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鴻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通過介紹了解李白的生平及其詩歌創(chuàng)作。
2、通過《夢游天姥吟留別》的教學了解李白詩歌落想天外的浪漫主義風格。
3、通過其他三首詩歌了解李白不同內(nèi)容詩歌的不同特點以及藝術(shù)風格。
4、通過這四首詩歌體會李白豪放飄逸而清新明快的語言風格。
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正確認識詩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不與權(quán)貴妥協(xié)的反抗精神和傷感情緒。
2、領(lǐng)會想象奇特和比喻、對比、夸張等修辭手法,體味李白積極浪漫主義風格。
【教學重難點】
體味李白積極浪漫主義風格
【教學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夢游天姥吟留別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群星璀璨的盛唐詩壇上,李白無疑是最為耀眼的一顆巨星。他壯游天下,平揖王侯,生性狂放,磊落不群;他的詩境界壯闊,想落天外,既有奇異瑰麗的浪漫筆調(diào)又有著真摯、質(zhì)樸的人情味。
二、常識簡介
1.作者簡介
李白素有“詩仙”之稱,在中國文學史上是最具浪漫主義氣息的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藉隴西成紀(今甘肅泰安東),生于碎葉(今巴爾克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25歲始離川在各地漫游。較廣泛地接觸現(xiàn)實,認識到朝廷的腐敗、官僚貴族的奢侈腐朽,寫出不少抨擊黑暗現(xiàn)實的詩篇。晚年飄泊困苦,卒于當涂。李白是繼屈原之后,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感情熱烈,性格豪爽,想象豐富,語言清新自然,較多地運用浪漫主義的表現(xiàn)手法,借助非現(xiàn)實的幻想來表現(xiàn)激情。
李白的出身及經(jīng)歷具有傳奇性,不論生、死還是經(jīng)歷都存在很多謎,其創(chuàng)作也出奇。前人評李白思想及創(chuàng)作,多用一個“奇”字。如“以奇文取稱”(元稹)、“才大語終奇”(錢起)、“才矣奇矣”(白居易),這類評價語很多。其他如賀知章所說“謫仙”、杜甫所謂“佯狂”,以至諸如令力士脫靴和騎鯨飛升之說,雖不言奇,但“奇”寓于中。
杜甫很敬佩李白,在《春日憶李白》寫道:“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突出的是李白在詩中所表現(xiàn)的與眾不同的獨特個性。這種個性,有些用“豪放飄逸”“豪爽感激”“豪邁俊逸”來概括,雖說法有所不同,但都突出一個“豪”字。聯(lián)系他的《將進酒》《蜀道難》。等等詩歌,可以看出他的詩往往透過“豪”的表面寓于“悲”的實質(zhì),在悲感至極就以豪語出之。這正是李白個性的基本特征。
1、讀書時期 [25歲以前] 通讀百家 習劍任俠 求仙訪道 思想復雜
2、第一次漫游[25──42] 辭親遠游 酒隱安陸 十年活動 名動京師
3、長安三年 [42──45] 應昭入京 供奉翰林 得罪權(quán)貴 自請放還
4、第二次漫游[45──55] 客居梁園 喜逢高杜 漫游尋仙 憂心國事
5、戰(zhàn)亂時期 [55──62] 避居廬山 流放夜郎 奉節(jié)遇赦 病卒當涂
2、作品背景
