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鞏固文言文基本語法現象,疏通課文內容,理清文本。(重點)--讀
2、感受悲情英雄的性格特點,分析其失敗原因。(難點)--品
3、學習司馬遷客觀評價人物的寫法。(難點)--寫
導入:(3分鐘)
武功蓋世,風云際會,一舉成名,威服天下,主宰蒼生,英雄莫敢俯視。但大起過后即大落,大喜過后即大悲。從笑傲天下,睥睨諸侯,短短四年,被迫自刎烏江。從《鴻門宴》中,我們對項羽也由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項羽一生中,有哪些家喻戶曉的事情呢?
1、“彼可取而代也”
2、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
3、巨鹿之戰,破釜沉舟 以一當十
4、鴻門宴
5、沐猴而冠 6、四面楚歌 烏江自刎
教學過程:
1、現在,我們就跟隨司馬遷的步伐,走進《烏江自刎》,看看這個悲劇英雄的末路選擇。
首先請大家大聲朗讀文章,讀的過程中,把自己不能理解的字詞及段落給畫出來,組長負責統計,我們待會一起討論。(20分鐘左右)
2、在討論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在《鴻門宴》中,我們了解了項羽的哪些性格特點呢?(3分鐘)
優柔寡斷(毛澤東《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宜將勝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耿直磊落、胸無城府、暴躁魯莽、剛愎自用、驕縱輕敵
項羽不會用人和輕信人言(陳平施反間計,離間項羽和鐘離昧、范增的關系,“項羽果意不信鐘離昧”,“項王果大疑亞父”。)
如當時代的劉邦如是說: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張良)。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史記高祖本紀》
(匹夫之勇、婦人之仁、目光短淺,自滿自得,足勇少智,缺乏寬宏大量的國君氣質
殘忍有余,仁善不足,缺乏從諫如流、寬宏大量的國君氣質。)
3、烏江自刎中,我們又可以看到的項羽的哪些性格特點呢?
A、項羽終于陷入了四面楚歌的絕望時,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寶馬和美人,而不是如何突破重圍,這說明他有情有義,有血有肉。
B、兵敗東城時,項王自度不得脫,他緊張地思索著,不得不正視自己的敗局。然而他認為:“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余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曾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這里就反映出他迷信武力,殘酷暴烈,至死不悟的性格特征。同時也說明他確實是個戰場上的英雄。
C、及至烏江自刎,司馬遷將項羽的心理活動描寫得更加細膩,傳神:
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
分析:項羽笑曰的“笑”,不是強自矜持,不是凄然苦笑,而是壯士蔑視死亡、鎮定安祥的笑,顯示了他臨大難而不茍免的圣人之勇--“知恥近乎勇”。自慚無面目見江東父老,正是由于知恥,這一心理活動展示出他的純樸,真摯、重義深情。
4、這樣的一位歷史人物,司馬遷是如何評價他的呢?
英雄: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
自矜功伐:欲以力征經營天下、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
總結:司馬遷客觀公正地評價項羽,既寫了他“氣吞山河、功蓋天下”的一面,如文章中的……也寫下了“兇狠殘暴、自矜功伐”的一面,如我們前面提到的坑殺秦軍二十萬、焚燒阿房宮、沐猴而冠等。
那么由此你能從司馬遷身上學到什么呢?我們該如何評價一個歷史人物呢?
評價人物要站在歷史的角度來客觀評價,而不能以個人的喜惡來評價。
5、綜合以上所有的了解,我想我們對項羽應該有一個相對全面的了解,那么下面大家來欣賞兩首詩并思考,你更贊成那個詩人的說法,為什么呢?(自圓其說即可)
這里有兩首詩:(自圓其說)
杜牧《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不常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弟子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王安石《烏江亭》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 肯為君王卷土來?
王安石的詩,十分辛辣冷峻,但卻抓住了人心向背是勝敗的關鍵這個根本,可以說是一針見血。
6、最后請大家根據自己的選擇,為項羽寫一段文字,可以寫成頒獎詞形式的。
青木惠子
[烏江自刎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相關文章:
1.烏江自刎原文翻譯
10.高一數學必修2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