遂起投鞭渡江立馬吳山之志,后來就以六十萬大軍南下攻宋,讓他差點兒成為漢奸。  

    那究竟險些讓柳永成為那個時代的“漢奸”的《望海潮》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

四、柳永簡介:

柳永(987-1053),北宋詞人原名三變,字耆卿。排行老七,世稱柳七,福建崇安人。本熱心功名事業,但仕途坎坷。曾以詞拜謁宋相晏殊,因內容風格不為宴殊所喜,失意無聊,流連坊曲,樂工歌伎每得新腔,必求柳永作詞,這些詞開始只流行于世,后來漸漸的傳入宮中。嘗有《鶴沖天》詞云:“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讓宋仁宗看了后又嫉妒又氣憤說:“何要浮名,且去填詞。”因此落榜。后來也就解嘲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直到54歲時改名應試,方于景佑元年中進士,歷余杭令、鹽場大使,終于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

五、學習《望海潮》 

(一)、相關背景 

    宋真宗咸豐末年,柳永從家鄉前往京城開封應試,途經錢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與孫何是布衣之交,此時孫何正好任兩浙轉運使,柳永想拜訪他,但當時官府之家門禁極嚴,柳永一個平民是很難到孫何家去拜訪的,柳永就寫下了這首詞,并使其在青樓被廣泛歌唱以使孫何知道,第二天孫何就親自前往見面。 

(二)、賞析: 

   (1)教師范讀后作朗讀要求。  

    ①感情飽滿,適度夸張,鏗鏘有力。  

    ②上闕寫形勝之地和錢塘江潮的壯觀。詞句短小。“怒濤”、“霜雪”、“天塹”這類色彩濃烈的而有氣勢的詞語,音調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來,有雷霆萬鈞、不可阻擋之勢。

③寫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優美,詞曲變長,節奏平和舒緩,讀出心曠神怡之感。  

(2)學生朗讀體味。  

(3)內容賞析:

上片:描寫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東南形勝”,是從地理條件、自然條件著筆寫的。杭州地處東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風景很優美,故曰:“形勝”。“三吳都會”,是從社會條件著筆寫的。它是三吳地區的重要都市,那里人眾薈萃,財貨聚集,故曰:“都會”。“錢塘自古繁華”,這一句是對前兩句的總結,因為杭州具有這些特殊條件,所以“自古繁華”。下面就對“形勝”、“都會”和“自古繁華”進行鋪敘。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是對“三吳都會”的展開描寫。“煙柳畫橋”,寫街巷河橋的美麗。“風聯翠幕”,寫居民住宅的雅致;“參差十萬人家”一句,表現都市戶口繁庶。

“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是對“東南形勝”的展開描寫。由市內說到郊外,只見錢塘江堤上,綠樹環抱,遠遠望去,郁郁蒼蒼,猶如云霧一般。“怒濤”兩句,錢塘江潮的澎湃與浩蕩。“天塹”,愿意為天然的深溝,這里用來形容錢塘江。錢塘江八月觀潮,歷來稱為盛舉,描寫錢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筆。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是對“錢塘自古繁華”的展開描寫。描寫了兩個方面:一是商業貿易情況--“市列珠璣”,只用市場上的珍寶,代表了商業的豐富、商業的繁榮;二是衣著情況--“戶盈羅綺”,家家披羅著錦。“競豪奢”,又總括杭州的種種繁華景象。 

    下片:寫杭州人民和平安靜的生活景象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寫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這既是進一步描寫“東南形勝”,同時又是杭州人游樂的背景。西湖是美的,蘇軾說:“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飲湖上初晴后雨》)也是寫了山河水量個方面。“重湖”,寫湖本身,西湖有里湖和外湖;“疊巘”,寫湖岸,山峰重疊。西湖水碧山青,秀美異常,所以說“清嘉”。“三秋桂子”照應“疊巘”二字,寫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應“重湖”寫水里荷花。紅花綠葉,蓮子清香,也是很能體現西湖特點的景物。南宋楊萬里說:“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三秋”,從時間著眼;“十里”,從空間著眼。桂在秋季開花,蓮在夏季開花,寫出了西湖不同季節的美景。 

