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一、領會課文按空間順序安排材料的寫法;
二、理解本文熱愛大自然、熱愛新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學會如何去寫觀察作文,應當抓住事物的特征,調動多種感官觀察;
教學重點:
學會細致觀察、抓住特點,具體、真切、生動地描寫事物。
教學難點:
1、兩部分內容之間的關系;
2、它們所表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
1、讀準下列加點字的拼音:
確鑿záo 菜畦qí 桑葚shèn 油蛉líng 斑蝥máo 纏絡chán
攢cuán 倜儻 豁huō 斂liǎn 腦髓suǐ 鑒賞
人跡罕至hǎn 覓食mì 鼎沸 竹篩shāi 秕谷bǐ 系jì 書塾shú
2、解釋下列詞語:
確鑿 纏絡 高枕而臥 人跡罕至 人聲鼎沸
二、 導入:
作者及作品介紹:
魯迅先生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人,我們上個學期學過他寫的一篇文章,是哪篇?我們一起來
回顧一 下有關魯迅的情況?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憶自己童年、少年時代
生活的。 寫這些文章時魯迅先生已經40多歲了,這本散文集題名為《朝花夕拾》,意思是
早上的花 到晚上才拾取。《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優美散文。
三、正課:
通讀課文,然后解決下面問題
1、提問:本文題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你從這個題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從……到……”表示這篇文章大致包括兩部分,同時也告訴我們文章前后兩部分的內容。
(或提問:課文寫了哪兩個部分?分別找出寫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兩部分的起止語句以及中間
的過渡段。
討論并歸納:按地點的轉移分兩個部分,課題用“從……到……”兩個介詞點明了作者回憶童年生活的地點范圍。從開始“我家的后面有一個很大的園”到中間“來不及等它走到中間去”是寫百草園的部分;從“出門向東”到文章結尾“這東西早已沒有了吧”是寫三味書屋的部分;中間“我不知道為什么家里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里去了”是兩部分之間的過渡段。
第一部分:百草園是我的樂園(課文第1段-9段)
第二部分:寫我在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第10-22段)
2、課文的第一段是寫什么?
點出憶寫百草園的緣由
3、第一段中“似乎”與“確鑿”是否矛盾?
不矛盾,這是魯迅先生譴詞造句的獨特風格,魯迅先生寫此文時已時近幾十年,再回憶起童年往事,記憶必定是有模糊的,表達了作者對是否記得清楚還不敢肯定的心理,而確鑿則表現作者因在百草園度過了一段快樂、自由的童年生活而感到幸福,從而表現了作者對百草園的喜愛和深深的依戀之情。
4、先齊讀第二段,再提問;作者是怎樣描寫百草園的?
A 句式上:不必說 也不必說 單是 就
B 景物的種類:既有植物,又有動物。
C 從觀察角度看:
視覺:
聽覺:鳴蟬長吟,油蛉低唱
觸覺:用手指按住斑蝥的脊梁
味覺:覆盆子又酸又甜
D 從 修辭手法上看:
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
擬人:黃蜂伏在菜花上,“伏”字體現了黃蜂的肥胖。“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蟋們在
這里彈琴”,表現出這兩種昆蟲鳴聲的悅耳。
總之,作者把百草園描寫得有聲、有色、有趣,它的確是兒童的樂園。
5、作者為什么能把百草園的事物寫得這樣精彩?百草園為什么是“我那時的樂園”?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作者曾對百草園的景物進行過細致地觀察,并抓住了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還在描寫之中傾注了自己對百草園--這個兒童樂園的熱愛之情。因而把百草園的事物寫得這樣精彩。大人看不上眼的百草園,卻有那么多有趣的事物足供好奇心盛的孩子們觀賞、玩耍并探索大自然的奧秘。這當然是“我”的樂園了。這里的草木蟲鳥曾吸引著兒時的魯迅先生去觀察、玩味,引起了好奇心與求知欲。至今,這些景物還歷歷如在魯迅先生的眼前,魯迅先生就用充滿感情的語言,把它們描寫出來,表現兒童生活的情趣,引起讀者感情上的共鳴。
第2段是文章第一部分的第二層,描寫了百草園的景物和童年生活的情趣。這段文字中處處表現了兒童的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讓學生輕聲齊讀第2段,加深體會,加強記憶。
6、指定學生朗讀課文第3至6段,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提問:作者為什么要寫美女蛇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吸引孩子,給百草園增添了神秘感,豐富了百草園作為兒童樂園的情趣。
或:題目設計為:這個故事與百草園是“我”的樂園有什么聯系呢?
