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 16、陳涉世家 課型 新授課
教學目的 知識與能力目標:1、了解陳涉起義這一偉大的歷史事件,了解《史記》與司馬遷;
2、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
過程與方法目標:3、熟讀課文,疏通文意;
情感與價值目標:4、了解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的經過及其歷史意義。
重點 目標2、3 難點 目標3
教學準備 無
教
學
過
程 教學內容 師生互動
一、導入
魯迅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今天我們要學的《陳涉世家》又是《史記》中的名篇。按《史記》的體例,對全國政局有深遠影響的人的傳記才可以稱為“世家”,司馬遷將陳涉列入“世家”,是對這位我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領袖的充分肯定。那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一偉大的歷史事件吧。
二、新授
(一)夯實基礎
1、范讀課文
2、字詞過關
鵠(hú)铚(zhì)酂(cuó) 柘(zhè) 稷(jì)
閭(lǚ)左謫戍(zhéshù)當行(háng)度已失期(duó)
以數諫(shuòjiàn)罾(zēng)間(jiàn)祠(cí)笞(chī)
陳勝王(wàng)忿恚(huì)毋(wù)以應(yìng)蘄(qí)
寧(nìng)有種乎譙(qiáo)會(huì)計事長吏(lì)
通假字
①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適”通“謫”,征發,調發)
②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意思,用意)
③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經)
④為天下唱(“唱”通“倡”,倡導)
⑤將軍身被堅執銳(“被”通“披”,穿著)
3、知人論世
司馬遷(約前145-前90年),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字子長,夏陽人。其父司馬談是漢朝太史令。司馬遷10歲“誦古文”,20歲開始游歷,游蹤遍及南北,到處考察風俗,采集傳說。在《史記》草創未就之時,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解,被捕入獄,受腐刑。出獄后任中書令,發憤著書,完成《史記》。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長達3000年的歷史。全書共130篇,包括本紀(帝王傳記)12篇,世家(記諸侯本系)30篇,列傳(序列人臣事跡)70篇,表10篇,書(記經濟、天文、歷法、禮樂等方面的情況)8篇。
(二)讀文本 快刀斬亂蔴,點明《史記》及本文的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有條件可以是聽錄音,也可是教師范讀
文言文的字詞自是重點和難點,故分開教學,化整為零。
可根據歷史進行一些故事講述,保持學生的興趣。
同時進行發憤讀書的教育。
可讓學生簡要筆記。
教
學
過
程 教學內容 師生互動
1、學生齊讀課文
2、三段分別講述了什么內容?
第1段,敘述陳涉年輕時的傭耕生活,表現了他素懷大志,有反抗精神。
第2段,寫起義的籌劃過程,表現了陳勝、吳廣的斗爭決心和政治遠見。
第3段,寫陳勝、吳廣發動起義,勝利進軍及建立政權的經過,昭示了農民起義的偉大力量和歷史意義。
3、利用注釋和工具書完成課文通釋。
要求:重點字詞的識記,翻譯句子的通暢。
參考:
茍:如果。若:你。屯:停駐。會:適逢。亡:逃走。
笞:用鞭、杖或竹板打。等:同樣。立:指立國君。
憐:愛戴。指意:意圖。足下:指對方,古人對別人的敬稱。
威眾:威服眾人。死國:為國事而死。太息:長嘆。
嗟乎:感嘆詞,相當于“唉”。失期:誤期。忿恚尉:使尉惱怒。
令辱之:使尉責辱他。為壇而盟:(用土)筑臺,并(在臺上)宣誓。
行收兵:行軍中沿路收納兵員。舉大計:發動大事,指起義。
祭以尉首:用(兩)尉的頭祭天。宜多應者:應當有很多響應的人。
以數諫故:因為屢次勸諫的緣故。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鴻秸的志向呢!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王侯將相難道有天生的貴種嗎!寧,難道。
省略句
①守丞死,乃入據陳(“乃”的前面省略“起義軍”)
②廣以為然(“以為然”是“以之為然”的省略)
③上使外將兵(“使”后面省略代詞“之”,指扶蘇)
④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為”后面省略了代詞“之”或“其”,指吳廣)
三、當堂小結
我們大致了解了本文的內容,你覺得陳涉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如果感興趣的話,請同學們自己看一下練習題三,再說說陳涉是一個怎樣的人。
整體感知。
先學生討論,再抽生回答,集體訂正。
適時板書。
要留充足的時間給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巡視,對個別學生有困難的予以指導。
小結中質疑,讓學生帶著穎問進入下一節課。
布置作業 優生作業 中等生作業 差生作業
自我通釋全文(練習本)
板書設計 正板書 副板書
陳涉世家
司馬遷
陳涉年輕籌劃起義發動起義
遠大志向足智多謀機智勇敢 字詞
教學后記 簽字
固鎮縣連站中學課時教案
授課時間 第5周星期三2007年10月10日 第2課時
課題 16、陳涉世家 課型 新授課
教
學
目
的 知識與能力目標:1、了解陳勝少年懷有大志;
2、進一步掌握文言文字詞;
過程與方法目標:3、通過誦讀、句讀,學習第一、二段,明確起義的原因及謀劃;
情感與價值目標:4、讓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立志為國家多作貢獻。
重點 目標3 難點 目標3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
學
過
程 教學內容 師生互動
一、導入
上一節課我們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也讓同學們課后進行了通釋課文,現我們就請一位同學來復述一下課文。
今天,我們進一步學習本文,體會一下起義當時的情境。
二、新授
(一)學習第一段
1、學生齊讀第一段
2、第一段主要寫什么?(要求用一句話作答)
明確:這段主要寫陳勝年輕時給人做傭工之時,胸中已懷有大志(“鴻鵠之志”)。
3、文章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陳涉的?為什么先寫這段?