西湖不論任何季節、任何時間都是美的,所以就有游人去游玩。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羌管弄晴”寫的是白天人們悠揚的笛聲,“菱歌泛夜”寫的是人們晚上快樂歡快的歌聲,“嬉嬉釣叟蓮娃”時對前面兩句的總括,所以這一句寫的是杭州人民的游樂。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寫的達官貴人到此游樂的場景,以達官貴人的不思離去,烘托出西湖之美。成群的馬隊簇擁著高高的牙旗,緩緩而來,一派煊赫氣勢。詩人筆致灑落,音調雄渾,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風流的地方長官,飲酒賞樂,嘯傲于山水之間。

“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最后兩句是寫給誰的?從哪里看出來的?明確:詞中“圖將”是指把杭州美景畫出來,“鳳馳”指朝廷。這樣一來,此句的意思就十分明顯了。是說:希望長官把杭州美好的景色畫出來,等日后升遷,去朝廷做官時,可以把它拿出來,獻給朝廷,并夸示于同僚。這里其實暗含對長官日后飛黃騰達、不斷高升的美好祝愿。

(4)亮點探究 

A、本詞從哪幾個方面來表現“錢塘”的繁華? 

   提示:歷史沿革、城市規模、市容市貌、特色景觀、生活圖景等方面。 

   B、品味語言,鑒賞形象。 

   ①.若把“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句中的“卷”改為“推”好不好,為什么? 

   提示:“霜雪”比喻浪花,“怒濤卷霜雪”表現了錢塘江潮來時波滾浪翻,排山倒海的氣勢,用“推”則顯得比較平板,力度與氣勢均沒有“卷”強,對浪花飛濺的情態描寫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②.“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表現了怎樣的生活情景? 

   提示:這幾句極富生活情趣,晴天麗日,處處音樂悠揚;菱舟泛夜,傳來陣陣歌聲;老叟怡然垂釣,幼童嘻嘻采蓮,好一派歌舞升平,百姓富足的盛世景象。 

   ③、“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稱千古麗句,加以賞析。  

    “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長,馥郁芬芳,長久不散;“十里”是說湖中廣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了。“三秋桂子”就讓人聯想起有關西湖的美麗傳說。傳說西湖靈隱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帶露的桂子從天飄落,馨香異常,那是從月宮桂樹上飄落下來的,是寂寞的嫦娥贈與人間有心人的。這美麗的傳說給秀麗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靈的色彩。  

六、總結:(主旨)  

    這首詞著力描寫錢塘(杭州)的繁華,展現了一派物阜民康、和諧安定的社會風貌,借以歌頌此地的地方長官治郡有方,政績卓著。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一首《望海潮》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文才飛揚、意氣風發,躊躇滿志的柳永。然而,考場接連的落第,仕途的失意,使他流連于勾欄瓦舍,為歌女填詞作曲,并與她們結下不解的情緣;但同時為了生計不得不到處宦游,以期謀得一官半職,于是又不得不與佳人分離,浪跡江湖。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最能代表柳永婉約詞風的《雨霖鈴》。

   《雨霖鈴》這首詞是作者離開汴京,與情人話別之作。此詞為抒寫離情別緒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詞和有宋一代婉約詞的杰出代表。詞中,作者將他離開汴京與戀人惜別時的真情實感表達得纏綿悱惻,凄婉動人。全詞起伏跌宕,聲情雙繪,是宋元時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 

二、學習《雨霖鈴》 

1、指導《雨霖鈴》朗讀。 

2、請同學們放聲朗誦詞作,邊讀邊思考:《雨霖鈴》抒寫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明確:離愁別緒,情人間的傷離別。 