其一,故事的內容符合兒童好奇、愛驚險的心理,這也是兒時的一種樂趣。
其二,聽長媽媽的故事后,“長草”是不去的,這就限制了“我”在百草園中活動的范圍,極想得到老和尚那樣的飛蜈蚣,“走在百草園草叢旁邊時,也常常這樣想”。這也符合兒童的探險獵奇、戰勝邪惡的心理。這就為百草園蒙上了一層神秘的紗,誘導著兒童去涉足、認識、了解它。
其三,百草園豐富的生活內容和赤鏈蛇的傳說,對兒時的作者有著極大的吸引力,所以這個傳說,增加了百草園是“我”的“樂園”的因素。
7.讓學生齊讀課文第7、8段,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提問:這兩段寫了什么?作者怎樣描寫捕鳥的?為什么要寫捕鳥?
寫了雪天捕鳥,是百草園冬天的樂趣。先寫捕鳥的時間、條件、方法,然后寫捕鳥的收獲、經驗教訓。這都是寫百草園給愛玩的兒童帶來的無窮樂趣。
或:讓學生默讀課文第7段,同時得出寫捕鳥方法的動詞,分析使用這些動詞的表現力量。
教師小結:作者用“掃開、露出、支起、撒些、系、牽、看、走、拉、罩住”等一連串的動詞,清晰、準確地寫出捕鳥的全過程,表現了兒童好動的性格,對捕鳥的喜好。
8、 第8段寫出了一位什么樣的人物?這和百草園是“我”的樂園有什么關系?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第8段寫出了一位善良、沉靜、有豐富捕鳥經驗的農民--閏土的父親。字里行間洋溢著對勞動人民智慧、經驗的欽佩之情。這層中,沒有明寫“百草園是‘我’的樂園”,但樂在其中了,捕鳥時的新奇、興奮,對閏土父親的欽佩,這些都是百草園生活中的組成部分,這樣就把“樂園”寫得那么實在,那么具體。
9、指定學生朗讀第9段,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① 三個“也許是因為……”的內容是什么?表達了什么意思?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這三個分句構成一組排比句,其內容都是在百草園中一些不“規范”的行為,以此來推測離開百草園的原因。表現了兒童覺得被送進書塾是遭到了懲罰的心理。
② 這一段字里行間流露了一種什么感情?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這一段用猜測、疑問和無可奈何的語氣,表達了童年的魯迅告別百草園時既無奈又戀戀不舍的感情。
百草園是“我”兒時的樂園,這里能夠自由地觀賞自然景物;這里能夠聽到神奇的故事,而且又常常被這種獵奇的心理驅使,想在百草園中尋得老和尚那樣的“飛蜈蚣”;這里還可以學到捕鳥這種本領;這里還可以做在大人的眼皮子底下決不能做的把戲--毀墻根、投磚頭,跳欄桿……這里的生活是自由的,新奇的,活潑的,帶有探險意味的,這怎能不是兒童的樂園呢?離開它又怎能不戀戀不舍呢!這就是課文的第一部分,表現了作者兒時在百草園中的種種樂趣。
四、小結
寫百草園,始終圍繞著一個“樂”字--樂于觀察百草園的景物,樂于聽美女蛇的故事,樂于捕鳥活動。
五、作業:
1、反復誦讀課文第二段:
2、任選下列一景物進行描寫:
池塘邊
公園里
校園里
劉繼才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教案教學設計(河大版七年級上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