這首詩作于出翰林之后。天寶三載,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敗。離長安后,曾與杜甫、高適游梁、宋、齊、魯,又在東魯家中居住過一個時期。這時東魯?shù)募乙杨H具規(guī)模,盡可在家中怡情養(yǎng)性,以度時光。可是李白沒有這么做,他有一個不安定的靈魂,他有更高更遠的追求,于是離別東魯家園,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這首詩就是他告別東魯諸公時所作。雖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憤怨仍然郁結(jié)于懷,所以在詩的最后發(fā)出那樣激越的呼聲。
3.解題
⑴夢游:說明內(nèi)容的虛實。
⑵天姥:指天姥山,是所夢的內(nèi)容。
⑶吟:古詩體式,多有悲愁慨嘆之意,形式活潑,如同散文中的隨筆,可以不拘一格。其它的如“歌”、“行”等。
⑷留別:說明本詩寫作目的。是臨行前留下這首詩向朋友話別的意思,不過本詩主要內(nèi)容并無惜別之感,而是借題發(fā)揮,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和意向是真。
⑸文體知識:本詩是一首七言古詩。七言古詩簡稱“七古”。“古詩”又稱“古體詩”,是相對于格律嚴格的“近體詩”而言。“七言”分兩種,一種是以七字句為基礎(chǔ),雜用四、五、六、九言而構(gòu)成了形式自由的長短句,這樣長短交錯,換韻自由,富于變化,也稱為“歌行體”;另一種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齊。今天所學的這首詩屬于歌行體。
三、整體感知
1、放錄音,要求學生聽清字音,聽出節(jié)奏,聽出感情基調(diào)。
消極情緒寓于積極豪邁之中
2、學生朗讀或默讀課文,圈點難字生詞,結(jié)合注釋理解。
解釋下列加點詞
⑴我欲因之夢吳越:代神游天姥山的愿望 ⑵栗深林兮驚層巔:使……驚,
⑶虎鼓瑟兮風為馬:演奏 ⑷失向來之煙霞:代神異的景象
⑸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低頭;服侍 (6)勢拔五岳掩赤城:超過
⑺煙濤微茫信難求:的確、確實
3、學生進一步朗讀,勾畫過渡性語句,理清思路。
⑴從全詩看,哪些是寫實,哪些是寫虛(夢)?
入夢緣由(現(xiàn)實)→夢境路線(夢中)→夢中仙境(夢中)→夢醒留別(現(xiàn)實)
⑵夢中仙境寫了哪些圖景?
月夜-剡溪清幽;白晝-山中壯美;傍晚-洞外恐怖;夜晚-洞中仙樂。
4、理清本詩結(jié)構(gòu)
一、入夢緣由 現(xiàn)實天姥 神奇雄峻 入夢緣由(夢前) 心馳神往
二、夢游幻境 夢到剡溪 清幽寂靜
白天景象 壯美奇絕 游夢歷程(夢中) 迷離恍忽
夜間景象 離奇險怪
神仙洞府 壯麗輝煌
夢境消失 無限留戀
三、抒情表態(tài) 蔑視權(quán)貴 反抗現(xiàn)實 夢醒嗟嘆(夢后) 惆悵感懷
思路:不滿現(xiàn)實 → 夢游 → 反抗現(xiàn)實[主旨]:對黑暗現(xiàn)實的憎惡,對自由生活的向往
四、課時小結(jié)
這首詩作者用奇特的夸張描寫了天姥山的雄姿,以主要的筆墨借助想像描繪了夢游天姥的情景,突出地展現(xiàn)了作者的浪漫主義風格。全詩通過夢境的描寫反映了作者政治上的不得意和對權(quán)貴的不妥協(xié)態(tài)度。同時,也反映了他消極的避世態(tài)度。
五、作業(yè)布置:⑴背誦《夢游天姥吟留別》⑵整理文言字詞
第二課時 夢游天姥吟留別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指名背誦《夢游天姥吟留別》。
2、導入新課。
二、文本研習
1、研習第一節(jié)
⑴齊讀第一節(jié)
⑵思考:既然題為“夢游天姥”,為何開篇要“談瀛洲”?