3、整體感知:不難看出,詞的上闋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對離人離別的過程,下闋作者通過想象為我們展示了“今宵酒醒處”和“此去經年”后的場景。

4、請選出你感受最深的詞句來談談作者是如何深刻地展示他的內心情感的。 

教師引導歸納: 

(1)、“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寒蟬” --聽覺感受,一般是代表悲凄的形象,蟬叫聲凄厲,這凄厲的叫聲不僅打破離別環境的寂靜,更刺激著離別人的敏感神經,令人難以忍受,加重凄涼感受。 

“長亭”--送別地點,浸含著濃濃的離愁別緒;天色已晚,暮色漸起,人要回家鳥要歸巢,我卻要與心愛的人分離去浪跡江湖,前途未卜,迷茫失落,加重愁情。 

“驟雨初歇”--矛盾的心情:既想雨停,又不想雨停。雨停,他就可以離開這個傷心地去遠方尋求新的發展了;雨不停,正好又合了他的心意,想要再多留一會哪怕是一小會兒,再看戀人幾眼,再多說幾句綿綿的情話。 

這幾個意象的組合從聽覺視覺等方面把離別時的環境立體地描繪出來,營造出一種冷落凄涼的氛圍--人將別、日已晚、雨乍停、蟬聲切。惜別的長亭,凄涼的深秋。壯士分別尚且悲傷,更何況這對一別可能成永訣的戀人呢? 

(2)、“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這是離別時的場景描寫。面對美酒沒有情緒,內心充滿的是無限的依戀與不舍。為什么要喝酒?一為餞別,二為借酒澆愁,三也可能是驅除心寒。“無緒”一是沒有好心情,二是心緒紛亂如麻,想走又不舍得走,矛盾痛苦可見一斑。“留戀處”是有情人依依不舍,“蘭舟催發”是船家偏偏不斷地催促上船;多么尖銳的矛盾。一方怨時間過的太快,一方嫌時間耽擱太久。一急一緩,兩相映襯,生動地刻畫了分別時不同人物的心理神態,突出離人的不舍、無奈和隱隱的對船家催促的煩惱。--用字經濟,手法高明。

(3)、“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寫人物的表情和動作,開始由表及里逐層揭示離人的內心世界。此是特寫鏡頭,語言通俗感情真摯,形象逼真,如在眼前。“執手”之精妙:緊緊地抓住不愿松開(能否換成握、牽)。“竟”字之妙:竟然,為什么竟然說不出話來?這是對詞人心境最真實的描摹:本來有千言萬語可此時不知從何說起,唯聞哽咽聲,況且千言萬語也表達不了之間的柔情蜜意和此刻的難舍難分。互相保重可離人要去漂泊前途未卜;早日團聚可山高水長路途遙遠不知何日能聚;祝愿離人愿望實現可江湖兇險無法預知……所以,這里邊不僅有兒女情長還有個人的擔憂。“無語凝噎”是寫出了最后必須要動身時的難舍難分的情態,悲傷、難舍、痛苦到了極致。 

(4)、“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一個“念”字,告訴讀者下面寫景物是想象的。“去去”是越去越遠的意思。這二字用得極好,不愿去而又不得不去,包含了離人無限凄楚和無奈。“去去”二字連用,顯示出低沉的聲情,讀時一字一頓,遂覺去路茫茫,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路上又思念佳人,離恨無限,頓感“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的痛苦凄涼。“煙波”,又曰“暮靄”,更曰“沉沉”著色可謂濃矣,既曰“千里”又曰“闊”,空間可謂廣矣。在如此廣闊遼遠的空間里,充滿了如此濃密深沉的云煙暮靄,使人透不過氣,給人無限壓抑,其離愁之深前途之茫茫,可以想見。也令人聯想到“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愁苦;同時也襯托出旅人前途茫茫,情人相見無期的迷惘惆悵,景無邊而情無限。離愁之深,別恨之苦,溢于言表。這不僅抒寫了別后悵然空虛的心情,同時也暗示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意后迷茫的前程。--幾個意象組合的畫面色調灰暗,低沉壓抑,傳達出詞人苦悶孤獨壓抑迷惘的情感。 