明確:是以姓名、籍貫、身世、志向等幾個方面來介紹陳勝的。
先寫這段主要是表明陳勝后來發動起義并非偶然,早有其思想根基。
4、本段字詞句理解
(1)“之”字的三種不同用法。
(2)“……者……也”句式的理解。
(3)“也”“哉”所表達的語氣。
(4)“嘗”“茍”等詞的含義。
(5)體味“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的含義作用。
明確:輟耕之壟上。之:去、往,動詞。
悵恨久之。之:語氣助詞,不譯。
鴻鵠之志。之:助詞,的。
“……者……也”句式表判斷。其變式有:“……,……也。”“……者,……。”
“也”“哉”所表達的語氣分別為反詰和蔑視。
重點字詞的解釋勾在書上。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的含義作用:此句畫龍點睛,提摯下文,表現出陳勝青年時代的遠大抱負。
(二)學習第二段
1、學生齊讀第二段。
2、請找出起義的時間、地點、發起者、參加者及其人數。 既檢查了學生的作業情況,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說話能力。
點較差生回答。
點優生回答。
學生討論完成,集體訂正,適時板書。
關于“之”的用法及意義還可讓學生從以前學的文言詞歸納總結其它的兩項。
較差生回答。
教
學
過
程 教學內容 師生互動
時間:秦二世元年七月,地點:大澤鄉,發起者:陳勝、吳廣,參加者及人數:“閭左適戍漁陽”的九百人。
起義爆發的原因是什么?
“天下苦秦久矣”,暴虐的秦朝專制統治給人民帶來無窮無盡的災難,造成全社會普遍的怨憤和仇恨,這是起義爆發的根本原因。“失期,法皆斬”,秦朝嚴酷的法令逼使戍卒揭竿而起,這是起義發生的直接原因。
為起義作輿論準備的辦法是什么?
①將寫有“陳勝王”的布條置魚腹中,戍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②吳廣在駐地旁的叢詞中,狐嗚呼口:“大楚興,陳勝王。”
從一、二段看,怎樣認識陳涉?
志向遠大,足智多謀。
3、重點字詞句的理解。
“發”:征發。“適”:通假“謫”,責罰。“戍”:防守。“屯”:駐守。“次”:編到。“當行(hang2)”:應差。“為”:擔任,當。“屯長”:戍邊軍隊中的小吏。“會”:適逢。“度”(duo2):估計。“失”,耽誤,錯過。“法”:依照秦法規定,名詞作狀語。“乃”:于是,就。“亡”:逃亡。“舉”:起事,發動。“等”:同樣。“死國可乎?”為國而死,好嗎?“死”,為動用法,為……而死。“苦”:苦于,為某種事物或境況所苦。““當”:應該。“乃”:是。“以”:因為。“數”(shuo4):屢次。“將”(jiang4):統率。“或”:有人。“多”:只是。“愛”:愛護。“憐”:喜愛。“以”:認為。“誠”:如果。“以”:把。“唱”:通假“倡”,倡導。“宜”:大概。“多”:數量大。“應”:應和,響應。“然”:正確。……
三、本堂小結
這一節課我們知道了起義的原因,謀劃,下一節課我們將真正領略起義的場面,請同學們先預習。
此題要先討論,并由優生回答。
此題實在上節課已說,此處為鞏固而已,差生回答。
本課的注釋較詳,只是需要給學生指出和勾出而已。
小結中有布置。
布置作業 優生作業 中等生作業 差生作業
+練習練習二
板書設計 正板書 副板書
陳涉世家
司馬遷
起義的時間、地點、發起者、參加者
直接原因
起義爆發的原因
根本原因
起義的謀劃 輟耕之壟上。
之:去、往,動詞。
悵恨久之。
之:語氣助詞,不譯。
鴻鵠之志。
之之:助詞,的。
二世殺之。
之:代詞,他,這里指扶蘇。
兩狼之并驅如故。
之:結構助詞,主謂之間,不譯。
教學后記 簽字
連站中學課時教案61九上語文
授課時間 第5周星期四2007年10月11日 第3課時
課題 16、陳涉世家 課型 新授課
教學目的 知識與能力目標:1、進一步掌握字詞,理解使動、意動、為動用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2、通過誦讀、句讀,學習第三段,明確起義的經過;
3、把握本文運用對話及對話時的語氣來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
情感與價值目標:4、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和自學能力。
重點 目標2、3 難點 目標1、3
教學準備 無
教
學
過
程 教學內容 師生互動
一、導入
前兩節課,我們對陳涉也算有所了解了,今天,我們將全面學習本文,看課文在記敘農民起義的過程中是怎樣刻畫人物形象的,作為起義領袖的陳勝的性格是通過什么方法表現出來的。
二、新授
(一)學習第三段
1、學生齊讀第三段。
2、第三段寫什么內容?(要求用一兩句話作答)
這段是記述陳勝起義的起事經過以及陳勝起義迅猛發展的概況。
起義的步驟是:第一步;接著用作為動員群眾起義的口號。
(并殺兩尉;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的隊伍)