明確:“煙濤微茫”的瀛洲與“云霞明滅”的天姥同樣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難求”讓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則成了一種強烈的誘惑。如此以瀛洲陪襯天姥,以虛襯實,不僅給天姥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美妙的面紗,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頭。
⑶除了瀛洲外,此段中還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明確:還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臺,從而襯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進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強烈愿望。
2、研習第二節(jié)
⑴學生齊讀第二節(jié)
⑵小組交流:或以時間為序或以地點為序,指出本段共描繪了幾幅圖景,并用l-2個詞歸納每一幅圖景的特色。
明確:月夜→寂靜清幽 白晝→壯美奇絕 傍晚→離奇險怪 夜晚→壯麗輝煌
⑶學生齊讀“洞中仙樂”部分,然后用散文化的語言進行描繪。
參考:電閃雷鳴,山峰崩塌。仙洞的石門,訇地一聲從中間打開了。仙府的天空浩瀚無邊,看不到盡頭,日月的光輝照耀著金銀砌成的宮闕,以彩虹作衣裳啊以輕風為駿馬,云里的神仙啊接二連三地下來。老虎彈著琴瑟啊鸞鳥駕著車,仙人多得像麻一樣數(shù)也數(shù)不清,多么其樂融融的場面啊。
⑷自由熟讀“夢游天姥”部分,力求背誦。
3、研習第三節(jié)
⑴正當夢入高潮時,作者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夢境突然地消失了,面對現(xiàn)實,作者禁不住長嗟短嘆,作者感嘆了些什么呢”
明確:李白一生倘佯山水之間,熱愛山水,達到夢寐以求的境地。此詩所描寫的夢游,也許并非完全虛托,但無論是否虛托,夢游就更適合于超脫現(xiàn)實,更便于發(fā)揮其想象和夸張的才能。反映了詩人驚醒后面對著現(xiàn)實的無限哀痛。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是作者在當時社會里陷入重重矛盾后無可奈何的自我解脫,表現(xiàn)對人生的傷感情緒和逃避現(xiàn)實的態(tài)度,反映了作者的消極面。
“別君去兮何時還? 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是詩人向東魯諸公表示決心,與當時的惡勢力勢不兩立,決不妥協(xié)。
最后一句--是“詩眼”,“卒章顯志”,顯示了詩人的反抗精神,表現(xiàn)李白追求個性自由、蔑視權(quán)貴的傲岸性格和豪邁氣概。
進步性:反映詩人傲視權(quán)貴、渴望自由的精神。寫神仙世界的美麗,反襯出現(xiàn)實世界的丑惡,表明對現(xiàn)實、對權(quán)貴的的憎惡。寫幻想是為“不事權(quán)貴”的立場服務(wù)。
局限性:流露出了人生如夢幻,行樂須及時的消極避世思想。如“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⑵鑒賞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哪能夠低頭彎腰伺候那些有權(quán)有勢的人,使得我整天不愉快呢!從這里可以看出詩人的思想是曲折復雜的,但是它的主要方面是積極的,富有反抗精神的。是詩中的思想精華。這鏗鏘有力的十六個字,是詩人思想和個性的體現(xiàn),表達了詩人寧愿寄情山水,也決不向權(quán)貴屈服,也決不取悅于世而茍且偷生,充分顯示了詩人的反抗精神和豪邁氣概。這正是本詩的主題所在。
三、詩歌小結(jié)
1、作者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筆墨來描寫夢境呢?對表現(xiàn)主題有什么作用?
明確:夢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寫仙境的美妙是為了反襯現(xiàn)實的丑惡。寫自己對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為了表明對黑暗現(xiàn)實的厭惡。也就是說,詩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寫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詩歌的前半部分用夢的形式曲折地表達出來,而后半部分詩人則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主題:本詩通過記夢游仙,描繪了天姥山奇景,贊美了仙界的光明美好,表現(xiàn)了詩人鄙棄黑暗現(xiàn)實、蔑視權(quán)貴、追求自由的理想,但也表露出人生如夢、及時行樂的消極避世思想。
2、你從這首詩中的哪些詩句,讀出了李白詩歌的豪放飄逸?