(5)、“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直接抒情。“自古”兩字,從個別特殊的現象出發,提升為普遍、廣泛的現象,擴大了詞的意義。但接著“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一句,則強調自己比常人、古人承受的痛苦更多、更甚。傷情離別,自古皆然,可萬不該在這冷落清秋的時節,這叫人怎能忍受?作者似乎在自我安慰,實則突出自己的傷別更重。“清秋節”一辭,照應起首三句,前后照應,針線極為綿密;而冠以“更那堪”三個虛字,則加強了感情色彩,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為明顯、深刻,開拓了詞的境界,深化主題,極寫離別之痛。 

(6)、“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這兩句之所以成為名句,就在于它沒有一個字寫情,而又沒有一個字不寫情。詞人設想旅途中的情景:待今宵酒醒之后,我將身在何方呢?我的身邊還能有我的知心人陪伴我嗎?不會有了,陪伴我的將只有岸邊楊柳,耳畔清風,天邊殘月!)

“酒醒”二字很值得玩味。在上闋,詞人已經寫到“都門帳飲無緒”,既然是沒有情緒,為什么還要喝呢?無非是借酒澆愁而已。(詞人本指望一醉解千愁,卻不料“舉杯消愁愁更愁”,酒醒之后越發空茫茫愁緒更濃,這怎不令人潸然淚下呢?)

“楊柳”也是很有意味的事物。古人寫離別之情,往往要寫楊柳,楊柳依依,心中更涌起一縷縷離愁別緒。因而“楊柳岸”三個字明寫眼前景,暗寫別時情,顯得含蓄而有韻味。

“曉風殘月”也是最能觸動人的感情的事物。秋日的風是涼的,秋天早晨的風更涼;月光是清冷的,殘月的光更加清冷,而早晨的殘月就顯得特別凄涼。所以“曉風殘月”給人一種特別濃重的凄清冷落之感。這樣,作者就通過寫景,很有韻味地點染出那種說不完訴不盡的離愁別緒。在這短短的兩句詞里,作者集中寫了這么多最能觸動離愁的物象,又寫得那么鮮明那么生動。這,正是它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根本原因。

(7)、“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詞人進一步設想一年之后的情況。一年之后,詩人仍羈旅他鄉,形單影只,縱使眼前一片姹紫嫣紅,繁華無限,也因無人共賞而如同虛設;即使有千種的風情萬般的情意也因無人共語而倍感痛楚。“更”和“縱”使情感更進一層,表明念之心切,愛之情深。以虛景、虛情的設想結尾,說明離別后的痛苦將與日俱增。結尾問句,更留有無窮意味,將離情推向高潮。 

三、本詞的寫作特色 

     (1)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這首詞以冷落的秋景作襯托,精心刻畫難分難舍的惜別場景,進而想象別后的離愁別恨,情景相生。作為封建時代的文人,自傷身世,慨嘆自己不能作生活的主人,抒情盡管真實,而情調未免凄愴;對現實盡管憂憤,而意志未免消沉,這是受時代局限的反映。

(2)虛實結合的藝術手法:上闕重點在記別,下闕重點在述懷,前后呼應,渾然一體。作者善于運用鋪敘手法在前后呼應對照中逐步深入。下闕想象部分與上闕的寫實部分有一定內在聯系。

(3)白描的藝術手法:詞作在表現離人分別時,通過離別場面的描寫、鋪敘,讓讀者深切感悟離情。  

 

龍建

[柳永詞兩首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二必修四)]相關文章:

1.柳永詞兩首說課稿

2.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

3.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4.人教版必修四數學課件

5.高一必修四數學教案

6.高一數學必修四1.5教案

7.外國詩兩首的教案

8.《古詩兩首》教案

9.詩經兩首教案

10.詩經兩首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