起義的性質(口號)是什么?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理解
石破天驚的一呼,寫出了陳勝的“大志”,更表現出他卓越的宣傳能力。
3、字詞理解。(見書下注釋)
(二)全文虛實詞歸納
為①作,當。“若為傭耕。”②擔任。“為屯長。”③是。“號為張楚。”④作為。“為天下唱。”⑤制,建造。“為壇而盟。”行①行列。“皆次當行。”②做,進行。“乃行卜。”③行進,行軍。“行收兵。”次①編列。“皆次當行。”②停留,駐扎。“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當①值,承擔。“皆次當行。”②應該。“不當立。”③在,正當。“當此時。”舉①起事,發動。“舉大計”。②立。“死即舉大名耳。”之①往。“輟耕之壟上。”②助詞。“悵恨久之。”③的。“鴻鵠之志。”④代詞。“二世殺之。”(代人)“然足下卜之鬼乎!”(代事)“皆下之。”(代地方)以①因為。“扶蘇以數諫故。”②認為。“或以為死。”③把。“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④用。“以激怒其眾。”⑤表界限。“徇蘄以東。”⑥已經。“固以怪之矣。”也①
明確學習目的。
這些問題讓學生稍作討論即可回答。
此兩題估計要提示。
此部分由學生先討論。
要留足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
教
學
過
程 教學內容 師生互動
表判斷。“吾聞二世少子也。”②表詰問。“何富貴也?”乃①于是,就。“陳勝吳廣乃謀曰。”②是。“當立者乃公子扶蘇。”固①本來。“固以怪之矣。”②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而①表前后兩部分是轉折關系。“而戍死者固十六七”。②表前后是承接關系。“奪而殺尉。”③表前后是方式與目的關系。“為壇而盟”。④表前后部分在時間上有先有后。“收而攻蘄”。
(三)討論課文表現人物性格的寫作特點
表現人物性格的方法很多,一般通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課文刻畫的主要人物是陳勝。從課文內容看,陳勝表達志向、謀劃起義、發動起義等都是透過他的語言來表現的。
選讀課文中有關陳勝參與對話的內容,找出最能表現他性格的語言,并加以適當的評論。最能表現陳勝性格的語言有:
①茍富貴,無相忘”。②“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③“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④“壯志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①句表達了陳勝極想擺脫貧困,改變現狀的強烈愿望,反映了陳勝具有“有相同車,有難同當”的樸素階級感情,說明陳勝雖然出身低賤,但胸懷大志,不尋常人。②句以“燕雀”比喻見識短淺的人,以“鴻鵠”比喻有遠大理想的人。通過比喻,表現陳勝年輕時就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也反映了他對同伴目光短淺的惋惜名句說明了陳勝面對秦王朝的暴政,面對死亡,毫不畏懼,決心不受命運的擺布,為建立自己理想中的國家而舉行起義,表現了他勇于反抗的大無畏英雄氣概,也是他“鴻鵠之志”的具體表現。④句徹底否定了封建統治階級欺騙勞動人民的所謂天生貴種、等卑有序、貴賤有別的謊言,砸碎了長期禁錮勞動人民頭腦的封建精神枷鎖,是鼓舞人心的戰斗口號,表現了陳勝敢于解放思想,敢于推翻封建統治的斗爭精神。由此可以看出,陳勝是一個對封建統治強烈不滿,敢于反抗,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有志氣,有抱負的農民起義的領袖。
三、重溫全文、小結
課文記敘了陳勝、吳廣領導的我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的原因,經過和浩大聲勢,表現了農民起義的偉大力量,贊頌了陳勝、吳廣的反抗精神及歷史功績。
四、課余
完成練習題三。 學生作好筆記。
引子,讓學生有徑可尋。
抽生讀,估計要抽優生回答。
討論訂正,要求學生作好筆記。
并板書。也作小結。
留作優生訓練。
布置作業 優生作業 中等生作業 差生作業
相關資料
板書設計 正板書 副板書
遠大志向
原因……
起義籌劃形勢分析
輿論準備……
起義經過怒眾、殺尉
召令、為盟
起義成果浩大、迅猛、稱王 人物性格分析:
①胸懷大志,不尋常人
②有理想有抱負……
③勇于反抗(見分
④敢于解放思想析)
教學后記 簽字
徐偉
[《陳涉世家》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版九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3.陳涉世家優秀教案
10.九年級下冊《論友誼》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