明確:構(gòu)思上最突出的特點是想象奇特,為了借別離之情來表現(xiàn)自己不事權(quán)貴的思想,作者不是直接描寫現(xiàn)實生活中景物,而是以豐富的想象借助夢游的形式來展示一個個奇景,塑造出一個個夢幻中的生動形象使本文具有了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并大量的運用了襯托(如用瀛洲、天臺來襯天姥山)、比喻(如“身登青云梯”)、夸張(如“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比(如將仙境與人事比、理想與現(xiàn)實比)等手法,使幻想中的景物活靈活現(xiàn),也更好地表達了作者的內(nèi)在感情。
3、藝術(shù)特色
⑴構(gòu)思奇特。全詩以游仙為構(gòu)思的出發(fā)點,借天姥山的高峻和有關(guān)傳說,虛構(gòu)出一個與黑暗的現(xiàn)實社會形成鮮明對照的神仙世界,以此表達詩人對自由、光明的渴望與追求,同時也寫出他不滿現(xiàn)實、不趨炎附勢、蔑視權(quán)貴的反抗精神。
⑵想象豐富。神話傳說和對自然山川的真實體驗融合在一起,運用豐富的想象和大膽夸張,充分體現(xiàn)了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
⑶語言靈活。形式錯落,富有節(jié)奏感,兼用長短句,打破“七言”的束縛。
六.拓展延伸
李白留別詩舉例, 體味李白的積極浪漫主義風格。(聯(lián)想和夸張)
《金陵酒肆留別》:“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第三課時 賞析《哭晁卿衡》《丁都護歌》《越女詞五首(其三)》
一、 導入
《夢》在描寫美好境界不時穿插著對險境的描寫,也許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道理:美景與險象同在。《夢》中的贏洲確實是人們不斷追求的神仙境界,可是它卻也是險象環(huán)生之所在,要不然,豪氣沖天的李白為什么要“哭”。請大家讀《哭》。
二 、賞析《哭晁卿衡》,展示基本解讀的文字:
《哭晁卿衡》基本解讀(重點:比喻、情景交融)
(一)介紹寫作背景:
中日兩國早在西漢時期就有交往,到唐代形成了文化交流的高潮。晁衡是開元五年來中國的日本學生。他長期留居中國,結(jié)交了李白、王維等許多朋友。 天寶十二年(753),晁衡返日探親,途中遇大風,傳言被溺死。李白作此詩哀悼他。而據(jù)考證,晁衡并沒有遇難,而是隨風漂至海南,輾轉(zhuǎn)回到長安,繼續(xù)任官。
(二)分析鑒賞
首句“日本晁卿辭帝都”以賦筆點出晁衡辭官返國。
次句“征帆一片繞蓬壺”由眼前聯(lián)想到晁衡旅行之遙遠和艱險。“征帆一片”形象傳神,在茫茫大海之上,行船恰如一片樹葉一樣漂浮在水面之上,可謂險象環(huán)生。此句聯(lián)想景物,為下文抒情作了鋪墊。
第三句“明月不歸沉碧海”以比喻手法寫晁衡之遇難。明月,是說晁衡高潔的人品如明月般皎潔。而晁衡之遇難,正如皓月沉于湛藍的大海,所比自然貼切,帶出末句無限惋
惜和悲愁。
末句“白云愁色滿蒼梧”抒發(fā)詩人的悲痛心情。晁衡遇難,在詩人眼中不僅是朋友們的悲痛,連天宇似乎也是愁眉不展:層層白茫茫的愁云籠罩在海上的蒼梧山上,好似在悼念晁衡的仙去。此處用擬人化的手法,通過寫白云有愁來寫詩人自己之愁,將悲痛之情渲染得厚重蘊藉。
要點總結(jié)
1、主旨:表現(xiàn)詩人失去好友后的悲痛和兩人超越國別的真摯友情。
2、抒情手法:
(1)寄情于物。“明月不歸”
(2)擬人手法。“白云愁色”
這樣,景中有情,情中寓景,抒情手法巧妙含蓄。
3、詩歌風格:全詩格調(diào)清新,想象豐富,含蓄而又飄逸。
三、 賞析《丁都護歌》,展示基本解讀的文字:
《丁都護歌》基本解讀(重點:白描、細節(jié))
一)解題
關(guān)于“丁都護歌”的來源,《宋書樂志》記載說,彭城內(nèi)使徐逵之被魯軌殺了,宋高祖(即宋武帝劉裕)派府內(nèi)直督護丁旰去處理后事。徐逵之的妻子是宋高祖的長女,她叫丁旰到她的府閣下,親自詢問殯殮之事,每問一句,都嘆息“丁督護!”語聲很哀切。后人根據(jù)她的悲嘆聲進一步推衍成這支歌曲。郭茂倩《樂府詩集》中所保存的《丁督護歌》都是詠嘆軍旅生活的艱苦和思婦的哀怨的。
(二)詩歌分析
1、在詩中找出描寫“纖夫”勞苦的句子。
2、詩中哪些句子描寫了“纖夫”們的心情?
一唱都護歌,心摧淚如雨。
纖夫們拖著船,唱著號子,歌聲凄切哀怨,故口中唱,心中悲,淚水更是如雨一樣零落不止。
3、“萬人鑿磐石”二句給我們展示了一個怎樣的場面?這二句又和詩中的哪句是照應的?
給我們展示的是:磐石大且多,即使有萬人之力拖曳也難以達至江邊,的確是讓人驚心動魄的場景 。此句照應“拖船一何苦”,極言行役之艱巨。
4、詩中哪一句是深化主題之筆?
“君看石芒碭”二句由眼前所見聯(lián)想到更遠的將來,石芒碭,是指石頭又大又多。這樣的石頭采之不盡,輸之不竭,而纖夫之苦足以感傷千古,沒有盡頭。深化了詩歌主題。
(三)小結(jié):
這首詩詩人運用樂府舊題,另創(chuàng)新意,通過寫纖夫們夏日拖船之苦,表達了詩人 對下層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四 、賞析《越女詞》,展示一般解讀的文字:
越女詞五首 ( 其三 )(重點:神態(tài)描寫)
寫作背景簡介:《越女詞》是李白在越地所寫。謝靈運有《東陽溪中問答》詩,應是此五首詩之所本。謝詩:“可憐誰家婦,緣流洗素足。明月在云間,迢迢不可得。”“可憐誰家郎,緣流乘素舸。但問情若為 ? 月就云中墮。”
基本解讀 此詩寫越中采蓮少女活潑可愛的神情動態(tài)。 “棹”、“入”二詞入神之筆。“棹”指搖船的動作。搖船時還唱著歌,可見行船之輕松歡快;“人”是“笑”著劃船鉆入荷花里面,欲出不出,假裝害羞,天真活潑之態(tài),歷歷在目。
思考探究: 李白詩歌的語言風格多樣。“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是最顯著的特色。請從本課中找出相關(guān)的例子。
答:所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特色就是指詩歌語言清新而自然,也就是說語言給人的感覺很別致有情趣,但又沒有刻意使用語言技巧;“實話實說”而又感人至深。比如《越女詞》對采蓮女狀寫,就是一幅很清新的人物素描,詩人善于抓住人物幾個傳神的動作細節(jié)“棹歌”“笑入”“佯羞”,再通過“蓮”“荷”等物景作背景,寥寥數(shù)筆,既沒有比喻比擬,也沒有夸張對比,一個活潑可愛充滿生命活力的女孩的形象躍然紙上。這種語言的別致就在于能抓住描寫對象特別之處來下筆的。所謂“特別”,就是看似有些“矛盾”的細節(jié),比如“越女”,既然“回”了,為什么還要把“歌”聲“笑”聲留下?既然又是“歌”來又是“笑”,那為什么又“不出來”呢?這豈不就是“佯羞”嗎?這樣寫來,就如 “猶抱琵琶半遮面”一樣讓人回味無窮。
附:教學反思:
江鴻
[《夢游天姥吟留別》 導學案(粵教版高二選修)]相關(guān)文章:
1.《談中國詩》導學案
2.粵教版選修唐詩宋詞散曲選讀教案參考